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

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

先王敕封總攝王政、代行王事、太宰、上將軍、洛侯昭率大軍回京,與此同時,數十國諸侯並行進京朝拜天子,舉行會盟,同時賞功罰過,尤其是殷墟舊地要再行封建。

這是康王元年大行封建之後,第一次所有諸侯齊聚鎬京,其中禮儀問題就讓整個王庭忙成一團。

正常來說,姬昭如此權臣,率軍回京定然遭遇有心人揣測,但姬昭早就有所準備,他爲天子挑選的妃子皆是母族強大的公侯貴女,除了王后齊姜之外,三夫人皆是來自異性諸侯中的強支。

所有人都看得出,洛侯在竭力地維持王都中的力量平衡,這讓天子的外戚們稍稍放下了心,那些公侯實在是不願意和姬昭對上,除非太公望旗幟鮮明的站在他們一方,否則他們並沒有勝算。

十月底,從殷墟出發,走了一個月的東征大軍,終於到達了鎬京之外。

天子允親率在京諸侯、公卿、內外王臣在鎬京城東王門外迎接凱旋的東征大軍,姬昭負甲佩劍,一身戎裝向天子三拜,姬允連忙扶住姬昭笑道:“王叔有大功於邦周社稷,《王道》中說天子要恭敬的對待得以讓天下大治的聖人,況且您曾揹負寡人,這是父子之間的禮節,現在讓您對寡人行禮,這是不符合上古聖王之道的。”

姬昭也不堅持,轉身指着東征大軍道:“王上,臣元年時尊奉您的命令出征,數以萬計的甲士甘願在艱苦的環境中作戰,這都是受到了先王的恩德,而希望向您報答一二,臣之所以能夠立下大功,都是得益於先王的恩典與您的天命啊。”

姬允拉着姬昭走向自己的車輦,邊走邊道:“天命即聖人出,王叔安康,邦周天命即在。”

二人在萬衆簇擁下進了鎬京,三軍在衆將帶領下回到營地駐紮,後續會有天子特使給予他們賞賜。

有資格獲得封土的則被帶到王宮之中,此次東征王庭中央的權威得到了極大的彰顯,有心作亂的諸夏之人徹底被打垮,經過商周兩代的經營,東夷的力量也得到了削弱,但整個天下的四夷形勢還是頗爲嚴峻。

天子六軍不可能一直出征,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沒人能保證一直勝利。

真實歷史中天子權威旁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天子六軍損失殆盡,沒有了震懾諸侯的武力保障。

姬昭準備在這次大行封建之時,進一步加強天子與諸侯之間的利益交換,那種單純的朝貢無法使周天子在諸侯擴張時獲取足夠的利益,不利於周王朝的穩定。

又是一整套的祭天儀式,姬允畢竟年紀還小,主要的流程都是姬昭完成的,諸侯們被折騰了一天卻不感到疲累,此次出征立功的等着賞賜,有過的也聽天由命。

夜幕落下,王宮之中一片燈火輝煌,絲竹之聲不絕於耳,處處是飲宴之聲,好不快活。

翌日。

天子在王宮中召見羣臣,衆卿以爵位高低,官職大小按序而入,進殿之後盡皆跪坐,神色肅穆。

只見姬昭佩劍站在天子王座右側,此爲攝政,太公望站在天子左側臺階下兩節,此爲輔政。

一系列參拜之後,姬昭開口問道:“諸位宗親功臣知道孤爲什麼要封邦建國,卻又與夏商不同嗎?”

姬昭這句沒頭沒尾的話讓宮中衆人都有些疑惑,自古以來都要給功臣宗室賞賜土地的,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難道還是什麼特殊原因嗎?

“臣等不知,還請太宰解惑。”

優秀的捧哏就是要及時的接話。

姬昭便將自己早就想好的話辭講出:“封建之事,早在先王在時孤便與先王商議,這是涉及邦周是否應天受命的大事,先王曾對孤說,天命只降臨在諸夏的身上,天下是上天賜予諸夏生存的土地,但是大量肥沃的土地卻被夷狄佔據,夏商征討夷狄不利,天命就會衰減,先王與孤都擔心邦週會步夏商的後塵。”

殿中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但仔細想想,殷商不就是因爲不能妥善的處理東夷部落,消耗了大量的軍隊才被邦周取而代之的嗎?

當然讓他們最相信的還是姬昭將先王搬了出來,先王承天受命是所有人公認的。

“四年之前,孤代行王事,在此宮中大行封建,犒賞宗親、功臣、前朝後裔,天子賞賜給他們土地、人口、財貨,就是希望能以諸夏君主統治夷狄之民,最終變夷爲夏,這樣我們邦周的天命就會得到延長。

他們卻不思報答天子的恩典,爲天子征討不服王化的蠻夷,反而叛亂生事,致使諸夏的實力減弱,最終上天懲罰了他們。

孤在東部大行殺戮,就是受到天命指引,如果不對叛軍施加最嚴重的懲罰,受命忠臣的功勳怎麼能夠得到彰顯呢?

