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再收兩徒

唐之彬苦笑一聲,看着孫銘淳說道:“大人,還不是因爲那外漁巷的秦家小娘子,她可是給唐某出了一個難題呀!”

“外漁巷”和“秦家小娘子”兩個信息已是讓孫銘淳猜出唐之彬所說的是何人,他不解地問道:“唐師爺怎麼會去外漁巷還和那秦瀾心有些揪扯?”

唐之彬又是輕輕一嘆,就將自己這幾天聽聞外漁巷秦瀾心親自撰寫啓蒙書冊開辦小私塾,並今日自己去登門探訪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當說到秦瀾心口中那位不知所蹤的老學士時,更是一臉的遺憾之意。

孫銘淳每日公事繁忙,外漁巷這隻有七八個孩童的小私塾和《三字經》之事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現在聽唐之彬一說,再見他言語之間對秦瀾心的稱讚,心下大奇。

“唐師爺,這秦瀾心的學問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好?你也說那《三字經》《千字文》和《百家姓》不過是適合四五歲孩童讀的書,想必她在學問上是有幾分能耐的,但神童仙才倒是說得有些過了。”

孫銘淳是一個非常理性和客觀的人,秦瀾心那日在縣衙大堂上的表現的確令他賞識,他也吃過秦家包子的確是美味,可要說她一個貧家女在學問上怎樣地出類拔萃,單憑一些三字歌訣是看不出什麼的。

唐之彬知孫銘淳是不相信他對秦瀾心的讚譽,爲官方面他是遠遠不如孫銘淳,但在學問研究和識人學問方面,他卻是有自己的“敏感”和“直覺”的,這秦瀾心確是能稱得上是才學過人。

看出唐之彬的不贊同,孫銘淳也沒有計較,他與唐之彬雖是上下級關係,但亦是朋友關係,早就知道他在學問上是個“癡人”,一切也都由着他。

“大人,倪捕頭還沒有把公子接回來嗎?”未免尷尬,唐之彬說起了別的事情,別人信不信秦瀾心的學問,他不能勉強,反正他是信的,也打定主意以後要多多往秦家跑。

孫銘淳微笑說道:“沒有,估計快了!”

“公子這次能從京都來到福江口暫住,實在是公子之福,大人之福呀。”轉而,唐之彬又感嘆起孫銘淳的事情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孫銘淳雖然是信遠侯府的庶長子,可生母畢竟是妾室出身,這些年要不是有信遠侯明裡暗裡地護着,當年殿試高中之後又請求外放,爲了那勞什子的世子之位和現在的侯爺之位,他怕是早成了一抔黃土。

可即便如此,京都侯府裡那位坐鎮的當家老夫人,還是以“孝”之名扣下了孫銘淳的妻兒作爲“人質”,好在孫銘淳的妻子阮氏心裡是有主意的,兩個女兒和幼子這纔沒被府裡請來的那些西席先生給教歪了。

“唉,希望如此吧。成兒來後,還望師爺你多多用心教他。”此時的孫銘淳只是一個爲兒子前途擔憂的普通父親。

他立志要做一名爲君分憂的忠臣,本就無心爭權奪利,可嫡母偏不信他,倒是苦了愛妻和三個兒女。

只是兩個人誰都沒有想到,孫銘淳之子年僅九歲的孫文成從船上被倪大河接下來之後,因百味食肆飄散出的醬骨頭香氣的吸引,本來是想買一些醬骨頭孝敬自己父親的孫文成,意外聽到了百味食肆隔壁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好奇心驅使之下,他湊近那家緊閉的房門細聽,讀書聲已經停了,接着他聽到一個少女繪聲繪色的講解。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當師敘,勿違背。’這些大概意思是說,做父親的要慈愛,做兒子的要孝順,夫妻要懂得和順,哥哥要對弟弟友愛,弟弟要對哥哥恭敬,長幼尊卑的次序不能亂,朋友之間要講究信義。做君王的如果敬重他的臣子,那麼臣子對他也會忠心耿耿。這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十義,是人人都應該遵守的,千萬不要違背。”

“先生,如果弟不恭,兄還要友嗎?”秦瀾心的課堂上是鼓勵大家踊躍提問發言的,只要心裡有疑問都可以立即提出來,秦瀾兵想到以前秦向爭兩個兄弟對自家的“不恭敬”,心裡很矛盾。

秦瀾心沒想到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會是自己的大弟,其實就算他不馬上提出來,她也是要接着講這一個問題的。

