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人心已亂2

此時的魏國,正處於極度恐怖的政治氛圍中。

爲何這種氛圍目前只在魏國中出現,這不是一個偶然的情況,自曹爽開始,魏國就進入了這種極端的政治氛圍,到了司馬懿那一波進入了高潮。

此刻沒有多少人正大光明的反對曹承嗣,不代表他就真的得到了人心,在看不見的角落,還有無數的人在盯着曹承嗣的破綻。

皇帝年幼,這對政治鬥爭不利,許多人都在等着皇帝長大一點。

那個時候就會有無數人站在皇帝一面,去打垮曹承嗣,後漢以來的政治邏輯便是如此。

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現在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時代,曹承嗣卻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的瘋狂也是其他人所難以想象的。

任誰都想不到,只不過是太后的一點點異動,竟然直接就讓他升起了弒君的想法。

這種瘋狂,就算是把司馬懿放過來都不至於。

……

皇宮中,那巍峨華美的宮殿,依舊如同往日般沉凝,但殿中來回奔波的人卻顯出慌張和焦急。

殿中牀榻上,小皇帝面色蠟黃的躺在牀上,太后一邊垂淚一邊握住他的小手,在牀榻邊跪着一羣太醫,皆是神色慌張。

又是一個太醫搖着頭跪在那裡,束手無策。

孩子的身體太過於脆弱,就算是現代好的兒科醫生也可遇不可求,就更不要說這個時代,當初洛氏在赴死時,獨獨留下醫聖作爲家主,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太后已經徹底絕望,她的一切都指望着兒子,但是現在卻眼見着皇帝就要逝去,恨聲道:“將那些看着皇帝的內侍宮娥,全部處死,連皇帝都看不好,活着有什麼用。

你們若是能治好皇帝,予給你們封侯,若是治不好,全部都要死。”

此言一出,一衆太醫頓時跪在地上,如搗蒜般磕着頭,祈求皇太后能夠饒恕他們的性命。

太后的弟弟匆匆走進殿中,在太后耳邊說着什麼,太后一聽面上的憤怒就更深,咬着牙恨聲道:“曹承嗣,予和你不共戴天。”

她這話一說出口,殿中的宦官和宮娥立刻都低下了頭,神色間滿是驚慌。

她話音剛落,就聽到宮娥驚聲叫起來,連忙一看,皇帝竟然胸口已經沒了起伏,直接殞命,她悲痛至極,嚎啕大哭道:“皇兒啊。”

一時之間竟然悲慼不能起身,不知過了多久,她才從悲傷中緩過神來,先是讓她的弟弟將殿中之人全部處死,而後拉着她弟弟的手道:“要給皇帝報仇,將曹承嗣喚進宮來,然後將其亂刀砍死,才能消我心中之恨,殺了曹承嗣,我們就能另立新帝,否則他一定會登基,他的血統已經幾乎是最近的。”

太后弟弟本就有這種心思,當即點點頭,沉聲道:“太后放心,臣一定將這件事辦妥,讓曹承嗣這個弒君的惡賊,血債血償,他這種該上青史的奸臣,絕不能逍遙活在世上。”

略顯平靜的長安城,被皇帝突然的死去所震撼,太后在宮中下發旨意,讓羣臣進宮爲皇帝哀悼,這屬於正常操作,大部分人都沒有多想就直接進宮。

但曹承嗣卻不如此想,他知道皇帝肯定要死,皇帝崩逝的消息是真的,但作爲一個擅長玩弄陰謀,他不喜歡讓自己深陷險境,眼見距離皇位只剩下一步之遙,他不想出現任何的意外。

但不進宮是不行的,皇帝死了,身爲臣子卻不進宮,那豈不是告訴所有人,這件事和他脫不了關係,曹承嗣雖然無恥到了極點,但他卻想要得到一個儘可能的好名聲,弒君這種事自然不能和他搭上什麼關係。

他在府上左思右想,先是讓人整肅皇宮的宮禁,將自己最精銳的死士都換上,而後在內襯中穿戴甲冑,再帶上護衛一起前往,必須要把自己保護起來。

等到了皇宮後,其他人都是官服,而曹承嗣卻是如此,自然引起了一衆人側目,當即就有人問道:“大將軍,伱帶護衛進宮,所爲何事?”

曹承嗣冷冷回道:“太后親族剛剛進宮,陛下就突然暴斃,本王認爲其中定然有蹊蹺,如今大魏曹氏皇族中,本王血統近、威望高、能力強,本王擔心有人對本王不滿,這有什麼問題嗎?”

