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噩耗

108 噩耗

封子寒扭來扭去的坐穩,撓着鳥窩似的頭髮道:“算了,我還是不和你說,一會兒你要是又發病了,怎麼辦!”

“哪有您這樣說話只說一半的。”幼清沒好氣,“您如果不說我可是歇着了,請走不送!”

封子寒就拉着幼清的衣袖:“好,好,我說還不行嘛。”說完,指着站在門口的採芩,“去把她的藥拿過來,先讓她吃顆藥!”

幼清皺眉,什麼事這麼嚴重,她沉聲問道:“到底是什麼事?!”

“那我說了。”封子寒盯着幼清的眼睛,慢慢的道,“你的那兩個護衛在回來的路上遇到水匪了,這會兒恐怕是凶多吉少!”

護衛,路大勇和胡泉?幼清臉色一瞬間蒼白,追問道:“你沒和我開玩笑?”

“沒有!”封子寒搖着頭,“我也是剛在江淮那裡聽到的,九歌出門了,具體我情況我不是很清楚,但這事兒應該不假!”

路大勇和胡泉遇到水匪了?怎麼會這樣,幼清覺得喘不過起來,她捂着胸口伏在炕几上,痛苦的看着封子寒:“那江淮可說了,是什麼時候的事?”

“說是月初,船行到徐州段的時候遇到了水匪,那艘客船載的是一家姓金的鹽商貨船,船上裝了許多的私鹽,大約是漕幫和鹽商之間黑吃黑的暗鬥。那般水匪常在那邊出入,手段狠厲殺人不眨眼的,把一船的人悉數殺了之後,將船也鑿沉到江底,毀屍滅跡。那金員外花了銀子費了十來天的功夫把船打撈上來,船裡頭還捆着六個已經被淹死的護衛,其餘的人都是下落不明!”

今天是九月十三,船是上個月月底翻的,已經十幾天了,現在船都打撈上來了,路大勇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前段時間運河兩岸連降暴雨,河水喘急,若真是落到河裡去了,路大勇就算是身手敏捷,只怕也沒有多少生還的可能。

幼清絕望的閉上眼睛,她每天盼着路大勇回來,卻沒有想到,他卻已經……

怎麼辦,她要怎麼辦,幼清抓着封子寒的衣袖:“當地官府呢,有沒有去查,到底是什麼人殺的,有沒有核實到底死了多少人,屍體都沒有,他們難道不找嗎。”

“你先別急。”封子寒見幼清臉色不好,順手給她號着脈,又從採芩手裡搶了藥過來塞進幼清嘴裡,逼着她喝了兩口清水,“官府知道不知道還不清楚,但是這些人能在運河走動,背後又有漕幫撐腰,官府若是能動他們就不會留到今天了,你先別急,這事兒說不定還有轉機!”

幼清搖着頭,轉機,怎麼會有轉機,若是路大勇還活着,不可能不和他聯繫的,她捂着臉眼淚無聲的落了下來,前一世就是因爲路大勇,她才能在錦鄉侯府很快的站穩腳跟,那時候她誰也靠不上,能相信的只有路大勇,她不管有什麼事,只要交給他去辦,他從來沒有辦不成的,不管期間吃了多少苦,他也從來不在她面前說一句,這一世也是,他爲了她的事四處奔波,還曾受了那麼重的傷,最後甚至……

路大勇對於她來說,不僅僅是朋友,更像是一個依賴,她一直認爲不管什麼事他一定有辦法做好,不管她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路大勇在她心裡就不害怕,可是現在他卻生死不明,若他真的死在外面,她將來拿什麼臉面去面對父親。

還有胡泉,他那麼鬥志昂揚的想跟着她博一個前程,可是現在她不但沒有給他一個好的前程,卻將他的命斷在了外面,她要怎麼和他的老子交代。

幼清又懊悔又自責,她怎麼這麼沒有用,連自己的身邊的人都沒有能力保護,她還有什麼本事去翻案,有什麼本事將父親救回來。

“小姐!”採芩和綠珠也跟着哭着,想到路大勇在的時候對他們的照顧,她們給他新做的鞋子就差收個口就能穿了,還想着等他回來正好把舊鞋換下來,沒想到……綠珠嗚嗚的蹲在地上哭了起來,採芩扶着幼清,給她順着氣,“您別傷心,封神醫說的沒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只要一天沒有找到路大哥和胡泉的屍首,他們就有可能還活着。”

“對啊,對啊。”封子寒安慰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幼清沉默的閉着眼淚,眼角的水光盈盈流動着,她緊緊攥着手中的帕子,細白的手指泛着毫無血色的蒼白,她擺着手,道:“我沒事!”她深吸了口氣,道,“採芩,你去找周總管來一趟!”

