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佛魔二門

餘額不足

成奉之將楚錚送出成府大門,返回蘇巧彤所住別院,重重地坐下,臉沉似水,對老管家說道:“安禮這畜牲呢,叫他到內府跪下,家法伺候。”

蘇巧彤冷冷說道:“如今懲處他又有何用,楚錚已盯上成府,如此做只是白白惹他生疑而已,還是靜觀其變吧。”

成奉之點點頭,道:“巧彤,你覺得楚錚今日到府中所爲何事?”

蘇巧彤哼了一聲道:“無非是來探聽虛實罷了。”

成奉之有些不解道:“楚家行事向來霸道,老夫又是皇上親信之人,既然你我的破綻如此之多,照理來說他們早可上門拿人了,可今日看這楚錚竟似無多少敵意,真是怪了。”

忽聽一人冷冷說道:“沒有敵意?那倒不見得。”

成奉之轉頭看去,只見寇大娘從門外走了進來,忙起身抱拳行禮。

蘇巧彤道:“乾孃去哪了,楚錚剛剛來此可曾見到?”

寇大娘點頭道:“方纔他一進屋老身便見到了,原本還以爲他來意不善,老身就到府外察看了番,卻未見有趙國軍隊跟隨,便知並無大事纔回來了。不過老身粗略巡視了一番,成府附近小商小販和過往行人中有上百人身負武功,而且高手不少,比前幾日增加了一倍有餘,想必因是楚錚來此之故。”

蘇巧彤微微一笑:“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他準備得倒挺周全的。”

成奉之聽府外有如此多人在監視着,不禁頹然坐下,道:“果然如此。”

寇大娘看了他一眼道:“成大人可是怕了?”

成奉之不由得心中惱怒,暗想:若不是你們幾人,我們成家又怎會到如此地步,乾脆坦然道:“不錯,這幾日成某日夜惶恐不安,連做夢都時常夢見成府滿門上下血流成河,只可惜成某已無路可退,只能寄望於儲君能夠成事了。”

寇大娘不由得愣了一下,蘇巧彤忙道:“乾孃,事情真若緊急時,那些人趕來之前乾孃能否將楚錚擒下作爲人質?”

寇大娘搖了搖頭,道:“老身若在此,這少年必然心有戒備,很難偷襲得手。只要他一聲長嘯,府外衆人瞬息便至,何況他真是上門拿人,定是帶上大軍前來,你我……唉,怕是無人可倖免。”

成奉之淡淡一笑,道:“原來寇家人也會害怕。”

寇大娘雙眉一豎,喝道:“大膽!”

成奉之絲毫不懼,道:“寇大娘,你能奈我何?有老夫在,皇上和儲君還可以護你們一時,老夫若出了什麼差池,你們還能跑得了麼?”

蘇巧彤惱道:“不要吵了,還是靜下來想想辦法吧。”

成奉之道:“蘇姑娘請多動動心思吧,反正老夫當年來趙國時便已將生死拋之度外,沒想到在趙國還能享受了這麼多年富貴日子,如今就是滿門抄斬也值了。”

蘇巧彤放緩語氣道:“成大人,我們幾人已是同生共死,何必再爲那些無用之事爭論不休呢。大人孤身一人在趙國,能有今日之地位實屬不易,小女子遠在秦國時便已耳聞,現今唯有齊心協力,大家纔有一線生機。大秦皇上是不會棄你我於不顧的。”

成奉之暗想:秦王對你也許不忍捨棄,自己可就難說了,可爲了那絲渺茫的希望也只能勉強一搏了,便道:“蘇姑娘說得是,老夫聽姑娘安排。”

蘇巧彤道:“如今之計,只能隨機應變。我雖猜不透那楚錚心思,不知他爲何要戲弄於我,但對我們只有益而無害,他以後想到成府尋我就讓他來吧,成大人不必再阻攔。離趙王大獵尚有一月時間,皇上應收到我的密報了,大秦衆多高手半月之內應能到上京城。只要在大獵時殺了楚名棠,趙國必將大亂。儲君若能掌權,成大人則居功至偉,自當無虞,不成也可趁亂逃脫。”