曹承嗣開門見山,頓時讓其他臣子有些啞口無言,他知道與其遮遮掩掩,不過直接將話說開,毫不掩飾對皇位的野心,身爲武皇帝的後裔,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如果說對皇位沒有念想,那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有了這個藉口,帶一點點護衛進宮也就有了理由,如果不願意,那他就不進宮了,那個時候也沒人能夠指摘他。

一衆人在衛士的指引下很快就進入了宮殿之前,上面已經掛上了白色的綢布,一片肅穆悲傷之感,衆臣腰間皆繫着白布向前而行。

曹承嗣確定皇帝是真的死了,心中抑制不住的欣喜,又左右望了望,他的死士也出現在這裡,心中漸漸放下了心。

一行人走到宮殿中,皇帝的棺槨已經準備好,曹承嗣剛剛踏進殿門,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太后從始至終都沒有叫過自己的名字。

這相當的不合理,他可是太后一直都比較信任的人,在場的官員中,他也是最位高權重的那個人,太后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忽視自己。

他藉着殿外的光一看,便見到太后緊繃着臉,卻時不時的視線遊弋,不對勁,相當的不對勁。

這太后,沒安好心啊!

曹承嗣以己度人,這個時候若是有神射手埋伏在屋頂上,或者棺槨後面,自己在棺槨前面磕頭,立刻就是昇天的結局。

想到這裡,曹承嗣邁步不停,朗聲問道:“太后,那屋樑上和棺槨之後的黑影,還有角落中的黑影,都是何物啊?”

他這一詐,本就心理緊張到極點的太后立刻就繃不住了,以爲是被曹承嗣所識破,立刻尖聲道:“殺了曹承嗣這個弒君的奸賊!”

這一聲。

猶如來自極北的寒風,吹過凜冽的冰原,而後刮在此刻的皇宮中,所有人都愣在原地,以爲是聽錯了,他們只來得及轉頭望向太后。

曹承嗣只覺亡魂大冒,完全不知道自己哪裡露出破綻,就見到在棺槨之後猛然站起幾道雄壯的身影,曹承嗣本能的退出殿中,便聽到箭矢釘在地上,箭尾的羽毛甚至還在輕輕顫動。

一股死亡的氣息直接衝上了他的天靈蓋。

這陡然的變故驚呆了所有人,就在皇帝的靈堂上,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

太后要對大將軍動手,毫不掩飾的殺機,若不是曹承嗣早就有防備,現在已經是一具倒在地上的屍體。

而且太后剛纔說什麼?

弒君?

皇帝的死是因爲大將軍?

這個聽起來有些覺得頗爲荒誕的事,現在一品,卻覺得很是有可能,實在是曹承嗣在清除了其他的輔政大臣後,所作所爲,絕對稱不上是一個忠臣。

見到曹承嗣躲開,太后又急又氣,怒吼道:“都看着做什麼,殺了曹承嗣,皇帝就是被他殺的,你們都要看着弒君者逍遙不成?”

曹承嗣躲在護衛之後,高聲狡辯道:“太后,到底是誰在污衊我,皇帝絕不是我殺的,我是國家的忠良啊,怎麼能夠這麼污衊我?”

但是太后根本就不給曹承嗣說話的機會,曹承嗣知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單純的狡辯沒用,他眼中一發狠,立刻大吼道:“太后,你被奸人所矇蔽,臣只能得罪了,若是日後有機會,臣再負荊請罪。

上,將這些矇蔽太后的奸人全部殺掉,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這魏國中最神聖的所在,竟然直接開始了火併,箭矢在空中紛飛,傳來一陣陣的慘叫,那些朝臣可算是慘了,他們都沒有穿鎧甲,無論是太后還是曹承嗣,都沒有想着留手防止傷到他們,頓時就有數十人被流矢所射殺,簡直死的冤枉到了極點。

其餘人要麼向着殿中跑去,要麼向着兩側奔逃,都誓要遠離這片是非之地。

曹承嗣的人手更多,漸漸佔據了上風,這下太后的臉色更難看起來,她本以爲今日是萬無一失的,卻沒想到曹承嗣的勢力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在皇宮中自己竟然都不是曹承嗣的對手,曹承嗣藏身在軍隊中,見到局勢漸漸偏向自己這一側,不由心中大定,但他現在所顧慮的是要不要殺死太后,還有就是這些朝臣,如果殺了太后的話,那這些朝臣都得死。

從他一步步上位以來,那些反抗他的人,已經被殺了不少,現在殺掉他不畏懼,但真的全殺光,他都不知道誰來替他統治這偌大的魏國,最重要的是,殺了這些人,那弒君的罪名就真的要安在他的頭上了。

隨着太后麾下士卒的漸漸減少,太后從滿腔的憤怒中清醒過來,臉色愈發的煞白,她開始感到畏懼了。

先前躲起來的臣子中,還是有些比較清正的臣子沒有在之前被殺的,忍不住站出來道:“大將軍,在皇宮中擅自動刀兵已經不對,難道還要當着天下人的面殺死太后嗎?”

