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雙發艦載機

老馬是興致勃勃的。

看看世界大國,想要強大,都是海軍強大,當年西班牙首先通過全球殖民,成爲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後來呢,英國海軍崛起,成爲了新的日不落帝國。

再後來,就是美國了,美國的強大,也是海軍的強大,正是因爲有了全球部署的能力,才能夠想要去哪裡的時候,就迅速地到達。

但是漢國不是。

漢國沒有這種能力,漢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卻沒有辦法擁有和這個海岸線相匹配的海軍,漢國在很長的時間裡,雖然有旅大級驅逐艦,但是卻沒有防空能力,導致海軍只能是出動魚雷艇,導彈艇一類的船隻來近海作戰。

想要有強大的國防,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在海軍裡,航母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航母,才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隨時提供製空權,有了制空權,纔會有制海權,這點是絕對沒錯的,看看二戰時代,再大的戰列艦,再粗的艦炮,也在飛機面前失去了作用。

國內是落後的,連合格的艦載機都沒有,只能是對着殲七殲八這類的貨色動手腳,現在呢,顧總提出來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殲十三的基礎上,改進出來一款專門的艦載機。

其實,雖然叫做殲十三,其實,和以前的殲十三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可以說,完全就是爲了上艦準備的啊!

“我們海軍很期待。”馬將軍說道,他這麼一說,頓時,顧總就鬆了一口氣,他要的就是這句話,回去之後,殲十三的團隊可以繼續開始工作了,按照這個方向進行預研,準備搞一款新的三代機!

“我有一點疑問。”就在這時,秦風突然開口了,當聽到了他的話的時候,顧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你這小子,還有什麼話?

成都已經成功了,有了新殲的項目,我們瀋陽可是憋着一口氣呢,你小子要是亂說話,那就是給我們拆臺了,你小子,以後看我還讓不讓你進家門!

雖然顧總以前鼓勵過秦風,實事求是之類的,但是現在呢,這可是成都這邊榮譽和生存的大事,顧總也是要黑臉的。

“現在,西方一般的看法,是覺得想要當艦載機的話,那最好是雙發,這樣,萬一在飛行中有一臺發動機熄火了,另一臺還可以保證飛回航母去。”

秦風是就事論事,他也沒有說殲十三不合適,你可以改成雙發啊。

看看現在美國的主要艦載機,F-14,F-18,都是雙發的,這種艦載機採用雙發配置最直接的原因是出於可靠性與安全性,畢竟,,艦載機絕大部分的作戰環境是在海面上空的,如果是單發的戰鬥機,一旦出現了發動機的事故,那就只能是跳傘了,要知道,在海面上一望無際,哪怕是有什麼染色劑把周圍染紅了,想要營救飛行員也是很困難的。

畢竟,救援只能出動直升機,直升機的緩慢那是衆人皆知的,如果距離航母五百海里,那得飛上兩個小時,對飛行員來說,這兩個小時,遭遇不測的可能性相當大。

這樣,雙發動機的戰機,如果一臺發動機出事,可以勉強飛回去啊,哪怕最後在航母旁邊墜海了,直升機飛過去就能把飛行員撈起來的,這種救援就迅速的多了。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雙發動機的戰機,推力都是很強勁的,看看殲六,推重比幾乎達到了1,就是因爲塞進去了兩臺發動機的緣故,這樣,推力充沛的話,起飛的時候更加容易,降落的時候,一旦出現艦載機尾勾未鉤住阻攔索需要艦載機復飛的緊急情況時,雙發艦載機更爲強勁的推力可以讓艦載機成功地復飛,不至於出意外。

基於這種考慮,雙發的艦載機是主流的發展趨勢,看看後世,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財政困難,軍隊建設不斷落後,導致飛行事故不斷,結果,國防部長一狠心,下令把所有單發的飛機都退役,就是出於可靠性的原因。

而至於再後來,美國海軍選擇了F-35這種單發的艦載機,那也是別無選擇,因爲要三軍通用,而且要垂直起降,只有這一種選擇而已。

再看看印度,操作單發的海鷂艦載機,因爲技術難度大,已經摔的差不多了。

海軍的艦載機,最好是雙發,秦風只是想到了這裡,才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的。

“是啊,最好是雙發。”馬將軍說道,他作爲海軍,自然也知道這些。

並不是單發不行,比如法國的超級軍旗就是單發的,照樣上艦,但是呢,想要具有最好的性能,雙發是絕對的選擇。

馬將軍肯定了秦風的看法,而聽到了這個說法,顧總的臉上帶着一絲尷尬,你這還是給我們找麻煩呢啊!

殲十三,採用單發,那是計劃用渦噴-15,或者說用F404一類的中推,你讓我們上雙發,哪裡有發動機可供選擇!

如果打算研製戰機,纔去找發動機,甚至是開始研製發動機的話,那絕對是要拖累整個項目的,這些已經有經驗了,搞了二十年的渦扇六,最終也沒有成功,現在他們哪裡有那個精力!

如果沒有合適的發動機,那項目不還是進行不下去嗎?這個秦風,就會搗亂啊!

“我是說,我們這個殲十三的設計,是否可以再放大一些,成爲雙發的佈局。”秦風看到顧總的樣子,就知道他肯定是在惱火了,趕緊解釋:“就像是美國的F-18那樣,我們可以塞進去兩臺類似F404的中推去,兼顧了可靠性和成本,不是更好的選擇嗎?而且,我們國內也缺乏這樣的戰機啊,萬一空軍也感興趣了呢?”

當年F-4鬼怪,就是給美國海軍研發的戰機,結果空軍看上了,成爲了空軍的主力戰機,現在的秦風,眼光已經更超前了。

不要只盯着海軍的這個項目,如果把殲十三放大成重型機,那正好也是國內的空白啊,已經上馬的殲十,是單發的,殲十三,是雙發的,正好輕重齊全了。

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三十五章 空戰對抗戰術飛行第七百四十九章 試酒量第七十九章 法國人真夠意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購和自研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飛行員的體能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起出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佔便宜沒夠,吃虧難受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的更先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五百四十五章 報價太貴第五百九十一章 導彈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三百一十六章 果然夠意思(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單的首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怕慢,就怕站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八百一十九章 客人來訪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爾本號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見面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來飛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不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協調發動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導的關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飛行後的分析第五百零九章 很會做生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誰過招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大要當飛行員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進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接失敗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來負責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抗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態平和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八百四十九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型機下線第七百六十章 看得更遠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一百四十九章 共振第八百一十九章 客人來訪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四百三十章 毫無誠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擊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八十六章 低空大表速的科目第二百二十七章 模擬器第三百八十章 跨度太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抗開始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敢奢望愛情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軍的任務第六百二十六章 火力增加一倍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當面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