成奉之不由得苦笑,有楚錚盯着,哪能那麼容易逃脫,大亂一起楚錚必會想到是何人引起,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又怎會輕饒成家,自己唯一的希望只能寄託在儲君有當皇帝的命了。

寇大娘有些擔心,道:“巧彤,你與那楚錚在一起可要小心些,若有什麼差錯你叫大娘怎麼有臉回去見皇上。”

成奉之明白寇大娘的意思,暗想:這蘇巧彤果然與皇上關係非同一般,說道:“寇大娘請放心,那楚錚絕非登徒子之流,老夫還從未聽過這少年在外面有過什麼風流韻事。以他的身份來說實是難得。平日與軍中同僚到青樓飲酒作樂倒也不少,可未聞有什麼不合禮數之事,且從不在青樓留宿。聽說方令信之子特地送他的一個青樓處子他都至今未碰,此事在市井之間已成奇談。”

蘇巧彤點點頭,這楚錚倒也有幾分可取之處,道:“那就好。對了,楚錚對成府盯得甚緊,那秦國來人成大人不可出面會見,可由寇大娘和儲君派人負責安置,他身邊應有幾個可用之人吧。”

成奉之道:“不如讓禮部令吏餘世同來安置吧,此人也是我大秦人,又參與籌辦趙王大獵之事,如此更爲妥當。”

蘇巧彤斷然拒絕,道:“不可,餘世同平日裡與三大世家走得比較近,讓他參與此事難免會使儲君多慮。”餘世同和成奉之是西秦在趙國的細作中僅有的兩個四品以上官員,成奉之已未必能保得住,蘇巧彤不想再讓餘世同參與此事,不然一旦事敗,趙國大臣中再無秦人了。

成奉之隱約猜到了她的意思,嘆了口氣道:“也罷,明日老夫就去見儲君,讓他安排‘蒼樂山’來人之事。”說完便告辭離去。

寇大娘卻目光閃爍,看了看蘇巧彤欲言又止。

秦王鄭炯盯着案上的兩份密摺,怔怔出神。薛方仲則在一旁束手而立。

秦王忽然道:“薛卿,這兩份密摺你都看了,一份是巧芸所寫,一份是由寇大娘單獨呈奏,其中內容卻是大不相同,巧芸說是一切如常,只是想在趙王大獵時刺殺楚名棠,請朕派遣高手相助,寇大娘卻上奏情勢危急,她們二人方進上京城便已爲趙人察覺,建議速速回秦。你認爲哪份屬實?”

薛方仲不假思索道:“寇大娘所奏屬實。”

秦王道:“何以見得?”

薛方仲道:“寇大娘老成持重,寇家歷代忠於皇上,絕不至於虛言相瞞。”薛方仲絕口不提薛巧芸,他已深知這女子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他爲人臣子不想招惹麻煩,薛巧芸的所作所爲就讓皇上自己斷定吧。

秦王點點頭,嘆了口氣道:“巧芸她實在是太要強了,寇大娘已將遇上楚名棠之子的情形說得清清楚楚了,此事純屬天意,怪不得她。可她非要留下,這又是何苦來呢?”

薛方仲腹中冷笑,薛巧芸是怕一事無成地回來再也在朝中擡不起頭吧,還將化名成奉之的韓之楓牽連進去,真是女子誤國。

隨身太監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道:“皇上,寇先生等人到了。”

秦王道:“請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兒那太監領着三個人走了進來。左邊那中年男子四十餘歲,面如瑩玉,濃眉微須,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一股大氣;右首是一個老和尚,白髯飄飄,慈眉善目,看上去頗爲可親;走在最後那人一身黑袍,身形瘦削,臉色蒼白,嘴角微微下垂,眼角邊有着幾道深深的皺紋,僅從容貌看去就如鄉村的老學究,可兩眼深遂,似有種攝人的魔力。

秦王起身笑道:“寇先生,刑門主,凡塵大師,這麼晚還請三位到此,朕實是過意不去。”

左首那人拱手道:“皇上客氣了,這麼多年來我和刑門主、凡塵大師還是第一次同時面見皇上,想必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秦王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從趙國傳來兩份密報,與三位都有些關係。”

這寇先生便是當代寇家家主寇海天,聞言哦了一聲,道:“莫非是與家姐有關?”

