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一路天筏可作塵

司馬權離了武氏夫婦二人,就往那六隻宮鼎處回返,只是到的宮門之前,卻見其中一口大鼎外有不少魔頭飛舞,不覺奇怪。

於是信手抓了一隻魔頭過來,按入自家心口之中,此魔本是他身上魔氣顯化,這一回至身上,其所觀所覺一切,立時現與眼前,猶如自家親歷一般,故他幾是立刻知曉,此是因宮中忽然靈機變動,這將這些魔頭驚動。

他轉了轉念,立往殿後行去,到了一座銅亭之前,一看下方,果是空空如也,原來擺在這裡的一方玉石卻是不見了影蹤。

他暗忖道:“這絕非我宮中弟子所爲,而方纔除了元陽派派來人,再無他人來過,當是其趁我鬥法之時疏於防範,暗中來此取走的,那寶物內蘊清靈之氣,我原本以爲只是丹玉一流,現下看來,當是不止這麼簡單。”

這精石除那口被他毀去的宮鼎之外,幾乎剩下每一隻鼎內借有一枚,先前他並未把其放在心上,經此一事,卻是不得得重視起來。不過該如何利用此物,一時之間卻也拿不定主意。

想了一會兒,他決定先把因此戰損折法力抓緊修煉回來方是正經。

於是轉身至內殿坐好,拿了一法訣,頂上頓有一扇石門落下,將此間合閉。

在袖內稍一摸索,就取了一面漆黑髮亮的墨鏡出來,不過其色澤卻是比原先淺了一些。

他將此鏡反了過來,把鏡背對着自己一晃,霎時間,就聞呼嘯之聲,就見萬千分身自裡衝出,再一具具與他合歸一處。

待魔氣盡復之後。又將之正了過來,稍稍一搖,其中便有金珠浮現,他不停運法祭煉,那些金珠逐漸黯淡,最後化爲一縷縷金氣,自裡緩緩飄出。如此許久之後,那鏡面便又變得如原先一般漆黑幽深。

這樁法寶可把雷火風水諸物一併收來,就連天外毒火烈風亦可收取。只是滿蓄之後,鏡面便會由黑轉白,那時便就是到了極致,無法再容下更多外氣,需得自家使力煉化了去。

因此舉也耗法力,是以他除鬥法時會用上此寶,平日卻並不拿了出來。

將其收好之後,他又取了出來一枚鴿蛋大小的黑珠,往上一祭,便懸停在他頭頂上空半尺之處。隨神意勾動,那珠子之中,就有一道晦澀灰氣照將下來。將他籠在裡間。

有此物相助,修持只三十餘日,因武真人一戰損失去的魔氣又盡數補了回來,不過那黑珠卻是稍稍小了一圈。

他定中醒轉之後,又小心將之取回收好。

無論是那墨色鏡還是這枚黑珠,都是他在虛天之外尋到得機緣,也是憑藉這二物,才得以將本已破散的魔身重又煉了回來。

這時他一招手。一道白光閃過,卻是將那“左道蓮”放了出來。

這件寶物被大元正心劍分化劍光所傷,看去已是有些黯淡,但其可變化無形,便是到德修士神魂之中亦可祭出,用來極爲順手,若是未來有機會再殺得一名洞天真人,威力還可有所提升。是故他寧可耗費法力,也要將之祭煉回原來模樣。

