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

六歆六璟聞言全都大驚失色。

接着,六歆一臉焦急的道:“大哥,接子一來,那我們六地的情況就全暴露了。一旦強行徵召百姓,私自訓練大軍的消息,被接子稟報給大王,那我們就完了。輕則殺頭,重則滅門啊!”

說着,六歆看了六君一眼,眼中殺機涌現,面色一狠,厲聲道:“大王,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了。我們理應趁接子未到,趁機在壽縣前來六地的必經之地上設伏,直接將接子刺殺了。”

“不行。”六君搖頭道:“刺殺一事,治標不治本,而且還會引起大王的警惕。”

六璟急道:“大哥,那我們何不趁接子未到,提前釋放百姓,等百姓回到家中,接子就算到了六地也查不出什麼來。

到時,就算接子追問,我們也大可說是大哥你苦口婆心的相勸,百姓這才自行散去。”

“不行。”六君再次搖頭道:“百姓對我多有怨言,甚至怨恨,現在放歸百姓,肯定會讓陰陵的慘劇在六地重演。”

六歆一怔,急道:“大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大哥打算怎麼應對接子的查證。”

六君聞言,看着滿臉焦急的六歆六璟,一字一頓的道:“爲兄反了!”

六歆與六璟同時一怔,好半響,才同時大喊道:

“好!”

“大哥不可!”

話喊出後,六璟見六歆不僅沒有半分遲疑,而且直接露出喜色,甚至還大喊一個“好”字。

見此,他腦中一懵。

短暫的愣住後,六璟立即反應過來,見六君正與贊同反叛的六歆相視而笑,立即焦急的向六君勸道:“大哥,此時大王威望如同神靈在世,百姓貴族莫不崇拜不已,此時大哥謀反,無異於以卵擊石,必敗無疑。”

六君聞言,看着六璟冷笑道:“那依三弟的意思,爲兄還得束手就擒,然後我們全家以死謝罪了。”

“啊!”六璟一怔,茫然不知所語。

此時,六君看也不看六璟,直接對司馬六歆問道:“二弟,現在軍隊訓練的如何了?”

六歆一聽,精神大振,立即應道:“大哥放心,這大半年來,我一直在軍中訓練士卒,現在我六地將士已經是精銳之師。

現在,只需大哥一聲令下,那我六地勇士便可爲大哥衝鋒陷陣。”

“好。”六君聞言一喜,然後正色道:“傳令下去,立即封鎖六地前往壽縣的道路。”

“諾。”

“傳令下去,整軍備戰,今夜所有將士全都衣不解甲,明日三更造飯,五更拔營,本將明日將親率大軍直撲壽縣。”

“諾。”

八天後,郢都。

熊槐接到淮南的密報後,不禁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接着,熊槐定了定神,立即大喊道:“來人,速傳羣臣進宮議事。”

不久,昭雎得到楚王的召見,率先進入楚宮,只是,他一進入大殿中,就見楚王已經一臉憤怒的坐在王位上了。

見此,昭雎心中一驚。

楚王面帶怒容,而且還趕在羣臣到來之前就在大殿上做好了。

這肯定是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昭雎想着,正要行禮,卻聽到楚王的聲音。

“令尹來了,先坐,等羣臣都來了,寡人再一起說。”

“唯。”

昭雎應了一聲,然後默不作聲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接着,羣臣陸續到來,只是看到殿中的情況後,心中立知出了大事了。

不久,等羣臣到齊後。

熊槐清了清喉嚨,看着鴉雀無聲的羣車,用十分憤怒的聲音道:

“諸卿,寡人剛剛收到知北涯傳回的消息,就在八天前,我楚國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八天前,也就是在接子從壽縣趕往六地查證封君徵召百姓一案的那一天,那十七個封君,連帶不久前剛剛徵召百姓的曲陽君,一共十八個封君,全都起兵反了。”

羣臣一聽,如同核彈在腦海中爆裂一般,頓時腦海被炸的一片空白。

“反了···”

“江淮反了···”

“這怎麼可能···這不可能···”

一時間,羣臣全都囔囔自語。

此時,熊槐見殿中嗡嗡作響,但是羣臣全都目光呆滯,口中呢喃自語,不知所云。

見此,熊槐皺起眉頭,然後右手在王案上輕輕敲了幾下。

“咚咚咚···”

一連串的異響聲,立即將羣臣的魂魄拉了回來。

回神後,令尹昭雎瞬間從席上跳了起來,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才一臉凝重的看着楚王,問道:“大王,此事當真,江淮封君真的反了嗎?”

昭雎話音一落,羣臣立即緊張的向楚王看去。

此時,熊槐見羣臣看過來,臉色一冷,語氣冰冷的道:“令尹,你以爲寡人會拿這種事開玩笑嗎?你以爲知北涯會對寡人開這種玩笑嗎?”

羣臣聞言,全都臉色一黯,甚至有不少人連心臟都不敢大聲跳動了。

就在大殿氣息凝固之時,左尹昭常面如死灰的囔囔自語:“這不可能,這不可能,六君、曲陽君他們要謀反,爲何我沒有收到半點消息,爲何沒有透露給我半點消息。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這一定是假的,是假的···”

此時,衆人聽到昭常坐在席上,正雙目無神的囔囔自語,卻又聽不清他在說什麼,見此,大家不禁全都向他看去。

而熊槐看了一眼失神落魄的昭常一眼後,便將目光從他身上移走,然後開口道:

“八天前,勷君等三位封君秘密前往六地,然後在六君的率領下,兩萬叛軍直奔壽縣。結果,壽縣南門守將投敵,直接打開城門迎入叛軍。

此戰,叛軍以極輕的代價迅速攻克壽縣,因陰陵慘案而滯留壽縣的前壽縣尹惠子,現壽縣尹孫浩,全都兵敗被俘。而前往六地查案的廷理接子,也因遭遇叛軍而被俘,還在壽縣外清查百姓司敗司馬翦,目前下落不明。”

說到這,熊槐停頓了一下,等羣臣消化完這個消息後,用毫無感情的聲音接着道:

“同一日,曲陽君與東城君等六位封君,率兩萬五千餘叛軍,順淮水而下,直撲淮陰。因我楚國與齊國有約,淮陰並不駐軍,所以,叛軍輕取淮陰,而淮陰君令尹靳尚當場戰死。”

“還是在同一天。”熊槐面色冰冷道:“龍舒君、舒庸君等八位,率三萬餘叛軍直撲廣陵。因廣陵西門守將投敵,廣陵城迅速被叛軍攻克,廣陵守戰死。

據知北涯的探子傳回的消息,廣陵城的探子已經堵塞了邗溝,如今我郢都的大軍,已經難以迅速前去壽縣、淮陰平叛了。”

說完,熊槐見羣臣全都面色僵硬,便將目光轉向昭常,用陰寒的語氣道:“左尹,現在江淮徵召百姓的十八位封君全都反了,對此,你怎麼看?”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