曹承嗣聞言當即朗聲道:“本王是國家的忠良,做出現在之事,都是太后所逼迫,如果太后願意放下武器,將蠱惑她的奸佞交出來,本王是絕對不願意見到血的。”

又有人站出來道:“大將軍太后說你弒君,發生這件事,你應該出列和太后對峙,洗脫罪責,還一個清白,而不是在這裡做這些悖逆之事。”

這些人表面上是在調和矛盾,實際上就是偏向太后,只不過在曹承嗣的淫威之下,不敢直接明說而已,在朝堂上敢明說的人,都已經被曹承嗣處理掉了。

洛氏影響了這個世界一千多年,所培養出的士人自然有許許多多,但那也經不住曹承嗣殺,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嘴上罵曹承嗣兩句,但是最後迎來的卻是曹承嗣的屠刀。

或者說,這種屠刀在魏國已經揮舞了很多很多年,不僅僅是曹承嗣一個人而已。

太后還在猶豫着怎麼辦,曹承嗣麾下的士卒已經殺進了大殿中,圍在太后身邊的只剩下數十人而已,曹承嗣同樣進入殿中,高聲道:“太后,臣想要和你談一談,解開我們之間的誤會,臣實在是不願意讓我魏國中,發生這樣慘烈之事。”

眼見大勢已去,尤其是一具具屍體倒在她的身邊,那鮮紅的鮮血,近在咫尺的死亡,讓她的恐懼到達了巔峰,只能答應曹承嗣的要求。

曹承嗣和太后相談,自然不會讓其他臣子聽到,他先是向角落望了一眼,而後和身邊的人對視一眼,做出一個抹脖子的動作,然後就在幾個死士的保護下和太后往側邊走去。

角落中的史官只覺陰影襲來,將紙張往懷中一藏,張張嘴想要說什麼,只見士卒直接揮劍捅穿了他的身體,鮮血浸透了懷中記錄下的文字,還未曾幹掉的墨痕,和血混合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原來的樣子。

士卒們從懷中將紙張抽出,他們並不認識上面的字,直接撕成了碎片,沾染着鮮血的文字被拋灑。

魏國太史眼睛睜的大大的,他盯着那飄灑的紙張,眼中滿是痛苦,“至高的素王啊,神聖的洛神,洛氏何時重臨天下,神聖的青史被踐踏,我恨啊!

昭昭青史,蒙塵了。”

發生在這一角的一件事,不曾引起曹承嗣的注意,在過去的許多年中,他不是第一次做這些事,這世上再也沒有那羣礙事的洛氏了。

死得好。

這就是曹承嗣心中最真實的想法,他是真的討厭洛氏,天天講什麼道德,就連堂堂的天子都要囿於限制,這本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他這樣的強者就該站在世界的最巔峰,其他人都要朝拜和臣服他。

曹承嗣和太后走到角落中,面對已經完全佔據上風的曹承嗣,太后不知道自己能和他談什麼,她只是俏面含霜問道:“曹承嗣,這就是你一直以來所想要的吧?

怪予眼瞎相信了你,走到這一步,對不起列祖列宗。”

曹承嗣嗤笑道:“太后,那是我曹承嗣的列祖列宗,你一個外姓人在這理說什麼廢話,真是惹人發笑。”

太后嬌軀輕顫寒聲道:“曹承嗣,你就是要來羞辱予的嗎?那我們就同歸於盡吧,看看殺死太后的罪名,能不能讓你也死在萬人的唾罵中。” 曹承嗣輕聲笑道:“太后,你不用嚇本王,若是你真的有尋死的勇氣,現在就不會和本王在這裡廢話,事實上,你就是不敢做這些事,於是才站在這裡。

死亡,的確是這世上最讓人恐懼的事情。

你不想死,我可以不讓你死,而且還給你榮華富貴,就這麼簡單。

而且,你有現在的生活,難道不應該感謝我嗎?

