第百三章 京都置業

通和布莊因爲在花朝節的第二天開業,直到花朝節過去三四天,店鋪裡還是人滿爲患,而爲了這次開業,福江口的十字繡已經全部都運到了京城。

現今,花朝節剛剛過去,京都後宅之中就開始流行繡十字繡,就是各家繡坊也買了不少的樣繡讓自家的繡娘繡出來賣給客人。

知趣園也越發變得熱鬧起來,而因爲布莊開業的事情,秦瀾心花朝節期間一直呆在店鋪裡,並沒有時間出外邀上幾個好友踏青賞花。

鍾逸這幾天也十分忙碌,只有晚上城門關了,他纔有時間見秦瀾心一面。

不過,花朝節過後,兩個人都有了時間,這天一大早,鍾逸就帶着秦瀾心單獨出去了。

自從秦瀾心在恭親王府名氣更加響之後,節前節後有不少人來到知趣園,不是求她寫行書,就是讓她出對聯,要不就是來讓她幫忙挑衣服、教十字繡,堂堂的縣主都被他們“纏”得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時間了。

因此,這天鍾逸吩咐了知趣園的下人幾句,就帶着秦瀾心“逃跑”了,兩個人去了京都北郊外的千鶴北山湖邊的千鶴山莊,而這裡是先帝當年賜給鍾逸的私宅。

到了千鶴山莊之後,秦瀾心發現這莊子裡真的養着白鶴,而且千鶴山莊就建在千鶴山腳下的湖岸邊。

這裡山清水秀,天藍藍,草青青,花香陣陣,幽幽入鼻,真是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鍾逸帶着秦瀾心先去了千鶴山的瀑布崖遊覽了一番,這裡不但千鶴山莊是他的,就是整個千鶴山都在他的名下,平時這裡交由專人打理,而他自己諸事繁忙,很少會來這裡遊玩休息。

“逸哥哥,這裡好大呀!”只走了瀑布崖,秦瀾心就覺得有些累了。

這座千鶴山乃是自然形成的山脈,其主峰叫鶴牙峰,周圍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很是奇特,而且奇峰林立、崖懸壁險,瀑潭溪流衆多,山上還建有各式涼亭,可供登山遊覽之人駐足歇息,山頂更有一座主殿,雲霧繚繞之時,就仿若仙界宮殿一般。

如此美麗的山水畫卷竟歸鍾逸一人所有,直到這時候,秦瀾心纔算真正見識到鍾逸的“財大氣粗”,這廣袤的自然山河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喜歡這裡嗎?”鍾逸和秦瀾心在正對瀑布的潭水石邊坐了下來。

一陣春風颳過,吹皺了清碧的潭水,吹來了山野間的花香草味,吸入這天地之間萬物的靈氣,兩個人都覺得身心彷彿被洗滌了一般。

“喜歡,這裡很美,很安靜,雲淡風輕,山水叮咚,能讓人忘記一切塵世的煩惱!”大自然永遠都是最美的,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人也最容易放鬆,秦瀾心覺得她被暖風吹得都有些睏意了。

“那以後我們常常來這裡,在後山有一處農莊,那裡有好幾千畝的農田,更有着還未開墾的大片荒地,你以後要是想種田了,就在這裡便可以,而且農莊裡住着很多農戶,他們都能幫你,其中還有很多鍾家家奴。”

這個地方鍾逸最喜歡的一點便是有大片的良田,而且田地離水源也比較近,因這裡是自己私人領地,所以沒有旁人可以來打擾,以後他和秦瀾心成婚之後便可以常住這裡。

“是嗎?那我們待會兒去看看吧!”秦瀾心原本就打算在京都買房置地的,總是從福江口往京都運醬菜,她覺得太麻煩,不如就在京都種菜然後自產自銷,福江口做的菜則銷往別的地方。

