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水泥廠之爭

閻立本皺着眉頭說道:“這樣說來,瀋陽王必反?”

閻立德:“他要反,這是盡人皆知的。我如若把你看到的寫入奏摺!平陽公主不會對我下手,那些想依附瀋陽的人,爲討好吳歡而下手。”

閻立本:“那你寫的這水泥?”

閻立德:“這水泥在長安已經人盡皆知,我不上本自然有人上本!”

閻立本:“那我還繼續去工地麼?”

閻立德:“你不是喜歡營造法式麼?這種在古集裡都難找的方式!不是千載難逢?”

閻立本:“我知道了!”

閻立德:“弟弟!我們家是以營造法式傳家的,你當浸淫此道。瀋陽日新月異,我們不應抱守殘缺,應努力吸納瀋陽營造法式的精髓!如此我們閻家纔會長盛不衰。”

閻立本:“如此的話,我應當去瀋陽!”

閻立德想想說道:“也好!你已經過了弱冠之年!去瀋陽,學習瀋陽的營造記憶。我感覺這鋼筋混凝土的建造技術,會讓這世上的營造技術完全發生變革。

以前因爲木頭強度不夠,不能建造的塔,大樓宇,現在能建了。以前因爲木頭長度不夠很多設計都不能完成,有了這東西就可以了,什麼萬丈高樓,十里長橋都不是什麼難題!”

閻立本沒有想到,只去過工地一天的哥哥,會有這樣的見解,他從來沒有想到那些,他問道:“哥哥真能找萬丈高樓?十里長橋?”

閻立德:“這應該你去探索!”

閻立本:“那我什麼時候去?”

閻立德:“等幾天!我去公主府,求平陽公主帶你去瀋陽!”

閻立本:“公主不是不見任何人麼?”

閻立德:“她會見我的!”

平陽公主在府邸了,不拜訪,也不接受拜訪,逗弄兒子,落個自在。當然她也想去看看自己兩個兒子柴哲威,柴令武。

想歸想,她知道,自己能在財力上,勢力上幫助他們,卻不能去見他們面,再和他們有瓜葛。

平陽公主在公主府,貌似什麼人也不見,但長安的消息都傳到她耳朵裡,包括閻立德的奏本。

她對別人的奏本基本不理狀態,因爲計劃在實施,一定會得罪一些人。

不過,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奏摺都是不痛不癢的,說的最多的就是對民工待遇太好,擾亂了長安城的工價。

當然事情最大就是閻立德說的水泥事情,只是被李淵留中不發,直接讓人送到平陽公主的府邸。

李淵的意圖她非常明白,不就是要這水泥的製造辦法麼?她很直接,把這當做生意來做,把一套水泥製作流程和機器流程,以120萬貫的報價,踢回給李淵。

李淵接到平陽公主的報價,心中大罵,怎麼開價比吳歡還狠。吳歡一套年產千萬斤的鋼鐵廠報價也不過百多萬貫,一套製造水泥的生產線就要120萬貫,這太讓他肉疼了。

李淵招來閻立德,他要聽專業的人建議,這大唐中除了閻立德,好像也沒有人對營造方面這樣懂。

李淵問閻立德:“這說的這水泥真的很重要麼?”

閻立德:“非常的重要,皇上,那東西市中瀋陽兩個商行,從買地到現在也不過20多天,現在已經樹立了7丈高,數百丈寬的大樓,皆是水泥之功。

此物能在數日之內,堅硬如石,而且,想讓它成爲什麼形狀,就成什麼形狀。這築城,築房築橋,或者大江堤壩,處處皆可用。

用一句話說,這是神物,倘若,價錢不貴,我們當力求得到!”

李淵:“三娘開價120萬貫!你可知道,這是朝廷歲入的2成!”

閻立德驚訝的問道:“120萬貫,這樣多的錢?這一日能產出多少?一月又是多少?一年產出多少?”

李淵說道:“年產100萬擔!”

閻立德:“100萬擔?分攤下去不過一年的話,1貫2一擔,2年的話不過600文一擔,5年的話240文,10年的話不過120文!”

李淵:“這只是攤在生產上的機器成本錢,那原料,人工,騾馬,等等!哪項不是鉅額開支!”

閻立德:“築城,築房,都用糯米拌漿。糯米一斗千錢,一擔十貫!尚且,這糯米拌漿和這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實用方式更多。”

李淵:“如此說來,這水泥非進不可?”

