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開闔天機用道缺

在大道棋盤之上,大德與造化之靈的對弈使得諸世諸界乃至造化精蘊之地都是併合了,然而這裡面卻並不包括九洲。

因爲那是一處極爲特殊的所在。

張衍對這一處地界的認知是不斷改換的,真陽之時,認爲這可能是一處有別於其他界天的存在,不過也無甚稀奇,因爲諸天萬界之中,這樣的地界實在太多了。

而至煉神之後,他已是超脫了現世,那時再觀,又有不一樣的感受,曾還私下想過,這是否是諸位祖師合力塑就的渾天。

待得成就大德,他卻是能夠觀得此中幾分玄妙了,只是因爲覺得機緣不到,故是也沒有往此處去。

直到他坐上大道棋盤,下來又與造化之靈一番鬥戰之後,才真正認清此地的本質。

九洲乃是諸有之缺、萬物之缺、大道之缺!

何謂“缺”?缺就是變化。

唯有這等缺失存在,大道才能夠得以轉運,才能進行變化。

也正是因爲這大道之缺的存在,迫使修道人不停去追逐完滿,追逐上境;若是無了這等失缺,也就沒有了變化,道途也就走到了盡頭。

當然,這裡需要明白,九洲與九洲地陸是不同的。九洲乃是大道之缺,九洲地陸僅僅是因爲正好落在大道之缺上,所以便是少了九洲地陸,大道之缺也仍舊是存在的。

造化之靈的道法可以涵蓋諸有乃至一切,甚至連他也不可能正面相抗,因爲這就是大道的力量。可是同樣,此法卻無法將這大道之缺遮掩下去,因爲這“缺”就是這門道法所能發動的根本,而有此缺存在,此法才能夠得有轉運的餘地,若是無有,那麼這道法從一開始便就無法化變了,掩蓋了這處,也就等於掩蓋了其本身。

當初造化之精破散,造化之靈化顯之後,那些功行高深的大德,諸如太冥、鴻翮、曜漢、陵幽這四位祖師,還有易衝及那位囚界之主因爲九洲的獨特之處,所以都是送了一具化身過去,並將道法傳至此間,以保人道還有傳承接續。

然而此乃是缺失之地,任何偉力過來都會有缺,甚至在半途之中就被重重消磨,以至於不斷退轉。

縱然諸位大德可以將自身送渡來的偉力繼續維持在高渺層次之上,可若不順從此等變化,那就永遠無法入得此間,於是只能選擇降低那化身層次。

可諸位大德儘管做了諸般妥協,可其等後來遭受的麻煩還不止於此。他們的偉力在前往九洲之時,卻無法如自家所想一般立刻到達這處,而是在缺失變化之中徘徊了許久,這才最終沉澱下來。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張衍入道之時,四大派傳承不過萬載之久的緣故。而同樣是太冥祖師化身所爲,在餘寰諸天留下的玄石則是經歷了百萬載無主的歲月。

不過太冥祖師道行甚高,能夠大致推算出九洲道傳之中若有人傑出現,機緣就在百萬年內,而過了此限,也就不必再等了,這纔有了若百萬載無人去取,則留給看守之人一脈自行處置的說法。

而除此之外,幾位祖師於布須天中所開闢的渾天,則是更爲久遠,早在布須天生成之時,便就落至此間了。

張衍曾於心中推斷,或許這幾處渾天就是幾位祖師原先成道之所在,後來才挪移至了布須天處,方纔寄於其上。

九洲因爲是大道之缺,本來應該是無法輕易望見的,恐怕也是因爲造化之精的破碎,才被諸位祖師感應到,並把這裡當做了最後倚仗。

事實證明,造化之靈的力量的確也沒能滲透到這裡。

這或許是當時劫力的出現,還有諸位大德的糾纏對抗,導致其人無暇顧及這些。也或許是此僚身居高渺,故沒有往低處去俯瞰。

可以他此刻的目光來看,很可能對造化之靈來說,九洲在其人道法之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本能的將此處給忽略了過去。