“好,待會兒我騎着越影帶你去!”雖然這一大片地方都是屬於自己的,但從山莊到後邊的平地農莊可是要繞一大圈,走路肯定是太遠了。

於是,兩個人在潭水邊坐了一會兒就騎着越影去了後山的農莊,而到了後山對於秦瀾心來說又是另外一番美麗壯觀的景象。

平坦遼闊的田野像一塊綠色的油布一直伸展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遠方碧波微漾的湖水泛着柔光,三三兩兩的農人正在田間地頭忙碌着,好幾頭耕牛拉着鐵犁不知疲倦地勞作,靠近湖岸邊一排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正雙手各提一個水桶往稻田裡快速地走着。

“逸哥哥,他們在幹什麼?”秦瀾心站在田間,指着遠處那一排提着水桶的小夥子們問道。

“他們在給稻田灌水!”鍾逸帶着秦瀾心往前走着說道。

自從秦瀾心栽種水稻的方法在福江口慢慢推廣之後,現在大魏朝很多種水稻的百姓聽說之後也有模有樣的學起來,水稻成熟之後的產量比之前提高了一二倍,現在在很多地方百姓們對於秦瀾心這位福慧縣主的讚譽和敬意都在慢慢加深。

“灌水?我看那片稻田挺寬的,他們像這樣提水,什麼時候能給稻田灌滿水呀?”秦瀾心那幾百畝地現在主要種的是蔬菜、大豆和小麥,水稻種的少,主要是福江口這個地段水流比較平緩,還有支流小河可以灌溉農田,所以她也就沒有費心去想什麼提水農具。

“我也不知道,他們應該一直都是像這樣種莊稼的吧!”鍾逸沒有認識秦瀾心之前,從來沒有關注過農事方面的東西,認識她之後,從她那裡倒是學了不少種田的知識,只是他也是知道卻沒有親自下過地。

“我們去那邊看看吧!”秦瀾心覺得這樣提水太辛苦了,他們家當時好歹是用了大水桶灌滿,然後再用車子拉到地裡的。

山莊、農莊的大管事鍾榮遠遠地跟在兩個人後邊,這裡一年鍾逸也不會來一次,沒想到這次竟然帶着福慧縣主來了,這位縣主的大名現在滿京都人都知道,他自然也不例外,而且看着自家小主子和縣主的關係,說不定這將來的女主子就是眼前這位縣主。

鍾逸帶着秦瀾心先去了稻田看了看,然後又帶着她去農人取水的源頭。

秦瀾心到了湖岸邊的時候,她發現在距離衆人取水的幾十米處就是一個很急的下坡,那邊水流有些湍急,而且離周圍的田地也不遠,倒是水源處需要走過荒地才能到農田裡。

“縣主,那邊水流太急,您小心點!”鍾榮一見秦瀾心往下游走,有些擔心着急地說道。

鍾逸也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說道:“瀾心,你要做什麼?”

“逸哥哥,沒事的,我就是去看看,要不,你跟着我一起,保護我!”秦瀾心語氣帶着一點撒嬌地說道。

“好吧,握緊我的手!”明知道自己在她身邊,她不會有一點兒危險,但是鍾逸還是擔憂地說道。

秦瀾心點點頭,真的就握緊鍾逸的手,然後拉着他往前走,到了那處水流最急的地方仔細地觀察了很久,然後問道:“逸哥哥,農莊裡可有會木工活的人?”

“有嗎?”鍾逸不瞭解,所以他看向了身後的鐘榮。

鍾榮立即點頭說道:“有的,有的!農莊裡有好幾個會做木工活的人,手藝都很好!”

“嗯,那我待會兒畫出來一個東西,你讓他們做出來,然後按照我說的把那個東西安在這個水流比較急的地方,以後就不用那麼辛苦地提水了!”在《天工開物》中可是有講到如何製作筒車,而秦瀾心看了看,水轉筒車安裝在這裡很方便,另外她還可以幫忙設計一些軲轆和滑輪,這樣的話提水會更方便。

