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家落戶( 二)

張貴略想了一下。便道:“這沈府到底有多少地,誰也說不清楚,小的來了這十來日,不同的說法聽過好幾個。有人說沈府有百頃良田,有人說不止百頃,千頃也是有的,還有人說,那些人都是瞎傳,沈府實際只有三十幾頃的良田,其它都是些河灘沙地,根本長不成莊稼……。”

青籬覺得有意思,在屋裡踱着方步,思量了一會子,笑道:“你覺得哪一種說法更接近真象?”

張貴回道:“回小姐,小的覺得倒是還有一種說,許是更接近真象。”說着將聲音壓低:“小的有一回在茶樓裡喝茶,聽見兩個人在爭吵,議論的就是沈府的事兒,其中有一人說,他家一個什麼親戚在平西侯府當差,他那親戚說。沈府三少爺與小侯爺交好,將沈府的大部分田都寄在平西侯府的名下……。”

青籬微微一怔,瞭然笑道:“怪不得沒人能說得清沈府到底有多少田呢。”

這長豐縣原是第一代平西侯的故鄉。第一代平西候隨先祖皇帝一起打下這大周江山,戰功顯赫,被封爲候,先祖皇帝允其世代世襲,現在的平西候乃是第八代世襲來的爵位。平西候府原在廬州,後因思念故土,故將候府遷到長豐。象這樣的貴族世家是無須繳納稅賦的,沈府將田寄在平西侯府名下,想來打的就是偷漏稅賦的主意。

在心中感嘆了一會子哪裡都不缺特權階級,便將沈府的事兒拋開,集中精力整理新宅的修繕計劃來。

房屋只需檢查下有無漏水作些修補,並裡裡外外的打掃一番便可。後院正中間的小花園,因面積過小,種花也不成氣候,況且她本就是不喜那些既不能遮廕庇日,也無其它用處的花花草草,便計劃着除了那幾棵棗樹,將那小花園剷平,自己親自動手,照着前世去農家樂裡遊玩時看到的番茄架南瓜架,畫了一張草圖出來:將小花園一分爲二,一邊種上南瓜絲瓜冬瓜等藤蔓蔬菜,另一邊種上葡萄,想到在宏遠寺騙青陽的話來,心道。這一回要真真正正的親手種幾架葡萄。青籬畫的這架子,高足足有二米七八,寬約有十二米有餘,長則有十五六米的樣子,基本將整個小花園的上空完完全全覆蓋住了。

這蔬菜不但可以自給自足,還能遮陽避日,也能當作觀賞之用。除了種菜的地方留有二尺寬的泥土,其它的地方全用青磚鋪了,在上面放置幾張桌子,平時也可以在這裡休息一番,一舉多得,多好的點子呢——前世帶來的臭毛病,她總是見不得浪費丁點兒的土地。

青籬將那紙張拿在手中,心中微樂,突然她心思一動,這樣的法子,若是用到菜田裡,做立體的種植,豈不能大大的增收?前世倒是聽說過不少架棚種蔬菜的事兒,可是她沒親自操作過呢,怎麼樣才能保證立體種植的蔬菜互相不受干擾呢。

想着想着。便出了神兒。直到杏兒來請,說是福伯已將他原來的主家請來了,請小姐前去簽了轉賣文書。

青籬醒過神來,現在想不到便先不想了,明年開春先拿後院那二畝空地試驗一番再說,丟下筆,出了房門。

在來縣城的路上,福伯已將這中間的事兒原原本本的都說於殷老爺聽,因此雙方一見面寒暄幾句,便將這轉賣文書籤了,青籬差了柳兒取了一百零五兩銀子當下將宅子錢付清,除了該給李牙儈的中人錢,又叫張貴多付了他二兩銀子,李牙儈笑着謝過,臨去時,還說若是修繕宅子,他可以介紹一些相熟手藝又好的泥瓦工來。

將宅子的手續辦妥,青籬的心又安定了一大半兒,回到房間將宅子的修繕計劃寫完,將那紙交於張貴,特特交待了小花園的事兒,張貴的臉上雖然閃過一絲詫異,卻一句話也沒問。

接近晚飯的時間,楊巋海回來了,她去時,箱子已經被卸下了車,那整整十口嶄新的紅漆大木箱,一字排開擺放在客棧的後院之中,還頗有些壯觀。青籬有些無語,又有些好奇,那嶽行文究竟給她裝了什麼用錢買不到的稀罕寶貝,巴巴的從京城託運千里到長豐縣?