“好。”採芩應是,忍不住問道,“您打算讓周總管走一趟徐州?”拿着大老爺的名帖去徐州,不管怎麼樣,就算他們真的死了,也要把屍體找回來入土爲安!

“不是找官府。”幼清凝眉,搖頭道,“這是江湖上的事兒,恐怕官府也無能爲力。還不如去找金員外,看他接下來怎麼辦,他損失那麼慘重,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走他們的路子反而妥當一些。”

採芩猶豫的道:“那金員外肯定也不是善茬,咱們和他們打交道會不會有危險。”

“路大勇是受的連累,和他們並無交集,談不上危險。”幼清聲音嘶啞,只覺得頭暈目眩的已經有些坐不穩,她強撐着道,“不管怎麼樣,都要把他們帶回來!”

採芩點着頭,拉着綠珠起來,讓她照顧幼清,她自己則去找周長貴!

封子寒見幼清難受,有些後悔把這個事兒告訴他了,不由咕噥道:“要是九歌在就好了,他肯定有辦法!”

幼清沒在意他說的話,一心只想着路大勇的事,過了一刻採芩將周長貴請來,幼清在正廳裡見的他,將事情和他說了一遍,周長貴常在外走動,這些事多少聽說了一些,他道:“那段運河常有這類的事情發生,這個金員外既然做的是私鹽生意,本身就立不住腳,肯定不敢大肆報官請衙門出面,小姐說的對,要是想找路大勇,去找金員外是好辦法。”他想了想道,“那小人去安排一下,大老爺那邊也要說一聲纔好,若是沒有問題小人明早就出發。”

周長貴年紀也不小了,幼清感激的道:“辛苦您了!”

“小姐客氣了,路大勇是府裡的小廝,他在外出了事,我們理應出面去處理,就是您不吩咐,將來得到消息了我們還是要走一趟的。”他說着抱了抱拳,道,“那小人下去準備了。”

幼清點着頭,讓採芩送周長貴出門,她自己無力回到暖閣裡,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封子寒唉聲嘆氣的,問綠珠道:“周芳呢,怎麼沒瞧見她。”綠珠回道,“周姐姐晚上帶着人巡視府裡,這會兒已經去當差了。”

“哦。”封子寒哦一聲,安慰幼清道,“你彆着急,雖然九歌不在,但是我們可以找江淮幫忙……”說着有點心虛。

幼清聽着一怔,纔有心思去考慮爲什麼江淮會知道這件事,不由問道:“他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宋大人不在京城?”

“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我現在就去問問他。”封子寒說着微頓,又道,“至於九歌,九月初三就出門了,也不知道他幹什麼去了,我都好些天沒有見到他了。”說完,有些幽怨的嘟着臉。

九月初三?就是那天他去大姐家,然後他們在巷子裡說話的第二天嗎,宋弈去哪裡了,怎麼這麼着急,竟然連常隨都沒有帶。

幼清心裡轉了轉便丟開了這件事,拉着封子寒道:“那您快去問問江淮,他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封子寒聞言點着頭,幼清擺擺手道:“算了,您年紀大了來回跑太累。”對綠珠道,“你把周芳請回來,就說我有事找他。”

綠珠應是而去,過了一刻把周芳帶回來了,路上綠珠已經將事情和周芳說過了,周芳也很吃驚,望着幼清,道:“要不然奴婢走一趟徐州,快馬加鞭半個月就到了!”

