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

怎麼辦?

面對東城君提出的問題,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雖然他們已經給楚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可是,現在楚王頂着壓力強行推動查案,這樣,一陣亡族滅門的壓力就瞬間擺在了他們面前。

衆人沉思中,六君突然看了一眼驚慌中的東城君,問道:“東城君,君的封地就在陰陵旁邊,你可知那些失蹤陰陵百姓去哪了?”

東城君一怔,然後反應過來。現在眼看楚王已經頂住了貴族的共同施壓,眼看陰陵的大火就要燒到他們自己身上,爲了撇開干係,他們也得搞清楚陰陵之事究竟是誰幹的纔是。

不然,按照司馬翦那麼查下去,他們就得跟陰陵君一樣,死得不明不白糊里糊塗了。

想着,東城君又滿臉疑惑的搖頭道:“這個問題在下也不太清楚,雖然在下與陰陵君是鄰居,可是,各家爲了避免大家因百姓土地而起衝突,一般都會嚴禁百姓擅自前往其他貴族的封地。

所有,陰陵的事情,我東城也是聽周圍的縣邑傳出消息後,才得知陰陵之事。當東城得到消息,陰陵的百姓已經全部消息。

現在,在下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陰陵的百姓沒有一個逃到東城的。還有,曲陽君以及周邊貴族那邊在下也問過了,陰陵的百姓也沒有去他們的封地。”

龍舒君聞言皺起眉頭道:“周邊封君哪裡沒有陰陵百姓的消息,而周圍各縣在下也查探過了,也沒有陰陵百姓的消息。

既然陰陵百姓沒有去周邊的各地,那麼他們離開陰陵的途徑,就只剩下一個了。”

東城君眼睛一亮:“陰陵大澤!龍舒君的意思是,陰陵百姓都通過淮水去了它處。”

“不錯。”龍舒君點了點頭,然後又皺眉道:“不過,雖然現在我們確定了百姓通過淮水逃亡,可是,問題更加複雜了。

淮水兩岸有三個國家,北側是宋國齊國,南側是楚國。

而自從上次我們擊退了五國聯盟後,我們楚國與齊宋兩國的關係迅速和緩靠近,甚至大王還與兩國簽訂了放開邊境關卡,不得阻攔商隊的盟約。

如今淮水之上,齊宋楚商人的船隊絡繹不絕川流不息,若是陰陵百姓通過淮水逃亡,那麼咱們根本就無從查起,更不知道那些百姓究竟是去了壽縣還是淮陰,亦或者走的更遠。更不要提他們究竟是去了宋國還是齊國。”

“齊國的可能性比較大。”東城君驚疑道:“宋國雖近,但是淮水北岸的地盤是太子貞的勢力範圍,太子貞應該還不敢接收我們楚國的百姓。而齊國那邊,齊國的淮北地不僅地處陰陵下游。而且,衆所周知,陰陵君的首席賓客紀儀乃是齊國人,關鍵的問題是,這次陰陵君去郢都之時,還將紀儀留下輔佐世子了。

所以,如果是紀儀背叛了陰陵君,就憑他的地位與手段,要想快速弄死陰陵滿門,那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難道真是齊國下的手?”六君皺眉道:“可是不對啊,這對齊國有什麼好處呢?區區三千多戶百姓,齊王應該還看不上吧!”

龍舒君輕捻着鬍鬚道:“雖然這次的事情,最大的可能是齊國動的手,但是也並非一定就是齊國。可能是趙國收買了陰陵君的門客,然後嫁禍給齊國,以此分裂我們齊楚聯盟。

當然,也有可能是齊國動手然後嫁禍給趙國,以此分化楚趙兩國,然後以齊楚聯盟對抗三晉聯盟。

而從郢都的消息來看,左尹在大王臨時召開的朝議中,已經將矛頭直指趙國了。雖然左尹說是要借各國之力向大王施壓,但是,咱們也不能排除左尹已經跟其他國家有了聯繫。

要知道,左尹常年出使各國,他與各國都有交情。”

六君臉色一變:“如果左尹知道事情的內幕,那他在朝議上爲何不拿出一些證據來,證明是其他國家動的手。反而在朝議上坐視大王嚴令司敗前往各縣各封邑查探,這不是將咱們往死路上逼嗎?”