目光凝定其上,張口一吸,將這朵白蓮吞入腹中,用心溫養起來。

時光匆匆,轉眼過去兩載。

這段時間內。魔穴正遭魔蟲附吸靈機的消息也是漸漸傳了出來。

這卻並非張衍着人刻意散播,而是魔蟲着實太多,也難滅殺,再加玄門在魔宗處也不是全然無有眼線,故時日長了,這消息便再無法隱瞞得住。

可這麼一來,玄門中人更是不願動手,指望熬了下去,能逼得魔宗能先行出招,滅殺天魔。而魔宗自也不甘爲他人刀劍,今時畢竟道消魔漲,卻不信玄門能夠耗得下去。

如此無形中卻是便宜了司馬權,讓他在天外又逍遙了兩載有餘,藉着自東華洲中侵奪來的靈機,實力又憑空增進了不少。

而他所立的玄陰天宮,這兩年之中卻是又收了許多弟子,看去隱隱有天外立住腳跟的趨勢。

東海之上,方心岸駕馭鷂鷹,正一處無名島嶼飛馳。

一年之前,他方纔聽聞黃羽公在與張衍鬥法後落敗身亡的消息,當是得知此事後,他整個人頓時變得失魂落魄起來。

自入道途之後,黃羽公對他照拂有加,衆弟子之中,也唯獨他最得另眼相待。

可以說他能有今日,全是靠了這位授業恩師一番傾力栽培。

當時他心情平復下來後,本欲回得山門祭拜,哪知半途之上,卻聞南華早已用違逆門規之由將他開革出門了。

那時他仍不甘心,去了幾封飛書往封成昌等人處去,哪知都是石沉大海,不得迴音。

非但如此,還因此暴露了自己,引得不少南華弟子出來捉他。

他身上攜有不少黃羽公賜下來的好物,尤其是那隻青鳳卵胎,一旦養煉出來,可是能力敵元嬰修士,故惹得不少原先同門覬覦。

兩年多來,他不得不東躲西藏,先後曾投身幾家小宗,然而每回都會被南華弟子找上門來,故後來他只能藏在深山之中。

可儘管他天資聰穎,又身懷上乘功法,可修道外藥卻無法憑空得來。原來他能突飛猛進,那是因爲有宗門在後支持,如今一切全靠自家,卻是進境極慢,這兩年來,除了法力稍稍增進了一些,修爲幾無多少長進。

如此下去,必被他原先所看不起的一衆同門遠遠甩在身後,他不甘如此,且也受夠了這四處躲藏的日子,故在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前往虛天之外投奔玄陰天宮。

只是司馬權最初爲收攬人心,是以每一人都是他親自耗損法力接引上天,後來門下一多,此事就都是交由先入門的弟子去管了,自家早已不來過問。

東華修士如要至天宮去,卻需默誦司馬權尊號。然而去小魔穴中接引得一隻魔頭入體,而後其自會指點你去往該去之處等候,途中若是起了異樣心思,自然會被那魔頭啃去神魂。

然而這些地界此時多被玄門弟子看守鎮壓,是以也尋之不易。

方心岸這魔頭,卻是用身上餘下靈貝,自一名魔宗散修處買來,才免了一番波折。

在天中行渡有三日後,看見海上有一處林木濃密的島洲。感應之中,知自家機緣就是落在此處,於是自天落下。

方到半途,卻是一個恍惚,原來是穿過了一層幻境。

待他收了鷂鷹,落至地上時,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山坳之內,地面之上有磚石砌築出一個平臺,四角立有四根石柱,臺上擺有三十六隻鋪團。相互分隔較遠,其中已十餘個已是座上有人,見他到此。目光皆是看來,相近幾人都是對他打了一個招呼。

他拱了拱手,算是回禮,也是上前佔去了一個蒲團,如他人一般不作言語,只是一味打坐調息。

在此等有一日後,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直到把此間席位佔滿。忽然那四根石柱一震,就有一層黑煙將之裹住,滾滾衝入天穹之中。

衆人再等了有數個時辰,就見一駕飛舟撞開罡雲,往下疾馳,到了島洲上空,出來一個披髮道人,看着下方道:“欲入天宮爲同道之人。可上我這天舟來,若是反悔,也可去得,但今日之事,不可外傳。否則那軀內魔頭必取你性命。”

底下之人無有一個退縮,紛紛縱身而起。往舟上去。

待所有人在舟中落定之後,那披髮道人拋了許多牌符下來,道:“貧道姓陸名安都,這些牌符且收好了,不然入不得天宮之內,可別來怨我。”

衆人不敢大意,都是小心接入手中。

陸安都道:“此去天宮不比來時,要三日路程,你等若有不明之處可來問我。”說着,轉身入了艙室之內。

衆人見他離開,都是放鬆下來,到了這裡,此間當都是同門了,故各自打起了招呼。

方心岸一個人走至船舷,見下方海水滔滔,而遠處東華山水地陸距離自家越來越遠,不禁有一絲恍惚之感,但心中前所未有的輕鬆。

這時一名修士行至方心岸身旁,拱手道:“在下曲連恭,本是東海渡塵宗弟子,因在門中出頭無望,又被同門排擠,索性來天外試試運道,看位道兄氣息,想原來也是在玄門門下修道,不知該如何稱呼?”