“這個事兒再等一下。”幼清和周芳道,“封神醫說他在江淮那裡聽來的,你現在能不能找到江淮,問問他是怎麼知道這個消息的。”

周芳微微一怔,看了眼封子寒,點頭道:“好,奴婢現在就去。”說着,步履矯健的出了門,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周芳就回來了,幼清期待的看着她,問道,“怎麼樣,找到江淮了嗎。”

周芳點頭,回道:“江淮說爺派去的兩個同門始終跟着路大勇,但是那天河上起了大霧又颳起了東風,他們坐的船和路大勇坐的鹽船拉開了距離,等他們聽到動靜趕過去,船已經慢慢往下沉了,匆忙之間他們在船上找了一通,但是沒有找到路大勇!”在河上跟着人最不好控制,因爲不是能坐一條船,所以很多時候都將目標跟丟,她曾有過經驗,所以並不奇怪。

原來是這樣,幼清嘆了口氣,周芳又道:“奴婢走一趟徐州吧,和江湖上的人打交道,周總管恐怕沒有我熟練,更何況,我以前跟着爺,也和漕幫的幫主見過幾面!”

幼清沒有別的辦法,也不是講人情的時候,她點頭道:“好,那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又讓綠珠拿了五百兩的銀票出來,“這些錢夠不夠?”

“足夠了。”周芳也不客氣,接了銀票揣在懷裡,“那奴婢現在就出發了,馬還停在別處,奴婢要去取馬。”

幼清頷首,周芳又奇怪的看着封子寒:“封神醫,爺去哪裡了?江淮說他也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啊。”封子寒覺得奇怪的不得了,“他沒和我說,我都找了他好幾回了。”說着一頓,又想起什麼來,問道,“難道是回家了?不對啊,他那個叫什麼家,都多少年沒回去了……”

周芳皺眉,以前爺出門身邊都會跟着江淮的,這一次居然連江淮也不知道爺的行蹤,太古怪了!

“他不會出事了吧?”宋弈這樣的,指不定就暗中結了仇家了呢,幼清掛念着路大勇,心不在焉的答着,周芳很確定的搖頭,回道,“爺不會出事的。”話落,朝着衆人抱了抱拳,“我走了。”就轉身出了門。

房間裡沉默了下來,連一向話多的封子寒都沒了話和幼清木呆呆的坐在炕上,綠珠和採芩抹着眼淚,心裡實在是難受!

“小姐。”玉雪隔着簾子道,“太太和老爺請您去一趟智袖院。”

應該是周長貴和姑父說的,幼清應了一聲和封子寒道:“你在這裡坐會兒吧,我去去就來。”

“我也回去了。”封子寒垂頭喪氣的道,“你若有事就讓人去醫館找我吧,我這幾天都在京城。”

幼清也不留他,扶着採芩和封子寒一起出了青嵐苑,封子寒叮囑她:“若是路大勇真的……”他怕刺激幼清,和緩的道,“反正誰都要死的,早死晚死的事,你看的開一點。”

她看不開,若不是她把路大勇請回來,他也不會數次遇到危險,如今連生死也難料,她欺騙不了自己,有氣無力的點了點頭去了智袖院。

“這個路大勇是怎麼回事,他怎麼會去江南,你讓他去的?”薛鎮揚奇怪的看着幼清,幼清不敢把事情都告訴薛鎮揚,只好半真半假的道,“他是父親以前結交的朋友,因爲他腿腳不便,父親去福建前將他留在了京城,姑母安排他在懷柔的莊子裡住着,去年我想到他,想着他雖曾是父親的常隨,可是父親對他卻如同親友,就把他安排在馬房裡做事,想就近照顧一二,這一回他去江南是替父親辦一點事,具體什麼事我也不知道,卻沒有想到他竟然……”她編不下去,紅了眼眶。

薛鎮揚是知道路大勇的,難怪前些日子見到他覺得有點面熟,他只當是家裡的下人見過但不記得,如今幼清說起來他才恍然想起來,路大勇曾是方明暉的常隨,薛鎮揚不疑有他,頷首道:“人既然在那邊出的事,我們理應要過去打理一番,你讓周長貴找金員外是對的,他既然是做私鹽的,這件事指不定官府也被瞞住了,即便知道約莫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找他們沒有用。”又道,“人既是死了,你也不要太傷心,他是你父親的朋友,又是替你父親辦事,想必他是個義氣忠心的人,不會怨你的。”

幼清擦着眼淚點了點頭。

方氏嘆了口氣,道:“你姑父已經和周長貴說過了,不管人是生是死都要竭力找一找,若真是找不到,那咱們就在法華寺給他立個長生牌,他沒有孩子吧?再過繼個孩子給他,也不至於讓他無後人供奉香火。”

“謝謝姑母。”幼清不願意想這些事,只要路大勇好好活着,只等他一回來,就算他不願意,她也要給他指門親事,讓他老了有晚輩承歡膝下,讓他安安穩穩的過上好日子,哪怕她真的翻不了案救不了父親,她也絕不讓他再身赴陷阱,絕不會!

