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南宋滅亡

南宋首都兵不血刃被李察拿下的消息和李察願意保護私人財產的法令一同向南宋地方傳播,正逃亡泉州(離明軍最遠的州府)途中的宋太宗收到這個法令後,差點被氣的吐血。

但無論宋太宗如何辱罵守城兵將不忠不義也無法改變局面,而且壞消息一條接着一條傳入宋太宗的小朝廷耳中!

南宋控制的北方地盤和大部分沿海省份接連響應李察的命令,甚至很多州府直接豎起明國的大旗宣稱歸入李察治下!

李察也是來者不拒,哪怕他的軍隊距離投誠的城池隔着上千裡地,仍然接受了他的投誠,甚至同意了投誠州府呈遞的官員任職表,相當於變相的承認他們爲明國的內藩!

畢竟那些投誠的州府自成體系還有自己的守兵,跟藩鎮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現在李察倒不出功夫去料理他們,就先讓他們掛上旗子。

當然,明國的旗幟也不是那麼好用的,凡是加入明國的藩鎮州府都必須出兵對周圍沒有歸附的南宋州府進行攻伐!

那些投誠明國的藩鎮收到這個命令不光沒有拒絕,反倒是興致沖沖的開始磨刀對準周邊的南宋州府!

如此一來,爲了躲避兵災,又出現了大量州府主動掛上了明國旗幟,向李察送遞降表稱臣!

隨着越來越多的南宋州府改換門庭,剩下那些州府眼見形勢不妙,自己陷入了包圍當中,也有樣學樣的向李察呈遞降表。

結果除了幾個腦瓜子不靈敏或者愚忠的州府外,南宋治下的土地除了宋太宗小朝廷所在的泉州外,全部被‘傳檄而定’!

僅僅一個月的功夫,南宋就變天了!

佔據半壁江山的南宋變成了只擁有一州之地的軍閥……

那些頑抗的愚忠分子在投降明國的藩鎮圍攻下,連一週都堅持不住……

一來是投降明國的藩鎮聯軍規模太大,完全是兵力碾壓級別的優勢。

二來南宋失去了人心,頑抗愚忠的只是高層,下面的小兵可不願意打必敗的戰爭,結果一觸即潰,自然是被快速殲滅……

在這場吞併中,投誠明國的藩鎮開始漸漸壯大起來,他們的軍隊也得到了實戰歷練!

至於李察,正忙着帶兵追擊泉州,並不斷對泉州周邊的州府下令圍攻南宋小朝廷。

不過結果出乎意料的好,沒等李察大軍從南宋首都中出發,就傳來泉州被三個藩鎮聯軍攻破,宋太宗小朝廷再次發揮出了跑路的優勢,逃到了蠻荒一般的琉球島上苟延殘喘……

實際上泉州之所以如此快被攻破,跟宋太宗小朝廷眼見不妙提前逃跑有關。

宋太宗一跑泉州的官府自然不會誓死抵抗,結果沒等打就結束了……

李察面對逃亡海外的南宋小朝廷不禁有點傻眼,他沒有水軍可用……

不過沒關係,沿海的投誠明國藩鎮有水軍啊,於是李察就下達了一道追殺南宋小朝廷的命令,只要能拿到宋太宗的人頭,李察願意封王!

在南宋變成了琉球島的‘土著’後,李察就開始籌備登基大典。

登基的地方在金陵城當中!

李察實行的是多個首都的制度,龜茲是一個首都,東部大陸金陵則是重要的陪都。

登基過後,李察正式稱帝,建號明高祖,不過李察取締了東方大陸傳統的以皇帝國號計算時間的方式,而是以大明曆爲唯一合法的時間計算方式。

也就是說哪怕李察死了他兒子繼位,也使用大明曆法計算時間,而不是成爲明高祖某某年。

李察這麼做自然是爲了簡化時間曆法。

李察登基稱帝后並沒有對遍佈南方的明國藩鎮動手,只是將金陵周邊地區到四川的割據藩鎮收編了。

一來李察沒有那麼多官員去安置地方,二來李察沒有那麼多兵力去進行一場內戰……

那些藩鎮可都是有功勞的,如果李察直接將他們的權利拿走,外人會怎麼想?

