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情有情皆是道

就在張衍離去之後,一處島洲之上,一隻青蟾從石隙之中蹦了出來,目光陰冷地看了看天中,隨後往水中噗通一躍,半晌遊至那水府之前,大嘴一張,吐出一線金光,打在石門之上,但聞隆隆一聲,其便轟然開啓。

它往前一躍,飛快竄入其內,再是一聲大響,洞門又是合閉。

入得裡間,它思慮道:“小輩這處找不得我,那隻會去別處去尋,暫不會再轉來此處,可得些許安穩了。”

一直以來,它就未曾藏身什麼洞府秘地之內,而是把神魂附在了一隻青蟾之上,並以此躲過了蟲兵天羅地網般的搜剿。

然而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可藏納他神魂的軀殼極是難尋,就算這隻青蟾也是千挑萬選而來,且每時每刻還需他需精血維繫,若是遇得意外,無力再換一具,那時神魂就無所依憑了。

然他令他的爲難的是,一旦以精血煉造肉身,就會有妖氣泄出,恐怕立時會被察覺了去,是以必得尋覓一安穩之地。

這處石府是在他脫困後找尋法寶時無意撞見的,先前也未曾怎麼在意,而放在眼下,卻是一個上佳去處。

只是就這麼藏入進去,也終究也會被找了出來。迫不得已之下,就冒險耍弄了一個小計謀。

先是設法把引得張衍一方注意,令他們前去探查,待之走後,自己再搬了進去,因這處已是探訪過。料必不會再來,如此他就可以安穩渡過一段時日。

它往地面一趴,就緩緩分出一縷精血,開始小心養煉肉身,若是靈機旺盛,只要有充足時日,可再度演化天妖之軀,可現下卻只能稍作調理,使得那精血耗損不至太多。

大約十餘日後,他似察覺到什麼危險。悚然驚起。仰首而起,瞪眼朝外一看,卻見兩條蛟龍身影正於水府之外盤旋,哪還猜不出此番算計已被對方窺破。頓時心頭一悸。若等正主到來。那必無幸理。

它情急之下啓了石門,雙足一蹬,衝了出來。

它心下明白,此時不拼命絕然衝不出去,一到外間,便就不顧一切催動精血,身形霎時暴長,眨眼到了百十丈高下,腹部一憋一鼓,咕咕地發出一聲怪音,而後張嘴一吸,周遭數十里水域,立被一股攪起無邊漩流。

那兩條蛟龍被水流一引,身形一下便被扯動,也是吃了一驚,它們本是水中靈長,馭水行雲乃是天生神通,可此刻卻好似陷入泥濘中一般,轉運騰挪變得極是艱難。

不想這妖魔到了這般地步,還有這等本事,它們連連掙動身軀,想要擺脫困縛,可這神通好似與天地禁鎖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時間竟是無可奈何,只得一步步被扯入進去。

妖蟾目露陰狠之色,心下忖道:“先將這兩條小蛟吞了,補足些元真,纔可逃了出去。”

眼見得就要得手時,頂上忽有一縷細細金光落下,他渾身一個激靈,察覺到不是好物,哪裡敢抵擋,慌忙往旁側一躍,可就在此時,那處忽然飛來一枚貝葉,好似早已等候在此,一道光華落迎頭罩下,立將它圈入其中。

而後那光華憑空一旋,愈轉愈小,最後變作寸許大,破開水面,飛去天中。

張衍在半空伸手一捉,將之拿入掌中,稍作感應,見那縷神魂正躲入一滴精血之中,看去還是不肯服輸。

他淡笑一聲,取一張符籙出來,往其上一貼,扔去袖中,便往天中塔閣拔身而去。

到了塔閣之內坐定,他拿起一柄如意,輕輕一揮,正前方雲煙騰起,憑空升起一隻三足銅爐來。

起兩指一夾,將那妖鏟神魂取出,往爐中一投。

這妖到了這番田地,此妖已是折騰不起什麼浪花來,也無需他來親自動手,以這煉爐一口,也無需多久,就可將之煉化了。

半個時辰後,張衍起意一察,爐中再無半點遺痕,知是此妖已徹底除盡,不禁思忖道:“這三洲妖物算是掃平,我可靜下心來,參演那三洲蝕文了。”

思定之後,他起意一召,把雙蛟和張蟬都喚入塔閣內,關照道:“近日我需閉門參悟道法,不知何日有成,爐內有不少丹藥,你等可拿了自去修行,不待我喚,無需過來。”

張蟬道:“老爺,小的願在身旁伺候。”

兩蛟也是大表忠心。

張衍揮袖道:“我需用到你等時,自會相召,且去吧。”

