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

這十九套新衣裡頭還包括了一套七件的衣服,那套衣服是仿照官服做的,這也是北宋的風俗習慣之一———張祖雖然只是一介布衣並沒有做過官,但一般大戶人家的男人死了,家境殷實的人家都會買一套仿官服來給死者穿,這樣也能讓在地下的祖宗有顏面。

杜氏給死去的夫君穿“官服”時哭得十分傷心,每給張祖穿上一件衣服,她便要拿起帕子抹半天眼淚,而杜氏一哭、陪着她給張祖穿衣服的衆人也跟着掉眼淚,於是這穿衣的過程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待衣服穿好了杜氏又撲在張祖身上哭了半天,衆人勸了她許久她才起身,讓仵作將張祖抱起來放到了吉祥板(停屍版)上,隨後仵作在陰陽先生的指引下,將吉祥板移到了靈堂裡。

此時正值盛夏、天氣十分炎熱,出殯可謂是迫在眉睫,但張光這次出遊遊得有些遠,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及時趕回來,讓主持着家裡大局的尤氏日夜發愁———這大熱天的,張祖的遺體哪經得住放?要是發酸、發臭那可怎麼辦?

後來還是年紀大、比較有經驗的劉嬸給尤氏出了個主意:“夫人,我聽說城裡那些有錢人家,年年冬天都會在地窖裡存些冰,來年夏天好用來消暑!不如我們上城裡尋一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能買幾塊冰回來,擱在靈堂四角降一降熱氣。”

雖然尤氏不覺得放幾塊冰就能讓張祖的遺體不發臭,但她一時也想不出別的什麼更好的法子來,加上張老爺子早就發了話,說必須等張光這個兄長趕回來、張祖才能大殮,於是尤氏最終只能採納了劉嬸的提議,立時開了錢匣子讓劉嬸拿着銀錢、帶上幾個長工上城裡去買冰。

WWW_ ttκд n_ Сo

這泉州城裡還真有人做“冬季囤冰、夏季用來換錢”這種買賣,因此劉嬸很快就花兩吊錢買了兩箱子冰,由那幾個長工擡着回了張家。

冰一買回來,尤氏馬上命禾花在靈堂四個角落都擱上銅盆,隨即讓長工把裝了冰的箱子擡了進來,分別倒在四個銅盆裡,靈堂裡立時就涼快了許多。這兩箱子冰算是解了尤氏的燃眉之急,令她安下心來,每日守在靈堂、只等張光歸家。

且說張光本是邀了好友一路北上游山玩水,想着反正再過不久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便要開考了,便打算索性北上到東京便住下來,一直住到參加完科舉再踏上歸途。不料張光纔剛剛踏上前往東京的途中,便接到兩位弟弟遇難的噩耗……

張光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就地換上麻布孝衣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家中,一到家就撲倒在張宗和張宗的靈前嚎啕大哭,哭兩位弟弟怎麼比他這個大哥先走了一步,尤其是張祖才二十來歲且剛剛成親沒幾年。

而張光歸來後,喪事也總算可以開辦了,尤氏很快就請陰陽先生選了個宜出殯的吉日,緊接着便是大斂、下葬、款待前來弔喪的親朋好友,七天後再接着做頭七……一連忙了十來天,張宗和張祖兩兄弟的喪事才得以辦妥當。

但這喪事雖然辦妥當了,家裡那悲傷的氣氛卻一直沒有散去———張老爺子一連沒了兩個兒子,這沉重的打擊讓他一直臥牀不起、連送兒子的棺木出門都要認攙扶着;王氏和杜氏則是整日裡什麼都不做、只呆呆的坐在屋裡哭,似乎多哭幾回她們的夫君就能回來般。

家裡那凝重的氣氛讓妙兒幾兄妹都自覺的比平時乖了許多,每天都不吵不鬧、只乖乖的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尤氏能夠把精力放在安撫兩位弟妹、以及照顧公爹上。

但張家此次出事帶來的後患,並沒有因張宗和張祖的去世而消除,而一些不可避免的後患,也讓張家辦完喪事還不到一個月、就迎來了幾個不速之客……

這一日妙兒正和張大郎、張三郎一起在院子裡練大字,門外突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和嚷嚷聲,緊接着妙兒便聽到自家的大門被人粗魯的拍得“啪啪啪”直響。那刺耳的響聲讓妙兒兄妹三人一起回頭看去,發現自家大門外不知何時堵了一羣人,領頭的幾個看上去有些凶神惡煞,也正是他們在用力的拍打張家大門。

張大郎見來者似乎有些不善,當下便往前邁了一步、把妙兒和張三郎擋在了身後,並且挺直身板、不亢不卑的問了句:“你們到我家來有什麼事?”

