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養珠(三)

妙兒說完便不再給張大郎反駁的機會,當下就拉着巧娘到一旁去說悄悄話:“巧娘,我自個兒那一份分一半給你,你要是有錢就拿個兩、三百銀子出來入股,要是沒錢你的份子錢我替你出了。”

巧娘一見妙兒如此仗義頓時十分感動,不過巧娘跟着妙兒做了這麼久生意,多多少少也攢了不少銀錢,因此她當下就謝絕了妙兒的好意:“妙兒,無論是炸油條賣還是釀葡萄酒賣,這掙的銀子你都有分我一份,這些銀錢我也沒處兒花、一直都存着呢,眼下正好拿出來入股你提的生意、掙更多的銀錢!”

妙兒知道巧娘骨子裡是個十分有志氣的小娘子,因此她也不勉強巧娘、只笑着打趣她一句:“你這般相信我、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入股,就不怕生意虧本、這錢全都賠光了?”

“難不成虧本只我一個人賠錢?大家夥兒不都一起賠錢嗎?”巧娘邊說邊笑嘻嘻的挽住妙兒的手臂,故意順着她的話往下說道:“再說了,賠錢有什麼大不了的?賠了我們從頭開始再掙就是!我們有手有腳又肯埋頭苦幹,不怕掙不到銀錢!”

“有志氣!有你這番話,我頓時自信滿滿、恨不得馬上就開始養珠!”

“那我們還等什麼?趕緊把銀子湊齊了開始籌備吧!”

於是張家這頭很快就把銀錢給湊齊了,妙兒帶着他們的份子錢回到徐家後,丁氏竟也馬上找人把她叫了過去,並且以出乎妙兒意料的速度考慮清楚了———妙兒人一到、丁氏就拿出一疊銀票遞給妙兒:“給,這裡是七百兩銀子,你說的生意我答應入股了!”

妙兒聞言自是馬上伸手去接丁氏遞過來的銀票,沒想到這丁氏雖然打算把錢給妙兒、但卻依舊揪着銀票一角捨不得鬆手,嘴裡更是不忘連連囑咐道:“這可是整整七百兩銀子啊!媳婦兒,你可得省得點花,別把銀錢花在沒用的地方!”

妙兒被丁氏那依依不捨的舉動弄得滿頭黑線,但她卻只能耐住性子說道:“母親的囑咐我都記下了。”

丁氏還是捨不得鬆手,繼續不放心的叮囑妙兒:“買田、買蚌、買魚苗都不是小事,你拿到錢後可得打探清楚行情再買,別被那些黑心的牙儈給騙了……”

妙兒無語,只覺得手已經擡得有點僵硬……

可丁氏偏偏一雙眼一直不放心的盯着妙兒看,一臉期待妙兒保證和承諾的模樣,於是妙兒只能無奈的再保證道:“母親的囑咐我一定謹記於心,我一定會找口碑好的牙行、找信得過的牙儈做中間人!”

丁氏點了點頭,但卻還是沒有鬆手的意思,妙兒見了索性自己把接銀票的手收回,並開口說道:“母親若是還沒考慮清楚、不想把銀票給我,那我就先回去了,母親您再多考慮兩天也無妨。”

這丁氏就是不想自己一直反覆的猶豫不決、纔會逼自己迅速的做出決定,因此她一聽妙兒這話、馬上下意識的說道:“不用了、不用了,我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了,我決定拿錢出來跟着你搏一把!”

丁氏說着臉上便有了孤注一擲、放手一博的神色,爲了不再猶豫不決、她更是直接把銀票塞到妙兒手上:“這七百兩銀子你收下吧,收好後給我寫個條子,雖然我們是婆媳,但俗話說‘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這和銀錢沾邊的事兒我們還是白紙黑字的寫清楚比較好!”

妙兒前世習慣了做什麼交易都簽訂合同,因此她並不反感丁氏的要求,很快就按照丁氏的要求寫了張條子給她。而得了丁氏這七百兩銀子後,妙兒自個兒再拿了六百五十兩銀子出來,再把張家和巧娘那邊湊的七百五十兩銀子合到一塊兒,這樣一來、妙兒手頭就有了兩千一百兩銀子的本錢。

這本錢籌齊後,妙兒很快就找了牙儈當中間人、花了一千兩銀子買下先前看好的那十來畝水田,並且很快就讓人把那十來畝水田都挖成池塘,每口池塘都挖深一到兩米,蓄了水後就可以開始養蚌了。

