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

這個數字讓張三郎驚得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問道:“纔不到兩個時辰的功夫,我們就掙了快三貫錢?這三貫錢換成銀子足足有三兩哩!妙兒你沒算錯帳吧?”

妙兒見張三郎三人臉上都有着難以置信的神色,便把賬目明細仔細的算給他們聽:“今兒早上上我們這兒買油條的人,來來去去少說也有三、四十人,這些人最少也都有買個兩、三條,多的買個五、六條回去一家人一起吃的也有,那我們就取個大概的數目來算這筆賬吧……”

“我們就算上我們這兒買油條的人一共有五十人、且每人只買兩條油條,那一共就是賣出了一百條油條;這一條油條賣二十文錢,一百條油條便是兩千文錢,那光是賣油條咱就掙了兩貫錢了;”

妙兒說着頓了頓、在心裡先默默的算了一遍會,才繼續跟張大郎他們算起了賣豆漿掙的銀錢:“而這豆漿我們一大碗賣十文錢,那些但凡買了油條吃的人都會覺得有些膩,於是他們大多都會順道買一、兩碗豆漿配着吃;如此一來我們的豆漿也賣了有五十碗左右,一碗豆漿十文錢、五十碗便是五百文錢!”

妙兒邊說邊飛快的在白紙上把賬目明細一一寫下來,寫完指着那些賬目說道:“油條和豆漿這兩項收入加起來就有兩千五百文了,這個數只會多不會少,所以我說我們掙了快三貫錢、一點都沒有誇大其詞!”

妙兒這麼細細的把賬目一算,張大郎等人立時十分信服,心裡的疑慮更是全都被喜悅給替代了———這早上才一、兩個時辰的功夫他們就掙了這麼多銀錢,那往後他們只要多賣幾個時辰、豈不是能掙更多?!

可惜張大郎幾人還沒高興多久,妙兒這個小管家婆就馬上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不過咱也別高興得太早,這炸油條雖然好賣、錢也好掙,可大家別忘了這炸油條也十分費油啊!這汴京城的油可是一點都不便宜,且一鍋子油咱也不能炸太多次、免得讓油條的味道變差!所以把我們買麪粉、買油、買黃豆的本錢一扣,咱掙的銀錢可就沒那麼多了……”

張三郎一向都是個機靈鬼,因此他一聽妙兒這話,眼珠子一轉、馬上提了個點子:“既然這成本不低,那咱就勤快點、多跑幾個地方賣,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多掙些銀錢、把成本降到最低!”

“我仔細的想了想,早上我們幾個可以去早市賣一回,早市散了後妙兒和巧娘可以挎個籃子、把這油條裝了上各大酒樓去賣,就像那些在好幾個酒樓之間來回穿梭的經紀人一樣,把油條賣給酒樓的客人當下酒菜!那些客人出手一向都十分大方,我們一點也能從酒樓掙不少銀錢回來!”

“而到了晚上咱就上那州橋夜市支個攤子賣,一直賣到三更左右、這樣又能能再掙上一筆!如此一來我們這一整天都在做生意,掙的錢也慢慢的回積少成多!等咱掙的錢多了,咱再添置個爐子、板車等物事,直接拉着車和爐子上街,在街上現炸現賣,把來回奔波的功夫給省了去!”

張三郎想的十分周全,妙兒聽了後連連點頭贊成,於是從此以後妙兒一家人便像陀螺似的忙了起來———張大郎兄弟早上幫妙兒她們磨完豆漿、賣完早市後,一個便上街或當捉刀先生或賣酸文,一整天都沒閒着;

一個便和新認識的哥們上汴京城各大酒樓轉悠,或是當那幫人跑腿的閒漢,或是幫着卸些貨物什麼的,遇到有客人想要買點新鮮的下酒菜、便飛奔回家取來幾條油條,切成細細的一圈圈後用小碟子裝了送過去,同樣是一整天都沒閒着。

而妙兒和巧娘同樣也是一整天都沒閒着,她們先是早上到早市去賣,賣完回來歇息一會兒,便再炸了一些油條出來,拿剪子剪成一圈圈的,小心翼翼的放在竹籃子裡後,便一起挎着竹籃出門、到城裡各大酒樓當經紀人,兜售這奇特的下酒菜。

