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

趙平大略一觀,然後拱手讚道:“將軍英明,早早的佈下了這顆棋子,如今昭雎的所有行動都暴露在將軍的目光之下,如此,楚人豈有勝算。將軍這次以少勝多,大勝楚國柱國昭雎,必然能名揚天下矣!”

宋墨聞言哈哈大笑,笑畢,正色道:“既然楚軍的謀算本將已經盡知,那麼接下來,本將還得給昭雎足夠的信心才行。本將明日就去鄖關親自督戰,還請都慰從各縣調兵,給楚國水師以迎頭痛擊。”

楚營。

第二日的攻城再次無功而返。

回到軍營後,昭雎立即向桓臧問道:“先生,武當縣的壯丁可否準備好了?”

桓臧點頭應着:“君上放心,武當縣尹發來的消息,一切都已準備就緒,所有的壯丁都已經穿上楚軍的衣服,只等君上一聲令下,便可將壯丁派來大營。”

“好!”昭雎點頭道:“今夜有勞先生親自帶兵出迎巡視,然後再將武當的壯丁全都帶來。注意這些壯丁,不僅要瞞住秦國的探子,更不能讓我們的將士知道。”

“臣明白!”桓臧點了點頭。

是夜,桓臧帶着三千士卒悄悄出營,接着,兩個時辰後,又帶着三千人回到楚營之中。一切都自然而然,無論是秦軍還是楚軍,都沒有察覺到不正常的地方。

第三日早上,楚軍再次在鄖關外擺開陣勢。

接着,昭雎正打算下令攻城之際,突然發現鄖關的城牆上出現上庸郡守宋墨將旗,見此,昭雎不禁皺了皺眉頭。

楚軍這才攻城兩日,以鄖關的實力遠遠還沒有到吃力的程度,結果,楚軍一攻城,宋墨便親自趕到鄖關。

這宋墨是擔心鄖關戰局呢?

還是打算引蛇出洞,自己主動離開上庸,假裝楚軍攻勢猛烈,鄖關不穩,以引誘上庸各縣的楚人冒頭?

亦或者是察覺到了什麼?

心中想着,但是昭雎面上絲毫不爲所動,直接下令:“擂鼓,攻城。”

這是第三日的攻城,接連攻城兩日,楚軍損失並不大,同時也沒有疲憊,這一日的攻城,依舊極爲猛烈,但是,最後依舊無功而返。

回到軍營,昭雎立即召來桓臧:“先生,不知上庸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桓臧奇怪的看了看昭雎,雖然不解昭雎爲何一回到軍營便立即詢問上庸動靜,但是依然迅速應道:“回君上,上庸那邊並無特別消息。不過,因爲漢中那邊楚人紛紛起事的緣故,上庸各縣已經加強了戒備,全都戒嚴了。”

難道是我多心了?昭雎皺了皺,然後搖了搖頭,再次吩咐道:“有勞先生今夜再次換走三千士卒。”

“諾。”

接着,昭雎想了想,看着桓臧道:“先生隨雎多年,雎無以爲報,只能將先生舉薦給大王,以報答先生的辛勞。故,今夜先生帶着壯丁回來後,還請先生立即出營,然後帶着在外隱蔽的楚軍連夜趕往仞山小道埋伏。後日決戰,雎希望能在鄖關見到先生。

待回到郢都,雎必會爲先生向大王請功。”

桓臧聞言呼吸微微一亂,然後拱手行禮道:“多謝君上。”

昭雎點了點頭。

另一邊,鄖關。

宋墨看着秦軍斥候從楚國各地收集來的情報,臉上浮現出陣陣笑意。

“武當縣大量徵召士卒,而且士卒正在縣外聚集。”

宋墨搖了搖頭。

僅僅只有武當縣一地徵召士卒,這說明楚軍的主力必定不是從左近而來,否則此時另行徵召士卒已經來不及了。

那麼楚軍主力從何而來。

宋墨笑了笑,答案不言而喻。

“漢水自丹口一下,一直到鄢陵,已經連續多日未見船隻出沒!”

宋墨頓時眼睛一亮。

雖然現在爲止還未發現楚軍水師到來的跡象,但是漢水之上沒有船隻出現,這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這表明楚國已經徵調了所有的船隻,一則爲大規模的水師船隊讓路,二則避免漢水上的船隻撞破水師行藏,三則用這些船隻運輸士卒。

而且一定還是許多士卒,否則楚國也不必徵調各地的船隻。

想着,宋墨笑道:“看來楚國的主攻方向一定便是水路了。”

次日。

昭雎一大早起來,還沒有來的及用食,便對身側的人吩咐道:“傳本將將令,讓武當縣尹今日將武當縣的士卒全部帶來,務必在日落之時,我軍返回大營之際趕到,不能早了也不能晚。”

“諾。”

接着,用過朝食後,楚軍再次出營強攻鄖關一日,待黃昏時分,又無功而返。

但是,這次楚軍回營恰逢武當近一萬援軍趕到楚營。

楚軍將士原本因攻城三日而微微下跌的士氣,在援軍到來後,頓時再度高漲起來。

昭雎見將士們臉色因爲攻城失敗而沉默的臉,再次露出興奮之色,不禁笑着點了點頭,然後直奔自己的軍帳。

當夜。

昭雎一直在大帳靜坐,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地消息不斷傳大他的手中。

“桓臧已經率軍出發,今夜便會趕到仞山秦營十里外埋伏。”

“水師將軍潘獻不久後邊可趕到丹口,明日一早便可直撲漢水秦軍。”

“鄭當魯奉的人也到了秦軍不遠處!”

···

另一邊,鄖關中。

宋墨查看各地傳來的情報。

“武當縣的楚軍今日增援楚軍!”

宋墨搖了搖頭。

虛張聲勢,區區一萬援軍,再加上鄖關外的近三萬楚軍,就想要攻破我重兵防守的鄖關?

做夢!

“都尉趙平來訊:大網已經張開,魚已入網,只等明日。”

宋墨笑了笑。

“公孫郝將軍率兩萬援軍殺到漢中,漢中的楚長城根本無人防守,公孫將軍輕取長城,明日就會殺到漢中治所郇邑。”

宋墨大喜道:“好好好,公孫將軍來的正是時候,本來我還擔心明日漢中楚人出殺到上庸境內來,現在則後患盡去矣。”

說着,宋墨便冷笑道:“希望明日各縣中有不開眼的人出來鬧事,待本將大破楚軍,必定會將這幫心向楚國的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翌日。

朝食過後,昭雎帶着四萬楚軍全部出營,大軍直撲鄖關。

待大軍列陣完畢,昭雎看着橫在面前的鄖關,面無表情的向前一指:“攻城!”

鄖關的大戰開始後不久。

一支五十秦軍看守,三百民夫運輸的運糧隊,離開鄖縣後,往北面的山中而去。

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