因此池塘一挖好、蓄滿誰,妙兒就率先幹起了老本行,先是熟門熟路的買了草魚、鯿魚、鯽魚等魚苗,每畝水田分別放養一到兩百尾,田埂上也照舊種了幾排桑樹,打算繼續弄桑基魚塘……

這魚苗因妙兒以前養過、所以知道買什麼樣的魚苗好養,但這用來養珠的種蚌妙兒卻是頭一回買,於是妙兒仔細的研究過後,最終決定狠下心花大價錢採買了一批捕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用野生蚌來養珠。

這買野生蚌時,妙兒刻意分別選了兩處不同的自然水域,一處專挑雌蚌買、一處專挑雄蚌買,以這樣的方式來保證種質的質量,提高後代的育珠性能。且妙兒還特意多花了些銀錢、選了個頭小的野生蚌買,因爲蚌齡越小則珍珠質分泌機能越強,珍珠形成的速度也比較快,並且珍珠質量也會好上不少。

而蚌買回來後,接着便要進行投珠這項最重要的工序了!

因妙兒不想養珠這個法子泄露出去、讓外人得知後依樣畫葫蘆,因此投珠這項工序只能由張、徐兩家的自己人進行。所幸的是張家這頭張大郎夫婦、張三郎夫婦、張四郎再加上巧娘就有六人了,而徐家這頭則有妙兒徐東臨、徐東漢三人,張、徐兩家人加一塊兒一共有九人,一起動手投珠速度還不算太慢,預計幾天就能把第一批珠蚌投完。

這投珠的法子也十分簡單,妙兒他們只要小心翼翼的掰開蚌,把核桃、橄欖核等雕刻而成的小圓珠(大小可異)塞入蚌內,然後把蚌放養回池塘裡就行了。

待所有的蚌裡都塞了小圓珠後,妙兒等人便把事先買好的硅藻、金藻、綠藻、裸藻等餌料投進池塘裡,這些餌料對珍珠養殖至關重要、因此妙兒一點都不敢有所馬虎……

而前期工作都做好後,之後只要長期投餌料養着池塘裡的蚌,那隻要過個兩年即可得珠,到時不但珠可賣高價、連蚌肉也可以賣給酒樓酒肆等。這些妙兒早就計劃好了、且都計劃得十分完美,張大郎等人聽了妙兒的計劃後也都開始期盼日子過得快一些,早點捱過這兩年之期見證那奇妙的成果!

日子在衆人的期盼中一天天的滑過,日升月落、春去冬來,轉眼便過了兩年,妙兒等人也總算是迎來了開蚌取珠的日子!妙兒等人早就對池塘裡養着的蚌充滿了期待,因此時日一到、妙兒就主動帶着張大郎等人前來取珠,一到池塘邊就先撈了個蚌上來……

那蚌一被張三郎撈上來,年紀小的張四郎就率先開口催促道:“三哥,快把蚌撬開瞧瞧!瞧瞧我們兩年前塞進去的小圓珠、是不是真的變成珠圓玉潤的大珍珠了!”

妙兒聞言當下便自信滿滿的說道:“肯定已經變成珍珠了,你阿姐我的法子一定管用!”

“真的嗎?”

張四郎先是雙眼亮晶晶、一臉崇拜的看着妙兒,隨後馬上又出言催促張三郎:“好了沒?三哥你把蚌撬開沒?要不我來撬吧?”

張三郎一邊拿着一把小刀小心翼翼的沿着蚌縫挑蚌殼,一邊訓了心急的張四郎一句:“你這小子別這麼着急行不行?我這不正在用力撬開蚌殼嗎?很快就好!”

張三郎話音才落、那厚厚的蚌殼便“啪”的一聲被撬開了,隨後不用張四郎再出聲催促、張三郎馬上就找到蚌肉內鼓起的地方,小心翼翼的用小刀劃開、然後輕輕的把蚌肉裡的那顆小珠子給擠了出來。

那珠子一被擠到水裡,張四郎馬上心急的動手去清洗它,沒想到張四郎把那顆小珠子包在外層的雜質清洗乾淨後,呈現在妙兒衆人眼前的卻不是他們期待已久、顆珠圓玉潤的珍珠……

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二十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三十五章 砍價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十六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五十八章 甜蜜*洞房(二)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二十三章 分府單過(二)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一百零七章 尤氏遺願(三)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二章 家敗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四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三十五章 小丫頭愛臭美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十六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