客棧後院中人來人往,她就是再好奇,也不能這個時候開箱驗看,便叫張貴又租了一間空房,先這些箱子存放在此處。

第二日一早,青籬剛用過早飯,李牙儈便來了,因張貴與楊鏢頭去了新宅子,青籬便下了樓。

李牙儈道:“李小姐,修整宅子的人手小的已找齊了,總共十二人,每人一天工錢三十五文。”頓了頓又道:“若是府上能管飯,一人一天只須二十五文即可。小的翻了皇曆,今兒恰巧兒便是個好日子,正宜修膳動土……。”

青籬笑道:“我只當你找人還需兩三天的功夫呢,這麼快就找好了?張管家去了新宅子,你這就帶着人去新宅子罷。至於工錢麼,就按一天四十文罷,我們初來乍道的,飯是管不得了。一天多付五文錢,與他們添個菜。”

李牙儈說了一番感謝的話,便去了。李牙儈一走,青籬回到客房中,招了柳兒來,叫她開了隨身攜帶的小箱子。

這小匣子裡裝着她的全部資產——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二兩又五貫。那一萬兩銀票是嶽行文給的,這個暫時不能動,她答應過他,要用這個銀子建一座大大的莊園,等着他來瞧呢。餘下的三千八百五十二兩又五貫,在路上共花費去了八十多兩。再加上這幾日客棧的費用,恐怕二十兩隻多不少,再減上買宅子的一百零五兩,現在她可動的錢,共有三千六百零六十幾兩銀子。

想到這裡招來柳兒和紅姨,從中拿了一百兩銀票出來:

“從今兒起,你們二人先替我管帳,你們原先在府裡頭是管熟了的,這個倒也難不倒你們。這一百兩銀票,你們馬上去錢莊兌了現銀來,這幾日宅子裡頭修繕需要買什麼物件兒,都從你們這裡支出。”頓了頓又道:“兌了銀子便去宅子裡找張貴,看看需要什麼物件兒。”

又拿了二兩碎銀子,打發杏兒與閤兒去縣城裡逛逛,熟悉一下環境,順帶打聽一下吃穿用都在哪裡有賣,賣什麼價兒。

打發了這四人去各幹各的事兒,青籬將匣子細細的收好,鎖上。立在窗前向外眺望,自出京城,這還是她第一次獨處呢,那深埋在心底的情緒不由都紛紛露出了頭。那人現在會幹什麼呢?會不會如往日那般一臉淡然的看着醫書呢?突然她輕輕一笑,似乎除了知道他愛訓斥人,哦,不,是愛訓斥她之外,她對他真的一點都不瞭解呢。

不知道他真正喜歡什麼,不知道他真正厭惡什麼,不知道他在她沒有見到時候,都做些什麼。還有,那一萬兩銀票,當時只顧推辭,她完完全全沒有想到問一句,這銀子哪裡來的——似乎他做出什麼事情,她都不吃驚呢。

在窗前立了良久,心思轉了幾轉,終究還是淡然一笑。正欲離開窗前,猛然看見淇河橋上自南向北行來一位月白色的身影,立時頓住腳,再細看去,不由又一陣失望:橋上那人一身白色錦緞,衣衫下襬繡着綠色的藤蔓,腰間束着藍色綬帶,黑髮一半綰起,一半散在肩上。目光斜視的行在路上,路上的行人似乎對此人極爲畏懼,見他行來,紛紛躲閃在一旁,雖然遠遠的看不甚清楚,卻也能感受到那人身上的一股子戾氣。

青籬不由撇撇嘴,心中氣悶,恨恨的瞪向那人——現如今連阿貓阿狗都能穿這月白衣衫了?

隨即她又笑了,笑自己的小心性。

丁香巷子裡的住戶,見這殷府這幾天里人來人往,熱火朝天的幹着活兒,都紛紛前來打探,聽說是一位年幼且一團和氣的小姐帶着奶孃和幾丫頭們買了這宅子,便有人心思活動着前來討個差事兒做做。

也有人開始猜測這位小姐的來歷來,這話傳到青籬耳朵裡,她便編了一通父母早亡,原是依着叔父一家生活,怎耐嬸孃一心圖謀父母留下的微薄家產,無奈之下只好帶着丫頭們開府單過等等之類的話,叫丫頭們裝作有意無意的與人閒聊,將話散播出去。

過了兩日,待青籬再見到那些街坊時,便覺得她們的目光少了幾分猜測,多了幾分的同情,心中暗笑不已。

隨着宅子的修繕,青籬也跟着忙碌起來。每日帶着幾個丫頭,今日去東市看傢俱布匹,明日去西市看擺件兒、花草。如此過了四五天,待她把整個長豐縣城摸得差不多了,宅子也修繕好了。

這天下午,青籬來做最後的視察,遠遠的瞧見宅子門前遠遠的圍着一羣人,交頭接耳的在議論着什麼。以爲發生了什麼事兒,待車子走近,那些人便齊齊住了嘴。

青籬下了車,見宅子門前一如往常,估摸着這些人是閒着無事看熱鬧的,想了想,便招了紅姨來,叫她與那些人說,明日搬家,府裡頭設幾桌宴,請街坊鄰居們賞臉到家裡頭坐坐頭,她們也好認認人之類的話,紅姨的話一說完,這些人便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中間便有幾個膽大的婦人湊上來,有話沒話的找青籬攀談着,其中一個子瘦高,眉眼間帶着幾許精明約三十五歲的女子,略帶討好的笑道:“李小姐,你們家裡缺不缺人手?我家那大丫頭手腳勤快,人又機靈,最會伺侯人。”

