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唐軍對射

真實的戰場上自然不會出現影視劇裡那般大家一起準備好,然後聽口令齊射的場景。

那種場景針對的都是弩兵,因爲弩兵裝填緩慢,所以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和下達命令。

至於弓箭手,若是還採用齊射命令大家一起拉弓搭箭,那純粹是腦子犯抽……

拉弓不放箭就是對弓箭手臂力的無用消耗!

更何況,拉弓放箭的頻率遠超弩弓,武官根本來不及跟得上拉弓的頻率下達齊射命令,除非讓絕大多數弓箭手拉弓準備等待口令……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不就是站着讓敵人射麼?

唐軍爲何要放棄弩弓,還不是因爲弩的射擊頻率遠遠低於弓箭?

誠然,訓練一個弩弓手比訓練一個弓箭手容易的多,可是,唐軍根本不缺乏弓箭手啊!

這就好比當年全民從小練習長弓的英格蘭人一般,既然不缺少長弓手,爲啥還要大批量裝備裝填緩慢的弩弓?

或許,等到頻繁的戰亂讓唐軍民間的弓箭手消耗過大,無法補充,爲了擴大士兵招募範圍,弩弓纔會重新回到戰場上。

當年秦軍大規模裝備弩弓,其實也是種無奈的選擇,因爲秦軍是全民皆兵,訓練時間很短,根本無法武裝出來大批弓箭手,只能用弩弓來彌補遠程力量的缺失。

當然,在秦朝那個年代,中原國家因爲常年混戰,都相對缺少弓箭手,秦軍大規模列裝弩兵,降低遠程兵種訓練成本的做法,反倒是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只是,異界大唐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遠超李察前世裡的秦朝,所以弓箭手暫時來看還是比較充足的。

正因如此,尉遲英哲軍陣的弓箭手根本沒有所謂的齊射口令,射箭命令下達後,弓箭手們就用最大仰面射角,儘自己最快的速度向對面拋射箭雨,一直拋射到自家軍官停止射擊的命令傳來,或者是手臂痠軟無力再射!

同樣的道理,李察一方的三個野戰團弓弩手也是這般操作,只是李察軍陣前排多出了一片弩兵,雖然也上揚了一定角度,但弩弓這玩意仰角過大的話,很容易射到自己人,命中率更是完全跑偏!

所以,弩兵的仰角意義不大……

結果,在厚實的尉遲英哲長槍盾陣前,李察一方的弩兵基本上都是再做無用功!

不過李察軍陣中弓箭手比例也不低,只是比對面低而已,也是一層層箭雨起飛射過去!

從天空上向下望,雙方一層層起來的箭雨密度都不低,似乎勢均力敵,但只有真正交手的官兵才知道雙方的差距有多大!

尉遲英哲將精銳擺在前面,普通士兵擺在後面,前面對射的清一色全是鐵甲兵,這玩意對箭矢的防護作用還是不錯的,更何況李察的野戰團強弓手配備比例真心不咋地……

結果,雙方箭雨各自拋灑進對面的軍陣中後,李察一方頓時被射得人仰馬翻,哀鳴不斷,但尉遲英哲那面卻死傷不足李察這面一半!

哪怕是李察的第一野戰團陣亡率也居高不下,原因無他,尉遲英哲將所有的強弓手都放在了前面的步兵方陣中!

強弓是可以射穿輕型鎖子甲的,雖然入肉不深,但終歸是能扎進去,一支不夠,兩隻三隻箭矢還不夠麼?

真當這些小兵各個都是無視疼痛的狠人?

若是運氣差,被命中要害部位,更是直接歇菜……

結果,對射僅僅持續了數分鐘,李察三個野戰團就被射得陷入下風,不少方陣甚至放棄了拋射箭雨,狼狽的舉起盾牌遮擋!

大量的傷亡讓李察的三個野戰團士氣進一步降低,大幾千人的隊伍傷亡數目直逼四位數!

數分鐘的急促拋射,也讓尉遲英哲軍陣中的弓箭手感到幾分疲憊,軍官們恰到好處的下達了停止射擊的命令,緊接着,整個軍陣如同一面移動的鋼鐵之牆,向前壓進!