於是,她看着同樣迷茫的幾個學生笑着說道:“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的,而且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都會犯錯誤,但我們在指正別人錯誤的時候,還要給別人改正的機會,比如作爲哥哥,你對弟弟友愛,但是弟弟並不恭敬你,這時候你就要指出他的錯誤讓他改正,如果第二次他還在犯同樣的錯誤,那麼你可以幫助他一起改正,但到了第三次,他還是不改,那麼這時候你再縱容原諒他便是在害他,就可以採用你認爲正確的方法來對待他了。”

“先生,那我第三次可以打他嗎?我弟弟一哭鬧總是打我這個哥哥,他一點兒也不對我恭敬!”賀小興帶着點兒疑問問道。

“小興,你弟弟才兩歲半,什麼都不懂,說不定他打你就是對你恭敬,哈哈哈!”周魚取笑地看着賀小興說道。

“呵呵呵!”其他孩子也笑起來,因爲連他們都懂,一個話還說不利索的幼兒纔不知道什麼是“恭敬”呢!

“先生,弟子錯了!”賀小興被大家這樣一取笑,臉都紅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門外偷聽的孫文成和倪大河也笑了,而且一大一小看見有人朝他們瞅過來,都覺得不好意思起來,趕緊買了快被搶完的兩塊醬骨頭就回縣衙了。

也不知道孫文成見到孫銘淳之後對他說了什麼,第二天早上唐之彬就拿着一封孫銘淳寫給秦瀾心的親筆信,帶着孫文成去了秦家小院“拜先生”。

巧的是,緇衣捕頭倪大河也帶了自己的兒子倪小武早早來了秦家小院,死活也要讓自己頑劣調皮最喜惹事的兒子拜秦瀾心爲女先生。

看過孫銘淳寫的信,再看小小年紀有些少年老成的孫文成一雙期盼自信的雙眸,還有倪大河父子眼中毫不退縮的堅持,她也只有微微一嘆,收下了這兩個新徒弟。

縣太爺剛從京都來到白石碼頭的公子拜了外漁巷貧家女爲先生的消息,一下子炸鍋似得在福江口傳了開來,秦瀾心心中哀嘆,她以後是想低調都低調不起來了!

------題外話------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

第百四十九章 封西北王第百七章 江口決堤第百六十二章 天賜麟兒第63章 有了新家第百六十八章 邊疆來人第百五十一章 離別在即第百八十四章 平怡郡主第53章 岳母刺字第百十四章 開辦商會第69章 編繩結賣第70章 僱人買人第百七十一章 故友相聚第百三十五章 重改店鋪第百二十七章 敵人敵人第百十三章 縣主及笄第百三章 京都置業第20章 僱人幫工第百八十章 歡聚一堂第21章 餘氏孃家第69章 編繩結賣第85章 初次交鋒第百八十章 歡聚一堂第54章 製作泡菜第32章 做女先生第76章 大賺一筆第17章 賣包子吧第14章 極品出現第91章 成衣鋪子第66章 巧妙應對第79章 名酒面世第8章 結交鄰里第73章 面對流言第百六十六章 吳越來人第15章 開解鄧氏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82章 熱鬧過年第百八十五章 與外通商第37章 全都買吧第百三十八章 試菜大會第77章 以善之名第61章 想要買房第57章 分菜不均第百六十九章 寶寶出生第32章 做女先生第97章 被迫封妃第百二十五章 水家村人第27章 惹上官司第46章 進了監牢第7章 重新開張第75章 又添新客第4章 小弟打架第百二十七章 敵人敵人第百四十三章 祭月供品第百八十三章 罪有應得第百七十九章 離開西北第17章 賣包子吧第52章 幫忙寫戲第百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百七十六章 三女爭夫第百六十八章 邊疆來人第百二十八章 誰最重要第55章 連吃帶拿第62章 散財之地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漿第5章 被逼搬家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14章 極品出現第23章 不惹小人第百四十章 痛揍封邦第16章 吃白食的第4章 小弟打架第百章 進入王府第23章 不惹小人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百五十四章 甜粉熱銷第47章 事情真相第40章 祭月佳節第百章 進入王府第百七十三章 藥浴分歧第百五十章 年前分家第61章 想要買房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七十二章 康王造反第74章 聖旨來了第99章 送給你們第23章 不惹小人第67章 又起風波第百六十九章 寶寶出生第37章 全都買吧第百一章 完勝三局第百五十八章 水窖問題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百三十一章 熱鬧添妝第92章 租戶找來第23章 不惹小人第百四十六章 棉花之用第12章 吃包子啦第70章 僱人買人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