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質子

楚國突然退走,又攻滅舒國,淮國還沒反應過來,戰爭就已經結束了。楚國在舒國佈下重兵,對淮國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

淮國想要進攻就只能強攻,楚國一層層設防,淮國即便是攻下舒國,也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在看到無法攻破楚國的防禦之後,淮國很果斷的結束了戰爭。伴隨着楚國吞併舒國,撤軍防禦之後,齊國和晉國也紛紛結束了會盟,返回國內。

雖然這一次戰爭中,淮國並沒有失去什麼,但是想要斬斷楚國越國之間關係的目標失敗了。

於是爲了壓制越國,王謹在吳越邊境佈下卻不進攻,逼迫越國不得不徵召大軍於邊境佈防,越國也因此要承受沉重的負擔。

越侯看到淮國採用這種方式來消耗越國的實力,很是憋屈,於是就向他的大臣們詢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淮國不在邊境駐紮大軍,威脅越國。

大夫文且道:「君上,淮國強大,可以支持大軍長期駐紮,我國貧瘠,不若讓您的兒子前往淮國爲質子,並且準備豐厚的禮物稱臣朝貢?」

送去質子,並稱臣納貢,這已經是要成爲屬國的姿態了,可如今越國的情況如果不這樣,很可能被淮國徹底耗死。

越國衆卿當即表示同意,於是越侯就下詔將自己的兒子前來。

「君父,您有什麼事情找兒臣?」允常行了一禮問道。

越侯看向自己剛剛十三歲的兒子,心中很是不捨,不過爲了越國計,還是要說:「淮軍大軍駐紮邊境,我越國只能和他們對耗,淮國地方千里,我越國不過三百里,如何能耗的起?」

「君父,不若讓兒臣領兵,徵發淮國,定然大破淮軍,解此之窘境。」允常自信滿滿的說到。

看到雄姿英發的兒子,越侯哈哈大笑道:「我兒,淮國地方千里,戴甲二十萬,先不說你能不能擊敗那些淮人,你即便擊敗了邊境的淮軍,他們轉眼就能召集更多的大軍,我越國如何應對?」

允常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來。

看到兒子垂頭喪氣的樣子,越侯繼續說到:「我兒不必沮喪,淮國立國三百年,歷代國君皆奮發,如此纔有淮國今日鼎盛,只是淮國雖強,卻和中原諸國和楚國不睦,我越國雖然現在不如他們,但是並不代表以後不如!」

「兒臣明白!」允常很快恢復過來。

「今天讓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讓你去做。」越侯說道。

允常道:「君父,什麼事情?」

「孤準備向淮國稱臣,繳納貢品,並且派遣質子前往淮國!」

「什麼!?」允常臉色頓時變得驚疑不定。

剛纔不是還要想着大敗淮國呢?怎麼轉眼之間就要投降了?

「怎麼,是不是覺得孤得了失心瘋,神志不清了?」越侯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然後說道:「在淮國強盛的時候,不要想着去反抗,即便是更加屈辱的事情,只要能興盛越國,孤都會去做!」