藩鎮這東西立起來容易推翻卻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李察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那些藩鎮的軍事力量雖然很弱,但架不住他們數量多啊!

因此,李察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來消化果實,同時在這半年裡儘量安撫那些藩鎮,給了他們完全的自主權利,讓那些藩鎮放下戒心。

正因爲李察的懷柔政策,使得沿海藩鎮中出力出船建立了一支不咋地的艦隊,隨後這支艦隊承載着一支沿海藩鎮的聯軍登陸到蠻荒一般的琉球島。

隨後輕而易舉的擊敗了只有四位數兵力的南宋小朝廷……

這一次,宋太宗可沒有地方逃命了!

大明曆15年12月,宋太宗兵敗被亂軍所殺,南宋徹底滅亡,琉球被登陸的藩鎮瓜分……

如果沒有琉球島作爲獎勵,這些藩鎮也不會如此賣力。

不過這個時代的琉球島就是一處蠻荒之地,上面充斥了獵頭族羣,到處充滿瘴氣,開發度很低,除了地圖上好看一些外,並沒有多少出產。

那些不服管教的獵頭族羣就是開發琉球島最大的障礙!

他們雖然野蠻落後,但在叢林山地間卻佔據地利優勢,想要剿滅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得不償失。

大明曆16年1月份,剛剛得到兩萬氣運幣稅收的李察兌換了1萬六千近衛軍開始收編藩鎮。

因爲藩鎮雖然法理上隸屬於明國,但因爲李察沒有在那裡建立中央集權統治,所以全面戰爭系統是不承認的,李察自然無法建立系統行政建築增加稅收。

這也是李察必須將藩鎮打掉的原因!

李察先是以皇帝的名義派人分化瓦解那些弱小的藩鎮,許以榮華富貴然後再以大軍威逼,讓他們交出軍政大權。

當然,李察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譽,對那些主動交出軍政大權的藩鎮官員處置都很妥當,基本上都能獲得一個無法世襲的公爵乃至王爵。

同時,他們侵吞的良田李察也不會追究,這種方式還是很好用的,在強勢的明軍面前,敢拼命的終歸是少數。

南宋那麼強都被滅了,更何況這些藩鎮?

066 戰後處理185 亡靈大軍438 紙幣經濟計劃495 神聖同盟瓦解260 逼問243 調查武林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461 開啓紅警權限117 昭武要逃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120 大豐收399 背嵬136 選擇陣營121 讀書人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030 炸崩了261 斬草除根277 沒得談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220 氣數已盡?334 薩爾留下的坑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286 打不下去了494 爆豆的奧斯曼006 老子反了!255 強行招安150 唐軍對射163 悲催的老朋友470 英倫三島276 光明頂大會483 懸賞剿殺令096 擴編明軍營410 反擊失敗417 掃除障礙239 均田得罪人072 上萬唐幣到手440 暹羅王國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432 復興會247 千名一流高手078 戰前作秀380 三大系統建築166 士氣高昂的衝鋒026 填滿兵額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102 婚娶政策335 合格的戰損比414 炮斃259 生擒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038 輕鬆的包圍308 趙氏宋國284 堅定抗明立場039 羣毆殺敵法350 血戰到底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472 統一印度271 干涉吐番內戰209 大酋長薩爾002 系統上線485 民意沸騰249 登臨天山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101 掌控高象縣280 攔截崑崙派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21 被拋棄的龍家044 輕騎兵455 奧斯曼的頑固084 我沒有裝死!349 全民抗敵130 色目人的出路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290 閱兵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337 有錢的南宋103 吐番獨立290 閱兵191 夾心三明治047 對射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422 兵臨首都466 殺得膽寒213 五位內閣大臣058 官兵壓境200 與龍家的妥協143 兩大軍閥428 先天齊出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165 接敵138 李察的戰略363 一追一逃477 列強態度089 犯錯的縣令395 阻擊預備隊098 破罐子破摔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210 死循環499 蘇聯建築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