閻立德:“陛下,最近幾年,雖然陛下英明治理下,大唐逐漸平定天下。但糧食一直不夠百姓食用。如若,這百萬擔水泥,替代糯米,哪怕是幾十萬擔,也是活幾十萬百姓啊!”

李淵想想說道:“那我就買了?”

閻立德說道:“當買!”

一邊一直未說話的是封德彝說道:“皇上!現在國庫雖然從趙郡王處借的百萬貫,各處用度,留下的着實不多!”

李淵想想說道:“嗣昌的船隊已經在揚州轉運,說有千萬貫!”

裴寂說道:“陛下,那不過是臣子之財,少量借之無妨。但這,陛下可以從霍國公處借一些,趙郡王處,就不當再借了。”

李淵點點頭:“這我自有分寸!貸款的事情!我和三娘去談,500萬貫,一年利息50萬貫,各位愛卿你們說怎麼樣?這利息公道麼?”

封德彝:“這是一分息都不到!自然合適!”

李淵想想說道:“如此!甚好,只是在水泥,並非鋼鐵。我皇家不宜獨掌,按瀋陽的股份制,招商,水泥廠作價300萬貫,以10貫一股,向坊間集資!”

陳叔達說道:“陛下!雖說這水泥並沒有鋼鐵重要,但聽閻尚衣奉御之語,亦是軍國重物。臣以爲,股份當一半以上爲朝廷持有,由朝廷委派官員管理。如此,朝廷用度之時,水泥之價不會飛漲!”

裴寂說道:“陳侍中此言差異!水泥廠如此之龐大,當由民間之人掌握調控,朝廷所需,自然優先供應,另外,朝廷也應儲存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陳叔達聽到裴寂的話,非常奇怪,於是問道:“如此巨大之廠,不應該由朝廷派要員掌控麼?”

裴寂說道:“就是因爲巨大,就不能讓朝廷要員掌控,朝廷還應該保持一段距離!”

第383章秋冬戰略方向第1章別對流星亂許願第576章各懷鬼胎第210章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第423章兄弟姐妹第319章鬱悶之極的崔鑑第145章海盜第238章不能洗城第330章接何龜第28章燒木炭第759章兄弟相殘第52章給乾兒子的禮物第645章堪比車同軌,書同文第767章出意料的人口第648章太極第636章進宿國公府第10章一山不容人和熊第93章宋御史的兜底第323章令人眼紅的條件108章薛家喋血第586章一記耳光第176章和我一起結婚第136章投效和不斷變化的計劃第801章把李世民帶來談談第341章一座座空城第418章平陽公主獻寶第216章價格第356章虯髯客的消息第183章新階段第312章搬空平壤城第206章又誆我第300章海盜的各種反應第369章父子之對第419章天策府第754章 蔭奈特勒第306章李家兄弟第 610章各自施爲第427章大漠對峙第658章國可以亡,勾心鬥角不可以停第3章蘭若寺惡鬼第38章賣和送的藝術第323章令人眼紅的條件第78章被小帶魚調戲的吳歡第634章秦原的決定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43章八萬四千命第536章說服輔公佑第1章別對流星亂許願第222章單方面屠殺第214章殺突厥的大肥豬第687章羅馬紅衣主教第148章受到重創的皇家炮兵第一師第231章偵察連第175章薛安的迷茫第750章李唐的反應第195章一石二鳥第38章賣和送的藝術第168章惦記蘇定方,吳王薯第522章要走的王朔第668章我們送你出境第741章突變第759章兄弟相殘第617章學你的祖宗季札啊?第30章昂貴的宣紙第394章定襄郡第571章黃金遍地第485章杜伏威第487章中轉站第594章情報局的大行動第344章剖珍珠第409章各玩各的第68章吳歡的漁事第131章重回洛陽第81章紛至沓來的提親第629章給馮盎開個窗第354章我就管你們要公道第270章魏徵到來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626章這瀋陽王野心不小啊!第648章太極第395章處理傷口第393章參觀印刷廠第180章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第337章攻下兗州第46章新居第311章圍攻平壤第612章紅糖帶來的鉅額財富第714章草原戰略方針第657章紀律與對峙第655章戰後處理第323章令人眼紅的條件第88章埋伏,霰彈槍的威力誤區第268章軟趴趴的淵蓋蘇文第713章無可奈何第433章 孔德紹入遼第432章男人就要自己闖第535章 坦誠相待第243章徹底的堅壁清野第522章要走的王朔第146章河口的驚天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