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

崔氏既已和張光商量過了,張大郎知道他就是說再多也無益,於是他只能再退一步、替妙兒爭取道:“那二孃抽空教妙兒針黹女紅等活計,這總可以了吧?”

“針黹女紅?這些你娘還在世時,不是已經教過妙兒了嗎?說實話,我的手上功夫可不大好,你若是真要我教,那我也只能教妙兒縫縫衣裳、納納鞋底,像繡花、繡草等精細的活計,我可是一竅不通、想教也沒本事教。”

縫衣服、納鞋底這些基本的針線活,妙兒早就做得十分熟練了,都不知道給張大郎兄弟做過多少衣裳和鞋子了,哪還需要崔氏來教?

這些崔氏明明都是一清二楚,她之所以說這些話,擺明了是想連針黹女紅都不好好的教導妙兒!

但崔氏一直推說不會,張大郎也只能提議道:“要不我們家也花錢請個繡娘回來,讓她來教導妙兒?總不能就這樣什麼都不教妙兒吧?我看隔壁幾家鄉親家的小娘子,年紀和妙兒也沒差幾歲、有的甚至還比米妙兒小個幾歲,但她們卻是個個都有着一手好功夫,針黹女紅、竈上功夫、管家算賬,樣樣都已經學了好幾年、做起來也都十分熟練了……”

崔氏倒也沉得住性子,見張大郎堅持要替妙兒爭取,她也不着急、不生氣,依舊柔聲細語的慢慢和張大郎說道:“大郎,不是我這個當後孃的不想花錢替妙兒請幾個好師傅回來,把該學的本事都一一教與妙兒,讓她能夠成爲一個能夠的小娘子……”

“而是我們家裡的狀況已是一年不如一年,別說是給妙兒請師傅了,恐怕再下去連你的束脩都要湊不齊了,哪有那閒錢給妙兒請師傅?我也不是偏心,將來五娘長大了,家裡還是這個狀況、我也一樣不會替她請這些師傅。”

張家眼下的確是靠着那數十畝田地的收成過日子,除此之外,便只有崔氏平日裡做些繡活、以及張光畫些字畫換錢這些小的進項了,日子的確是過得緊巴巴的、挪不出什麼閒錢來。

甚至早在兩年前崔氏就說、家裡已經湊不足張大郎兩兄弟的束脩了,提議讓張三郎綴學找個活計做、幫忙賺錢養家。而且崔氏還很隱晦的說張三郎書讀得不好,再讀下去也只會白花銀子,勸張光早早的讓張三郎綴學。

後來還是張大郎想了法子,把尤氏預繳的束脩說成是尤家出的力,張三郎才得以繼續在州學讀書,沒有小小年紀就被迫綴學。

張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加之家裡的銀錢都攥在崔氏手裡,因此無論張大郎如何替妙兒爭取,崔氏始終都有藉口不肯鬆口和讓步,讓張大郎最終只能無功而返、另行想辦法。

這張大郎才一走,崔氏的老孃、黃氏才從裡屋閃了出來,看着張大郎離去的方向、小聲的說道:“這小子倒是挺替他妹子着想的,要是我沒記錯,他今兒是第三回來找你說這事了吧?”

“嗯,前前後後是來找過我三回了,”崔氏一邊端起桌案上的茶盞啜了口,一邊不以爲然的譏諷道:“他就是對他妹子的事再上心也沒用!誰讓他們的老孃早早的撒手去了呢?小娘子那些活計本就該由親孃教,我這個後孃纔沒閒工夫替那丫頭操這個心!”

黃氏抓了一把盛在小碟裡的蠶豆塞到嘴裡,嚼了幾下後才含含糊糊的說道:“你做的對,是該打小就把那張四娘壓得緊緊的,將來她纔不會事事比我們五娘強、把我們五娘給比了下去!我們五娘將來一定要比張四娘強上許多,才能找到比徐家更好的婆家!”