三人不敢再多說一句,諾諾退了下去。

張衍待三人離去後,一人靜坐塔閣三日,這才試着探尋這三洲之內所藏蝕文。

此一回無了顧慮,又無外事牽扯,是以放開心神,不再拘泥一洲一隅,而是徑直去感應那山水間的靈機脈絡。

西三洲天穹之上,一幢塔閣在天中漂游,由北至南,由東至西,伴月隨陽,一飄便是十餘載歲月。

三洲凡人不識星辰,只以爲這天中添了一盞神主天燈,時時膜拜。

張衍沉浸其中,渾不知時日流逝,直到有一日,他身軀微微一震,自定中退了出來。

然而他目光之中,卻仍存一絲思索之色。

這蝕文中記載的,乃是由兩名修士因各自道途不同,從而引發一場道理之爭。

究竟雙方身份爲何,已無法查證,而大致經過,卻是其中一方認爲,天人殊途,以人身窺天道,必要捨己從天,以其不自生,方能長生,不如此不可臻至道。

而另一方則認爲,人之爲物,秉天地至靈之氣而生,所爲之事,自在天理之中,天心即我心,我心即天心。堅己主道,則方寸之動,即成宇宙。

兩人誰也無法說服對方,於是借西三洲山水擺開蝕文,試圖引來同道應和。

這番比鬥結局如何,張衍無從去知曉。他此番看了下來,不過得了其中十之一二,許多精深奧妙的闡述,因自身道行所限,卻也無法看得明白。

而且其中還有一樁古怪之處。不少地方遮遮掩掩。說得含糊其辭,這倒不像是有意隱瞞,好似是在避諱什麼一般。

值得一說的是,兩人在天地一方刻畫下來。因演化妙理。居然不約而同推算出了西三洲未來遭劫一事。

不過兩人皆是認爲天地生萬物。可毀亦可造,可滅亦可生,都未放在心上。只是在最末才提了一句。

張衍細想下來,覺得二人爭論之處無非在於是由天馭己,還是由己馭天,是天道爲人道,還是人道爲天道。

在他看來,前面那一條捨棄自我之途,是斷然不會去求的,假設自家要選,那必是後一條路了。

一念及此,忽然之間,他心頭泛起一股難以言述的玄妙之感,

神情微動,再一感應,發現主張捨己從天的蝕文脈絡,竟是消逝,再也無法觀得一絲半點了,好似從來不曾出現過一般。

他念頭一轉,頓時瞭然。

原來此局無所謂對錯勝負,修道人心中認同哪一道,那就是哪一道勝了。

到了這裡,他不禁陷入深思之中,“再如何,這終歸是他人之道,我之道,又究竟爲何呢?”

玉霄派,移星宮。

一名手持羽扇,約是三旬年紀的襴衫修士走入丹室,對位上吳豐谷一揖,道:“見過師兄了。”

吳豐谷虛虛一擡手,請他坐下,便道:“師弟來此,可是族老有話傳到?”

中年修士輕輕一搖羽扇,“便是小弟不說,師兄也能猜到,”

吳豐谷淡然道:“師弟有話直言就是。”

中年修士目光炯炯看了過來,“族中遣我來問,前幾日上人喚師兄去,到底說了些什麼,爲何事後不見回稟?”

吳豐谷面上看不出什麼表情,道:“也無他事,不過指點一下爲兄功行,還有便是再過幾月,周師兄就要功成出關了。”

玉霄大弟子周雍,無論門內聲望,還是世之評價,皆是凌駕於吳豐谷之上

只是其自閉關之後,已是兩百餘年不曾出關了,是以門內大小事宜,皆是由後者代勞。

中年修士聞得這話,手中動作一頓,皺眉道:“這可是大事啊,師兄怎麼不去爭上一爭,莫非當真甘願……”

吳豐谷卻打斷他道:“此未必不是好事,門中本是能者居上,那三大重劫,千年內只會愈演愈烈,周師兄若有本事,自當領袖羣倫,我別無怨言。”

中年修士神色古怪地撇了吳豐古一眼,隨後搖頭一嘆,微帶諷言道:“聽聞少清清辰子,溟滄齊雲天,功行皆已到了這一步,若能捱過大劫,想來就是他們三人左右大局了,至於旁人,怕是如那伴月之星,黯然爲之失色了。”

吳豐谷卻似未曾聽懂他話中之意般,平靜言道:“或許還要算上一人。”

中年修士點點首,道:“自然,那宇文洪陽也不可小視。”

吳豐谷搖首道:“我只說我玄門之士。”

中年修士目光亮了幾分,身子往前一傾,道:“師兄以爲是誰?”

