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 變成了瞎子

李察自然不會對奧斯曼帝國隱瞞自己向蒙古帝國進攻的消息,反倒是第一個告知奧斯曼帝國這個消息!

爲了讓奧斯曼帝國放下戒心,從未將軍隊開向阿塞拜疆邊境區域,一直集結在蒙古帝國的草原邊境。

當李察帶着灰熊坦克、多功能步兵車以及數萬蘇聯動員兵浩浩蕩蕩的出發後,奧斯曼帝國高層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明軍都出兵了,自然不可能是戰略欺騙,明國是一個比較奇葩的軍事帝國,核心主力只有李察親自帶領的那一小撮。

國家運轉幾乎全靠內閣管控,身爲最高掌權者的皇帝反倒是整天在外面征戰,根本不回明國首都去坐鎮……

這麼一個國家在外人眼裡看來是非常奇葩的,換做任何一個國家領袖這麼做,都會被內閣政府徹底架空!

別以爲手裡帶着兵就能一直掌握權勢,如果內閣真的有心懷叵測的人,完全可以暗中控制全國各地的所有武裝力量,然後再利用國家財政練出一支忠於內閣政府的精銳。

也就是說,皇帝遠離中央首都時間越久,對國家的掌控力越低,除非內閣的掌權者一個個都忠心耿耿,心甘情願的給遠在外面的皇帝老子打工……

就現在的明國政治,如果內閣真的想要造反,暗中練一支精銳出來,再調動全國的地方部隊,把前線李察主力的後勤援助一刀切斷,李察立刻就會喪失對明國本土的掌控!

到時候,李察就只能帶着軍隊一路打回去,面對內閣訓練的精銳部隊和各個地方衛戍部隊!

還是在沒有本土後勤支援的情況下!

可以說,只要不是開掛選手,面對這種叛亂都必敗無疑!

這也是古代大國帝王很少長時間遠離中央政權的原因,就算是御駕親征,那也是儘可能帶走所有的精銳兵馬,並且在不算長的時間內趕回來重掌中央政權。

帝王在外兩三年或許沒什麼影響,但如果像李察這樣一出征就是十年八年不回首都,就只能靠內閣掌權人的忠心了……

正因如此,明國的政治體制在外人看來是非常奇特和不合理的。

明國內閣實質性掌權的五位大臣,就一點都沒有野心麼?

李察完全就是個甩手掌櫃,除了他手底下那隻大軍外,李察沒有過問任何政事!

九成九的明國奏摺都是內閣五位大臣處理的

比起李察,內閣更像是明國的中央政府和政府首腦。

李察反倒是像一個對外征戰的將軍……

當然,李察這麼做的原因不光是因爲內閣大佬都來自於系統,絕對忠誠。

還因爲他的征服戰鬥都是爲了完成權限任務,決定他是否能長生不老的大事,李察自然要親自掌握來的保險。

更何況,李察跟系統軍隊呆在一起也額外有安全感,並且系統軍隊數量有限,李察可不想呆在後方聽到前線傳來噩耗!

不出意外的,進入中亞大草原之後,李察所部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甚至連牧民人影都沒看到!

在半人馬的指揮下,蒙古帝國的人類牧民自然不會跟李察硬碰硬,半人馬又不是消息閉塞的土包子,明軍的輝煌戰績他們也門清。

跟明軍打正規戰,喝大了的半人馬將軍都不敢那麼做!

打不了正規戰,自然要用蒙古帝國最擅長的草原游擊戰嘍。

避實就虛,襲擾敵軍後勤,將敵軍拖得彈盡糧絕後,再出動主力以逸待勞擊垮敵軍。

這就是蒙古帝國對付外敵的作戰方式。

自古以來,在機槍坦克發明以前,想要進攻並佔據草原只有兩種方式。

第一是冷兵器時代常見的以騎兵對騎兵,以遊牧對遊牧。

農耕文明想要征服草原,首先要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保證運動戰中的戰術優勢,其次最好能招攬一些遊牧部落充當附庸。

強大的騎兵部隊擊敗或驅逐敵對草原民族的軍隊後,附屬的草原部落立刻佔據肥美的水草之地。

如此一來,敵對的草原民族生存之地就會喪失,想要奪回就只能跟農耕文明的軍隊正面對戰。

而農耕文明只要有一隻強大的騎兵軍團,就能保證後勤穩定,運動戰中也不會吃虧!

