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鑄就根基

不一會兒爬上坡頂,站在新房子前,楊書記忍不住感嘆,“這麼好、這麼大的房子,在咱們盧家灣還是獨一份。”

大隊部的房子雖然好,卻不是個人的私產,不能算。

葉樹寶笑了兩聲,“何止盧家灣,前兩個月我和小安去各個大隊都轉了一圈,這樣的房子就沒有第二家。”

陳凡兩手叉腰,笑着說道,“所以要把咱們大隊的養殖副業趕緊做起來,回頭等大家都掙了錢,家家戶戶都可以建這樣的大屋。”

他轉頭看向劉會計,大聲說道,“劉會計,到時候你也建一棟大別墅,比我這個還漂亮。”

衆人頓時笑成一團,大家都還記得劉會計要建別墅的事呢。

劉會計樂得眼睛眯成一條縫,“不敢想,可不敢想。”

頓了一下,他又突然說道,“你這青磚牆就挺好的啊,沒必要再抹外牆土了吧。”

衆人本能地看向旁邊的一個稻草堆,那裡下面壓着的是還在地坑裡發酵的發酵土,也是陳凡準備用來塗抹外牆的材料。

陳凡也看了一眼,繼續往裡走,“抹啊,抹了才能防潮防水,要不然等時間長了,磚頭吸收的水汽太重,屋子裡就會非常潮溼,我這裡那麼多書,可就不好保存了。”

大家見他這麼堅持,也就沒人再提。

其實都覺得青磚就挺好,看着多氣派,何必再抹一層黃土呢?

很快進了屋,張覺民和張文良先找到屬於自己的箱子,拉出來扛到門口。

他們買的東西不多,主要是在棉紡廠門市部買的布料,後來在百貨商店給家人買了幾雙鞋子,又在舊貨店買了兩臺收音機,算是把帶去的錢都花完了。

陳凡則帶着其他人在貨堆裡打轉,“那一堆是我給自己留的書,要麼是比較深奧的專業資料,要麼是小說雜記之類的閒書,估計咱們生產隊裡面沒人愛看。”

然後指向另一堆,“那邊的是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教材,回頭我自己留一兩套,其他的都給大隊部。”

他說着轉身看着楊書記和張隊長他們,正色說道,“讀中專、上大學,學的是本事,不是那一張文憑。如果咱們隊裡有人能把其中某一個專業的書讀懂、學透,那咱們隊就等於有了一箇中專生、大學生,他能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沒讀書的人。”

聽到這話,葉樹寶連連點頭,他看了一眼其他人,感慨地說道,“這次辦養殖場,我算是看出來了,一個有本事的人,能頂一百個、一千個沒本事的。”

他指了指陳凡,“要是沒有小陳,誰知道怎麼養那些雞鴨鵝兔?沒有懂給禽畜治病的獸醫,誰敢一下子養那麼多?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紅星、勝利、白浪湖、甘家村四個大隊敢把種苗賒給咱們,也是看中了小陳的本事,還有他跟獸醫站的關係,知道有他在,咱們幹這行的風險就小,纔敢給咱們賒種苗,還指望着咱們發財以後,能帶着他們一起發財。”

楊書記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

他轉身看着陳凡,“這些書要怎麼安排,你有章程沒有?”

陳凡當即說道,“我是這麼想的,把所有的小學課本,都送去村小,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把村小能建成完全小學,這樣離公社遠的幾個隊的孩子,不會讀到二年級就沒書讀了。”

張隊長立刻說道,“想法是很好,可是老師呢?”

肖烈文搖着頭笑道,“就現在那個肖老師,他自己都只是小學文化水平,能教多少本事?何況那麼多學生,他一個人也教不過來啊。”

“這個很好解決。”

陳凡嘿嘿笑道,“肖老師教了這麼多年書,難道他自己就沒學完過小學的全部知識?應該不可能吧?”

連楊菊、黃鶯她們,都知道自己找書學習,作爲村裡唯一的民辦老師,如果這個肖老師連小學的內容都拿不下來,他真的要建議大隊部給村小換個老師了。

聽到這話,大家都頗爲認同地點了點頭。

陳凡繼續說道,“如果肖老師能夠承擔高小的教學工作,到時候就請他做村小的校長,……”

這時張隊長打斷他的話,“他本來就是校長。”

肖烈文也點頭,“光桿司令也算。”

陳凡笑道,“我的意思是,讓他做真正的校長,再招多幾個老師給他。”

張隊長又問道,“關鍵是老師從哪裡來?”

陳凡嘿嘿一笑,“獸醫啊!”

所有人都滿臉無語地看着他。

葉樹寶正要說話,陳凡卻搶先一步說道,“我知道,他們現在是獸醫,還兼了自己小隊裡的急救醫生,……”

他說着指了指自己,理直氣壯地說道,“我還兼着資料員、通訊員呢,但是我要一天到晚寫通訊報道、在資料室裡整理圖書嗎?伱們還沒有給我算工分!”