吳豐谷目光看向他,緩緩道:“溟滄張衍。”

中年修士一愕,過了半晌,才點頭道:“若論天資稟賦,我輩之中能勝張衍者,確實寥寥可數,但師兄莫要忘了,他修道只三百餘載,便有成就,又在四五百載之後,眼下何須多提?”

吳豐谷淡聲道:“究竟如何,拭目以待就是了。”

他站起身來,語含深意道:“師弟不要忘了,這張衍可是與周族有舊怨的。”說完之後,便轉身入了內殿,只留中年修士一人怔在那處。

……

……

第五十九章 剖腹剜心顯奇術第三百一十二章 轉見因果不許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神通化相鎮天魔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劃江定山門 密海小倉境第兩百二十九章 無形陰刀第一百零三章 金鎖玄柱越千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關見玉方過神第兩百六十章 是人非魔只問心第兩百七十七章 神通入境指本真第一百五十八章 返歸諸有定世常第一百四十七章 元一重嶽劍 無竅精元石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法爭道執有無第一百二十八章 龍君血煉萬源功第四十六章 琴楠送圖方震暗謀第兩百九十五章 乾坤一動風雲變 造化無情天道玄第兩百十九章 貫通天地界 驚雷落彼方第兩百九十四章 驚濤卷岸浪更疾第一百零七章 分神寄寶留執念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轉自然合天道第九十五章 演氣成刃 化丹二重第三百二十七章 欲除風 先誅盧第兩百五十八章 身藏天外盜靈機第兩百六十八章 亂空行渡亦有道第兩百九十四章 驚濤卷岸浪更疾第兩百四十三章 地氣顯發天下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妖氣污人間 常平動干戈第四十六章 推開渾陰幻爲真第二百三十一章 唯消異靈撫諸世第兩百八十九章 持展真經演功訣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筆可畫除魔印第一百七十二章 劍落根本斷性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海流盡處是潛龍第兩百九十八章 神威迫來蕩世潮第三百七十三章 金符落現斬清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算定玄機落正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氣意鬥戰奪蓮力第六十二章 迷陣輕過不沾塵第七十章 天旌遮靈卷神印第八十七章 崆嶽平山定海陸 人心可代天地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似見天外昔日痕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意終非人算定第兩百九十九章 神木作巢不思危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北皆動驚三洲第九十五章 地宮遺筆蘊妙玄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霄折戟第兩百三十六章 知空錦繡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波之下藏隱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驅海靈爲我用第二百零九章 散歸諸世偉力藏第兩百七十七章 踏鯉震江河 一名驚玄魔第四十三章 乍聞山海卷巨瀾第六十三章 九星聚元殺外魔第二十七章 靈器之主 杜門之謀第二章 師徒重逢 辣手催命第三百三十二章 萬法不沾神自定 與天同壽洞玄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金光一斬滅元靈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狼血裔 玄水素衣第九十六章 一書邀來東洲客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入東萊擒龍子第一百二十章 鏡辨真容 仙市尋仇第兩百七十四章 忽起驚言動天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命中劫難有天數第三百章 靈梭啄陣 金矛克妖第一百一十章 人魔分道歷星塵第一百八十九章 地火天爐 貞羅長老第一百零八章 再改顏容入瑤陰第九十一章 穢光掩日月 合議共除魔第一百二十章 解陣開禁 泰衡老祖第一百四十八章 儀元天祇分陰陽第九十七章 小霖界開待遠客第五十六章 石中生靈化劫難 鷹翅渡人過關城第八十二章 妖龜出世第一百二十四章 只引玄刀落懸陽第兩百十二章 血玉煙羅氣 正氣闢魔符第四章 殘玉遺字 大衍神機第三百零五章 觀尋過往覓前蹤第兩百零三章 天爐之中化神尊第八十三章 搬挪山嶽摧正鋒第七十一章 昔年遺寶未全功第三百三十章 祭化玄梭 劫水真魔第七十九章 塵霾散去劍光起第一百零四章 四方棋子落盤中第兩百二十章 靈通祭儀鎮魔氣第二百零八章 渡法呼動性靈真第兩百九十五章 噓呵天地氣 一氣力定乾坤第兩百零五章 唯得令符定心針第兩百八十一章 天人爭逐復往來第九十一章 聚衆真宮城議徵第三百零二章 天規有常束心繮第兩百五十三章 萬闕歸正世宇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朝秘圖 遮屏分壇第兩百四十三章 五徒離山第兩百九十七章 貪念升私截玉符第兩百六十六章 待等時關明天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元一重嶽劍 無竅精元石第六十四章 百年謀算,圖窮匕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盪開阻劫動氣神第兩百一十三章 三劫三術護性命第兩百三十三章 乘鯉渡海返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