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豬婆龍

青黑海面一望無際,撐得老高的白色帆布與天上的海鳥背道而馳。

這支船隊大概有大小二十來條船,領頭的一隻四方底雙帆大船,上頭有蟻羣般糾纏往來的水手和力巴,扛着用麻繩捆住的木箱子進出,箱子上是寫着“倚邦茶馬司”的封條。

“大壯!利索點!繩子解了麻溜下來!實在不行拿刀砍。”

有人衝桅杆上大喊。

隆隆……

雲端傳來悶悶的夏雷聲,騎在桅杆上的精壯漢子答應一聲,他摘下自己脖子上的毛巾,擰出大片的水來,然後啪嗒一聲搭在肩膀上,眼睛一虛,迎着雲頭遠遠望去,只看到一道黑影在青黑色的海面上載浮載沉。

“哎呦!”

楊大壯開始以爲是人,只是看仔細了,才發現黑影是一隻在水裡死命撲騰的烏黑大馬,牙齒溢血,不住哀鳴。

……

金口港,龍王置。

這是專供官員休息的驛站旅店,獨門獨院。供白米粥和大鍋野菜,酸梅湯,火腿,炸肉滷的寬面,海貨很便宜,三餐都有,偶爾能吃到豬頭肉和豬蹄。

菜色不算差,也說不好奢侈。當然,只要你給足了錢,能開小竈。

屋裡頭,吃罷了中飯,李閻拿茶水漱了漱口,忽然眉頭一皺,連一口血水帶茶水吐到臉盆裡。休息了一會兒,纔打開硃紅劍匣,從裡面倒出來十幾塊盈盈放光的龍虎旗牌。

一眼望過去,桌子上是金燦燦一片,只有一塊是扎眼的紅。

除去當初砍了龍虎都監的腦袋,讓一塊旗牌的大部分都變了血紅色。

剩下十三塊旗牌,有十塊已經徹底變成了剔透的金色,看不到一點紅色戾氣雜質,剩下的三塊,也只有斑斑點點的血滴顏色,其餘部分都被璀璨的金色佔據,要是拿起來死命晃動,還能看到旗牌裡零星的血點來回遊動……

十四塊旗牌的顏色是分開改變的,所以殺個妖怪再殺個龍虎道士來平衡下,這種想法是癡人說夢。

至於什麼打個半死,查小刀補刀之類,更是不用提。

丹娘說有私事處理,是生李閻氣的藉口,還是確有其事?

龍虎旗牌的金紅二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件事是不是和餘束有關係?還是思凡?

李閻從來不是個輕易放棄思考的人,只是相比起解開繩子,他更習慣直接把繩子砍斷。

既然九翅蘇都和牛頭旃檀上了龍虎山,也許自己能從它們那兒弄清楚這龍虎旗牌顏色變化的奧秘。

事已至此,李閻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曹永昌的今天剛能下牀。查小刀的意思是在膠州多呆一陣子,李閻也認同。

不說別人,哪怕是李閻自己,一些臟器的傷口也沒好太利索。

權當血戰之後放鬆放鬆,再說,自己的馬不還沒找着呢麼?

當夜五仙鬧渤海這事,手尾很難處理,當初的動靜實在鬧得太大了。

不說海嘯,就說那黃九牙的九幻妖身,足有六七十米的巨大怪屍,有幾具到現在還在海上漂着吶。

官府用了四五天,也只把六具龐大的妖屍拖上了港口,當時圍觀者無數,在膠州,乃至整個山東都引起了轟動,都說是渤海龍王爺顯靈,誅殺了幾隻得道的黃皮子妖,甚至還有人編成了竹板書和評話,傳得可邪乎了。

前兩天,縣衙還時不時來人拜訪李閻,縣太爺主簿典史都不談,跑得最勤的,是當地龍虎衙門的九品都監。

他帶着補品和酒肉來了幾次,旁敲側擊,始終問得是五仙鬧渤海的事。

別人不知道,龍虎山豈會不知道?哪來的渤海龍王爺?殺死黃九牙的,就是護送旗牌進港口的左司鎮撫。

可那黃九牙,足足有兩千五百年的道行,更有大小兩百多的五家妖仙跟隨,怎麼會被一個區區三十刻龍虎氣俸祿的李鎮撫差點殺斷了根苗呢?

