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

楊鵬和範陶點頭後,堅守的提議很快通過,整個光明頂老巢也開啓了全民動員的模式。

那些生活在光明頂的普通人本就是光明教的附庸,動員起來並不麻煩,而且因爲人少,一道命令下去即可。

只是這些普通人既要負責平日裡的勞作又要抽出時間進行軍事整訓,變得更加勞累……

然而,明軍進攻的到來比光明頂高層預想中還要快!

正如光明頂所料那般,現在的明國無法打長時間的消耗戰!

這當然不是因爲所謂的江湖武林的討伐,而是因爲北部防線的消耗,東面燕國和南面唐國的威脅。

以及李察急於開啓帝國時代面板新兵種的迫切需求!

統一西北地區帝國時代面板會開啓新的佔領區界面,當然也會出現新的兵種和軍團。

然而在帝國時代面板統計中,明國佔據的西北地區並不完全,有的地方超出了,有的地方則少了,主要的缺口是一個在唐國手裡掌控的一座大城。

由於那座大城地處明唐兩國交界處,是那片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被唐國駐紮了重兵。

唐國雖然跟明國達成了表面上的和平協議,但雙方都知道和平協議就是用來撕毀的,東亞地區早晚會重新歸一。

所以唐國在邊境線駐紮了重兵用來防備明軍入侵。

當然,在燕唐邊境線處同樣有重兵駐守。

兩個邊境線就差不多耗盡了唐國的剩餘力量,導致唐國根本無力去收復南方互相吞併的小節度使軍閥。

如今在中原,西北,燕雲和東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態勢,軍事實力強大的燕國和明國明明有着擴張的力量,卻被北方南下的百萬綠皮大軍拖住了腳步,綠皮獸人彷彿怎麼也殺不光一般,讓明國和燕國每天都需要付出鮮血的代價!

如此一來,國力倒退不知多少步,實力最虛的唐國反倒是和燕國明國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對比。

至於南方和東南沿海地區的節度使軍閥混戰,都是自己打自己的,根本干涉不到三國。

跟東南沿海接壤的燕國和唐國無力出兵,有系統外掛的李察則根本不接壤……

然而,這些都是表象,畢竟外人不知道李察的外掛有多麼牛比,明國看似無力擴張,還開了更大的盤子,實際上明國是三國中擴張動力最強的勢力。

原因很簡單,軍事上不必多說,系統兵和亡靈軍團充當主力誰能擋住?

政治上高舉均田免債大旗的明國成爲了地主鄉紳階級的敵人,卻獲得了廣大平民和農民的支持。

可以說,明軍每打下一片土地,只需要完成均田免賦的操作,統治根基就有了!

雖然這麼做會推翻原本的社會機構,造成極大的損失,但損失過後卻能給明軍帶來一個穩定的後方。

只要那些農民不想自己的土地被收回去,就要支持明軍!

無論是從軍還是納稅的支持,對李察都是有利無害。

這也是李察寧願花費力氣清洗地主武裝叛亂和江湖門派叛亂,也要堅持均田免債的原因。

不過李察這麼做也有一個弊端,地主鄉紳階級被大面積清洗,整個社會運轉架構被打破,商業經濟互動差不多就消失了……

畢竟這個社會有能力做買賣的都是地主鄉紳階級,普通人和農民都是可以自給自足,同時也沒有閒錢,怎麼可能去做買賣?

如此一來,明國控制的土地就會缺乏繁茂的經濟商貿行爲,意味着會少掉商稅這一大塊財源。

商稅的範疇是很大的,店鋪門面,貨物運輸等等都會變得蕭條。

因此,均田免賦雖然能讓農民吃飽飯不至於餓死人,但卻讓國家財政大大降低。

爲了彌補財政虧空,李察只有不斷對外入侵,每當打下一片新土地時,就會有一大羣地主鄉紳階級的財富被明軍和農民一起吞併。

農民獲得土地,明軍獲得浮財等其他財產。

這其實跟李察前世歷史上的李自成差不多,只不過李自成是均田免賦,連農業稅這個封建時代稅收大頭都不要了,光靠吃大戶是不長遠的。

而明軍的則是均田免債,這裡的債指的是地主鄉紳壓迫剝削平民的高利貸,免去了能收穫人心的同時,明國還不用掏一分錢,真正意義的慷他人之慨!

