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玄之法可參鑑

張衍拿起的這一枚玉簡之中,記載有一門功法,此法名喚《渡玄圭旨》。

這是一篇實則只是傾覺山中低輩修士習練的道功,憑藉此門功法,只從表面上來看,能一路修持到元嬰境中。

可他十分清楚,這實際是不可能做到的,便是在任何修煉外物都是不缺的情形下,也無法完成。

因這上面雖有功訣,但卻獨獨沒有與之相伴的竅訣秘傳,若有人照此修煉,有時明明只要一句口訣就能邁過去的關卡,卻因缺少秘傳,就很可能會停滯不前,甚至還找不到問題所在。

是以此篇功法就是不慎流傳了出去,其主也不怕宗門傳承外泄。

不過同樣一樣東西,落在不同人手中,就會產生不同結果。

憑藉那一本“太玄渾天無形真罡”,還有這一本道功,他已是可以斷定,傾覺山與太玄門縱然本不是一家,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所修功法,是從五方五行太玄真光中倒推而出,可以說無論是太玄真功本身,還是後來所施展出來的五行真光神通,與原來功法相比已是大不相同。

他之所以不將這門功法傳給後輩,那是因爲直到現下爲止,此門功法還在不斷完善之中。

可這畢竟與太玄門功法同出一源,彼此之間還是有脈絡可尋的,有了這一門《渡玄圭旨》,他就可以利用《九數真經》從中推斷出更多東西,從而彌補不足與缺漏之處。

wWW●tt kan●¢ 〇

不僅如此,他有殘玉在手,甚至可以在玉中分身之中將這一本門功法修煉到深處,細細體悟其中變化,那就可以將功法推至更上一層。

若能當真做到。那麼帶來得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在功行進境之上可以有所提升,再一個,或許此門功法不再只侷限於他自己一人修持。而是可以挑選一個合適弟子傳授下去。

只這一份收穫,就不枉他來此一遭了。

他點了點頭。將這枚玉簡收入袖中,準備回去再做深研究,下來便又往其他壁龕之中看去。

出乎意料得是,這裡不單單收藏有金鸞教的功法,還有許多其他門派中的神通道書。

粗略數了下來,差不多有三十來個宗門,這些道訣功法之後還特意註明何時到手又從何人手中奪來,些相距不過一載。看這模樣。擺在了這裡的極似是一些戰利品。

張衍轉了轉念,這大概是傾覺山在某一段時日曾四處攻伐他派,或與某方大勢力交手,並取得了不小進展,否則左弘不會有這麼多的收穫。

考慮到這些道書皆是不俗,很可能左弘只是挑選了其中一部分擺放在此處做爲裝點,那麼被滅去的宗派可能遠遠不止眼前所見到得這些。

這足以證明,至少在那個時期,傾覺山一脈稱得上是無比強勢。而這樣的宗門,顯然是不太好打交道的。先前他的謹慎之舉卻是未曾做錯。

因這些功法對他來說意義不大,故是翻看了一陣,就放了下來。

只是這個時候。他忽然察覺到其中一枚玉簡似有異狀,拿起感應有一會兒,目光一閃,起指在上一抹,須臾,一道亮光過去,識海之中卻是顯現出來一張山川地理圖。

此圖之中,三月一星自成一體,圍繞一陽而動。那地星上密密麻麻標示有各方勢力,尤其惹人注意的。是遙遙在上的陽星,其中有一隻盤頸團疑的大鳥沉眠。

因其上所書文字他並不認得。不知是這顯示的是哪個界空,倒是那大鳥與那宮城中所見的金鸞有些相似,或許兩者間有些關係。

這玉簡之上的禁制當是凡蛻修士所下,故是左弘到手之後也不曾發現此圖。

可僅僅是這麼一副輿圖,沒有必要隱藏的如此之深,是以這裡面肯定還藏有什麼其他東西,他一時看之不透,略一沉吟,就將之收了起來,決定帶了回去再仔細察看。

此時這裡的典籍差不多已被他翻看了大部分,只餘最後一個壁龕未曾看過,於是行步到此,拿起一看,發現這裡擺放的書冊,居然都是關於金鸞教的記述。

在他看來,此教能夠築造出如此龐大的穿渡法器,甚至能在山海界中還開闢有一個小界,其實力根底必然不弱。事實也是如此,按這記載上所言,金鸞教乃是烏後界大教,其下有數百家宗門,勢力極其龐大,早先傾覺山修士與其對上時,因上層戰力大多不在,着實被佔了不少便宜去。