“至於胡泉那裡!”方氏又忍不住嘆氣,牛氈倒是有兩個兒子,可小兒子還小的很,就靠胡泉這個長子支應門庭了,“誰能想得到出這種意外!”那些水匪實在太可惡了,明目張膽的殺人越貨。

第二日,周長貴帶着兩個隨從啓程去了徐州,幼清第二天早上就沒能起牀,方氏急的不得了讓人去請封子寒來,封子寒火急火燎的趕過來。

幼清渾渾噩噩的躺在牀上,燒的糊里糊塗,只知道有人給她號脈,過了一刻又喂着她吃了藥,她蒙在被子裡出了一身的汗,等她再醒過來的時候,方氏正站在門口和採芩交代着什麼事兒,薛思琪和薛思畫正坐在她牀邊說着話,她還聽到了個熟悉的聲音,不由轉了眼眸去找人,就看到趙芫,夏芷晴和陳鈴蘭都坐在她牀邊上。

她微微一愣,趙芫發現她醒過來,忙過來問道:“你怎麼樣,都睡了六天了,餓不餓,要不要先喝點水?”

“我睡了六天?”幼清愕然,她好像覺得自己只睡了一天的樣子,沒想到已經過去這麼多天了,幼清悵然的笑笑,和趙芫幾個人道謝,“讓你們特意來看我,真是抱歉!”說着想要撐着坐起來,卻又無力的栽了下去,趙芫和夏芷晴一把拉住她,“你躺着吧,病了這麼多天,一時難恢復元氣的。”

薛思琪倒了水過來,趙芫在牀頭坐下來將幼清扶靠在自己身上,“你先喝點水。”

幼清朝她笑笑,藉着夏芷晴遞來的茶盅喝了幾口水,覺得舒服了些:“謝謝,我不喝了。”夏芷晴這才收了茶盅,和趙芫重新在牀邊坐下來。

“怎麼樣。”方氏見幼清醒了長長的鬆了口氣,“封神醫說你今天會醒,我一早就讓廚房燉了清粥,待會兒你吃一些。”又和趙芫幾個人道,“一會兒你們去琪兒那邊用膳吧,免得幼清過了病氣給你們。”

“我們沒事。”趙芫有些臉紅,可還是落落大方的和方氏說着話,“我們就在這裡陪着幼清吧,也正好和她說說話。”

大家都附和着點頭,方氏也不強求,見幼清沒事身邊有好朋友陪着,她便去料理府裡的事。

“陳姐姐也來了。”幼清笑看着一直未說話的陳鈴蘭,看着她幼清有些內疚,卻又真心喜歡,這樣的女子一定會有個懂她愛她的人,陳鈴蘭微微一笑,道,“我也是聽芷晴說的,要不然還真不知道你病了。你身體不好,要多仔細一些,這樣病一次,人都瘦了幾圈不止。”

幼清嘆了口氣。

大家在青嵐苑隨便吃了點東西,幼清陪着說了會兒話,實在沒什麼力氣便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她醒來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薛思琪和採芩以及綠珠坐在她牀邊打盹,幼清沒驚動她們,藉着微暗的光線看着帳頂發呆……

她睡了六天了,那今天應該是九月十九了,周芳應該還沒有到徐州吧,她胡思亂想了一通,薛思琪驚醒過來,見幼清醒了忙摸了摸她的頭:“沒有燒了。”她驚醒了採芩和綠珠,兩個人一個去倒水,一個扶着幼清,又給她餵了水換了身汗溼的裡衣和牀單,折騰了一回幼清已筋疲力盡,薛思琪靠在牀頭和她道:“你這一病可把我們大家嚇倒了,來勢洶洶的,比上次犯舊疾都可怕。”