妙兒和巧娘去了那大酒樓後才發現,原來提了下酒菜到酒樓來兜售的人有不少,但買下酒菜的客人也有挺多的!妙兒細細的打探過後,才知道汴京城大部分規模小的酒樓、酒肆的經營方式,和現代的飯店截然不同!也正是這不同之處,才讓穿梭在各大酒樓賣下酒菜的經紀人、每日都能賺上不少銀錢……

原來汴京城這些腳店、酒樓和酒肆因規模小,所以不但店內不設廚房、不賣下酒菜,甚至大部分店自個兒都還不能釀酒賣。

這些小的腳店、酒肆和酒樓裡頭賣的酒,大多是從各大正店裡買的,買回來後再放到自個兒的店裡賣。妙兒還打探到在汴京,除了指定的正店外、別的酒樓都沒有賣酒的權利,且規定範圍內的酒樓、酒肆都必須到指定的正店買酒,這一點在北宋被稱作“買撲”。

簡單來說就是某一片區的正店買撲了這一片區的所有酒稅,而在這一片區內的腳店、酒肆和酒樓,無論大小都必須到正店“進貨”,這樣一來正店的利潤可就大了……同時從側面說明,想開正店不但得有錢、還得有關係才行。

讓妙兒喜出望外的是,這些小的腳店、酒肆和酒樓不但得從正店進酒來賣,就連下酒菜他們也不自個兒做,都是靠這些提着籃子的人主動上門供應給客官,自個兒則徹徹底底的當起甩手掌櫃。而這些提着籃子、上大小酒樓裡兜售下酒菜的人,在北宋被稱作“經紀人”。

說白了這些腳店、酒肆等於只提供一個場所,供客人吃酒和供經紀人兜售下酒的各種吃食。妙兒還從小二那兒打探到一點———據說哪家酒樓的掌櫃的只要把消息放出去,說自家酒樓缺茶博士、經紀人等,就會有無數的酒保、茶博士、經紀人聞訊上門來洽談生意,主動要求到掌櫃的的酒樓裡兜售他們自制的下酒吃食……

而這些妙兒剛剛纔打探到的消息,張三郎顯然早就已經摸得一清二楚了,否則他也不會提議讓妙兒和巧娘到酒樓兜售小菜,更不會提出讓妙兒和巧娘學着去當“經紀人”。

既然這經紀人大小酒樓隨處可見,那妙兒和巧娘自是有樣學樣,拎着籃子就選了間酒樓進去兜售剛剛炸出鍋的油條,沒想到妙兒她們一見有桌客人開口要下酒菜、纔剛剛想要上前兜售,就被酒樓的掌櫃的出面攔下了。

那掌櫃的攔下妙兒她們後也不說話,只伸出拇指和食指不斷的衝她們摩搓着,性子較爲着急的巧娘一時不懂掌櫃的意思,當下便不滿的大聲嚷嚷道:“掌櫃的,你攔着我們做什麼?難不成別人可以到你這酒樓裡兜售下酒菜,我們就不能?”

掌櫃的見巧娘一副外行的模樣,當下便沒好氣的說道:“他們早早的就交了銀錢給我了,自然可以在我這酒樓裡兜售下酒菜,而你們一文錢都沒交給我、我自然要請你們出去了!”

妙兒想起前世那些在小飯店裡兜售酒水的商家,似乎得給飯館一些入駐費才能讓自己的商品擺放在飯館裡賣,於是妙兒馬上拉住衝動的巧娘,故作老成的問道:“掌櫃的,我們在你這酒樓裡兜售下酒菜,得交給你多少銀錢?”

那掌櫃的的酒樓裡顯然不缺經紀人,只見他一臉傲慢的答道:“無論你在我的酒樓裡有沒有賣出下酒菜、賣多或是賣少,每人每天必須交給我十文錢,否則就不能在我的酒樓裡兜售下酒菜,這是我這兒的規矩。”

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二)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章 親戚失信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二十三章 傳說中的公主抱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一百零一章 妙兒定親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板寸頭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五十八章 甜蜜*洞房(二)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九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章 事成第三十二章 啓發第四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二十章 趕巧遇見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七章 買妾贈父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二十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二十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十章 自食其果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三十二章 啓發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七章 考驗(二)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