面對盤問,李閻只說是有運氣,海上發了海嘯,旁地,也就沒再刻意說什麼。

拖上港口的妖屍身上,那一道道的兇惡傷口明擺着,瞞不住,大方承認本也就沒有什麼。

還是那句話,這年頭,即便說李閻是真武星君下世臨凡,也比勞什子閻浮行走要能讓人信服。

何況李閻還有赫赫戰功,龍虎山非要以此爲由,說李閻有問題,滿朝文武都不幹。

怎麼着,只有你龍虎山的道士能降魔除妖,我大明將士就不能爲國除害了?

問了半天,也沒有結果,這位龍虎都監本來鍥而不捨,牛皮糖一樣死活不走,一定要問出個好歹。

李閻看他死纏爛打也沒辦法,看天都晚了,隨口說了一句,要留他喝兩盅,這位都監大人聽了臉色大變,連連擺手,腳下生風再沒敢逗留半會兒,倒把李閻晾在了原地。

還喝兩盅?上次跟你喝兩盅那個龍虎都監,現在在奈何橋上喝湯呢。

……

“沒船?王大人不是拿這個跟我開玩笑吧。”

李閻毫不見外地拿起盤子裡一隻果餡酥皮餅,放進嘴裡大口嚼動。

“這月份,船真是到不了閩浙。”

“這月份不正是下船的時候麼?王大人得說明白點,我聽不懂”

王主簿搖頭道:“本地市舶司的人手,而且本就不富裕,南方織造局那邊應了胡商五十萬匹絲綢,六千件瓷器的生意,年前又從我這兒調走一大批船和人手,而且夏季的閩浙海道,它鬧豬婆龍啊。”

“豬婆龍?”

“這豬婆龍是種水妖,頭如龍卻短,身上有鱗片。鬧了得有十來年了,每年七八月份,這種妖物就在閩浙的來往海道上肆虐,動輒興起大浪,鬧得船毀人亡,要是碰上帶兵的水軍,就躲得遠遠的。龍虎山和官府都派人剿過一陣子,收效不是特別好,”

李閻撓着眉毛:“你只管派船給我便是。”

王主簿有些爲難:“主要是敢在這時節走海道的人實在不好找……”

李閻臉色不太好看地盯着他。

王主簿讓李閻盯的頭皮發麻,半天才道:“咳咳,那個……鎮撫大人,實在不行,下官倒是有個主意。”

“王大人請講當面。”

王主簿舔了舔嘴脣才說:“這民間吶,老百姓口口相傳,有這麼三位奇人,頭一個呢,是濟南府章丘縣的軍戶快刀劉,出刀斬首,賊人頭顱落地,尚能開口說話;第二位,是登州的殺豬屠戶,此人姓孫,天生異像面如紫雲,降妖除魔,會念七十二部經。第三位,綽號蹈海和尚,就在咱膠州。名號是和尚,但他也娶妻生子,這一家子人男女老少都是水鬼託生,世上沒這家人不敢走的海道,沒這家人下不去的水。”

李閻聽了眨眨眼:“王大人,你有說書的天賦啊。”

王主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很快就正色:“關內不同關外,若說關外多是妖仙邪祟,這關內,便是各路的奇人異士啊,大人若是能找到這位蹈海和尚,有他幫忙,船和人手,就都不是問題。”

“好。”

李閻點點頭:“我就去拜訪這位蹈海和尚。”

出了縣衙大門,李閻回了一趟驛站龍王置,正看見查小刀抓着曹永昌的脖領子,手裡頭擀麪杖雨點似往他身上打,嘴裡還罵:“既然你叫我一聲叔叔,我就不能讓你白叫,今個兒我不讓你長長記性,你跑?你跑的了?”