“好,我讓他們立即照你說的做!”對於秦瀾心所說的東西,鍾逸十分期待,而鍾榮等人雖有些懷疑,但也只能聽命行事,他家主子要討好喜歡的姑娘,他們自然要表示支持。

於是,秦瀾心和鍾逸先回到了農莊裡,她用簡易削好的炭條裹了紙做成筆,然後先畫了一個筒車的基本零件,有大轉輪、竹筒、流水槽等,另外她還畫了省力的滑輪出來。

之後,她把水轉筒車的安裝步驟也都詳細地寫了下來,而東西畫好之後鍾榮立即拿給工匠們去製作。

鍾逸也相信,一旦秦瀾心說的這種水轉筒車的提水農具製作出來,那麼是利國惠民的好事,以後可以在大魏朝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製作出來。

“逸哥哥,我看你這農莊裡種了很多的蔬菜和糧食,平時你都是怎麼處理它們的,全部吃掉還是一部分賣掉?”農莊外邊的幾千畝地都種着各式各樣的蔬菜、糧食、瓜果,一個恭親王府可吃不完。

“這地方原本種的都是糧食,等到熟了之後會放進農莊的糧倉裡,以備不時之需。這些菜是今年纔開始種的,我想你會用得到,王府有自己的地來種糧食、種菜,以後這裡的都歸你管!”

這個地方一切的人和物都屬於鍾逸個人的,當然恭親王府的家業他佔着一多半,不過現在鍾懷邵還沒有給嫡子、庶子分家,所以田產土地房屋之類的還都沒有分開。

“我本來還想着在京都買地種菜呢,你這裡倒是一個不錯的基地,不過在其他地方我也想再置辦一些田產土地,說不得以後家裡人都要搬來京都,這裡總要有個落腳之地。”

對於鍾逸的全然信任秦瀾心自是很受用,不過她也有自己的考量,這裡的一切只能等她真正變成這裡的女主人之後纔可以說“掌管”之類的話,現在她需要爲家人多打算一些。

“明天我帶你去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我覺得你會喜歡,而且地價很便宜,你想買多少都可以!”鍾逸頗有些神秘地說道。

“真的?”據秦瀾心所知,京都城內城外的地價都很貴,就是郊外也比福江口貴了不止多少倍,唉,在哪個時空都是一樣的,一國心臟之地便是寸土寸金。

鍾逸點了一下頭,明天他還有一個驚喜要送給秦瀾心。

到了第二日清晨,鍾逸又是早早地把秦瀾心給接出了知趣園,然後從碼頭僱了一條小船,逆流而行繞到了京都羣山連綿的南郊,然後在一個不起眼的小碼頭,鍾逸和秦瀾心上了岸。

上了岸之後,秦瀾心對這裡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說不清是因爲什麼。

等到鍾逸帶着她往這個叫南郊小碼頭的地方里面走了走,她才恍然明白爲什麼自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了,這裡就像還未有被開發出來的福江口白石碼頭。

走着走着,她突然看到二層樓高的石頭房子,十分像百味食肆,而且不遠處的高山地下也有正在蓋建的房子,極目遠望怎麼瞧着都和她的百味莊園十分相似。

荒涼的碼頭上突然有了這麼兩處建造精巧的房子很是突兀,秦瀾心有些奇怪地看向了鍾逸,卻發現他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

“逸哥哥,這碼頭上的石頭房子還有那邊不遠處正在建着的莊子,是不是你……”秦瀾心這時看着有些穿着破衣爛衫的百姓正在用扁擔擔着貨物坐着渡船往順天碼頭的方向駛去,她沒想到在京都還可以看到這樣窮苦的百姓。

“我知道你喜歡住在石頭房子裡,所以也在這裡建了一個百味食肆,以後你可以在這裡只招待朋友,那邊是仿百味莊園的外觀建造的,不過裡面的構造會不一樣,以後咱們可以住在這個地方,旁邊我也已經買了下來,成婚後,你可以用來建造百味客棧。另外,這裡還有大片的荒地無主,你可以爲家人建房買地,到時候即便你嫁人了,也可以和家人常來常往。”鍾逸拉着秦瀾心先走進了石頭屋裡說道。