秦王神色凝重,道:“正是。寇大娘陪同巧芸姑娘去了趙國,如今她們二人身份幾近暴露,情況十分危急。”

凡塵雙手合什,道:“薛居士行事縝密,向來謀定而後動,寇施主也非泛泛之輩,怎麼這麼快就爲趙人察覺了?”他與薛巧芸頗爲熟悉,兩人多次談經論道,凡塵驚訝地發現這女子對佛門經義瞭解極深,並時常有驚人之言,令他茅塞頓開,因此靈山古寺中人見了薛巧芸都稱她爲“居士”。

秦王苦笑道:“巧芸她確已考慮周全,但偏偏天意弄人,方到上京城便遇上趙國太尉楚名棠之子,被他發覺寇大娘身負絕世武功,於是便起了疑心。”

寇海天皺眉道:“這不大可能,家姐行事穩重,論武功雖不及刑先生和凡塵大師,但也屬當世有數的高手,又怎會被一個後生晚輩察覺。”

秦王對凡塵道:“此事便是與大師有關了。”

凡塵如丈二和尚般摸不着頭腦,道:“皇上,何事與老衲有關?”

秦王盯着凡塵道:“那少年所練的武功正是靈山古寺的絕學‘龍象伏魔功’。”

凡塵愣愣地問道:“少年?他多大歲數?”

秦王道:“十七有餘,尚不到十八。朕對武功不甚瞭解,據寇大娘所說那楚錚武功已與她同屬一級數,只比她稍遜一籌而已。”

此言一出,連進來後一直陰沉着臉的魔門門主刑無舫也爲之動容,凡塵更是失態地叫道:“不可能,寇施主何等武功,一身燕門絕學可與六層‘龍象伏魔功’相抗,照她說來那叫楚錚的至少已將第五層‘龍象伏魔功’修煉至大成境界,可他纔多大歲數,靈山古寺所載練成第五層‘龍象伏魔功’最快者也是在三十八歲,老納是四十一歲才達到如此境界。此事定是寇居士搞錯了。”

寇海天心中不快,道:“凡塵大師,就算家姐弄錯了,無論這少年所練的是何種功夫,小小年紀武功就已到了這種地步,都是件驚世駭俗之事。”

凡塵聞若未聞,仍在苦苦思索道:“不會的,不會的,除非他練的是類似魔門的邪門功夫。”

刑無舫冷哼一聲道:“老和尚,我們聖門功夫進階宗師級境界不比你們正派武功來得早吧,若那少年是我聖門弟子,我刑某馬上立他爲少門主。”

秦王見三人爭論不休,搖了搖頭,拿起案上那份密報道:“這是寇大娘奏上來的,裡面將她與楚錚的交手過程以及感受寫得清清楚楚,你們幾個看一下吧。”

凡塵幾乎是將那份密報搶了過來。甚至連寇海天和刑無舫也不禁起了好奇之心,湊過來仔細看着。

“啪!”

凡塵將密摺重重合上,喃喃道:“寇施主所描述的的確是‘龍象伏魔功’的特性,可……可這又怎麼可能呢。”凡塵突然向秦王合什一禮,道:“皇上,老納想到趙國一趟。”

寇海天笑道:“大和尚心動了。凡塵大師,佛門戒嗔戒欲,你這般心急可是犯了大忌啊。”

凡塵合什道:“此事非同尋常,乃是我佛門頭等大事。那少年小小年紀既然能將‘龍象伏魔功’修煉到這種地步,必是佛根深種,如此美玉良材老衲若再無視,連佛祖都會降罪。”

秦王卻道:“凡塵大師,這楚錚並非尋常人家子弟,他父親乃趙國太尉楚名棠,執掌趙國朝政。大師去了趙國,一定要謹慎行事,還有,朕煩請大師務必將巧芸姑娘安全帶回大秦。”

薛方仲暗暗嘆了口氣,這纔是皇上的主要目的吧,說道:“凡塵大師乃一教之尊,可趙國非我大秦,信奉貴教之人甚少,還請大師喬裝打扮一番,否則恐怕方入趙境,上京城就已嚴陣以待了。”

凡塵向薛方仲施禮道:“多謝薛元帥指點。”

