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

賣家一見有生意上門、馬上十分殷勤的答道:“撲一次十文錢,‘六叉四快’算你贏,‘六快四叉’算我贏,‘五叉五快’則算我們打了平手;你若撲贏了便能拿走我十個雞蛋,若是輸了你拿出來的十文錢便歸我,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這雞蛋平常一個至少也得賣五、六文錢,十個就得五、六十文錢,因此青衣漢子覺得這賣家開的價錢還算是便宜,於是他很快就取出十枚銅錢、當成賭注壓在桌上。

壓了賭注後,買家先是取了一枚賣家放在矮桌上的頭錢,放在嘴邊呵了口氣,隨後一手按住銅錢,另外一手把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瞧準了後輕輕的彈了下那枚銅錢,並大喝了聲:“走起來!”

那枚被彈過的銅錢馬上飛快的在小矮桌上轉了起來,圍觀的衆人也下意識的屏住呼吸觀察那枚飛速旋轉的銅錢,那枚銅錢越轉越慢、最終終於轉得有些搖搖欲墜,很快就在衆人期盼的目光下倒在了矮桌上……

那銅錢一“啪”的一聲平倒在矮桌上,衆人便爭先恐後的拉長脖子去瞧那最終結果,一見是寫着“宋元通寶”的那一面朝上、馬上發出了陣陣喝彩聲,尤其是那青衣漢子更是一臉喜色,馬上喜滋滋的開始轉第二枚銅錢。

妙兒不懂衆人爲何喝彩,於是扯了徐東臨的衣袖問道:“他們爲什麼都拍手喝彩?‘六叉四快’、‘六快四黑’又是什麼意思?那少年郎說得那般快,我都還沒弄明白、那青衣漢子就開始轉銅板兒了!”

徐東臨聞言馬上指着桌上那幾枚銅板兒解釋道:“他們說的是賭行裡的黑話———帶字那面朝上他們都叫做‘叉’,也有人稱爲‘字面’;沒字那面朝上他們則叫做‘快’,也有人稱之爲‘黑麪’……”

“‘六叉四快’的意思是指,若是買家轉的銅錢有六次都是字面朝上,那就算是買家贏了;‘六快四黑’則是指,若是買家轉的銅錢有六次都是黑麪朝上、那就是賣家贏了;若如買家轉的銅錢分別是五次字面、五次黑麪,那就算是平局、這一局便不作數。”

這些規則不算太難,妙兒弄清楚一些北宋纔有的特定名詞後,馬上就明白了徐東臨的話,並緊接着指着賣家放在桌上的七、八文錢問道:“那他們爲何管賣家放桌上的幾枚銅板子兒叫‘頭錢’?”

“這也是撲賣的規定,一般用來擲或轉的銅錢,都被稱作頭錢……”

原來宋朝人撲賣或是賭博,用來擲的銅錢都叫“頭錢”。這“頭錢”有時只用一枚,有時則三枚同擲,有時四枚、六枚甚至八枚同擲。其中三枚同擲叫“三星”,四枚同擲叫“四攤”,六枚同擲叫“六成”,八枚同擲叫“八七”。

妙兒聽了徐東臨的解釋後,再細細的一琢磨撲賣雞蛋的賣家先前說的規則,再擡眼看了下正在進行的撲賣,很快就隱隱約約有些明白這撲賣是怎麼玩了,於是她馬上對徐東臨說道:“我明白了!這個買家沒有玩三枚以上同擲對吧?他選擇了一枚一枚擲的保守法子……”

妙兒說着頓了頓,才接着往下說道:“那十個雞蛋本就遠遠不止十文錢,所以買家要是以十文錢撲到、那他就算是賺到了!可他若是運氣不好沒撲到,賣家不但不用給橘子、還白白賺了十文錢!怪不得你先前說撲賣得靠運氣,誰都有可能走運得到好處!”

