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爲了最高領袖

原本印度土邦王公以爲投降後,能保留住自己的權位,結果李察不光剝奪了他們組建私軍的特權,最多隻能保留幾百人的王公衛隊不說,還收繳了他們所有的火器乃至弓弩!

可以說,李察完全將印度土邦王公當作東南亞土著的舊權貴對待了……

然而,印度土邦王公以往的權勢可遠超東南亞土著權貴,東南亞土著權貴只能算是貴族階級,但印度土邦王公卻是一個個獨立小國的主人!

私軍,官僚任職權,王公特權和財富通通被砍去一大截,最後給印度土邦王公留下的財富最多也就當一個富家翁……

那幾百個使用大刀長矛的王宮衛隊除了欺負平民外,有什麼作用?

說句不好聽的,印度土邦王公出去打個獵都沒有弓箭可用!

當然,如果李察不是因爲沒有足夠多的漢人流官統治印度次大陸,根本不會留下地頭蛇一般的印度土邦王公,哪怕他們跪舔自己!

印度婆羅門好歹還掌握着宗教大權,對李察的統治有大用途,漢人的婆羅門剎帝利身份合法性全靠投誠的白人婆羅門宣傳和佐證。

但印度王公土邦的那些剎帝利,除了跟漢人爭奪世俗權利外,有何用途?

因此,原本李察打算在印度次大陸穩定統治後,慢慢將那些留給印度土邦王公本就不多的行政權力也一點點拿回來。

只可惜,李察還沒開始釋迦摩尼就打到門前……

結果紅色警戒系統就開啓了!

李察自然不會拒絕紅色警戒這種遠超當前世界科技文明的系統權限開啓,但每一次系統升級都會收走原有的軍隊,必然會造成明國統治根基的動盪。

最要命的是,印度次大陸還沒建立完善的統治,依靠的是系統明軍+投誠印度土邦王公和婆羅門共管的模式。

連分散到印度次大陸各地的明軍都是被徵調的東南亞土著青壯,一羣只裝備了火繩槍和冷兵器的炮灰部隊!

印度次大陸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李察沒辦法一口吞下,而且印度次大陸的人口還特麼的賊多……

所以,李察急需前往最近的城市宣誓自己的存在,如來神掌造成的破壞太大了,整整一座城市被從地表抹去,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開,到時候如果再傳出李察這個明國皇帝‘陣亡’的消息,那些被壓制慘了的印度土邦王公還不得跳出來?

李察可不相信一羣缺乏訓練,被當作炮灰和治安部隊使用的東南亞土著青壯能鎮壓印度土邦王公的反叛。

甚至那些東南亞土著青壯在聽到李察‘故去’的消息後,會主動造反!

李察在東南亞半島殺得人可一點都不少!

絕大多數東南亞土著青壯都是被強徵的!

除了管飯外,一毛錢軍餉都沒有,甚至連一套軍裝都沒下發!

使用的武器都是明軍作戰時的繳獲品……

李察的預判顯然非常準確,當他抵達最近的印多爾城時,城頭的明國旗幟已經被審美奇葩的印度土邦王公旗幟所取代。

原本佔領的印多爾的東南亞半島土著士兵更是不知什麼原因,被印度土邦王公收買站到一起!

當城門包着頭巾,扛着長矛的印度阿三士兵發現李察和吉納維芙後,立馬進行上報。

印度阿三雖然不認識李察,但認得李察身上的明國皇帝戎裝啊!

整個印度次大陸只有一個人敢穿這套衣服!

原本李察是打算穿着這套衣服來接管印多爾,結果……

李察看着大股拿着冷兵器的印度阿三衝出城門,正呈圓形打算將自己和吉納維芙包圍起來,一羣長矛矛尖對準了自己,城頭更是探下數百杆火繩槍,全特麼是東南亞半島土著炮灰兵!

“主人,這印多爾反叛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這纔過去幾天時間……”

吉納維芙有些鬱悶的開口道。

她不是擔心自己等人被抓,兩個先天境武者一心想跑的話,憑藉這幾百個被臨時武裝起來的印度阿三和幾百個東南亞土著炮灰兵,根本留不下。

然而,印多爾城的背叛速度不正是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縮影麼?