他轉念到這裡,便起意一感,少頃,便察覺到了冥冥中那一股牽引之力,這是因爲他曾經在此間留下過一脈道傳,故而才能得此感應,不然就要自己再設法尋去了。

在看定之後,他心意一起,便化得一縷分身,往此處沉入進去。

以他現在這大德之身,是不可能全身入到此地的,因爲他的力量實在太過強盛了。

九洲本是介於有無之間,若他強行往這裡去,那此處對他來說永遠都是不存在的。

唯有減弱力量,甚至降低到與諸位祖師當初進入九洲時的同一個層次,才能見到此處真實一面。

他分身偉力在經歷層層削減之後,終是見得了九洲出現,可正要入到此間之時,卻忽然感覺這裡變化甚多,似一不經意,自身就要走到九洲地陸之末,或者乾脆去到九洲地陸之前。

本來這也沒什麼關係,可是他覺得,這裡生靈與外界幾乎隔絕,自己此番迴轉,也當給其等一個道法機緣,於是推算了一下,找尋到一個諸派破界飛昇之後的所在,這才一步往裡跨了進去。

倏忽之間,他這化身便落在了一處蒼茫遼遠的地陸之上。

當初人劫之後,南崖、北冥等洲都是打崩了,唯有東華洲尚還完整留存,因爲當初玄術比拼沒有波及到這裡,所有生靈都是得以留存,所以儘管洲陸之上沒有一絲一毫的靈機,可依舊散發着一股勃勃生機。

他望有一眼,也是略覺感慨。

當初他留在這裡的化身早已消散了,而他所傳下的道法雖無需外物,可因爲自身功法道行所限,故只能推演到開脈破關,與後來演教的道法相比可謂相差甚遠。

不過這裡還有另一個原因,九洲地陸完全是單獨變演出來的,又正好位於大道之缺內,與界外諸天本沒有什麼關係,這裡的生靈與造化之精破碎後的性靈非是同源,所以極難尋到去往上境之法。

可現在他既然回到了這裡,也就不會厚此薄彼,自該將演教之法也是傳了下去,讓此間生靈也有一條去往大道的道途。

他一揮袖,天穹之中就有無數星光落下,化爲無數傳法石碑,往九洲灑落而去。

在做完此事後,他又沉思起來,到得這裡,僅只是第一步,下來所需做之事更爲關鍵。

他先前於神意之中曾經做過推算,從最後所得結果來看,哪怕只是一個分身,只要成功能躲過那道法的吞奪,也就能把一神留存下來。

可他卻覺得,此事涉及到大道之缺,變數極多,照理推算到最後應該出現各種礙難或者乾脆模糊不辨,而得出的結果這般符合自身所願,這便很有問題了。

而既然有問題,那麼反過來看,是否就是說僅只是分身落於此間的話,那最後就無法執掌大道?

他在深思之後,認爲很可能是自己躲入大道之缺後,等同於承認了自己也是屬於缺的一面,那就是自行放棄了參與大道渾一,從而失去了執拿大道的機會。

其實就算分身落於九洲之中果真能夠躲過這一道法變化,他也是不能接受的,他辛苦勤修得來的功行乃是自身存在之根本,又豈能輕易捨棄?故他要找尋到一個能使正身同樣迴避那造化之靈道法的辦法。

他來到這裡之前就有過一個設想,假設他在九洲之中再次尋得一門道法,並且這門道法並不亞於他先前尋到的力道,那麼自身就等於仍又是參與到了渾一大道的局面之中,這樣也就不會被排斥在外了。

那現在是否還有其他道法存在?

答案是有的。

成道之路,分爲氣、力、法三道。

氣道乃是人道先行之路,諸位大德都是以氣道修持而成就己道。而力道,以他現下來觀,則極可能是異類爲主的成道之路。

不過正如氣道可爲妖魔異類修行一般,人道生靈一樣可以走上力道之途,所以兩者之間是沒有什麼明確界限的。

而那剩下的法道,則是最爲獨特的一門道法。

此法是基於那一線天機緣法的存在,從道理上說,若有一名生靈能夠得悟大道玄妙,那麼無需修煉,也無需任何外物,頃刻之間便可登上道法至境。

這實際上從來沒有人做到過,造化之精未曾破碎之前沒有,造化之精破碎之後也沒有,可偏偏純以道理而言,這等可能又是存在的。

張衍對此曾經有過一番推算,他發現幾乎所有天機緣法都被氣、力兩道佔據了,可以容法道挪轉的空隙已是極爲有限,也就是說,此法在正常情形下是沒有人能夠走通的。

所以他得出結論,除非有一天,氣、力兩道的大道規序一齊消失不見,或者乾脆是被什麼力量給動搖了,那被這兩道所侵佔的天機就會得以釋放,要是此刻恰好又有人能悟得大道妙果,那就能進而成就此道。

而現在這等時候,不就是法道可以運轉之時麼?