因此,草原爭奪戰中最重要的就是騎兵,沒有之一!

即便沒有大量附屬草原部落,也可以通過修造大量的軍用和民用堡壘式定居點,一點點饞食草原部落的生存空間。

只要有佔據優勢的騎兵軍團就足夠了。

第二種方式就是近代對付草原民族的方式,無需具備大量的騎兵,但也不能沒有。

把鐵路修建到草原深處,以鐵路的強大運兵和後勤運輸能力,將火器軍隊運抵前線,依託鐵路沿線建立一個個防禦節點,防止草原民族破壞鐵路。

鐵路不垮,前線部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時間一久,草原民族自然也就堅持不住了……

哪怕只是一點點修鐵路,不主動尋找草原部落的主力會戰,也能通過壓縮生存空間的方式逼着草原民族遷徙或主動撞過來打會戰。

李察前世地球歷史上俄羅斯帝國那麼廣闊的疆域,其實就是依靠鐵路線來維持的。

只可惜,李察現在既沒有強大的騎兵,也沒有鐵路,所以只能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坦克……

嗯,坦克出來以後,遊牧民族就變得能歌善舞了……

再好的戰馬也跑不過燒燃油的坦克,特別是輕型快速坦克灰熊!

明軍進入草原深處後,半人馬派出去偵測明軍主力動向的遊牧騎兵,幾乎全都折在了灰熊坦克和多功能步兵車的追擊下。

結果,本來應該掌控戰場視野的蒙古帝國一下子變成了聾子瞎子,只能依靠派出去的偵騎沒有回來的方向,大致判斷敵人的方位。

然而,這種通過死人來判定敵人主力的方式是非常不靠譜的,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偵騎是死在敵軍主力行軍路線上,還是沒等看到敵軍主力就被敵人的偵查隊伍殺死……

216 戚繼光的判斷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436 100比1的戰損020 瞬間崩潰335 合格的戰損比440 暹羅王國390 主力標準445 統一東亞大陸222 政治包裝305 西涼鐵騎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490 神聖同盟399 背嵬100 兵不血刃184 吸血鬼的判斷304 涼州軍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465 碾壓143 兩大軍閥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273 人力的消耗138 李察的戰略174 三家結盟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366 龍立果的提議363 一追一逃364 傀儡政權034 分權106 邵武世家178 十萬輔助軍291 異變突起239 均田得罪人274 軍功田改制408 陽謀與反擊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034 分權208 收權237 大勢已去331 東逃日本118 務必全殲018 孤家寡人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014 鎮守是蘿莉控354 自傲的尤安403 同樣的選擇(恭祝大家國慶快樂)384 選擇335 合格的戰損比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084 我沒有裝死!425 內戰爆發436 100比1的戰損168 陽謀390 主力標準459 吸乾292 雙頭巨人314 爲了部落351 落井下石的南宋506 暗能量040 雙弩配置364 傀儡政權176 醜化220 氣數已盡?239 均田得罪人237 大勢已去472 統一印度428 先天齊出020 瞬間崩潰355 李察的戰術100 兵不血刃232 對氣運幣的猜測487 坦克出臺422 兵臨首都239 均田得罪人291 異變突起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498 超時空打擊242 戰略遇阻172 賭徒心裡463 睜開眼的李察168 陽謀081 十一抽殺律030 炸崩了387 南宋的危機感016 戰役模式開啓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370 進攻安國府418 再次抵達四川448 休養生息346 龍立果的用途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042 暴起殺人199 倒行逆施353 疏勒攻防戰119 正面衝鋒199 倒行逆施284 堅定抗明立場104 合作(求首訂)451 專注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