這時候,李察的三個野戰團已經因爲對射中大量的傷亡導致陣形出現缺口和混亂,敵軍挺進的時候,更是加深了士兵們內心的恐懼。

尉遲英哲的主力軍陣前面的步兵方陣全都是精銳部隊,個個都來自曾經的大唐正規軍野戰部隊,全部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他們經驗豐富的一邊前進一邊用盾牌遮護自己的身體,讓李察三個野戰團的零星射擊變得徒勞無功,即便有僥倖攝入盾牌縫隙的箭矢,也會被前排士兵身上的鐵甲隔開。

可以說,在全員鐵甲的戰陣前,弓弩的威力被削弱得體無完膚!

不過唐軍中仍然大量裝備着強弓,這主要是因爲唐軍主要面對的敵人都很難配置出一支鐵甲軍團,無論是零星的叛亂異族還是綠皮部落,面對唐軍的箭雨都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相對而言,在上萬箭雨下傷亡不到四位數的李察隊伍,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

當然,這種傷亡比例跟李察隊伍的披甲率不俗有密切關係。

古代戰爭中,裝備很多時候也非常關鍵,唐軍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不光是因爲他的軍事素養和漢家榮耀士氣,普及的制式鐵質護具也是關鍵!

異界大唐對鐵器管制特別嚴格,即便是吐番王國獲取的鐵甲數目也不多,全國加起來也不夠武裝一萬人……

這還僅僅只是輕型鐵甲!

中型鐵甲更是連地方手眼通天的豪門大戶都弄不到多少件,至於重型明光鎧,那只有寥寥幾個頂級世家才能弄到零星幾件,給家族的核心武者裝備。

不過相比於外界的獲取難度,大唐軍方的鎧甲卻是敞開了供應,只要是略有家財的一箇中級武官,就能給自己置辦一套重型明光鎧。

李察麾下的三個野戰團好歹也是經過了大戰洗禮,很快停止了弓弩的無意義射擊,開始快速整隊準備抵擋對面的長槍方陣衝擊。

在這一點上的表現,三個野戰團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唐地方縣兵府兵之流,整隊速度距離大唐正規野戰軍也相差不遠了。

160 神機營騎兵326 樂觀的南宋281 掌心雷326 樂觀的南宋098 破罐子破摔196 唐幣152 萬騎衝鋒(求起點QQ閱讀正版訂閱)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385 保鏢衛隊326 樂觀的南宋179 慘烈的推進152 萬騎衝鋒(求起點QQ閱讀正版訂閱)175 西域強者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129 農奴政策225 李察的目標263 外圍三大派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470 英倫三島321 消耗戰284 堅定抗明立場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210 死循環101 掌控高象縣393 控制戰場視野350 血戰到底429 都是假的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470 英倫三島446 高昂的造價146 前鋒之戰353 疏勒攻防戰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018 孤家寡人023 招安295 降服雙頭巨人260 逼問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394 單方面炮擊499 蘇聯建築全開453 馬拉特聯盟342 懷舊的龍立果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378 全面戰爭系統423 私人財產受到保護493 變成了瞎子079 開始攻城035 綠皮戰力等級296 不宣而戰368 數萬俘虜364 傀儡政權439 招安土司265 林登萬430 先天之軀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075 輔助軍預備役378 全面戰爭系統319 李察的準備317 突圍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123 絕望的昭武狄遮397 改編戰俘303 拿下涼州城484 奧地利亡國184 吸血鬼的判斷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249 登臨天山287 升級亡靈士兵的加油站446 高昂的造價452 印度次大陸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090 全殲縣兵029 破片高爆手雷437 接連開戰457 惜命的李察056 高象縣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211 雙喜臨門260 逼問376 最後一搏025 成爲隊正151 尉遲英哲的底牌393 控制戰場視野173 吐番後路372 龍立果之死428 先天齊出458 所謂神性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465 碾壓507 初來乍到078 戰前作秀145 堅城死守不可取213 五位內閣大臣388 岳飛掛帥486 巴伐利亞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