京都郊外之地歷來都有“北富南窮”和“東貴西商”的說法,京都的北郊和東郊千百年來都是達官貴人所擁之地,而西郊因爲順天碼頭的原因,所以商人比較多。

相比較來說南郊的窮人是最多的,再加上這個地方密林深山、湖泊江水較多,道路也不寬闊,所以百姓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而鍾逸選中這個地方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南郊小碼頭上這處地方與白石碼頭十分相似,所以在這裡他先是建了與百味食肆很像的石頭屋,又建了與百味莊園一樣的莊子,另外還預留了幾千畝的地方給秦瀾心以後用來籌建百味客棧。

同時,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不錯的地方,是留着給秦瀾心家人的,這樣以後就算秦瀾心嫁人了,她與自己的家人也不會相隔太遠。

鍾逸想的如此周到,而且連自己以後家人的住處都設想好了,秦瀾心很是感動,在她不知道或者與他分開的那些日子裡,他在京都一直都默默地爲她做了很多事情,這份深情她唯有以更深的濃情來回報。

兩個人牽手走進最靠近外邊的石頭屋之後,秦瀾心發現裡面的結構與百味食肆一模一樣,只是面積要比百味食肆大狠多,足足能夠容納一二百人坐在這裡同時吃飯,石磚鋪就的長臺後邊的廚房、竈臺都比百味食肆要精緻。

從這個屋子直接可進入後院,院子裡種着梧桐樹、槐樹和棗樹,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深井,而且無論是主屋還是兩邊的側房都是上下兩層的,樓梯都在屋子裡,能住下不少的人,說起來做小客棧都綽綽有餘。

石頭屋後邊有幾十畝已經種上莊稼的良田,鍾逸告訴秦瀾心,這裡他交給附近的村民幫忙栽種,等到日後秦瀾心接手,一切都由她做主。

看完了石頭屋,兩個人又去了正在建造的百味莊園,負責建造這裡的工匠是鍾逸從別的地方找來的人,他們建房子的手藝和現在負責建百味客棧的那批人不相上下。

現在百味莊園主院主樓已經完全建造完畢,而爲了能將四周景色盡收眼底,鍾逸一下子竟然讓人建了六層,他說三層太矮,四層寓意不好,五層與皇家有忌諱,六層剛剛好。

並且,他連同四周的山也買了下來,還請了大悲寺的高僧給看過這處地方,說是這裡乃風水寶地。

同時高僧還建議說最好在莊園後面的最高的山頂平緩之地建造一座佛祖神殿,不但子孫福澤綿延,還能福佑這一方百姓。

現在,那座佛祖神殿也已經完成,秦瀾心站在遠一點的地方擡頭遠望便能夠看到神殿的屋頂,想必爲了建造這個地方,鍾逸也費了不少心思。

“逸哥哥,雖然現在這個地方還很荒涼,百姓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我向你保證,過不了幾年,我一定會讓這裡變得熱鬧繁華起來。”

秦瀾心剛纔仔細地觀察過四周的地形,這裡是一處被大江、大山給圍住的還算平坦的地方,山那邊的百姓很困難地才能到這邊的小碼頭,而通過小碼頭也要很艱難地翻山越嶺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這也是南郊小碼頭爲何人煙稀少很是蕭瑟的主要原因。

不過,只要慢慢地把山路打通,把碼頭重新建造,再開幾家很吸引人的店鋪,這裡就會漸漸變得有人氣起來,一旦人來人往,南郊的百姓自然會跟着受益,生活也會好起來。

當然,現在一切還都是秦瀾心的美好設想,但她相信,遲早有一天,這南郊小碼頭也會像白石碼頭一樣熱鬧繁華起來。

“我相信你!現在你去看看要在哪裡買地蓋房,南郊這邊一直很少有人關注,所以這裡的土地也都是荒地,價格也很便宜!”