「現在讓你去淮國就是爲了讓淮國相信我們沒有與淮國作對的心思,我們只有表現的越謙卑,越諂媚,越討好,越國就越安全!」

越侯嚴厲的說道。

「君父,兒臣明白了!」允常說道。

「你明白就好,到了淮國之後,記得不要顧忌臉面,孤會讓人多給你送奇珍異寶,你就去獻給淮國國君,以及卿士貴族,去討好他們!」

「喏!」允常拱手說道。

接下來越侯先是寫了一封極盡諂媚討好的國書,交給允常,然後從府庫之中取出各種各樣的珍寶,將其裝在馬車上,讓允常一起帶走。

允常帶領着數百人的使者團向淮國而去,剛一來到吳地,就被淮國

士兵攔住,當得知允常是越國太子,乃是去淮國朝貢的,立刻就上報。

消息經過層層上報之後,很快就送到淮安。

淮國大殿,王謹將越國送來的國書交給衆卿:「越侯送來國書,請求成爲我淮國屬國,奉我淮國爲盟主,並且將太子允常派到淮安作爲質子,諸卿覺得如何?」

「君上,越國狼子野心,上次趁我淮國與晉國大戰,聯合楚國攻吳地,不可信也,這定然是越國的緩兵之計!」徐庸直接說道。

「徐大夫言重了,越國已經上了國書稱臣,並且將太子攜帶大量珠寶前來作爲質子,以臣下看來很有誠意了!」陽厥大夫說到。

「君上臣也認同陽大夫所言,邦周方國之中,派遣太子爲質子,並且以國書稱臣,乃是通行各國的做法,若是我淮國不認同,那麼淮國其他的屬國就會擔憂,到時候我淮國的影響力就會下降,邦周想要臣服我們的方國,也會因爲我們的態度而猶豫。」公羊卻說道。

「君上,臣覺得應該接受。」向卿恭敬道:「其他國家派遣質子,大多是不受寵的,而越國派遣太子爲質,顯然是在向我淮國表示誠意,並且太子爲質,這其中也是有好處的,只要我們影響了允常,讓他和我淮國親近以後其登基爲越侯,自然也會親淮而厭楚。」

「只要讓越國太子對我們友好,楚國想要聯合越國對付我們的計劃也就落空了!」

大臣們你來我往,進行爭論,絕大多數的大夫都同意讓越國成爲屬國。畢竟這種方式比出動大軍征伐要方便多了,而且潛移默化,只要連續幾代國君都是親近淮國,基本上楚國的謀劃就徹底破產了。

王謹想了一下,同樣覺得很有道理,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同意吧!」

允常在得到王謹同意之後,立刻在淮軍的護衛下向淮安而去。這一路上,允常見到吳國故地之上,只見這裡道路整齊,農田繁茂,河渠如網,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很是驚訝。在得知這裡建成不過十餘年,就有如此氣象,允常幾乎不敢相信。

很快衆人乘船渡過大江,然後從維揚北上,而到了這裡他發現,淮國這裡居然比吳地更興盛,甚至連腳下的運河都是淮國開鑿的後,徹底將他心中的驕傲打碎。

第86章 楚國稱霸第4章 封邦建國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1章 繼承遺產第30章 順水推舟第89章 孔子第64章 諸侯朝貢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7章 淮水之戰第29章 離間第13章 避其鋒芒第72章 質子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83章 徐國覆滅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34章 貪婪第86章 楚國稱霸第33章 築壩蓄水第31章 謀劃邗國第58章第37章 國人動亂第55章 晉國風起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17章 首戰得勝第56章 周室荒唐第73章 吞越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3章 洞天之主第14章 對陣楚軍第4章 邗都之戰(2)第58章第7章 淮齊之盟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2章 華夏名劍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6章 攻心爲上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8章 王晟薨第83章 徐國覆滅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0章 滑稽記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1章 繼承遺產第47章 王臨薨第64章 諸侯朝貢第19章 攻城戰第22章 全軍覆沒第34章 死間第37章 霸業終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22章 勢如破竹第38章 水軍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1章 齊國之謀第81章 宮室詭譎第77章 西子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2章 質子第3章 水淹周軍第24章 氣運玄鳥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6章 仲國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1章 繼承遺產第3章 邗都之戰第24章 氣運玄鳥第15章 邦周伐淮第13章 洞天之主第73章 吞越第19章 攻城戰第86章 楚國稱霸第43章 大聰明第32章 優勢在我第83章 徐國覆滅第18章 誘敵深入第19章 尊王攘夷第61章 祭天開大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50章 父慈子孝第31章 謀劃邗國第76章 狠毒第38章 王晟薨第4章 封邦建國第21章 征伐萊國第25章 和議第48章 孫叔敖第50章 父慈子孝第6章 齊國會盟第36章 泗沂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