秦王轉身看着刑無舫,道:“刑門主,三年前血刀門東行趙國,全軍覆沒僅赫連雪一人返秦,朕深感不安。據悉此事乃楚名棠一手所爲,巧芸姑娘正在趙國佈局刺殺此人,還請刑門主帶所屬門人助她一臂之力。”

薛方仲沒想到秦王反倒支持薛巧芸在趙國胡來,急道:“皇上……”

秦王擺擺手道:“楚名棠乃趙國擎天柱,巧芸這般做法無可厚非,只要楚名棠一死,趙國必亂。凡塵大師,此事也請大師從中協助。”

凡塵合什道:“老衲遵命。”刑無舫猶豫了一下,也俯首領命。

寇海天等三人離去後,薛方仲上前一步道:“皇上,巧芸已泄露行蹤,趙國必對她監視甚嚴,微臣覺得讓凡塵大師和刑無舫再去趙國實是不妥。”

秦王道:“薛卿,你覺得靈山古寺和魔門兩家高手與數萬大軍相比孰輕孰重?”

薛方仲道:“兩者所用之道不同,微臣認爲各有千秋。”

秦王嘆道:“若他們兩家真對朕忠心耿耿,倒也是一大助力。可魔門自血刀堂覆滅後,始終對朕心懷不滿,李萬山死後,魔門只有童可成願爲朕效忠,只是他人單力薄,成不了大事。日後秦趙兩國交戰,我大秦若處劣勢,難保刑無舫之心是否有變。朕不願這顆毒瘤再留在大秦境內,派他們東去趙國,家眷又留在大秦,容不得刑無舫他們不拼死效命,如此正可借趙人之手將之除去。”

薛方仲道:“可凡塵大師對皇上頗爲忠心,靈山古寺這些年來也無不軌之舉,皇上怎麼……?”

秦王冷哼一聲,道:“薛卿有所不知,佛門之害猶勝於魔門。佛門教義旨在無慾無求,與世無爭,教導世人將希望寄於來世。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倒也無可厚非,可當今天下四分而治,趙國在旁虎視眈眈,佛門子弟又自命方外之人,不事生產,即使擁有田地也拒不向所在州府納糧,各地官員對此抱怨已久,何況佛門勢力若是再擴張下去,百姓不知進取只知整日唸經誦佛,摒棄葷腥只食素齋,長此以往,秦人剽悍民風蕩然無存,我大秦無疑將自毀江山!凡塵還曾多次勸朕息兵止戈,一心向佛,甚至勸朕向趙國稱臣,使世人免遭戰亂之苦。真是笑話,我大秦若無自保之力,趙國大軍恐怕來得更快。幸好凡塵鬼迷心竅,聽到楚錚之事便急急趕往趙國,也不想想楚家在趙國何等勢力,僅憑他和靈山寺九大金剛難道能敵數萬大軍?”

薛方仲微一思索已明白秦王之意,不由得心中歎服,口中卻仍問道:“可佛門在我大秦傳教多年,其勢力已不可小覷,靈山寺八百護寺僧侶在沙場上足可敵萬,如果凡塵一去不歸,靈山寺和其信徒騷亂起來,倒也是件頭疼之事。”

秦王微微一笑,道:“無妨,凡塵若死於趙人之手,數萬僧侶和百萬信徒只到時只要稍加疏導,便可爲我所用,我大秦便可舉國一心,共御外敵。”

薛方仲想了想,猶豫道:“皇上既然心存此意,那巧芸該如何是好?”

秦王合上雙眼,良久才道:“聽天由命吧,朕不能爲了一個女子誤了軍國大事。巧芸身邊有寇大娘,加上凡塵若能盡力相助,她也許還有幾分生機。”

薛方仲心悅誠服,長揖到地:“皇上聖明!”

刑無舫刻意放緩了腳步,讓寇海天和凡塵先行出宮。魔門自退入西域以來,門下子弟死在他們兩大門派手中的不知凡幾,如今雖說是同侍一主,刑無舫仍從心底裡不喜歡這二人。

“刑門主!”

刑無舫回首,只見薛方仲坐在馬車上含笑作禮,他位高權重,大秦百官中只有他纔有在宮內行車的殊榮。刑無舫抱拳道:“不知薛帥找刑某何事。”

薛方仲道:“刑門主,何不上車詳談?”