一個滿臉都蓄着絡腮鬍、穿着土黃色長衫的中年漢子聞言,下意識的住了手、把張大郎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見他只不過是個十歲上下的孩子,當下就不耐煩的衝他甩了甩手:“我們要找你們家能夠當家作主的人,你一小屁孩什麼都不懂,一邊玩去別多問!”

黃衫漢子說着頓了頓,才口氣不善的補了句:“去!把你家大人給我叫出來!”

張大郎知道堵在門口的那羣人不是他能應付的,於是他馬上機智的拉着妙兒和張三郎悄悄往後退去,退了幾步後張大郎趕忙叮囑妙兒他們趕緊回屋裡躲好,自個兒則急忙忙的去請張光和張耀,而那夥人則繼續堵在門前等張大郎把人叫來。

張大郎進屋後,見不僅張光和張耀在,尤氏和馬氏也都在,於是趕忙簡單的把外面的情形說了下:“爹、娘、三叔、三嬸孃,外頭突然來了一羣眼生的人,他們說話的口氣很不好,其中一個還讓我把家裡能夠當家作主的人叫出去。”

張光等人聞言一臉疑惑的對視了一眼,隨後張耀主動提議道:“大哥、大嫂,我和你們一起出瞧瞧,看那些人究竟想幹什麼。”

張光聞言衝張耀點了點頭,隨後張光夫婦和張耀夫婦便一起迎了出來。

因張大郎說來的人有不少、且似乎還不懷好意,尤氏事先就多留了個心眼、讓劉嬸悄悄的從後門繞出去,把自家的幾個長工一併叫到前院來充充場面,免得因人少讓那些突然上門的人給欺了去。

而在門前候着的黃衫漢子一見出來幾個大人了,當下就扯開嗓門、搶先嚷嚷了句:“你們幾個,誰能替張家做主?”

張光雖然被那滿臉絡腮鬍的黃衫漢子唬得有些生怯,但眼下張老爺子臥病在牀、張家能夠做主的人自然只有他了,因此他只得硬着頭皮往前站了一步,強自鎮定的說道:“在下乃是家裡的長兄,眼下家父臥病在牀、家裡一些小事在下也算是能做得了主……敢問幾位兄臺突然登門拜訪,所爲何事?”

黃衫漢子一見張光說起話來文縐縐的,臉上馬上多了幾分不耐煩:“小爺我可沒那份閒心同你慢慢的說那些文縐縐的酸話!我就直截了當的把我們兄弟幾個上你家來的目的直說了吧———我們兄弟幾個是來討銀子的!你們張家給不給銀子,趕緊給個說法!”

張光因對方的粗魯而下意識的皺了皺眉,且他也沒意識到以他那清高秀才的方式、是無法和這些粗魯山夫進行溝通的,只見張光雖然眉宇間多了一絲厭惡,但說出來的話卻依舊是文縐縐:“銀子?幾位兄臺的話在下有些不明白……”

“敢問幾位兄弟爲何要上我張家來討銀子?可是我張家有人欠了諸位銀子?哪位欠下的銀錢,請兄臺指名道姓的說出來,也好讓我向他查問清楚。若真是在下家人欠了諸位銀兩不還,我定會讓他給諸位賠禮道歉!”

——————————————————————5.22第一更,晚上8點還有一更,謝謝大家支持!————————————————————

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二十六章 自甘墮落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七十六章 噩夢疊加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九十七章 找到靠山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一章 巧娘(一)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三十五章 小丫頭愛臭美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十六章 打賭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十章 意外驚喜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十九章 機會出現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十四章 借宿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十章 自食其果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五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二十章 事成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七章 考驗(二)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