用不了多久,諸物諸常,大道規序都會被造化之靈的道法所吞沒,在這渾合一切的結果之下,無論是氣道還是力道都將不存,本來層層嚴密,又規序嚴謹的上下界限也將會徹底打破,屆時就是趁隙奪取法道之時!

…………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心恨無常祭人間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陣啓禁入魔地第七十四章 力道修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劫前託付事 海上再掀波第三十四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下)第五十七章 白鼎壓氣數 舊怨生鬼謀第一百三章 辨氣識靈機 五派分龍柱第三十七章 誅妖奪牌 謝氏贈蛟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道通玄展真光第八十四章 諸世落法斷執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道通玄展真光第兩百四十三章 陰芒邪怪天外妖第兩百二十一章 靈真壓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拭去凡塵天外仙第四十五章 禁中轉變化 秦陽鎮陣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虛天蕪星見生靈第四十五章 去留隨心 鏡中磨劍第兩百五十二章 陣圖金鎖難登天第二百七十九章 身在高遠瞰世真第六十五章 玉像延壽挪氣數第七十八章 心魔之咒 騙入竹節第二十七章 過去留影識金爐第九十九章 梟蟄山下絕機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鈞陽壺第七十八章 百年謀算殺機現第兩百五十二章 棲霞火裳 縱地彌塵第七十二章 尋由本來非一氣第五十三章 玄靈島第一百七十八章 玄重太息鎮法身第兩百八十七章 百川流聚爭神秀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法趨同化一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擺列神位自有度第一百六十章 爲用功行借清靈第五十九章 錦圖知空絕天通第四十四章 神法傳渡尋草木第六章 頂上神華放光明 還回舊宮點天青第兩百零五章 唯得令符定心針第兩三十一章 至寶再護身 入靈爭勝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蓮華再現世非同第八十章 劍馳連珠變 遁空演神通第七十二章 道法不同不相謀第十四章 魔道初現第二十章 衝玄臨門 妖蛇指路(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星河忽渡不速客第六十二章 爲爭龍柱攬異修第兩百二十一章 借血煉寶諾人情第兩百一十二章 踏錯天關失至寶第兩百九十四章 千十劍若一貫兩界第兩百四十八章 點血辨氣尋前蹤第二十二章 一載相隔兩重天(下)第六十九章 再演玄始天外返第兩百六十九章 霄流諸宇煉真神第四十一章 拱北殿上失命牌第二百七十一章 舉勢奪機爭天意第兩百一十七章 爲應劫難煉神寶第兩百一十二章 界中不靖當須平第一百一章 八柱葬歸靈 九黃飛星珠第九十五章 念種辨機石 劃謀劫前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神通化相鎮天魔第三十八章 斬斷氣海殺神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瀾之下藏隱川第一百九十四章 引法趨同化一意第六十九章 戰罷山海動諸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心感因生惑神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情終歸渡法緣第一百七十二章 鑄劍藏靈待磨鋒第兩百四十七章 化還血軀斬陽首第二十五章 還陽酒第兩百五十五章 寶地煉禁有先後第三十九章 萬妖屍骸造頑兇第十一章 當去山外拾遺珠第八章 雲深盡處道敵蹤 半天之外試玄機第十四章 氣海初化 明氣一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法截氣化劍衣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紙敕封授真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返歸諸有定世常第兩百零七章 地行神符藏密機第十四章 遊轉萬空尋始終 還得外身見前塵第三十六章 圍戰鯉妖 語罵方震第一百零五章 外借神意入造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邪祟穢毒亂古洲第三百六十章 邪穢不淨毒侵神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妖再現第兩百五十一章 堅身豈懼外邪侵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轉自然合天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身劃道演雙神第三十九章 萬妖屍骸造頑兇第四章 殘玉遺字 大衍神機第三十六章 東去尋四候第三百九十五章 元海之上造化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爐煉寶第一百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五)第兩百九十九章 借寶破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玄機引來授元主第三章 仙羅宗第兩百五十五章 寶地煉禁有先後第四十七章 玄蛟大鉞斬海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採得一風生玄翼,拂去塵身踏仙關第五十三章 前倨後恭 大勢有定第七十三章 千幻圖鑑 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