在兩方大戰了約有千多年後,隨着傾覺山大能陸續歸來,金鸞教漸感不支,而後在短短百載之內就分崩離析,除了一些殘存教衆之外,已是沒什麼威脅了。

除了這些書冊之外,他還在這裡翻到了不少傾覺山弟子送來的書信,而把這些都是整理起來,不難理出一條線索,金鸞教在某處有一個秘藏,那裡很可能藏有一座極爲重要的法器。

張衍笑了一笑,道:“原來如此。”

先前他就有所疑惑,左弘是如何在虛空元海追敵的,要知此事除了那些大神通者,餘下之輩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此刻看來,顯然事實真相併不如左弘自己說得那般。

真正情形,應是此人發現了金鸞教一處秘藏,並從中找到了一駕兩界儀晷,從而得知了山海界的下落。

其爲了獨吞好處,又或者對自己有足夠信心,故是並未將此事告知門中,而是一人做好了充足準備,往此處飛渡而來。

但他未曾想到,已有金鸞教這一支“餘孽”躲藏在此,或知曉了也不在意,於是雙方展開大戰,最後才葬身才在了山海界中。

還原此事後,先前種種疑問都可解開了。

張衍搖了搖頭,若不是左弘當年私心過重,或許山海界早被傾覺山佔去了。

再在這間洞室中待有片刻,見再無什麼值得一看的東西了,他就退了出來,又往別處走動起來。

不久他來至了這法舟中段,這裡艙室極大,可以說是佔據了整個舟身的四分之一。

此是爲一株灰白色的寶樹留出存身之地,此樹枝椏精秀玲瓏,並無半點葉片,而是結出千萬靈絲,在枝頭上環繞盤旋,並有五色光華流轉,看去美輪美奐。

他微覺意外,道:“這法舟之內靈機充裕,原以爲是有丹玉或是靈池一類的物事支撐,不想竟是存有此寶。”

這一株寶樹名爲“石玉瑚”,與那龍府之中的“天地胎”一般,算得上是一件天地靈寶,可以不斷向外彌散靈機,供修士取用,而此樹長得如此之大,在取下來之前,當是歷經億萬載靈華孕育了。

此物本身價值已然不小,尤爲引人注目的,這其中居然還似經過傾覺山大能的神通加持。

張衍眼下只是站在面前,就隱隱覺的太玄真功有自發流轉之勢,很顯然,修持太玄一脈功法的弟子在此物之下修行,能夠從中得到更多好處。

寶物唯能者居之,姬無妄能佔據天地胎,那是因爲其有這個神通法力護持,但若在落別人手裡,但必會引發爭搶。

左弘只是洞天修士,憑其自身實力修爲還不足以獨佔此物,但若是得長輩賜下的,那麼足以證明,此人來歷大不簡單,很可能是傾覺山重要人物的弟子或者子嗣。

不過眼下他無需去關心這些,至少在短時之內,他不準備與此界修士有接觸,來日等功行有所成就,自會去往那處拜訪。

他在此處停留片刻後,又行至後半段舟身之上,這裡存有不少妖禽的軀殼,無一不是羽翼鮮麗,似被法力所禁錮,各是擺出生前某一刻的儀姿。

這裡不禁讓他想起青瓔大聖那擺放諸多妖魔屍骸的洞窟,不想左弘與其有着同樣愛好,在那金銅大架之上,還特意清理出一片空地,擺放着一枚一人多高的晶玉,可以感應到,裡間有一絲微弱生機。

張衍心下微動,在虛空元海之內,除了修至凡蛻這一層次的修士,任何生靈都無法在先天渾滅元光之下存身長遠,這晶玉居然還存有生機,雖不知道是何物,但被鄭而重之的放在這裡,顯是不凡。