鍾逸做生意的頭腦也不差,這整個碼頭上的土地和附近的山他都可以花錢買下來,因爲他很清楚,一旦這裡經過秦瀾心的改造,日後必定會是人人爭相購買的寶地。

不過,他因爲在山頂上建造神像,已經驚動了齊佑,好在高僧的那番話齊佑也知道了,還說要把這片地方都賜給鍾逸,但他沒讓齊佑這樣做,不想太過張揚。

秦瀾心對京都南郊不太瞭解,不過光看這裡的地形地貌地勢,還有來往百姓的衣着臉色,她也能知道這片地方未來的前景會是怎樣的。

因此,她決定儘自己現在最大的能力來這裡購買最多的土地,這樣以後她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建造這片地方,否則什麼人都來這裡買地蓋房子做生意,說不定一個好地方被建造的亂七八糟的。

於是,回到知趣園之後,秦瀾心讓重鷹回了一趟福江口,讓楊婆婆在保證百味客棧能如實建造的情況之下,將其他的銀兩都拿到京都來買地。

而在南郊小碼頭買地的事情,鍾逸讓秦瀾心全都交給他的手下鍾榮來辦,雖然鍾榮管着北郊的千鶴山莊,但他的能力很強,對於京都的各個地方都是瞭如指掌。

秦瀾心很相信鍾逸,自然他相信的人她也相信,於是將銀子全都交給了鍾榮去買地,留下一些用來日後蓋房子和請人把荒地開墾出來。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鍾榮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好了,而秦瀾心不知道的是,她和鍾逸幾乎把南郊小碼頭那片地方連同四周的山全都給買了下來。

不過兩個“豪主”也因爲一直在蓋房買地手裡似乎都沒剩下多少銀兩了,鍾逸並不在乎,他名下還有好幾個鋪子,這些鋪子也都能賺錢,不怕到時候養不起妻兒。

秦瀾心雖覺得一時困頓,但她手底下能賺錢的鋪子同樣不在少數,不過總體來說還是有些小緊張,所以她必須要趕緊想辦法多掙錢,這樣南郊小碼頭才能早一日地煥發生機。

“縣主,您不必着急,醴泉春酒、百味菜坊、百味麪館還有通和布莊這些每日都賺了很多銀兩,您手裡還有皇上、皇后賞賜的那麼多好東西,又是福江口的縣主,不會沒有銀子花的!”重雙這兩天見秦瀾心總是抱着賬本在那裡看,還時常皺着眉頭,想着她定是因爲銀錢不足在苦惱。

秦瀾心將手中賬本放下,看着重雙說道:“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那些鋪子雖然在賺錢,而且賺得也不少,但花錢的地方更多,而且任何生意都是有成本在其中的,去掉所有的成本,賺取的利潤又花在別處,那麼手中的銀兩就會越來越少。所以,我要儘快想辦法多掙錢纔是,現在已經是三月了,時間過得也太快了!”

作爲福江口的縣主,秦瀾心已經說過不會要百姓的稅收,那麼她就是再缺錢,也不會拿福江口的錢。

而作爲秦家的大女兒,她手底下也有很多人要養,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她這個主人出錢,所以她又必須要緊張起來才行,可是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縣主,千鶴山莊的大管事鍾榮來了!”重喜在秦瀾心的房間外喊道。

秦瀾心讓重喜先把鍾榮帶到知趣園的待客廳,因爲再過幾天秦瀾兵就要參加武狀元的比試,所以她把南郊小碼頭的事情都交給鍾榮、重飛來一起辦。

“鍾管事,是不是碼頭那邊出什麼事情了?”因爲後備資金還不足,所以秦瀾心暫時只把地買了下來,蓋房子、開墾荒地的事情只能以後再說了。

“回縣主話,碼頭那邊沒有任何事情。小的這次過來,是爲了水轉筒車的事情。小王爺最近在青龍營裡公事繁忙,說是筒車的事情問您就行了!”鍾榮稟告道。

“我聽逸哥哥說,水轉筒車農莊裡的工匠已經做出來,按照我寫的也都安裝好,並且已經能使用了,不是嗎?”對於古代工匠的手藝秦瀾心早就見識過了,所以千鶴山莊裡的人能做出水轉筒車她是一點兒也不意外。