刑無舫道:“薛帥的好意刑某心領,只是刑某乃鄉野之人,不便在宮內登車。”

薛方仲笑道:“那好,老夫就下來陪刑門主走一段。”

薛方仲與刑無舫並肩而行,忽然道:“刑門主此去趙國,兇險異常,萬事可要小心了。”

刑無舫點頭道:“多謝薛帥。”心中卻有些不解,他與薛方仲只能算是萍水之交,平時話也沒幾句,他薛方仲怎麼開始關心起魔門來了。

薛方仲似看出刑無舫之意,道:“老夫此言出自真心,門主和凡塵大師雖說是當世一等一的高手,但趙國也是藏龍臥虎之地。當年赫連堂主所率血刀堂盡數折於上京城,事後據老夫所知,趙國並未損傷一人。”

刑無舫淡淡說道:“赫連兄弟說過此事詳情,趙國動用了大批高手和數千大軍,使的又是軍中強弩,血刀堂僅二十餘人,又怎能是其對手?”

薛方仲道:“武林中人就算武功再高,廖廖數十人也是無法和朝中大軍相抗,刑門主,你說是也不是?”

刑無舫不語,暗道:若非如此,我聖門又怎麼會聽命於你們秦王。

薛方仲又道:“因此,還請刑門主量力而行。武林中人擅長暗中刺殺,不可與大軍正面對決,老夫幾句忠言,請刑門主謹記。”

全是廢話。刑無舫心裡如此想道,口中卻仍向薛方仲致謝幾句。

薛方仲說道:“皇上此次請門主和凡塵大師去趙國,目的有二,一是刺殺楚名棠,二是將巧芸帶回大秦。巧芸這些年來參與主持天機閣,對我大秦機密之事瞭解甚多,若落在趙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老夫猜想皇上也是出於此意才命你等將她帶回大秦。”

刑無舫道:“刑某明白了。”

薛方仲嘆道:“只是薛巧芸已爲趙國嚴密監視,想將她平安帶回大秦談何容易啊。”

刑無舫不知薛方仲是何意,道:“還請薛帥指點。”

薛方仲似漫不經心地說道:“此女一有落入趙人手中之憂,刑門主便可全權處置。”

刑無舫一愣,停下了腳步,薛方仲卻頭也不回,直接走出宮去了。

第11章 兩權擇利第21章 各取所需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7章 齊人非福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98章 一線生機第8章 楚家鷹堂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62章 臨陣傳令第8章 楚家鷹堂第87章 禁忌所在第24章 史書之迷第16章 魔門血祭第3章 家門醜事第28章 諜影第5章 冤家路窄第75章 皇室風範第45章 別有用心第77章 補救措施第38章 四足鼎立第60章 四方雲涌(下)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26章 世無巧合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1章 楚氏宗主第31章 是你所爲第62章 臨陣傳令第5章 順水推舟第90章 李代桃僵第8章 有心投效第76章 楚錚迴歸第8章 軍中侍女第62章 臨陣傳令第2章 北疆首戰(下)第78章 東奔西顧第7章 恩將仇報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6章 一敗塗地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3章 左家巷子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22章 鶯鶯燕燕第26章 出征誓師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32章 善後之事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2章 恃強凌弱第32章 善後之事第27章 一網打盡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2章 針鋒相對第15章 要戰則戰第60章 四方雲涌(下)第29章 栽贓嫁禍第21章 一親方澤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7章 暗流第17章 羿之神弓第24章 排除異己第28章 諜影第14章 火狐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61章 偷樑換柱第13章 河東獅吼第13章 火燒山莊第18章 權力重組第34章 心思第25章 咬文嚼字第95章 起程返京第89章 佳人重現第2章 風雨飄搖第20章 內亂(下)第78章 東奔西顧第7章 去蕪存精第111章 朝堂爭執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5章 酒樓相聚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0章 兄弟重聚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章 北趙楚氏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41章 由你作主第64章 蓄勢待發第2章 針鋒相對第78章 東奔西顧第17章 後世名人第80章 以和爲貴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章 楚氏宗主第5章 順水推舟第30章 賞罰分明第32章 夜襲第95章 起程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