方心岸極是小心,報了一個“方諱”的假名,其餘什麼都未說。

那人也不追問他來歷,只道:“方道兄,聽聞天宮之中爭鬥也是激烈,我等三十六人既是一道上得天宮,也算同舟之人,今後唯有互相護持了。”

方心岸倒是認可此點,他以往就是太過自傲,還到處得罪人,弄到最後門內一個爲他說話得人也沒有,反還大多過來落井下石,既然投了天外魔宮,那可以依靠得也只有這些同門了。

這時又有一人湊了上來,看去也是玄門出身,對兩人行了一禮,興奮言道:“傳聞玄陰天宮之中有直通大道的法門,且修行玄陰天宮法門,無論你之前修行的是哪家功法,資質是否上乘,都是無礙,項某一生渴求長生之術而不可得,爲求一窺大道,哪怕入魔,也是甘願。”

方心岸嘴一撇,對他言語之中所謂神通大法很是不以爲然。

南華功法好歹也是玄門上乘功法,且黃羽公早早便就傳下了門中秘典,他自信以自己資質,只要外藥不缺,按部就班習練,洞天不敢去想,但元嬰卻非什麼奢望。

他之所以投靠魔宮,是想尋一個能庇護自家的修行之地,甚至找尋外藥起來也是方便,只要能修成元嬰,那卻不怕再有人找自己麻煩,甚至可如當年那陶真宏一般,自去海外開山立派。

天舟一路上行,半日之後,就撞開九重天雲,再有兩日,就到得宮鼎之前。此時一股黑煙自宮中噴了出來,霎時自諸人身上漫過,將衆人裹了下來,方心岸只覺身上牌符輕輕發顫,似在護持自己,知先前那陸安都所言不虛,於是將之愈發抓緊。

過得片刻,等那黑煙退去,環首四顧,發現已是站立在一大殿之中,前方高臺之上,站有一名面色冷酷,膚色慘白的道人。

陸安都回頭低聲關照道:“那是三師兄於韶,聽聞上面還有兩位師姐,不過陸某從未在宮中見過,是以私下你們可以大師兄稱呼,免得得罪了他。”

交代過後,他領着衆人上前一拜,

於韶受衆人一禮後,一揮手,就將衆人先前置入身軀之中的魔頭全數收了,朗聲道:“既入天宮,便是同門,就無需用此物了。”

衆人大喜,紛紛稱謝不已,他們雖是自願來投魔宮,也畢竟誰也不想一個魔頭整日盤踞在自家體內。

於韶昂然道:“我這處有宮主賜下神符,需用之人可自來拿去,將之煉化之後,就可憑此祭煉魔頭魔蟲,一可用來對敵,一可用來汲吸靈機,若是不願,也不打緊,但每月需往東華一回,爲我宮門收繳下宗供奉的外藥寶材。”

司馬權那些六陰魔蟲對六大魔宗門下弟子侵害不多,但對付起其門下小宗卻無這般客氣了,每月都要威逼其等上繳供奉,那些宗門被逼無奈,也只得屈從,好在他索要不多,倒要能夠忍受。

方心岸一聽,當即決定就領這差事,固然要往來奔波,可卻也免得那魔符入體,縱然知曉魔宮定有別的法子控制自己,但也好過整日與之打交道。

此刻天青殿中,張衍坐於蒲團之上,目光微微閃動,卻是將方纔天舟飛入宮鼎的一幕看在眼裡。

自看過武真人與司馬權鬥法之後,這兩年來他並未閒着,而是一直在推演一門降魔神通,直到月前方纔功成,用了數十日作以試演後,便已是運使自如。

他望着虛空之外,運轉法力將伏魔簡悸動壓了下去,心中忖道:“我原擬三年成就此法,再去尋那司馬權,不過如今兩年餘便就完滿,那卻也不必再多做等待了,南海佈置已是耽誤了不少時日,稍候稟明掌門之後,就可前去了結此事。”