這婦人的話剛出一落地,人羣中便有人發出嗤笑聲,青籬掃視過去,這些人的臉上大多帶着不以爲然的神情,心中瞭然,一來是她現在還沒想好要不要再添人手,二來光看這些人的表情便知這婦人的女兒斷然不能用。

便笑着以還沒有安定下來爲由暫時推了,那婦人一臉遺憾的走了。

進了院子,只覺眼前一下子亮堂了不少,雖然只是清除了雜草,修剪了樹枝,將小花園做了整理,房屋裡裡外外的用水清洗了一番,看起來,宅子倒顯新了不少,又較之以前添了幾分的生氣。

張貴與柳兒正在與幹活兒的人結算工錢,見她過來,加快了手中的速度,將那些人打發走。

張貴手中拿着帳單,一項一項的報於她聽,工人錢加上臨時採買的物件兒,一共花了三十九兩銀子,青籬接過那張紙,細細的看了,一項一項記得極爲詳細,朝着柳兒道:“今日多虧了張貴這記帳的,若不然,柳兒怕是已然昏了頭罷。”

柳兒苦着臉兒道:“小姐,奴婢小帳還管得來,這人事一多,便有些顧不來了。”

青籬起身一面四處看着,一面道:“這幾人裡面,你是個

最細心的,這帳還得你管,也就這幾日忙亂一些,等過了這幾日,我便找一個正經的帳房先生教你一教。”

說着轉過身子,看向這幾人:“這些事兒先不說了。剛纔在門口我應了明日搬家要請這街坊鄰居過來吃頓飯,一來咱們也認認人,日後若遇到什麼事兒,也能借些他們的力,二來咱們搬新家,總要熱鬧些,才象那麼回事兒。”

紅姨聽了這話,上前道:“方纔我都想說呢,咱們現下廚房裡沒一個人兒,小姐臨時起意要請人,這一時半會兒的去哪裡找廚子?”

青籬笑道:“我們幾個不是人麼?又不是多正經意的宴。”想了想又道:“你去找福伯,讓他給推薦幾個的人緣好口啤好又喜助人的街坊,你親自上門兒去請,就說明日宴客,要請了她們來幫忙——這街里街坊的相互幫忙,本就是常有的事兒,想來她們定是願意的。”

紅姨想了想笑道:“奴婢在京裡久了,便有些呆了。聽了小姐這話,再一想奴婢小時候的情境,可就是這樣麼,小姐小小年紀又長在深宅大院之中,居然能想到這層,倒象是個在鄉里住過的。”

第五十九第四十章 夜半簫聲(青雲榜加更)第六十八章 接風宴(二)第三十六章 立春第六十八章 接風宴(二)第八十四章 轉機乍現第六十六第十六章 種菜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五章 媒婆盈門第二十八章 如此賑災糧第四十六章第五章 請安(求推薦票)第四十九章 拜訪平西侯府(二)第十六章 中招(二)第十三章 賞花宴(二)第三十章 嶽美男計(二)第五十一章 蘑菇醬(一)第五十六章 古怪老郎中第八十四章 轉機乍現第三十五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二十七章 上宏遠寺(一)第六十六章 剎那相擁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九章 醉第二章 鬧心的夏收第十九章 丈量第六十五章 窺視被抓包兒第四十九章第五章 安家落戶( 二)第二十章 嶽珊珊生辰第七十二章 情意綿綿(三)第六十一章 正式春耕第三十四章 風雪夜來人第七十八章 讓人不太愉快的“真象”第十一章 你這個無賴第八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三章 燒烤準備第三十九章 三堂會審第六十四章第十三章 輪椅第九章入學(三)求PK票第三十九章 胡流風(二)第五十章第七十四章 新莊子第二十章 火桶第八章 入學(二)第二十九章 嶽美男計(一)第十四章 賞花宴(三)第二十九章 嶽美男計(一)第六十章 二小姐不簡單第六章 蘇青箏告狀第三十二章 再聚嶽府第十三章 買下荒地 (二)第五十章第八十章 藉機生事第四十四章 話親事第四十一章 陳家人第八十九章 淡淡隱憂第八十四章 轉機乍現第二十四章 備年禮第七十三章 誰高一招第九章入學(三)求PK票第二十二章 舊事重提第三十二章 再聚嶽府第六十八章 備嫁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九章 出嫁第十七章 京城來信第三十二章 再聚嶽府第八十九章 淡淡隱憂一章更)第三十八章 胡流風(一)第四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四章 轉機乍現第二十九章 嶽美男計(一)第十八章 排查(二)第四十一章 遭遇田覇(二)第八十章 藉機生事第十八章防旱第十章 河灘荒地(二)第十一章 你這個無賴第十三章 李姨娘之殤(二)第五十五章第十七章 聖旨(二)第四十二章 見禮第五十六章 古怪老郎中第六十四章 相見(二)第五十九章 視察第六十五章 媒婆盈門第五十四章 青籬落水第十三章 買下荒地 (二)第二十七章 上宏遠寺(一)第七十九章 “拐”青陽做鄰居第五十三章 怪異的陳家人第六十一章 草藥園閒話第二十九章 嶽美男計(一)第二十一章 狗血事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