均田後,由於土地少了中間地主鄉紳階級的田租剝削,朝廷完全可以多收一些農業稅,農民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如此一來哪怕沒有商業稅收也足以保證地方官府的日常軍政開銷。

然而,中央朝廷就不能指望能多搜刮油水了,軍費主要還是靠對外征服中發橫財。

說白了,李察的明國就是一個國家級別的大型搶劫集團。

搶的是富人,管的是窮人。

光明頂對明國的體制只是一知半解,還在做着堅決抗明到底,等待西北大亂美夢的時候,慘烈的光明頂攻防戰開啓了。

這裡的慘烈主要是形容新組建的戰俘先鋒軍。

明軍再次發揚了起家時的光榮傳統,精湛的督戰隊模式將一批批先鋒軍炮灰送上城頭,然後坐看前幾天還一起吃飯吹水的光明教教徒互相砍殺。

由於明軍進攻的時間太過倉促,光明頂的普通人根本來不及整訓,匆匆武裝起來就拉上城頭守護。

結果竟然跟同樣是烏合之衆但是單兵戰力高出一籌的戰俘先鋒軍打的旗鼓相當!

旗鼓相當對光明頂敵我雙方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這說明城頭攻防戰會更加持久,死的人更多!

至於先鋒軍爲何如此拼命的問題……

因爲他們後面是一個人頭京觀,由被處決的逃兵人頭組成……

開戰才第二天,京觀就已經積累到數百人,這可都是被督戰隊殺死的先鋒軍逃兵,戰場上死亡的另算!

一萬多人的先鋒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着,打殘了編制就合併重整,然後再次派上去,攻防戰的激烈程度一度打的光明教高層懷疑人生……

在他們眼裡,戰爭似乎不該是這個亞子……

366 龍立果的提議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453 馬拉特聯盟109 靠氣勢打仗(求訂閱)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332 宋太祖的理想259 生擒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406 全殲260 逼問157 全殲與收穫008 引發騷亂219 西州479 笑話一樣的抵抗114 這是個狠人014 鎮守是蘿莉控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192 惶恐的少女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493 變成了瞎子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237 大勢已去271 干涉吐番內戰468 歐陸形勢465 碾壓346 龍立果的用途431 無屬性先天248 軍功貴族397 改編戰俘065 自殺式衝鋒413 精忠報國034 分權377 林登萬之死017 新兵種出現191 夾心三明治131 內閣(1/4)347 惡劣的政治影響062 戰場上的羣衆演員020 瞬間崩潰035 綠皮戰力等級031 3階兵162 吐番禁衛軍144 一北一南455 奧斯曼的頑固312 豪賭219 西州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091 公孫康安的私心031 3階兵031 3階兵162 吐番禁衛軍177 西域的大環境483 懸賞剿殺令356 戰爭機器388 岳飛掛帥399 背嵬234 龍樂天的信心372 龍立果之死292 雙頭巨人429 都是假的445 統一東亞大陸411 第二次反擊209 大酋長薩爾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151 尉遲英哲的底牌451 專注內政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499 蘇聯建築全開126 安國府投降035 綠皮戰力等級058 官兵壓境101 掌控高象縣479 笑話一樣的抵抗125 大明王318 狠人內閣148 主力對決323 火器時代到來238 統治瓦解303 拿下涼州城050 絕望中的跳反372 龍立果之死444 征服東南亞372 龍立果之死495 神聖同盟瓦解033 投靠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413 精忠報國153 騎兵碾壓125 大明王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185 亡靈大軍144 一北一南288 新科舉057 平叛隊伍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438 紙幣經濟計劃427 誅殺暴君371 忽悠成仇人227 難以置信的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