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

羣臣拜倒請罪後,熊槐輕輕冷哼一聲,然後將手中的竹簡重重的砸在王案上。

“砰~~~”

安靜的大殿中,突然傳出一聲大響,羣臣內心頓時全都一顫。

此時,熊槐見羣臣全都不敢擡頭,便冷冷的向陰陵君問道:“陰陵君!”

陰陵君一聽楚王冰冷的語氣,他心中一寒,彷彿全都都凍僵了一樣。

只是,楚王詢問,他也不得不答,只得顫顫發抖的應着:“臣···臣在!”

熊槐見狀,用毫無情緒的聲音問道:“一晃一個多月,你可還記得住在陰陵大澤旁邊的無名氏。”

陰陵君驚恐不已,煌煌而不知所語:“臣···臣···”

熊槐冷笑道:“看來君已經不記得她了,也是,你們倆素未謀面,而你陰陵君乃是高高在上的楚國封君,而那女子卻只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賤民,你陰陵君又怎會急得那個微不足道的女子呢。”

陰陵君一聽楚王譏諷的話,立即再拜道:“回···回大王,臣···臣記得!”

“記得!”熊槐冷漠的瞥了一眼陰陵君,依舊譏諷的道:“也是,你也應該記得,自寡人二十年前下詔廢除肉刑以來,各地官吏秉承寡人的詔令,不再採用除斬首以外的肉刑。現在,我楚國再次發生烹殺這樣慘絕人寰的酷刑,這事在陰陵附近已經引起了轟動,所以,陰陵君的確應該記得,你是這二十年來第一個動用酷刑的人。”

陰陵君大恐:“臣···臣···臣該死。”

“哼,該死,你的確應該死。”熊槐冷哼一聲,然後自顧自道:“一個年僅十八的女子,一個剛剛成婚丈夫就被你徵召的女子,一個成婚三年與丈夫聚少離多卻依舊獨自在家孝敬父母的女子,一個四更起牀去砍柴早膳後就要去耕種的女子。

這樣一個賢良的好女子,竟然因爲區區一首民謠《汝墳》,而慘遭烹刑。”

“臣該死!”陰陵君再拜道。

此時,殿中羣臣聽到楚王與陰陵君的對話後,已經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只是,他們知道事情的經過後,全都用冰冷的目光看向陰陵君。

這些人中,又以昭常爲最,此刻昭常正用殺人的目光看着陰陵君,同時心中更是萬分惋惜。

大好局勢,本可趁此機會一舉驅逐甚至誅殺屈原,結果,卻因爲區區三個百姓,而功虧一簣。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昭常心中大恨。

另一邊,熊槐則是看着下方的陰陵君接着道:“自寡人滅越以來,天下皆謂寡人殘暴,而我楚國接二連三遭到各國圍攻,戰事頻繁,百姓困苦不已。是故,國中百姓對寡人多有抱怨不解。這幾年來,刺史府中派去各地採風的刺史,從國中各地給寡人帶回了無數抱怨埋怨寡人的詩。

甚至,在漢北郡,因爲漢北郡壯丁死傷慘重,無數的老父老母失去兒子,無數的妻子失去丈夫,無數子女失去父親。以至於漢北郡中埋怨寡人的百姓甚衆,怨恨寡人的也有很多,乃至暗中詛咒寡人的也不少。

這些寡人都清楚,可是寡人說什麼了嗎?”

熊槐自問自答道:“寡人對那些埋怨怨恨乃至詛咒寡人的百姓,全都沒有問罪,而是下詔宣佈休養生息,並將國中的王田分給了百姓。

爲何如此,那是因爲寡人知道這些年百姓真的是受苦了。”

說到這,熊槐又看了一眼殿中羣臣,冷冷的道:“若是寡人也如你陰陵君一樣,只要下方羣臣百姓只要稍有怨言,不僅不加以安撫,反而施以烹刑。那麼······”

熊槐呵呵冷笑道:“那麼此刻殿中的你們,有多少從來沒有對寡人有怨言,又有多少人能活着離開王宮。”

羣臣一聽楚王如此重的話,全都心中一緊,尤其是六君等人,唯恐楚王不跟他們講道理,而是直接施以烹刑,那他們就死得太冤了。

於是,羣臣紛紛請罪道:“臣等死罪。”

熊槐見羣臣俯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衝陰陵君道:“陰欣,你之罪有三。

其一,違背寡人修養生息的詔令,爲了一己私慾,徵召百姓,此爲虐民。

其二,行賄使者欺瞞寡人,此爲欺君。

最後,也是最大的罪責,那就將寡人苦心經營廢除肉刑的努力毀於一旦,二十年之功,卻是一朝盡毀,此爲動搖國本。”

說完,熊槐冷冷的問道:“陰欣,這三條罪名你可認罪。”

“臣···臣···”陰陵君一聽楚王口中的三條重罪,幾乎每一條都可以殺頭,這讓他急得全身的肉都是跳一跳的。

急切間,陰陵君立即將目光投向左尹昭常,希望昭常能出面美言兩句。

現在他還不想死。

而昭常這邊,在楚王公佈陰陵君的罪名後,昭常便冷眼看着陰陵君,此刻他見陰陵君投來求救的目光,立即向楚王拱手道:“大王,臣有話說。”

陰陵君見昭常開口,快調到嗓子口的心臟,頓時微微向下回落不少。

而熊槐見昭常開口,立即面無表情的問道:“左尹有什麼要說的。”

此時昭常眼睛餘光瞥了一眼沒有反駁楚王給的罪名的陰陵君,知道此時陰陵君已經成了楚王用來殺雞儆猴的雞,而他們這些被恐嚇的猴子,又如何能開口爲雞說情。

所以說,現在陰陵君已經沒救了。而其他十七位封君則不然,大王還查無實據,還能保一保。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乃是讓衆人與陰陵君撇開關係,免得受到連累。否則,若是讓大王將陰陵君的事情扯到其他人身上···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陰陵君鬧出這種事,昭常根本就不想替他說情。

想着,昭常拱手道:“大王,陰陵君魚目混珠,膽大包天,虐待百姓,其罪不赦,臣請大王烹殺陰陵君,以儆效尤。”

“左尹,你···”陰陵君一聽昭常之言,立即轉過頭去,然後驚恐交加,目眥欲裂的看着昭常。昭常不僅沒有施以援手,反而還落井下石。

見此,陰陵君原本稍稍緩和的心臟,立即如同在胸膛裡打鼓一樣,彷彿隨時都要破胸而出一般。

此時,熊槐聽到昭常之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然後向陰陵君問道:“陰欣,如何?”

“臣···”陰陵君聞言張了張口,沉默了一下,然後面如死灰道:“大王,臣認罪。”

“寡人是在問你認罪嗎?”熊槐怒道:“寡人是在告訴你,我楚國已經連續二十年沒有施行肉刑了,可是自從你開了一個頭,現在,朝中大臣立即有樣學樣,要求要施行烹刑這樣慘絕人寰的惡刑。

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說的不就是你嗎?

你以爲你烹得僅僅是哪三個百姓,不,豈是你烹得是寡人的威嚴以及我楚國法律的底線。

此時此刻,你就是那個始作俑者。”

昭常聞言臉一黑。

而陰陵君渾身一震,然後痛哭流涕:“臣知錯了,請大王降罪,無論何種懲罰,臣全都心甘情願。”

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