龍舒君冷笑道:“六君,你可別忘了,左尹是怎麼對陰陵君的!咱們跟左尹的關係,緊緊只是合作關係,若非這段時間大王信任屈原他們,推動變法,左尹不得已之下,纔會選擇與咱們合作。

若是沒有屈原變法事,以左尹的在朝的地位,他一定會爲了加強郢都的權勢,而刻意打壓限制我們這些地方貴族的。”

“···”六君心中一涼,他突然想起來,昭景屈三族爲了保證他們在朝的勢力,可沒少打壓各地貴族以及各國來賓啊。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自吳起之後,楚國的令尹,要麼是楚王的兄弟,要麼就從昭景屈三族中挑選。

就連現在這個在位數十年,功業已經超過莊王的大王,他的令尹也全都是從昭景兩族中挑選的。

由此可見昭景屈三族的實力,其他人,無論有何等才華,全都無法在朝中出頭。

此時,東城君陰惻惻的道:“或許,左尹的打算,就是借大王的手弄死我們幾個封君,然後等各地貴族因恐懼而沸騰,再拿出其他國家動手的證據。

如此一來,一旦有了確鑿證據,那麼國中必定會大王誤殺貴族而一片譁然,接着,大王面對羣臣的抗議,必定讓令尹昭雎自殺以謝罪,再驅逐屈原唐昧等人。

這樣,朝中的大權就全落在他昭常手中了,在等兩年,等大王駕崩,太子即位,那他昭常就成了上逼楚王下迫羣臣的昭奚恤第二了。”

“不會如此吧?”六君怔怔地看着東城君。

東城君與龍舒君見六君滿臉的難以置信,全都呵呵一笑,不再言語。

此時,六君在心中默默思考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認,如果這事真的是昭常勾結他國做下的,那他們這十七家封君,可能已經變成了昭常的棄子了。

想着,六君語氣陰沉的問道:“兩位,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龍舒君想了想,率先開口道:“眼下司馬翦即將前往陰陵,所以,當務之急乃是拖住司馬翦,否則,一旦等司馬翦東城發現東城君你隱匿人口田地,那東城君你就算跟陰陵之事沒關係,那你也完了。”

“不錯,正是此理。”東城君一臉沉重的點了點頭。

接着,龍舒君又開口道:“東城君,與陰陵交接的不僅有東城,還有曲陽、鍾離兩地。所以,東城君你需要立即前往兩地聯繫曲陽君與鍾離君,一面動用武力威脅,一面重禮行賄司馬翦極其左右,儘量拖延司馬翦去封地查探的時間。”

“可。”東城君點了點頭。

此時,龍舒君又開口道:“既然已經確認了陰陵之事跟他國有關係,那麼我們就需要立即派人沿淮水查探,無論齊宋兩國,還是壽縣淮陰,乃至穎水汝水。

若是齊宋兩國,那麼我們就立即將此事捅破,然後接各國之力逼迫大王。若是百姓還在我楚國境內,那麼將此事推給朝中諸公,逼迫大王處置令尹左尹還有柱國左徒。”

“好。”六君點了點頭,臉上發狠道:“稍後我立即就給其他貴族去信,讓大家一起查找那些失蹤的百姓。陰陵之地最少有三千戶百姓,每戶五口人,那就是萬五百姓。

我就不信了,這麼多人同時行動,就不會留下蛛絲馬跡,這麼多人,怎麼可能就會憑空消失。”

此時,東城君開口道:“還有,現在大王之所以還能頂得住,無非是看六國正跟秦國打戰,無暇他顧罷了。

所以,爲了給大王施加壓力,無論各國現在是否有意楚國,我們都應該主動派人重禮賄賂各國重臣,讓慫恿各國入局。只要各國一有異動,那麼大王就再也不能無視我們的意見了。

此外,左尹已經靠不住了,依我之見,我們還得重禮行賄其他朝中重臣,讓他們爲我們發聲,以此向大王施加壓力。”

“可。”六君點頭道:“我稍後就去聯繫其他人,讓大家一起湊一筆錢財出來。”

“善!”東城君與龍舒君同時點了點頭。

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