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百密一疏

第822章 百密一疏

“殿下,當下蘇城,鬆城俱都在王府親軍控制之下,末將這兩日正準備派遣一個營前往臨城。”

自從燕城離開,約莫三日,趙煦一行在傍晚十分抵達金陵城。

常威出城迎接趙煦的同時,向他介紹王府親軍這段時間的行動。

“兩座城池俱都是空城嗎?”趙煦隨口問了一句。

“不是空城,倒也遇到些百姓,但不過原本的一成而已。”常威道。

趙煦點點頭,這在他預料之中,不說是吳國,即便是當代國家搞這麼大規模的遷徙,也不能把人都帶走。

總會有不願意去的人躲起來,待勢族軍隊走了之後再出來。

而且按徐克說的,這段時間也有不少百姓逃了回來。

“鍾離給這些留下的百姓分了田,還給了他們口糧,百姓們踏實了不少,對王府親軍的態度也親和了。”常威又補充了一句。

“嗯,這就是最好的宣傳。”趙煦很滿意。

李自成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引無數百姓追隨他。

江北十稅一,分田六畝和這句口號異曲同工。

自古以來,百姓們就沒納過這麼低的賦稅。

選擇投了江北,還是繼續追隨勢族,他們心裡到時候自有桿秤。

入了城,常威引着趙煦去了指揮室。

在指揮室中有一副巨大的沙盤,這個沙盤囊括整個江南山川河流以及城池。

沙盤上,金陵,蘇城,鬆城位置上插了小旗子,證明這些地方當下處於王府親軍控制當中。

“殿下,吳國裹挾百姓西遷的時候正是春耕之後,所以百姓們家家都把水稻種下了,現在已經近乎六月,還有一個多月,這春稻便能收割了。”常威指着三座城池之間的廣袤區域,又喜又愁。

喜的是,吳國百密一疏,留下這一季稻子,簡直等於是把糧草送上門了。

愁的是百姓們都被裹挾西遷,如果這些無法及時收割,就要爛在地裡了。

再者,六月底也是江北百姓農忙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調百姓過來割稻子。

“本王注意到了。”金陵之戰的時候,田裡不過是青青的稻苗,不引人注意。

但現在,稻苗茁壯了,上面掛滿了稻穗,葉子也泛黃了。

金陵,蘇城以及鬆城之間的區域,也就是當代太湖區域產糧極高。

眼睜睜看着稻子爛在地裡,誰也受不了。

而且,如果這次四院的計劃能成功,百姓們順利歸來也是要吃飯的。

收穫了江南的糧食,不但百姓吃飯的問題解決了,還會有盈餘。

相反,就要江北向江南輸送糧食了。

不得不說,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沉思了一會兒,他道:“這樣,這段時間你向留下的百姓打探一下,哪些田畝是百姓們的,哪些田是豪族和勢族的,百姓的田暫時不動,勢族和豪族的田到時候讓王府親軍士兵收稻子。”

“王府親軍這點人怎麼夠呀,除了寧州,還有沿海的其他州都需要收稻子。”常威搖了搖頭,依舊愁眉不展。

“還有其他法子。”趙煦道:“本王再令報社在江北的報紙上刊登一則消息,招募百姓來江南收稻子,給予他們收穫的稻米作爲報酬,家中人口多的,到時候自然樂意,即便人口不多的,抽一人出來,農忙也就至多拖幾日,不會影響收成。”

常威聞言,緩緩點頭,“這倒是個法子,多多少少能從江北調些百姓過來。”

趙煦笑了笑,“其實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讓西遷的百姓回來,各自收自家的糧食。”

他之所以讓常威留着百姓家的田不收,是因爲他想到一個絕佳的主意。

自古以來,百姓都視自家田畝爲性命。

看不得自家田裡的作物到了收穫季節卻無法收割。

在當代,即便農家子弟在外工作,到了農忙時節也得回家。

即便賠錢也得把地裡的糧食收了,這是千百年來養成的習慣。

所以,若是讓徐克的人把稻子熟了的消息在百姓中傳開,必然會惹動百姓的思鄉之心。

冒着與勢族軍隊衝突的風險,他們也是要回家的。

想到這,他將自己想法同常威說了。

“殿下對民心真是瞭若指掌,要說末將,末將也想着該回家收稻子了。”常威哈哈大笑。

秦山和關通也笑起來,關通道:“不過這要快一些,否則就來不及了。”

