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百年之計

?ps:晚上還有一章,12點左右。

軍之所處,必生荊棘,剛剛經歷鏖戰的帝丘城外一片荒蕪,惟有爛泥、瓦礫和遍地墳冢,無家可歸的衛國人已在城牆的陰影下重新搭起帳篷,像牆角的小草一樣頑強地生存着。

“帝丘被圍攻了快一個月,大量難民涌入,民生是個大問題。”項橐不情不願地向計然介紹。

計然頷首,默默觀察沿途的一切,心中有了定計。

雖然看上去民生凋敝,但趙軍已經稱得上是“仁義之師”,攻帝丘兵不血刃,損失寥寥,入城後也未大肆劫掠,反而禁止投機者暴亂,比起南方吳楚爭戰的枯骨遍野好多了。

進入外郭區後,泥濘的道上人潮洶涌,眼窩深陷的戰爭孤兒羣聚在旁呆望,亦或是放聲乞討。趙無恤的手下爲了讓這些人讓路,取出大把趙錢拋擲出去,孩子們旋即展開爭奪,他們中的幸運兒大概今晚能吃上一碗熱粥。

計然觀察到,城內的市集尤其擁擠,戰後趙無恤已經打開帝丘的糧倉,運出來部分補給,但食物的價格仍高得離譜。形容憔悴枯槁的士與女圍滿每一個貨攤,而那些囊中羞澀的人則站在巷子口,陰鬱地觀看。

趙無恤迎接計然的車隊從這裡經過,能感到到無數目光落在身上:麻木,畏懼,甚至淡淡的敵視。不過待遠遠看清趕車的是征服者後,都大爲吃驚,究竟是什麼身份地位的人,才值得趙無恤爲之駕車?

那車上佔據主座的半百老翁相貌平平,衣着簡樸,也不像什麼大富大貴者啊。

途徑魚市時,那半百老者甚至公然讓趙無恤停下車,他緩緩踱步下來,和漁夫們親切地交談,聊家人可還安好,聊市場行情,甚至是捕魚的機巧。他問這問那,最後又什麼都不買地離開了,衆人在趙氏武卒劍戟組成的牆垣之外悄悄圍觀,卻見整個過程裡趙無恤面色如常,並無慍色。

“此人究竟是誰?”

等車隊離開後,衆人便涌到那緊張兮兮的漁夫面前打聽,消息很快就傳了過來,“那老者自稱是來自宋國的普通士人,趙將軍覺得他是賢人,故厚禮待之!”

衆人紛紛咋舌,沒想到舉刀躍馬,讓他們畏之如虎的趙無恤還有寬容的一面。

事情還沒完,到大帳後,趙無恤又領着計然坐到上席,並向來捧場的衛國賓客隆重介紹他。滿堂衛人都十分驚異,等到大家酒興正濃時,趙無恤更是站起來,走到計然面前舉杯向他祝壽,就差將此人捧上天了。

於是,辛文子之名,連帶趙無恤禮賢下士的名聲,就這麼傳遍了帝丘。加上他之前厚葬衛靈公、善待師涓、接納蘧伯玉的舉動。一時間衛國士大夫們開始覺得,這位破城而入的強盜,似乎也沒那麼面目猙獰……

待曲終人散後,營帳中只剩下趙無恤和計然二人,無恤這才朝計然行了一禮:“今日多謝先生了。”

計然避讓道:“老朽初來乍到,未立尺寸之功,將軍何出此言?”

“我雖然愚笨,眼睛卻是亮的,先生今日刻意在魚市停留,是想要爲我博取名望啊。”

計然笑道:“我只是順應將軍的做法而已,老朽是個宋地鄙人,將軍卻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衆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在市場久留,將軍卻願意屈尊陪我。今夜之後,恐怕衛人都會認爲將軍是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如此一來,不願做蒯聵臣子的衛國士人,恐怕會絡繹不絕地投奔將軍,將軍得提前準備好足夠的印信,不要到時候還得尋桑木來刻。”

“但願如此。”初次見面就心有靈犀,合作愉快,趙無恤對留計然在身邊輔佐又多了一份殷切。不過比起這些區區小道,他更關心的還是計然先前提到的“百年之計”!