在曹髦的妃子裡面,你不算是受寵的,如果不是太子繼位難道你能有現在的地位嗎?

更不要說是成爲皇太后,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

一個沒了丈夫,又沒了兒子的女人,纔剛剛三十歲,又不能再嫁,你的後半生會是怎樣的呢?

只要你支持我成爲皇帝,將弒君那些話收回去,我會讓你生活在皇宮中,還按照太后的所有供給給你,這可以說是極度的優待。”

太后的身影在不住顫動着,曹承嗣望着太后,嘴角忍不住露出幾分微笑,他相信太后一定會答應。

他對太后還算是瞭解,實際上今日太后竟然敢和自己興兵就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太后懦弱的本性,一定會屈服。

……

曹承嗣在還活着的臣子面前登基成爲皇帝,但他或許是登基的時候,最不合法的一個皇帝,一個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的皇帝,無論皇帝是不是他殺的,但無數的傳言都足以讓他成爲一個笑柄,在史書上,他不會被記錄爲順位繼承的。

另外三國的史書一定會大書特書,將各種揣測都寫上去,雖然不知道在魏國具體發生了什麼,但可以編。

曹承嗣的欲蓋彌彰,不能讓魏國人信服,那些官員不敢說話,但那些士子卻是敢的,士族雖然進入了門閥的階段,但無論是什麼階段,都有那些熱血的士子。

前面幾件事,之所以民間反對曹承嗣的人少,是因爲曹承嗣做的手尾比較乾淨,將自己摘了個乾乾淨淨,但這件事他再怎麼處理,也不可能處理乾淨。

醜惡的嘴臉可謂是徹底的暴露了出來,那些心懷正義的士子爆發了,在長安的街頭巷尾以及書院中大肆批評着曹承嗣。

剛剛成爲皇帝的曹承嗣,坐在皇位上,他的臉上滿滿都是志得意滿,感覺自己已經徹底走到了人生巔峰,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在此刻,算是完結,竟然頗有一種死而無怨的感覺。

他很快就收斂心神,他不僅僅要成爲魏國的皇帝,還要成爲整個天下的皇帝,而後他就得知了正在長安街頭巷尾所傳來的消息,頓時暴怒。

一道旨意從皇宮中傳出,這是曹承嗣的第一道旨意,卻不是大赦的聖旨,而是一道殺戮的旨意。

“朕曾經聽聞自古以來,臣民總是尊敬的對君王去言語,於是君王得以仁愛的對待他的子民。

但是現在朕所見到的卻是什麼呢?

臣民在批評他們的君王,用那尖酸刻薄的言語,這難道是人所能夠忍受的嗎?

朕想要成爲一個仁慈的帝王,但是卻有許多人的不願意,他們逼迫着朕去發怒。

朕要在這裡告訴魏國的臣民,朕不能忍受那些腐儒的言語,他們在那裡造謠中傷朕的品德。

朕知道有人用孟子的話來批評朕,朕知道有人用墨子的話來指責朕,朕知道有人用洛孔二聖的言語來告誡朕。

用所謂聖人的言語來詆譭朕的聖明,這是蒼天也不能忍受的,這是聖人的悲哀。

唯有用最嚴厲的懲罰去告誡這些人,就這樣,曉諭所有的人。”

伴隨着這道聖旨一起下發的,是無數的官差從皇宮以及官府中走出,然後將那些在街頭巷尾談論的士人抓起來。

如今天下的讀書人是很多的,在先漢時期,太學中的讀書人就已經過萬,幾乎每一個國家中,都有大量的讀書人聚集在京城中,魏國也不例外,這些讀書人一抓就是上千人。

這幅場景幾乎瞬間就讓人想到了秦朝時期的焚書坑儒,或者說焚書坑儒在這件事面前都是小事情,因爲秦朝的孟儒並沒有那麼多。

在無數人的咒罵下,這些士人被抓,然後死在監牢之中,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監牢中死去,因爲曹承嗣堅持認爲這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指使。

他的想法不算是錯,但卻不可能找得到真正的主使者,就如同那些曾經反對他的臣子,其中有許多的清正之臣,是因爲心中的道義而出聲的。

這天下有無數的士子,又怎麼可能沒有一些心懷正義的人呢?