幼清很抱歉,向薛思琪道歉,薛思琪擺着手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沒事就好!”話落,她支開採芩和綠珠,貼着幼清的耳邊道,“你昏迷的這幾天,溫二奶奶和徐五太太來了兩回,還有鄭六爺也來了,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你生病的消息,還送了些藥材。”

鄭轅啊,幼清忽然想起他寫的那封信,當時好像沒有看就隨手丟在炕上了,不知道這會兒收到哪裡去了,她現在也沒心思想這些事,就回道:“姑母怎麼回的溫二奶奶和徐五太太。”

“徐五太太敷衍着就好了,不用給臉,再說,她明知道我們是不會答應婚事的,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我看她不是來求親的,是要和溫二奶奶打擂臺的。”薛思琪冷笑了一聲,又道,“倒是溫二奶奶,不好回的太絕,母親說她已經寫信給舅舅了,要問問舅舅的意思。”

問父親嗎?前一世她和徐鄂定親前,姑母也寫信給父親了,父親回信給她,左右勸她不要嫁,言辭間頗有些激動和內疚,怪責自己去了延綏,不能好好陪着她在身邊……她當時只覺得心酸,但是對婚事卻沒有半點遲疑,她給父親回信,例舉了徐家許多的好處,還信誓旦旦的說讓父親等她,她將來在錦鄉侯府站穩腳跟,和太后娘娘親近了,就求太后娘娘救父親回來。父親因爲愧疚不好把話說的太重,又實在離的遠,最後也沒有再強力阻止。

她才順利嫁去錦鄉侯府。

這一次,換做了皇后的孃家,父親會是什麼反應,是反對還是同意?

幼清嘆了口氣,眼前就浮現出鄭轅的樣子來,撇開所有的事不論,單鄭轅這個人她並不討厭,他出身高門又有個當皇后的姐姐,卻不驕不躁,無論前世還是這一生傳言的都只有他好男風一說,除此以外他的口碑非常的好。

這樣的人,想必是妥帖的!

“路大勇生死不明。”幼清垂了眼簾,“我現在不想想這件事。”

薛思琪理解她的心情,低聲道:“不想,不想,你先養好身體再說,更何況,這事兒又急不來的,一個親事議個一年半載的才定下來再正常不過了!”又給幼清掖了掖被子,“大姐和姐夫都回來看過你了,大姐着急的不得了,娘怕影響肚子裡的孩子不讓她回來,今天你醒了,娘才讓陸媽媽去三井坊告訴她一聲,讓她不要擔心。”

“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幼清無奈的道,“二姐也回去歇着吧,一直守着我,你也累了。”

薛思琪無所謂,她身體好的很,再說,她們是一家子姐妹,計較這些做什麼,便笑着道:“反正我回去也無所事事,在你這裡還挺好的,我閒了就看看書,困了就打個盹兒,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說完,忍不住打了哈欠。

幼清失笑,朝裡頭挪了挪:“牀單剛換的,你也上來躺會兒吧。”

薛思琪怔了怔,她以前和周文茵擠在一起睡過,也和薛思畫一起待過,卻獨獨沒有和幼清躺在一張牀上的情景。以前她討厭幼清,覺得她表裡不一口是心非,故意裝作惹人憐的樣子,背後卻做着見不得人的事情,可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認識和接觸,她已經知道幼清不是這樣的人,非但不是這樣而且還和她很像,說話做事能直言相告的她從來不拐彎抹角,也敢作敢擔,還會全心全意的護着她在乎的親人。

這樣的方幼清她很喜歡,薛思琪笑眯眯的脫了鞋和幼清擠在一張牀上躺着,她翻了個身看着幼清,道:“你說,要是舅舅同意了親事,你真的要嫁給鄭六爺嗎?我聽說,他可是好男風的。”

“我不知道。”幼清是真的不知道,她沒想過這事,“至於好男風也無妨的,人都有喜好,那是他的事我們也管不到!”好男風和好色有什麼區別呢,徐鄂整日在青樓出入她也能坦然理之,若換做一個好男風的夫君,她也不覺得和徐鄂有什麼不同。

不過是個名頭罷了,日子到底怎麼過,總能摸索到兩個人都舒服的方式。

------題外話------

來,祝我生日快樂,我喜歡回留言,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