曹永昌被查小刀打的吱哇亂叫,滿地打滾。

“怎麼了這是?”

李閻倚着門口揣着肩膀,瞧得津津有味。

查小刀把擀麪杖一扔:“這小子,今天去城西的三合坊賭番攤,出老千讓人逮住,我剛把他贖回來。”

曹永昌本來抱頭捱打,一聽這話,不顧脖子上還裹着繃帶,紅着臉嚷嚷:“是他們先出老千!跟小爺我玩飛子!我才吃他的重兒。這幫人欺負我沒根底,輸了錢還縐攤子,還叫我叔叔打我,山東人不地道!”

第三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十六章 燭光第三十九章 大嶼山的新章第七章 槍指虎門第十二章 遠遁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現第十三章 大魔鬼湖第十六章 希夷第二十七章 轟炸伊始(完)第四章 疑難雜症第三十三章 烈火壓城第七十五章 落幕第二章 萬物皆清濁第九章 千古傳記第六章 再吊兩天第五十三章 失蹤的質量第四十七章 迴歸第三十六章 蛇猛?第五章 是不是你乾的?第四十三章 籤第三十三章 漏在人心第四章 龍虎旗牌第三十八章 搏命之爭第八章 端倪!第二十四章 牛三喜第九章 攝山女(下)第五十八章 盛宴間奏第六十五章 湄洲妖寇第三十五章 巨人伊米爾第二十五章 魔瓶第三十三章 太虛羅經儀第三十八章 睚眥伏首,烈火骷髏第五十四章 火鼎公屬,鎮海蠑螈!第九十六章 權限第十八章 泉郞鬥(一)第十七章 打更詭聞第二十六章 金旗牌;紅旗牌第六十二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四章 挑二!第七章 追!第八章 神怪與學者(上)第十四章 鋼鐵與活屍第九章 襟花爭奪戰第三十四章 歸來,色林錯。(二合一)第十三章 風貌與際遇第三章 偉大鐵路第三十六章 了結第四十四章 末路第三十五章 巴蛇第三十二章 猩紅意外第三十四章 抽絲剝繭第十二章 生死翻盤(三)第二十二章 人頭開口道龍虎第五十章 八苦(上)第十四章 受難的耶穌第二十三章 轟炸伊始(二)第三十一章 重回大嶼山第六十七章 文魁入命第二章 鴨靈號第五十七章 談和與談和第一章 大地震第六十三章 機械飛昇(四)第六章 青烏序第五十一章 鼠疫第六十一章 開鑼!第十六章 互訴衷腸第六十三章 尾奏:藥師佛之死(二)第二十二章 最後一首第三十一章 貓將軍與姑獲鳥第四十三章 雷池第五十三章 窮奇第四十三章 政治問題第三十七章 甄連的心思第四章 離殤(中)第三十五章 巴蛇第四十五章 知識改變命運九龍城寨卷總結及感謝第三十二章 五仙鬧渤海(中)第四十二章 精心試探第十三章 五味八珍第七章 考較第三章 閻浮會第三十五章 且採山木棉(下)第六章 再吊兩天第六十章 間奏:氤氳第一百零四章 大鬧伏龍山(中)第九十四章 龍蛇見血!第十七章 打更詭聞第十六章 入手!es造血細胞增強劑第二十二章 轟炸伊始(一)第九十四章 一撇一捺念個人第十一章 生死翻盤(二)第四十二章 四廢第八章 高僧耳健連第四十三章 怒濤第二十二章 睚眥之力第十八章 天保仔之死(完)第五十三章 物是人非第四十七章 天髓傳人第九十七章 遲來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