聽到這話,衆人瞬間瞭然。

張隊長連連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有道理、有道理,一個小隊就這麼大,哪有那麼多的事情給他們做。”

葉樹寶跟着點頭,“嗯嗯,就是,而且他們各自的小隊,都給他們算了工分的,和統籌工一個標準,一天10分。不出事的時候,就等於是只拿工分不幹活。”

陳凡嘴角微抽,感覺有被內涵到。

葉樹寶還在說着,“讓他們去小學教書,也算是多做一點貢獻。”

等他說完,陳凡接着說道,“村小在10隊,除了5隊和6隊,其他小隊的孩子都在村小上課,我們完全可以把這10個小隊的獸醫都組織起來,按照兩個人一組,給初小3個年級上課。

這樣就可以一週上5天課,而且是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上全天,學生學的東西也多,當老師的一個星期只用去一天,也不會累。 肖老師就專門負責教高小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能考上高小的肯定不多,他也能應付得過來。

等以後條件成熟,我們還可以繼續擴充,向公社打申請,將初中也囊括進來,把村小擴充成一貫制學校。”

陳凡兩手一攤,“反正我們也不要公社出錢出人,就只要他們蓋個章、發個證,學校多了、學生多了,對他們也有好處,至少臉上更好看,他們不會不同意。”

此時楊書記已經被陳凡說得紅光滿面,當即大手一揮,“誰敢不同意,我去搞他的人!”

陳凡抹着冷汗,“不至於、不至於。”

安全在一旁呵呵笑道,“我認識教育組的王主任,他還是蠻好說話的。”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只不過,把村小擴充到完全小學,他還有點權力,打個報告就可以,建小初一貫制學校的話,就要縣教育局審批同意才行。”

後世鄉鎮一級已經沒有教育管理部門,而是由縣級教育局或教委統一管理。而現在爲了掃盲、提升教育普及率等工作,縣教育局會向公社派遣教育組,教育組同時接受公社和縣教育局的管理,主要負責學校建設和師資人員調配。

在此之前,由於上中專、上大學都是靠推薦,以至於基層很多家庭都不願意孩子讀書,教育組的人也是頭大不已,一天到晚想着怎麼讓入學率更高一些。

如果盧家灣主動打報告,將村小擴充爲完全小學,並讓村裡的小孩都進學校讀書,還不要他們出錢出人,他們只怕做夢都要笑醒。

拒絕?不存在的!

所以安全最後一句話,也打消了其他人的疑慮,他說道,“不過縣教育局主要是卡資金和師資,如果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就能解決,他們只會要求對預備老師人選進行短期培訓,經考覈合格後,纔會發給任用證書。”

對,只是任用證書,而不是教師證。

民辦老師與公辦老師有很大的區別。公辦老師是有編制的“正式工”,人家拿的是工資,哪怕是農村出來的,也能立刻轉爲城市戶口。

而廣大農村地區的民辦老師,依然還是農民身份,只不過拿的不是鋤頭是教鞭、培育的不是莊稼而是人。他們的工資也和陳凡這種獸醫一樣,拿的是工分,算是生產隊的統籌工之一。

既然如此,縣教育局對他們自然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差不多就給過唄,反正又不發工資。

這種不發工資的民辦老師,卻是我國掃盲工作和農村基礎教育階段最大的功臣。後世有數據統計,就在1977年,我國就有491萬多人是民辦老師,可見規模之大、影響之深。

現在陳凡也想利用民辦老師的優勢,爲盧家灣鑄就教育根基。

反正他有“教學”外掛技能,聽他講課的學生,絕大部分知識都是一點就透,只要他偶爾給那些民辦老師講講課,他們絕對能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出來。

再趁着80年代人才匱乏的時機,等這些學生都走出去,然後再回來的時候,恐怕就是龍吟虎嘯、風雲際會。

到時候誰特麼敢惹我?我就給他表演戰神歸來!

陳凡描述前景,安全掃平審批障礙,而大隊部的幾位領導都在,於是擴充村小的決定,便就此一致通過。

之後陳凡將他們帶到中專、大學教材附近,指着這些書說道,“這裡有幾十個中、大專的專業的教材,這些專業技能就沒辦法了,只能讓想學的人自己去學。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通過收聽廣播課程、函授等方式,向老師請教。”

從60年BJ廣播電視大學開始,我國就有了通過廣播和電視學習專業課程的機會,而函授學校更早,民國時期的不算,建國後51年東北實驗學校就設立了函授部,BJ也成立了函授師範學校。