“這是自然。”趙煦說道,想了想他道:“徐克的人在哪裡?讓他來見本王。”

四院在金陵城是有人的,爲的是便於同潛伏在百姓中的成員取得聯繫。

“是,殿下。”應了聲是,常威對自己的親衛吩咐了幾句。

親衛士兵離去,不多時,一個青年走了進來。

“監察四院指揮使張珩,參見殿下。”見到趙煦,青年躬身行禮。

“免禮。”趙煦望向張珩,監察四院內部也是有等級的。

徐克爲四院主事,統領整個四院,柴五爲四院副主事。

正副主事下面有八大指揮使。

指揮使下面又有千總等官職。

張珩坐鎮金陵,基本等於江南的事務由他負責了。

“此番,你們四院要和王府親軍配合,爭取這次行動能夠讓被勢族裹挾的大部分百姓迴歸故土。”趙煦道。

頓了下,他繼續道,“你們四院負責聯絡百姓中準備起事的骨幹,同時宣傳稻穀熟了,引導百姓的思鄉之心,而王府親軍化整爲零,扮做百姓,深入敵後,配合百姓們起事,關鍵時候打響第一槍,掩護百姓撤往沿海。”

張珩聞言,心中一喜,他道:“若有王府親軍配合,大事可成。”

“殿下高明。”常威緩緩點頭。

勢族一直在盯着王府親軍,只有王府親軍一動,他們便會警惕。

但是王府親軍大部分兵力不動,把兩三萬人化整爲零,裝扮爲百姓,或許可神不知鬼不覺就深入敵後了。

到時候與百姓們再配合起事,不愁百姓們不跟他們走。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明天便立刻行動。”趙煦望向二人,叮囑了一句。

應了聲是,二人轉身離去。

(本章完)

第505章 重心第889章 山姆國第769章 北條臣服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393章 反制第1124章 完整版圖第827章 圍殺第3章 我太難了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1140章 對抗第1146章 漢式第1025章 戰爭爆發第15章 生死之間第740章 下一步第659章 聯軍始動第844章 戰江夏第624章 包圍圈第489章 線膛槍第984章 冷眼第841章 反包抄第1122章 吐蕃第377章 新式火器第686章 問題第1001章 全勝第2章 王者歸來第367章 帝王自尊第70章 暗手第326章 一閃而逝的雄心第552章 決戰前夕第944章 終戰!第1074章 計謀第515章 強硬第840章 大戰將起第428章 真面目第819章 江南信號第385章 樑家雄心第266章 飛狐關第727章 軍策第345章 惡化第356章 新玩意第346章 昏倒第725章 無極宮第100章 狼來了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308章 密報第1062章 土斯曼騎兵第769章 北條臣服第987章 喧鬧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783章 勢族合一第434章 衡量第69章 東風至第168章 高家財富第337章 故人第459章 北狄的決心第255章 狼狽爲奸第418章 預兆第550章 奴隸的選擇第962章 重火力第239章 展會第75章 凱旋第1002章 鐵血第221章 荒唐君臣第33章 震動第680章 臨時起意第37章 寇來第173章 瓜分第1041章 籌備第194章 脫逃第2章 王者歸來第92章 檢驗第723章 高麗現實第993章 南下號角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491章 長樂的承諾第1124章 完整版圖第591章 穩側翼第537章 各方異動第794章 入主金陵第429章 逼問第301章 奇計第1086章 兇猛第511章 安撫第586章 粉墨登場第386章 蓄勢待發第90章 激昂第632章 交鋒第755章 一邊倒第561章 全面交戰第188章 審查第214章 雙簧第109章 戰馬第430章 肥羊第242章 羣衆的眼睛第370章 計中計第7章 發餉第569章 熱烈第328章 生產營第106章 傷亡第1102章 四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