“回縣主話,千鶴山莊的筒車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前幾日有幾位山民去農莊幫忙的時候,看到了田裡的水轉筒車,萬般驚奇之下就將這件事情給傳了出去,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山莊裡有一種能從河裡方便提出水澆灌農田的工具,就連戶部的幾位大人也已經找上了門,小王爺說這水轉筒車是您想出來的,應該有您來決定該如何辦!”鍾榮說道。

該如何辦?秦瀾心也猶豫了,按說這水轉筒車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不過對於生產力和農具改造落後的大魏朝來說,的確算是一項很“偉大”的發明或者改進,更是一項利民措施。

“鍾管事,你現在去找一些木匠活比較好的人,然後再找一個林木比較多的地方,讓這些木匠都學會製造水轉筒車,我再給你畫兩張畜力筒車和高轉筒車的設計圖,你讓他們都學會,京都要是有哪家需要筒車的,就讓這些木匠去。另外,你再把這些圖紙交給逸哥哥一份,讓他送進宮,皇上要是同意,就讓戶部的人鼓勵百姓使用筒車。”

這種省時省力的提水工具,秦瀾心覺得有必要在大魏朝的民間進行推廣,同時木匠們學會之後也算一門手藝,順便她還可以賺些小錢。

鍾榮拿着秦瀾心畫好的筒車圖紙先去找了鍾逸,然後鍾逸又派人直接將臨摹之後的圖紙送到了宮裡,當天皇帝就召見了戶部的人,第二天就下旨全國,讓百姓們在田間地頭有水流的地方安裝筒車提水澆灌田地。

面對“筒車”這個陌生的事物,很多人都是好奇不解的,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東西。

到鍾榮帶着工匠做好一輛大筒車,並且就安裝在順天碼頭上一個支流河邊的時候,很多人終於明白爲什麼皇帝要下旨讓百姓們都建造筒車了,實在是這筒車提水太方便,尤其是在水流急的地方,根本就不費任何人力。

一時間,京都各地木匠學習筒車建造的熱情萬分高漲,爲此皇帝還專門讓戶部的人開設了建造司,凡是想要學造筒車的人,經過戶部官員檢驗之後便可以進來學習。

大魏朝地域廣闊,有太多的地方能用得到這種筒車,只要學會就是一門受益終身能賺錢的手藝,所以前來建造司的大多是有些木匠手藝的普通百姓。

秦瀾心對於這股學習建造筒車的熱潮也是很歡喜的,不說賺多賺少,以後各地百姓澆水的時候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她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時間終於到了秦瀾兵比試武狀元的這一天,而因爲比試是封閉式的,刀劍無眼,秦瀾心雖是縣主按照規矩也是被擋在了門外。

因此,她和秦瀾悅都有些着急地一直在比武場外等候着,好在鍾逸會在裡面,所以想着秦瀾兵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

“姐,你說哥哥他會考上武狀元嗎?”秦瀾悅也有些緊張,她們這些觀看的人都被官兵擋在很遠的地方,只能遠遠地看着練武場上的小人影。

“這幾年來,他一直都很辛苦地練武讀書,我相信他!”自從立志要當武狀元的那天起,秦瀾兵學武就十分刻苦,兵法他也學得很用心。

對於這次武狀元的比試,其實秦瀾心的內心也是有矛盾的,她幾天前才知道,凡是武狀元比試中高中前三名的人,都要去真正的疆場上歷練一番,如果能建功立業,日後必定加官進爵,前途無量。