要知道,印多爾城作爲距離之前李察所在最近的城市,理論上掌控力應該是最強的,結果背叛的速度卻超乎想像!

看到印多爾城的阿三反應,吉納維芙已經猜到了整個印度次大陸肯定又是烽煙遍地的場景,失去了馬拉特聯盟的約束,那些重新獲得權勢的印度土邦王公或許會開啓爭霸模式吧……

至於駐留的東南亞半島土著部隊,由於是分散駐紮,很難形成兵力優勢,估計不是自立爲王就是被印度土邦王公收編。

吉納維芙很清楚那些東南亞半島土著兵的待遇,指望他們會爲明國盡忠,還不如指望母豬能上樹!

在吉納維芙的憂慮之中,李察卻無奈的嘆息道:“本來我是不想製造太多殺戮,只可惜總有土著想害朕!”

李察伸手一揮,幾十個穿着大袍子戴着防毒面具看不清面孔的蘇聯動員兵出現在李察和吉納維芙身邊,剛好將他倆包裹在其中,槍口一致對外!

正站在城頭打算對李察喊話,勸解他投降的印度土邦王子看到這一幕,張開的嘴巴猛地嚥了口唾沫,順道將之前準備好的說辭都吞了下去……

“一個不留。”

李察淡淡的吐聲後,周圍的蘇聯動員兵立馬狂熱的高呼道:“爲了最高領袖!”

隨後,蘇聯動員兵整齊劃一的調轉槍口,分別對象外圈拿着長矛指着他們的印度阿三,扣動了改造後威力更強的波波沙衝鋒前扳機!

凸凸凸……

連綿的槍響中,迸射的彈殼掉落在地面上,隨後化爲虛無消失不見,面對直挺挺站在他們眼前的印度阿三,動員兵甚至連瞄準都省下了,直接橫掃過去就是!

慘叫聲很快和槍聲連成一片,大幾百的印度阿三連一分鐘都沒撐住就被掃成了篩子!

城頭上瞄準的火繩槍兵甚至震驚到忘記扣動扳機!

127 第一野戰軍團429 都是假的268 一路向西028 拋射箭雨351 落井下石的南宋087 倒戈的色目人僕從軍129 農奴政策492 向蒙古宣戰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14 帝國時代面板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221 被拋棄的龍家017 新兵種出現387 南宋的危機感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489 矮人入局302 所向披靡354 自傲的尤安406 全殲123 絕望的昭武狄遮388 岳飛掛帥120 大豐收420 毀天滅地460 如來神掌452 印度次大陸352 決戰來臨前282 五字門360 重建輔助軍503 紅警權限全開190 荒墳守衛470 英倫三島478 外交努力102 婚娶政策333 復興軍275 吐番內戰升級040 雙弩配置250 天山劍陣450 薩爾和成吉思汗之間的碰撞037 忌憚211 雙喜臨門128 軍功授田056 高象縣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083 從心的巡檢051 五軍營步兵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171 慘勝235 圍三缺一391 復興歸田346 龍立果的用途129 農奴政策241 武林門派245 大唐的善意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401 全面戰爭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150 唐軍對射167 不值錢的部落戰士427 誅殺暴君390 主力標準326 樂觀的南宋037 忌憚303 拿下涼州城241 武林門派342 懷舊的龍立果382 帝國根基339 迴歸157 全殲與收穫048 第一次突突突425 內戰爆發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317 突圍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498 超時空打擊317 突圍405 追擊264 西域危機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153 騎兵碾壓029 破片高爆手雷360 重建輔助軍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158 守備軍團234 龍樂天的信心367 忽悠大法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207 考覈與淘汰373 民俗衝突238 統治瓦解312 豪賭106 邵武世家204 拆分士紳階級460 如來神掌304 涼州軍368 數萬俘虜048 第一次突突突161 李察的根基148 主力對決254 龍立果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