崔氏聞言點了點頭,自有主張的說道:“這點娘您大可放心,等五娘再大一些,我便會把她帶在身邊,慢慢的教她學繡花、學織布、學裁剪衣裳,也會親自教她一些竈上功夫和管家算賬的本事……”

“這些可是張四娘現下想學、卻一直學不到的本事哩!我倒要看看這張四娘現下什麼都沒學到,將來哪什麼本事來壓過我們五娘這個妹妹。”

俗話說“什麼樣的娘教出什麼樣的閨女來”,這崔氏心這般奸詐陰損,那黃氏的心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了。

因此黃氏聽了崔氏的計劃後,馬上連連點頭、並稱讚了自家閨女一句:“你就使勁的使喚那張四娘、讓她成日做些粗活,別讓她學那些女人家該學的本事,看她將來怎麼嫁去徐家!”

崔氏之所以對妙兒的教養處處推辭,一是不想妙兒將來比張五娘能幹、把自個兒的親生閨女壓下去;二則是嫉妒尤氏抓住了時機、早早的替妙兒選了一門好親事———像徐家這樣門第的人家,已不是眼下的張家能高攀得起的了。

也就是說,張五娘將來嫁得再好,也不大可能好過妙兒。因此心存不甘的崔氏纔會想着把妙兒教養成“三不會”的小娘子,好讓徐家有藉口推了這門親事,或是讓妙兒嫁到徐家後因什麼都不會、日子過的不順心。

且崔氏還存了另一層心思———這徐家要是不滿意妙兒這個兒媳婦兒,那指不定就得再從張家挑一個替代。雖然張五孃的年紀和徐家幾個小子相差太多,不大可能替代妙兒成爲徐家的媳婦兒,但崔氏孃家卻有個和妙兒年紀相差無幾的幺妹,只要崔氏好好的動一動腦筋、指不定還真能把她的妹子塞到徐家去!

這崔氏想讓妙兒變成“三不會”小娘子的用心,張家上上下下除了張光、每個人心裡都是心知肚明。因此張大郎再一次在崔氏那裡碰了軟釘子後,心裡越發替妙兒着急起來———畢竟妙兒眼下已經十歲了,再不學那些小娘子該學的活計,怕是就會來不及了!

但張大郎雖然心裡着急,但一時也想不到法子來幫妙兒,於是他只能尋了個崔氏不在家的機會,悄悄的把妙兒、張三郎、劉嬸等人叫到了一塊,商量道:“我一連去找了那崔氏三回了,可她回回都是不軟不硬的婉拒了我的要求,眼見着妙兒一天天的長成大姑娘了,那些小娘子該會的活計再不學,可就來不及了!”

劉嬸也一直在爲崔氏打壓妙兒一事犯愁,因此一聽了張大郎的憂慮、劉嬸當下便愁眉苦臉的接上了話:“是啊,這崔氏還真不是個東西!她有什麼好的物事都給五娘一個人吃也就算了,可她身爲老爺的繼室、卻不教四娘那些女人家的活計,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張三郎聞言也撓着後腦勺插了一句:“以前娘不是說過,徐老爺最看重的是妙兒會識文斷字這一點嗎?那興許別的方面徐老爺不會太在意,對妙兒的要求也不會太高。”

張大郎一聽張三郎這不靠譜的話,馬上伸手給了他一記爆慄:“你小子懂什麼!徐老爺興許只想給徐四郎討個會識文斷字的媳婦兒,但丁夫人卻一定想給徐四郎討個能幹的媳婦兒!”

“再說了,我們妙兒嫁過去、可是日日都要在丁夫人面前立規矩的,那些女人家該會的活計妙兒若是都一竅不通,丁夫人會給她好臉色看嗎?還有徐四郎還有不少兄弟呢,那些妯娌不會瞧不起我們妙兒、在背地裡笑話她嗎?”

“那大哥你說怎麼辦?這讀書識字我們能教妙兒,針黹女紅我們就是想教也沒那樣的本事啊!更別提那些竈上功夫了……”

————————————————6.28第一更,晚點還有第二更————————————————

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五十二章 事情敗露(二)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二章 家敗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五十二章 事情敗露(二)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六章 自甘墮落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三十一章 坦誠相待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二十八章 我要娶妹妹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十五章 母女話談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章 考驗(一)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四十二章 蝗蟲來襲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二十五章 喜從天降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十章 意外驚喜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五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十四章 借宿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三十三章 “五姑娘”出馬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一章 坦誠相待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一章 巧娘(一)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四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