《王道》開篇便是‘王業不偏安,夏夷不兩立!’希望諸位都能牢牢記住邦周諸侯的身份,用周禮來統治夷民。

若是做不到,天子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影響邦周天命的人,依照過錯降爵奪地,乃至於奪爵除國,甚至收回他的姓氏,貶爲庶人,讓他死後無顏面見祖宗。”

剝奪姓氏,貶爲庶人!

衆人都心有慼慼然,姓是他們血統的來源,氏是他們尊貴的象徵,這兩者一旦被剝奪,他們就成了孤魂野鬼,在這個血統貴族時代,任何官職都不會落在他們頭上,除非天子垂憐,否則天下雖大,再無復生之日。

這一下所有人都將打擊夷狄放在了封國第一要務的位置,這正是姬昭樂見其成的。

從後世領土角度看,周王朝的貢獻簡直無與倫比,上百個武裝殖民團體四處出擊,幾乎剿滅了整個中原內的其他文化部族,而且還都統一在周天子這個共主之下,形成了幾百年的文化認同。

爲之後的秦漢大一統奠定了極爲堅實的基礎。

分封制是非常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的制度,姬昭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大加強諸侯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使所有諸侯對諸夏身份產生認同,讓所有與外族勾結的諸侯爲天下恥笑。

“孤編纂了《周禮》、《王制》、《王道》三書來教導天子,《周禮》這本書,是邦周根本,諸公要認真研讀,才能盡心侍奉天子。”

姬昭將一份份白色絹布舉起示意衆人道:“元年時所行封建,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所以纔有四賊陰陽逆亂、不敬上天、禍害蒼生,致使刀兵內卷,殺戮凜凜,今日便重新定下封建,從此天道陰陽有序,諸公要按制行事,不可逾越,使我邦周永享天命,爾等亦可永享富貴。”

經過姬昭調整的分封制終於新鮮出爐,先是爲了彰顯邦周恩典,提出了二王三恪制度。

先前所封堯舜禹三王的後裔,只有禹王后裔保留了杞公的爵位,然後將宋公的爵位由紂王的庶兄子燦繼承,但宋國的封地大幅度縮減,姬昭將三部殷商舊族賜予他,讓他安撫剩下的殷商遺民,子燦很是感激,他不在乎土地爵位的大小,但這一次分封,證明周王朝是真的不會再針對殷商遺民趕盡殺絕了。

之後將黃帝、堯、舜的後裔分別封在祝、唐、陳三地,皆爲侯爵,次於二王。

當然,爵位雖然高,位置卻不好,都被姬昭放在了強大的姬姓諸侯國旁邊。

不過諸侯們當然不會在意這一點,畢竟那可是白給的好處,就連殷商後裔都依舊能夠享有一片土地。

虛封完之後

“齊侯、燕侯、保侯、徽侯上前聽封。”

四個風牛馬不相及的侯爵連忙起身,其中只有太公望知道姬昭想要做什麼,畢竟這四侯中,只有齊侯在王畿執政,另外三人都受封在邊疆。

“臣在!”

姬昭點出的四人,齊侯不用多說,三公之一,是諸侯公卿眼中,如今邦周之中唯一能對抗他的人,其餘三人都是武王的弟弟,因爲是庶出,所以才受封到偏遠之地,不過四年過去,征討夷狄頗有成效,都是如今姬姓宗親中較爲強大的支系。

ωwш⊕ Tтkā n⊕ C○ “天地有四面八極,天子居於中央,統率四方,但是四面的夷狄不斷涌來,這是不能饒恕的。

齊、燕、保、徽是諸夏列國中的強支,天子要在四方彰顯天命,將邦周的禮儀與文化傳播出去,所以命令你們征討東夷、西戎、北狄、南蠻。

天子將自己象徵戰爭的節杖賜予你們,還給予你們每年三月召集諸侯會盟的權力,加封你們四人爲‘奉王受命’。

會盟諸侯書首列言‘奉王受命’加爵位尊號,位同三公。

受此任命,每年一月,你們要派遣使者來覲見天子,向天子獻上俘虜、財貨,天子會根據你們的功勳給予賞賜,天子會向四國派出史官記錄你們的歷史以及諸侯會盟的信息。

‘奉王受命’五年一遷,若是功勳尚可,可以繼續受封,如果數年還功勳不足,便由天子收回,遷轉至其餘方面諸侯。”

這一下殿中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四侯獲得了征討蠻夷時,會盟諸侯的權力,這意味着他們是四方之主。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又有言,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天子這一下子把部分征伐的權力和名位的權力都過渡給了諸侯,實在是出乎衆人預料。

但在姬昭看來,先不說四鎮諸侯制度能夠有效統合各方面軍隊,對蠻夷進行打擊,況且四鎮諸侯百年之內都不可能威脅到周天子,百年的時間,諸侯國起起落落,四鎮諸侯的名位還能成爲挑撥諸侯的工具,實在是利大於弊。

況且,洛國畢竟是諸侯國之一,也是姬昭幾百年內安身立命的根本,天子過於強勢也不盡是好處。

度過初時的震驚,伯爵以下的諸侯開始思考,如果會盟的時候不去,會不會招來打擊報復?