但如果不幸在沙場上失掉性命,那麼一切就都沒有了,能夠在戰場上活下來的兵士纔算真正意義上的武狀元。

所以,秦瀾心一方面希望秦瀾兵此次能夠達成所願,另一方面又擔心他成功之後迎接他的會是更殘酷的現實,他必須小小年紀就要遠赴邊疆,如果韓氏知道,一定會更加擔心的。

經過一天的漫長等待,夕陽西下的時候,武科舉的比試就已經有了結果,青龍營十四歲的秦瀾兵不負衆望奪得魁首,成爲了歷年來大魏朝最爲年輕的一個武狀元。

一聽到這個消息,秦瀾心、秦瀾悅兩姐妹自然是十分高興,這一天她們都守在比武場的外邊。

但兩個人看到秦瀾兵和鍾逸等人出來的時候,他的臉上、身上都有傷痕,想着這一天的比試定是十分兇險,好在最後他成功了。

“姐,我終於考上武狀元了!”自己能考上武狀元,實現心中所願,秦瀾兵認爲他最應該感謝兩個人,一個一直以來對他敦敦教誨的姐姐,一個是指引他方向教他內功的鐘逸,沒有他們兩個,就沒有他的今天。

“瀾兵哥,你真是太厲害了,武功竟然這樣高!”羅修昀現在終於知道自己爲什麼每次都打不過秦瀾悅了,她有一個拳法厲害的大姐,更有一個武功高深的大哥,看來自己以後要更加努力練功纔是,否則不是被這臭丫頭壓住一輩子。

“大弟,辛苦了,今天晚上姐姐親自給你做一頓好吃的!”秦瀾心也是真心地高興,她的弟弟在十四歲的年紀就名揚天下,她怎麼會不高興,十四歲的武狀元,這在大魏朝可是好多年也沒出來一個。

“嗯!”

今天的對手都很強,但秦瀾兵堅持下來了,他永遠忘不了當年秦瀾心對他說過的那句話——“很多事情,你就算盡心盡力付出全部去做也可能失敗,但不能因爲有失敗的可能就不去做,不去嘗試永遠不會成功”,所以他努力嘗試了,而且最後他成功了!

回到知趣園之後,秦瀾心和秦瀾悅就忙着爲秦瀾兵準備好吃的,青龍營的人也早知道了這個消息,都嚷着要給秦瀾兵一起慶祝,於是秦瀾心乾脆多做了很多好吃的,請了很多人到知趣園裡去吃晚飯,還去酒坊買了很多醴泉春酒,讓他們一次喝個夠。

當青龍營的人和秦瀾兵在前院裡吃吃喝喝高興地慶賀時,已經在後院忙完的秦瀾心坐在一個木墩上擡頭望着天上的繁星,大魏朝的規矩不會因爲一個人而改變,秦瀾兵終究還是會去戰場上的。

這時,從前院來到後院的鐘逸走到秦瀾心身邊坐了下來,而周圍的下人都很有眼色地退避開了,就是秦瀾悅也跑去了前院不打擾他們。

“是不是在擔憂你弟弟以後的事情?”鍾逸不用問也知道此刻秦瀾心心裡在想些什麼。

“逸哥哥,你爲什麼沒有早點告訴我?”她還以爲武狀元就像科舉考試的文狀元一樣,就算考上了,也還是能留在京都的。

“因爲連我也沒想到他能考上武狀元,這一次參加武狀元考試的人選都很強,我的預估是他連前三甲都進不去。可是你沒有看到你弟弟在比武場上的頑強,那是任何一個人看到都會肅然起敬的頑強少年,他的不屈和毅力根本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我想之前他一定是隱藏了自己的實力。”這一次也令鍾逸對秦瀾兵刮目相看,從中他也感受到秦瀾兵對於真正疆場的那份執念。

或許,秦瀾兵天生就是要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的勇士,雖然現在他只有十四歲,是一個讓所有人都在懷疑他能力和未來的時刻,但鍾逸相信在不久之後,秦瀾兵一定可以讓世人見識到他領兵打仗的真正才能。

“大弟他真的是長大了,從小他就很崇拜我爹,以前聽我爹講起當兵的事情,他就說長大之後要當將軍,當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秦瀾心笑了,她說過會支持秦瀾兵做的每一個決定,那麼這個決定想必也是秦瀾兵很慎重地考慮之後下的。