考慮了一下,打了兩個禁制上去,並不再理會。

在前後搜索一遍後,見這裡再無什麼有可能暴露山海界的物事,他便返回舟首,這裡有一塊碑石,正是整個法舟的陣樞所在,只稍加煉化,就將之納入掌中。

再是起法力一轉,只覺身軀微微一震,重又回得山海界中,稍稍一算,這一來一回,又是三載過去。

與此同時,有數股神意過來,卻是九洲幾位凡蛻真人感得法舟破開天地關門,故來查看,在他做逐一出迴應之後,就又陸續退去。

他並不立刻返回渡真殿,而是收了法舟入袖,再一次落到那遺宮之前。先是一揮袖,揮去了門上禁制,而後伸手一拿,那一尊金鳳雕像頓被攝拿出來。

先前那那能遮去凡蛻感應的正是此物,只是不知用何物築造,連神意也難以往裡侵入,更無法收入到乾坤袖囊之中,故是此前並未收取,這回正身前來,正好順便收了。

做完此事後,他無心在此多留,把法力一轉,踏破虛空,便就往山門方向折返。

………

………

第兩三十章 大元正心劍 索靈陰血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春臺上論大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法當由我心來第兩百二十一章 借血煉寶諾人情第六十章 真魔入世卷 塵劫第一百九十章 各有渡船過重山第七章 摘來玉寶開界關 昨日惡濁今又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梭可辨靈機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從高起卻低徊第兩百一十七章 外道可鑑前行路第一百章 天虛舉明一神失第九十二章 六劍渡精氣 陰寶左道蓮第兩百零四章 玄蟒白虎羅氏妖第一百章 原非樹上果 同是渡海客第兩百十章 靈華一聚撼四方第一百九十五章 心象神返大靈碑第三百七十章 取中策各得其利第七十一章 搬弄人念代天意第十六章 天發殺機屠滿樓(上)第五十七章 驀然輕風雨 雲破雁飛還第兩百七十二章 可去天南斬懸明第九章 人心一動起殺劫第二十七章 過去留影識金爐第四十九章 白氣朝天日 水鶴觀金陽第一百一十章 人魔分道歷星塵第三百八十八章 名符可辨真虛妄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得靈心見月明 四海潮衝蛻鰭鱗第四百零一章 了得諸事歸山門第六十四章 百年謀算,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陰氣滅軀奪生門第兩百零二章 道舉魔成玄陰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崖殘橋銷魂途第十章 羽蔚行空擒掖揚第三十六章 悲喜人偶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三百三十九章 雲岸之上起風雷第六十九章 靈虯鳳劍哭雀袋第一百七十章 推開門關禁皆破第兩百零九章 清氣終落洗冥空第八十八章 晏女招攬第六十章 玄光滔空卷血雲(下)第十五章 六合大藥 銅魚稱丹第三十四章 玄澤真水 一品丹煞第一百八十七章 源綱走獸圖第九十四章 外魔煉心石化金第五章 只求玄靈不取仙第兩百一十八章 奇靈顯御破魔府第四十三章 二上昭幽 天池妖主第一百七十章 重門之後非絕巔第九十三章 開天承法佈道傳第五十七章 可入渾天平不清第兩百六十六章 見觀知世心有成第一百零四章 似是魔府露隱蹤第三十章 龍柱之會第四十三章 乍聞山海卷巨瀾第一百四十九章 功滿法轉十二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宗豈由言語定第三百零七章 此去極天宿星樓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究難消妄念執第兩百四十五章 周遊妙無窮 一羽定天機第兩百一十五章 法力蔽天懾敵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擺列神位自有度第一百一十七章 設壇拜法築神通第一百六十八章 敕印鎮定運機數第一百四十章 氣法難沾功果避第兩百七十一章 攬得化丹蔘玄文第四十章 劍創莊責 正清之漏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宗齊來爲神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計轉寶鏡第三百九十九章 禁關白魚種露蓮第二十二章 千里遠行 再上守名第兩百九十章 掌落血潮翻天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借物代形 金印入手第六十四章 靈寶自待有緣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筆可畫除魔印第兩百九十一章 玄遊宮第三章 凝氣築元 神意爲乾第二百七十章 上道由己不由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意迷識難知真第一百六十九章 列玄追繳第兩百五十五章 未渡舟筏先渡心第三十一章 南山風陵海 鯉蟒欲爭龍第四十四章 鬼蜮之術豈稱法第七十三章 千幻圖鑑 改頭換面第二十九章 可引陽烈照濁泉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日之約論勝負第五十五章 劍中也有生克變第一百八十章 神因印量見魔影第四十四章 鬼蜮之術豈稱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劍鎖天地 聚土成鋼第五十七章 氣照盛天只未覺第二十章 一念興造天地樓 清溪對飲言興衰第一百六十三章 心感因生惑神氣第兩百一十五章 法力蔽天懾敵心第一百九十章 會賢謀議取碧羽第一百九十一章 化融諸偉不見形第九十五章 但憑手中劍,斬破萬里雲(四)第兩百九十四章 問道崖下玲瓏石 鴻鶴已去難成仙第兩百零八章 降魔寶錄隱玄妙第三十四章 往來過去皆落意 神橫諸世氣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