洛氏離開了數十上百年,這麼長的時間對一個國家王朝來說,已經能夠變化的很快,但對於一個學術思想來說,還產生不了很多變化。

學術思想的變化是緩慢的。

在洛氏離開後,整個社會在墮落,但是學術還未曾墮落,於是出現了很多不合時宜的人,這些人還停留在上個時代中。

那些直面曹承嗣的大臣死光了,現在輪到這些曾經見不到曹承嗣的魏國士子了。

那些出身孟儒的士子,那些僅存的最後的黃老學子,那些已經幾乎不曾在政壇上發表意見的墨家學子,還有許多清正的儒生。

在這一輪的風暴中,幾乎是首當其衝,直接面對了曹承嗣。

雙方的對面,就彷彿像是兩個時代的碰撞。

曾經出現過曹承嗣這樣的帝王,但他們最後都很快就被轟下了臺,比如漢戾帝,就連實行黨錮之禍的漢靈帝,也沒有敢於大規模的去殺士人,他所殺死的士人一共只有數百個。

而且那些人是出現在名單上的。

但曹承嗣不是如此,他完全是按照學派在殺,但凡是學習孟儒等幾種經典的,又在長安城參加過集會,就全部都要殺死。

“魏國的國祚不會長久了。”

“做下這種人神共憤之事魏國將要滅亡了。”

“昏君啊昏君,我要看着你死去。”

無數的咒罵在長安城中響起,即便是聽者也只感心有慼慼焉。

但長安城並沒有陷入混亂中,因爲曹承嗣嚴格的控制着街頭巷尾,讓這些哀嚎在牢獄中響起。

“將他們的舌頭拔出來,將他們的牙齒打落,將他們的手腳砍下,這是詛咒一位皇者的代價。

無論發生什麼,朕都將正面去面對,就算是狂風暴雨,你們這些悖逆之輩,絕不能動搖朕的堅持。”

曹承嗣冷酷的下令,向整座長安城宣告着自己的堅強意志,沒有任何的言語能夠動搖他堅強的內心。

這種毫不悔改的態度,讓人只覺膽寒,諂媚的小人很快就圍繞在曹承嗣身邊,這世上總有一些人擁有挺直的脊樑,曹承嗣選擇將他們全部打斷。

他讀過許多的歷史,那些皇帝總是放過那些敢於進諫的臣子,於是那些臣子得以揚名,而皇帝則成爲反面的典型,他絕不讓人藉着自己成名,那些所謂勸諫的人,他會讓他們都在悽慘中死去,等到那些人死完,也就不會再有人反對他了。

長安城中飄着淡淡的血腥味道,一具具被草蓆所裹的屍體從牢獄中被運出來,隱隱有血從推車上滴下,這些屍體全部被扔到長安城外二十里的亂葬崗上。

那裡終日有豺狼野鼠出沒,這些屍體終將會成爲一具被啃噬殆盡的白骨。

一具又一具長安城的百姓從驚詫到麻木,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了牢獄中,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人的名字。

無論生前如何,只不過是一具草蓆一裹,然後死無葬身之地罷了。

會不會有人後悔呢?

一定會有的。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不是常人所敢踏入。

但會不會有人不後悔呢?

即便是重來一次,也依舊會如此呢?

會的。

這世上就是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心中懷着光,這些人單槍匹馬自然是照不開那沉重的黑暗。

但當這些人聚合在一起時,就會將光播散在整個天下。

這些人在死前,許多人都在懷念洛氏吧,那個在過去一千四百年,始終帶領着天下持光之人向前的家族。

回來吧。

————

曹承嗣陰使宦官鴆殺魏帝,又淫太后,殺朝臣數十,以奪大位,實奸人惡賊,人神所共憤也。——《魏國遺事(燕太史著)》

————

曹承嗣暗通宮闈,魏帝病篤,承嗣進藥,致魏帝崩,承嗣迫太后屈,又殺忠正百有餘人,魏人皆掩面泣。——《魏丑年宮變記(樑王獻之記)》

————

承嗣陰鷙,頗肖其祖,魏武迫漢聲,承嗣弒魏帝,屠戮長安,死傷數萬,真承先之德也。——《魏賊列傳(季漢實錄)》

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558章 劉秀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20章 齊侯向西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30章 申戎入寇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34章 諸侯同心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288章 嶺南行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81章 《洛宮春秋》第216章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34章 諸侯同心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186章 秦洛之戰:弩第172章 秦王政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847章 江南洛氏!收集意見貼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71章 孔子第513章 孽子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31章 天命在誰?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552章 趙飛燕!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648章 曹操第259章 諫楚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還是發個單章吧第24章 洛蘇薨第431章 查商稅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204章 韓信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322章 孝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