或許正是衝着考上武狀元才能去戰場上當一名真正的兵士,所以他才堅持下來。

“你放心,我已經問過皇上了,你弟弟的去處他已經有了安排!”鍾逸不希望秦瀾心太過擔憂,這次他也是被秦瀾兵給“騙”過了。

“皇上讓他去哪兒?”秦瀾心有些着急地問道。

“去北疆我大舅舅的麾下做一名先鋒官,我大舅舅現在是賀家軍的統帥,由他親自來教導瀾兵,你就放心吧!”鍾逸會盡自己最大能力來保護秦瀾兵,但他更希望盡最大的能力來讓秦瀾兵成長,因爲秦瀾兵的的確確是一個當將帥的好苗子。

“很多年前我爹是賀家軍中的一員,沒想到有一天我弟弟也會成爲一名賀家軍!他現在知道了嗎?”秦瀾心問道。

鍾逸搖搖頭,皇帝的聖旨明天才會下來,而且真正上任還要等到秦瀾兵回到福江口看過秦向爭和韓氏,然後再由福江口拿着任令去北疆。

果然,到了第二天,秦瀾兵在青龍營宿醉醒來之後,皇帝命他去北疆的旨意就下來了,還特許他回家看望家人。

這一次,秦瀾心自是跟着一同回去的,而出乎意料的,倪小武、鄧思捷、羅修昀這三個人也決定同秦瀾兵一起去北疆,誰勸都不管用。

一問之下,秦瀾心才知道,這四個人竟然已經撮土爲香,結爲了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要一起去北疆守土保國。

“你這孩子是不是瘋了,娘不同意!”奉恩侯府內,鄧婉如一聽羅修昀要去北疆當兵,當即就反對起來,原先羅修昀要去青龍營,她只當兒子是小孩心性愛玩,所以任由他鬧,可這次不行。

“娘,您不同意,我也是一定要去的!”做人要講信義,羅修昀是絕對不會拋棄兄弟留在京都的。

“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鄧婉如說什麼也不同意。

“娘,我一定要去!”

第百七十八章 請辭封主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漿第71章 繩結大賣第百六十六章 吳越來人第百七十八章 請辭封主第38章 熱鬧秋夜第52章 幫忙寫戲第百四十三章 祭月供品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46章 進了監牢第89章 要開客棧第12章 吃包子啦第77章 以善之名第89章 要開客棧第百九十二章 小結局第72章 家裡來人第23章 不惹小人第92章 租戶找來第百二十三章 大鬧荷宴第百六十六章 吳越來人第85章 初次交鋒第百七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來客第百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百二十章 組團逼婚第82章 熱鬧過年第百五十一章 離別在即第百六十九章 寶寶出生第百二十五章 水家村人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紅娘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四十六章 棉花之用第89章 要開客棧第百八十五章 與外通商第百六章 聘禮風波第百五章 想新點子第百四十八章 澤霞之死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十三章 縣主及笄第百五十二章 初到西北第百三十七章 百味酒樓第88章 親人找來第百八十三章 罪有應得第百四十八章 澤霞之死第74章 聖旨來了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十三章 縣主及笄第74章 聖旨來了第18章 包子出名第60章 收留外人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92章 租戶找來第百七十九章 離開西北第51章 吉祥戲班第5章 被逼搬家第百三章 京都置業第37章 全都買吧第百一章 完勝三局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67章 又起風波第69章 編繩結賣第百五十章 年前分家第46章 進了監牢第百五十九章 要有喜事第百二十五章 水家村人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二十二章 弱冠禮物第19章 李家來人第百五十三章 賣不出去第82章 熱鬧過年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漿第70章 僱人買人第百二章 諸葛連弩第百六十四章 嬰兒衣物第24章 再添人手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五十七章 親朋相助第32章 做女先生第百五十七章 親朋相助第42章 追疑解惑第百三十二章 喜鬧洞房第4章 小弟打架第百九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百四十一章 遮蓋真相第百七十一章 故友相聚第百五十九章 要有喜事第57章 分菜不均第84章 結識新友第百八十三章 罪有應得第百六十五章 苧麻針織第90章 衣錦繡閣第55章 連吃帶拿第百六十四章 嬰兒衣物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百三十七章 百味酒樓第66章 巧妙應對第36章 中秋咋過第19章 李家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