……

……

第二十二章 千里遠行 再上守名第兩百九十八章 化合天地九洲同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自行道無旁礙第兩百五十九章 天河迢迢斷歸路第一百零二章 不循人心機變起第七十四章 意氣若在界未空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暗雙子落山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山幻景第兩百八十九章 混淆天機執勝子第兩百三十章 空城惡風趁虛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斛牌第一百一十六章 身攜寶鏡入魔淵第三百六十八章 自橫天波起神芒第三百八十一章 誠道當可解困束第三百九十三章 過去磨礪一慧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取道助身蔽法力第三百七十四章 氣元渾然可斬神第八十九章 日月更替氣象變 翱空廣翅六名劍第十一章 紫劫珠果第十九章 密計難擋人心易 終究正流在上游第九十九章 梟蟄山下絕機洞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攫地取妖難除第三百零五章 觀尋過往覓前蹤第五十八章 靈穴再現又演爭第十二章 冰盤石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遙心傳神意渡第兩百章 難測過去天外事第兩百八十一章 前劍一斬問勝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氣各演凡世法第一百零七章 分神寄寶留執念第九十七章 道循根本立太玄第一百八十二章 問道意同心有殊第兩百九十二章 心入離忘轉天輪第八十二章 西明靈花可尋鯨第一百二十九章 指向道門得天意第二十二章 一載相隔兩重天(下)第八章 意通殘玉 天機暗藏第五十七章 驀然輕風雨 雲破雁飛還第一百零二章 千年老芝入我手 一叢真火去濁垢(下)第八十五章 掌下游魂第九十七章 道循根本立太玄第兩百九十四章 金火相融 元陽暗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氣滿靈足入定觀第兩百八十二章 火呈靈尊第七十四章 玄功勝往昔 一步贈仙城第二十三章 氣血烽火聚族部第九十三章 借得正陽煉邪毒第八章 意通殘玉 天機暗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砂天洞中見陰靈第一百三十二章 贈法藏靈遮星動第兩百零七章 幻域侵奪執死生第二百零五章 奇機指引通天途第二十二章 入門之位 凡廷供奉第一百三十七章 得睹傾覺巍五行第五十章 道法神通我自演第一百三十六章 蓮華再現世非同第九十二章 六劍渡精氣 陰寶左道蓮第三百一十八章 寶光護得開世門第兩百九十三章 取道唯一皆欲得第一百一十章 奪來故山安衆心第三十三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中)第一百零十章 合則兩利第兩百六十五章 神物有靈自擇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觀幽心明可見清第九十八章 來歷莫測記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遁落赤地聚道心第兩百五十八章 身藏天外盜靈機第三十三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中)第八十章 寂中奪真取元機第兩百九十二章 巨軀遮天顯威容第一百零一章 往空可覓前賢蹤第三百零七章 斬斷濁流還水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陽命劍第兩百二十一章 身去諸天問玄法 從此不言大道孤第兩百三十一章 兩教秘星餘孽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一百五十章 一路天筏可作塵第兩百四十六章 任憑天風雨 我自一劍開第兩百七十三章 神霄起亂失天符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血轉脈替生死第二十八章 驚辰天宮第六十八章 南蕩水澤 妖將阻路第一百七十章 天精可煉清鴻劍第六十七章 不敬至寶改前規第兩百五十六章 天數一轉漸凝真第一百四十一章 人心不絕道自存第三百三十七章 觀神可知本來心第兩百四十五章 天外宮臺已臨空第兩百七十三章 神霄起亂失天符第十七章 天發殺機屠滿樓(中)第十九章 劍分兩界一氣虛第三章 凝氣築元 神意爲乾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潮起伏顯疑蹤第兩百六十一章 血魄隱子第一百四章 去而復返 再圖星珠第兩百零八章 天爐再開 祭劍重煉第兩百十五章 引龍還陰水 七星小劍燈第六十八章 氣落半天執妄消第五十三章 觀星氣運測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