四侯也在思考這條政策的影響,燕侯封地在遙遠的東北,徽侯封地在大河南部,距離鎬京城極遠,周圍封國本就不多,還大多是異性的子男之國,本就幾乎是單打獨鬥,若是能徵召一些子男隨同作戰,倒也聊勝於無。

西部犬戎勢力強大,一直是天子六軍與之作戰,天子在王畿之西分封了四個姬姓的侯國,但到底能不能抵擋犬戎勢力,沒人有把握,若是作戰不利,導致天子出兵,定然會被天子問罪,四侯之中,保侯壓力最大,日後拱衛王畿的重擔起碼一半要壓在他身上。

齊侯境地相對較好,東夷一直是重點打擊對象,齊國自建國時便一直作戰,但東部分封的諸侯最多,幾乎有一半的諸侯都分封在了東部,如果能夠統合,齊國的影響力能夠瞬間膨脹。

但正是因爲東部重要,有幾個重要的諸侯也都在這裡,比如殷商舊部宋國,宋公若是參與會盟,奉王受命雖然位同三公,但宋國主可是真正的三公,而且實力強大,加上地位本就有上下,齊侯還能坐主位嗎?

何況還有洛國這個如今的姬姓強國之一,同樣是東部大國,與齊國距離甚至還不算是太遠,姬昭雖然沒有就國,但誰又能忽視,兩國比鄰,誰肯低頭?

洛邑也正在營建中,齊國縱然依靠奉王受命能壓下宋洛二國,難道還能勝過天子嗎?

雖然各有各的想法,但四侯自然不會放棄天子賜予的名正言順統合諸侯的機會,其他侯爵心中也想着獲得“奉王受命”的加封,至於子男末等爵在這種大朝會上根本沒有資格說話。

四侯便齊齊頓首,從侍者手中接過象徵征伐的節杖,回到隊列之中。

“孤東征之時,眼見諸國酒器、禮器混亂不堪,愚昧無序,破裡國時,區區子爵,竟然使用九鼎祭祀上天。

舊年先王禹鑄造九鼎,鎮壓九州,九鼎承受天命,是王者的禮器,諸侯使用九鼎,王者又該使用什麼禮器呢?王是奉天承運之人,所以祭祀蒼天,諸侯僭越難道不是窺視神器,妄圖謀逆嗎?”

姬昭的聲音聽起來還算是比較平靜,在周禮還沒有出現的時代,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但姬昭不能容忍。

統治階級的無序會帶來統治的不穩定,這是他通關遊戲最大的變數,只有穩定的政治局面,纔是對他最有利的。

“孤針對這種情況,編撰的《周禮》所有人都務必要讀完,其中從服飾、宮殿、飲食、用具、車馬、樂器,從生到死,一切的一切,都在規章可循,回到國中要傳便國人,若是日後再有逾矩之人,頃刻之間,天子一聲令下,天下共擊之,奪爵除國,貶爲庶人,五馬分屍!”

五馬分屍!

這等酷刑是不對士及以上使用的,怪不得要貶爲庶人。

姬昭認爲這是一次成功的朝會,邦周的統治集團以極高的效率通過了接下來幾十年的國策,整個王朝以他希望的面目行走在歷史上。

諸侯們帶着天子賞賜的人口、財貨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上。

王畿內的國人離開了擁擠的土地,在諸侯國中服役,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夠成爲諸侯附庸,雖然不是諸侯卿大夫,但得到一塊采邑,也算是步入了士的階段。

邦周所有人都得到了光明的未來。

而姬昭坐在王畿之中,隨着氣運點緩緩的增長,教授着姬允爲王之道,默默地注視着各地諸侯的消息。

(本章完)

第535章 說劍!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諸侯知前計!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328章 後繼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227章 備戰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87章 冬突厥!好多讀者問單更的事,說一下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506章 薨!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161章 洛邑之戰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626章 談崩了第229章 拜將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755章 千萬裡,來到呂布面前!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373章 衛青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254章 攻楚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請假第887章 冬突厥!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195章 四海一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卷末感言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205章 始皇東巡第329章 凋零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573章 太平道!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650章 洛楚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348章 結束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298章 五年第298章 五年第325章 激將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336章 哀榮第178章 再離間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901章 平陽薨!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