妙兒把這撲賣的遊戲規則弄清楚、再聽了徐東臨的介紹後,才知道這“撲賣”也被稱作“博賣”或“賣撲”,簡單來說就是商販以賭博招攬生意。撲賣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分別是“擲銅錢”、“搖籤”和“丟飛鏢”。

而其中的“搖籤”最爲簡單,不似擲銅錢和扔飛鏢那般複雜———賣家一般會在籤筒裡擱一把小竹棍,上面刻上不同的數字,從零到九;買家撲賣時連搖三根竹棍出來,如果這三根竹棍上面的數字加起來大於十五,那就算買家贏,反之則算買家輸。

不過雖然撲賣的方式有三種,但小販最常用的還是擲錢或轉錢,畢竟這個既簡單又不容易被贏走物事……

而撲賣這種“贏者得物、輸者失錢”,帶着一絲賭博色彩的買賣方式,在北宋是一種全民都十分熱衷的博彩行爲,甚至可以說是無時無處無物不能撲賣,撲賣更是成了宋朝都市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小到衣物玩偶、冠梳領抹、頭面衣着、珠寶首飾;大到銅鐵器皿、衣箱瓷器、車馬船舫、宅院土地;奇巧器皿、百色物件,這些大小物事出售時都會採用“撲賣”這種方式,以這樣的方式讓百姓們爭相競買。

妙兒得知撲賣這一娛樂在北宋竟如此盛行後,頓時覺得實在是有些太不可思議了———撲賣點水果、衣物或玩偶等物事倒也無傷大雅,但大到車馬、宅院甚至土地和人都玩“撲賣”,讓撲賣成了一種大家都無比熱衷的生活方式,似乎還是太瘋狂了一點……

而就在妙兒和徐東臨討論撲賣的時候,那個青衣漢子已轉到最後一枚銅板子兒了,因先前他轉的九枚分別是五快、四叉,因此這最後一枚尤爲關鍵———若是這一枚爲字面,那便五五打平、沒有勝負,若是這最後一枚依舊是黑麪,那青衣漢子掏出來當賭注的十文錢,可就得落入那賣家囊中了!

如此刺激、勝平難分的局面讓圍觀的人都跟着激動興奮起來,甚至還有那好事者想替那青衣漢子轉這最後一枚銅板子兒,並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會替他轉成平局!

這玩撲賣圖的就是個刺激興奮,因此這青衣漢子自是不會把決定輸或平局的最後一把交給別人來玩,只見他深吸了一口氣後,很快就用手指重重的彈了下最後一枚銅板子兒,讓它飛快的在小矮桌上旋轉起來……

那最後一枚銅錢轉了許久,纔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下跌跌撞撞的倒在了桌面上,那枚銅錢一跌穩了、那青衣漢子離開瞪大眼睛上前仔細瞧看,看完馬上垂頭喪氣的低聲罵了句:“真是晦氣!就差這一枚了,竟給老子來了個黑麪!不玩了、不玩了!”

那青衣漢子邊說邊把手邊那十文錢扔給了賣家,衆人這才發現青衣漢子最後還是撲輸了,於是圍觀的人馬上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開來,這個說那青衣漢子手氣實在是太不好了,那個說就差一枚就能打成平局、就這樣輸了真真是可惜等等!

妙兒先是目睹了徐東臨扔了飛鏢、博葡萄,後又目睹了那青衣漢子轉銅錢、博雞蛋,於是一時被勾得心癢癢的、也想跟着玩一回!於是妙兒馬上拉着徐東臨四下找尋想要撲賣的物事,並很快就被一個帶着一簍子肥蟹、做漁民打扮的小販吸引了注意力……

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七十章 兄長求情第四十章 妙兒學女紅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四章 溺死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二章 家敗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三十二章 三郎心病第十八章 巧孃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二章 婆媳逛街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三十五章 砍價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三十三章 “五姑娘”出馬第十六章 打賭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十章 感動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十八章 巧孃的心思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二)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六十章 娘子最大第七章 張光捱揍(一)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五章 故意添堵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三十五章 小丫頭愛臭美第二十三章 傳說中的公主抱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二章 巧娘(二)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十五章 母女話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