計然卻故意賣了個關子:“將軍,魯國尚在齊軍威脅下,只有解決了這個東方大患,纔有整合晉魯的機會。何況晉魯之間,還夾着衛國呢。”

趙無恤不以爲然,搖着酒盞道:“先生也見了,衛國已被我降服。”

“雖降服,卻未歸化,衛國依然是獨立的衛國,而不是趙氏統轄的一個縣。”

趙無恤眯起了眼,自己讓人故意對外宣稱,趙小將軍有爭霸之心,他在學晉文公,雖然降服了衛國,卻不會覬覦這裡的土地。到現在爲止,已經有兩人說破他的打算了,難道自己的目的,真的路人皆知了麼?

也罷也罷,不求讓天下所有聰明人上當,只求能忽悠過蒯聵。

他虛席道:“我正有此意,還請先生說說將衛化國爲縣的計略。”

……

“衛國位於兗州,地平土沃,無大川名山之阻,是東西午道彙集的中心,轉輸所經,常爲南北孔道。其西連邯鄲、河內,正好抵在冀州的心腹上,東走濟西、陶丘,恰是魯國、曹國的之咽喉。過去百年間,齊、晉常角逐於此,晉楚誰得到鄭國,誰就能稱霸,同樣,齊晉誰得到衛國,誰就能統九河而天子致伯!故將軍欲統太行東西,必先在衛國佈局。”

計然洋洋灑灑分析了一通後又道:“但化國爲縣,非一朝一夕之力,得從人和物兩方面同時入手。”

“民爲邦本,請先生先說人事。”

計然讚賞地看了認真的趙無恤一眼:“唯,衛國沒有大的世卿,但大夫勢力卻十分強大,衛侯元舊臣裡精明者不少,民衆視衛康叔子孫做君主爲天經地義,也不會服從趙氏直接統治。若將軍直接滅亡衛國,這桑間濮上恐怕很難控制,衛國的大夫和士會孜孜不倦地捍衛衛國的存在。所以暫不可滅衛國社稷,而是要以衛人治衛土,在扶持蒯聵爲君的同時,在衛國爲將軍造勢。”

“如何造勢?”

“早間的事情就是造勢的一種,今日帝丘的情狀我看在眼裡,損而不亂,正是收攬人心的大好時機!通過將軍的禮賢下士,衛國的士將放下對你的懼怕,再暗中鼓勵蒯聵大肆報復與他有仇者,讓這些人不得不投靠趙氏,如此衛國士大夫之心可得。”

“其次是民衆,趙氏可通過蒯聵間接控制衛國,以後凡是賑濟,救災等事,將軍可以全部攬到自己名下。而徵勞役、加稅等事,就歸罪到蒯聵頭上。有了這些,加上如將軍所說的,蒯聵無德,且無容人之量,假以時日,待他把衛康叔之德統統敗光掉,將軍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助衛人再來一場逐君之變。之後是再扶一位小國君爲傀儡,亦或是直接將衛國變成趙氏的縣,都任將軍選擇。”

“好主意,與我心意頗合!”趙無恤拊掌而贊,他之前已經有意識地在做類似的事情,計然點明後,目標就變得清晰了。暫且先留着衛國,五年,十年,等時機成熟後再兼併不遲……

“那物方面呢?”

計然道:“衆所周知,衛國的風俗、官職,乃至於許多細緻的方面都與趙氏、魯國有出入。將軍可以誘使蒯聵改革衛國的制度,力求在文字、車軌、貨幣、曆法、畝制、度量衡等方面與趙氏和魯國趨同。”

如此熟悉的語句,這是……

“車同軌,書同文?”

趙無恤詫異地看着計然,不由脫口而出。

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60章 古史辯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933章 天災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19章 雙頭鷹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021章 宋裂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162章 大道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492章 侯犯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30章 鄉中三吏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824章 大學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480 金布律第462章 反壟斷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83章 擲矛兵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733章 虎狼!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434章 傷寒(下)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4章 周髀數字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640章 投機者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27章 遠送於野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804章 三家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001章 函谷關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646章 大風(3)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52章 欲殺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9章 錦瑟無端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