雖然現在不少函授學校都已經暫停工作,但還是有幾所學校在舉辦函授班。

即便沒有,以生產隊的名義向地委的幾所大學寫信,九成九也能得到回覆。

如果沒有回覆,那一定是信寄丟了。

還是那句話,只要肯去學,辦法總比困難多。

實在不行,陳凡自己上陣,不就是教幾個人麼,有什麼困難的。

更何況馬上就要恢復高考,之後各種夜校、函授班等教育方式火熱恢復,或許根本就用不到他出馬。

最後陳凡笑着說道,“只要咱們能培養出一批掌握了專業知識的人才,就可以將生產隊的副業做大。”

他指着那些專業課本,“機電類的,咱們可以組建打井隊、運輸隊,船舶類的,要是有人能學會開船、修船,說不定咱們也能擁有自己的水運公司。”

旁邊葉樹寶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不過還是帶着幾分猶疑問道,“開船不是看書就能學會的吧?”

陳凡笑道,“先搞懂書本上的原理,再去請老師傅來教唄。水運公司難道就沒有退休的老舵手、機修工?咱們請一兩個過來,再給他們配幾個徒弟,這手藝不就學到手了麼。”

安全在一旁立刻點頭,“返聘退休老師傅,這個主意不錯,衛生院裡就有好幾位返聘的老醫生。水運公司成立也有二十幾年了,退休的老師傅不少,只要錢給到位,請一兩個過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葉樹寶也聽明白了,點着頭說道,“也就是說,先把咱們的小學建起來,多培養幾個好苗子,再讓這些好苗子去學專業課,變成技術能手。

等到培養出一個技術能手,咱們就可以按照他學的本事,圍繞他去組建新的副業隊!”

張隊長連連點頭,眼神中滿是遐想,“種地終究掙不了大錢,要賺錢,還是要搞副業,之前不搞副業,最主要的還是沒有人才,要是咱們能自己培養出人才來,就能把副業給支起來。到時候咱們全大隊的社員,都能過上好日子!”

安全在一旁趕緊提醒,“副業要搞,主業也不能忘,糧食纔是根本。”

他可沒忘記自己的職責,身爲蹲點幹部,他的任務是提升糧食產量,之後纔是幫助生產隊提升效益,這個可萬萬不能顛倒。

大家見他一臉焦急的樣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肖烈文更是說道,“備糧備戰永不忘,這個誰敢忘?!”

第379章 跑一圈第76章 長見識了第402章 誰來接手?第95章 氣死他!170.第170章 兩個甲魚蛋第432章 有爲青年286.第286章 胸有溝壑187.第187章 還是不相信第413章 匿名信249.第249章 這段時間用什麼?第437章 沒搶成第58章 露餡了第23章 營養的重要性第307章 幾個版本第298章 爲盧家灣爭光263.第263章 雨前茶第55章 小目標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第402章 誰來接手?第396章 多看書啊!第331章 好處我來,背鍋你去201.第201章 售罄198.第198章 以生產爲標準第112章 南湖鎮233.第233章 不要還不行第312章 神書第373章 突然襲擊第34章 殺豬第18章 豬都嫌棄253.第253章 釘馬掌第34章 殺豬第121章 湊材料253.第253章 釘馬掌154.第154章 正好撞槍口上320.第320章 滾滾 長江 都是水第386章 來歷第27章 初次教學209.第209章 上課報到第49章 都認全了第52章 不敢犯錯誤(求追讀)第93章 剪刀差第322章 真沒錢了240.第240章 第一課就放羊186.第186章 純潔男女關係第419章 事在人爲第392章 敞篷船270.第270章 要看和誰比190.第190章 回家做客第419章 事在人爲第358章 租房子306.第306章 來點實惠的203.第203章 陳師傅仁義第443章 他們瞎說的第424章 不死心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117章 絕活頻出234.第234章 移植320.第320章 滾滾 長江 都是水283.第283章 你自己想去第61章 變化太快181.第181章 激活中醫211.第211章 打牲口的252.第252章 留着用237.第237章 再加一個第404章 眼見爲實第416章 如此膚淺!272.第272章 鉚釘和電路板204.第204章 供銷社就有第10章 還有小數點?第430章 五年不行就十年245.第245章 反正又不費功夫第77章 木工瓦工292.第292章 抓小偷第28章 病得不輕270.第270章 要看和誰比第9章 來挑水啊157.第157章 着個什麼急第135章 預報不準第19章 新技能第401章 消息傳來224.第224章 酒桌上談146.第146章 變成了養殖場第6章 注意保持距離第304章 宣傳的好處第68章 收購站261.第261章 就找個機會第72章 去釣魚278.第278章 送貨上門第17章 抓了個大傢伙230.第230章 逗樂子第384章 小事一樁267.第267章 樣刊和獎勵143.第143章 照本宣科第137章 沒雞子好吃第349章 茶話會225.第225章 計劃狩獵第393章 預備,唱第108章 主要是不會224.第224章 酒桌上談第117章 絕活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