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

“別利亞科夫,我們又見面啦,沒想到,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啊。”殲八的新的總師楊老,向着伊萬-米高揚身邊的一名助手說道。

“楊,沒想到,果然是你啊!”對面的別利亞科夫伸出手來,和楊老熱情地擁抱在一起,當年,米高揚設計局派出一部分人去,幫助中國進行米格21的生產工作,誰能想到,生產還沒有完全展開,他們就接受了調令回去了,當時,楊老就是和別利亞科夫在一起對接工作的,現在,重新看到了老朋友,兩人都和激動,眼淚都流出來了。

當時,真是個熱火朝天的時代啊,這些從蘇聯來的工程師,沒有任何的架子,和己方一起,下車間,克服各種問題,想要幫助國內儘快生產出來先進的米格21,可惜啊。

當時的政治情況,那是最高領導人之間的問題,在私下裡,大家的關係都是很好的,說起曾經的那段歲月來,都讓人很是感嘆。

現在,別利亞科夫和楊老這樣的情景,比比皆是,第一次重新來到蘇聯的人很的激動地看到了當年的老朋友,都是熱淚盈眶,再次提起了那段曾經的歲月往事,轉眼間,時間就過去了這麼久,大家終於又見面了。

這個熱鬧的場面,瞬間就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切了,畢竟,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米高揚設計局是絕對的老師,一款款的戰機,都是從米高揚這裡學來的。

相互認識老朋友,就用了十幾分鍾,等到大家暢談結束,考察團的隊伍就已經亂了,本來應該是分開的,涇渭分明,但是現在,大家都聚到了一起,成爲了一個團隊一樣。

來到設計局,首先看到的就是陳列各種飛機模型圖片的局史陳列室,現在,當大家走進來的時候,別利亞科夫也是驕傲地說道:“各位,大家是到訪到這裡的第一批中國客人,現在,我們剛剛迎來我們設計局成立的四十週年,我們從一個七十多人的設計局,發展到現在的150多種飛機的設計,我們的設計局,也是很驕傲的。”

大家沿着圖片參觀,突然就停住了。

“這不是咱們的殲教五嗎?”

“沒錯,這也是我們的米格-17的一款改型。”對方笑着說道。

屠老突然愣住了,他此時,走到了一架漂亮的戰機前面,這是一架單發常規佈局腹部進氣的輕型殲擊機,旁邊不僅僅有文字介紹,還有模型,這是一個33M方案,正常起飛重量9噸,超載起飛13.5噸,有8個外掛,採用RD33改型發動機,這款戰機,和己方的超七幾乎就是完全類似的,除了進氣道不同之外!

“現在,我們去米格29的生產線,讓大家看看我們這款最先進的戰機的生產,林,說實話,我很不理解,貴方對我們的這款戰機,似乎是有些排斥。”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米高揚設計局,在蘇維埃的地位,絕對是最高的,看他們的設計局和生產企業,全部都在莫斯科,就能夠知道了。七十,米高揚設計局,它的全稱是以米高揚命名的莫斯科機械製造廠。

設計局僅僅看過了這裡的照片而已,就沒什麼好訪問的,設計單位裡面就是如此,再說了,開放得多了,還可能造成泄密,畢竟,他們設計局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四代機項目1.42啊,這可是高度保密的。

現在,就到米格29的生產車間裡面看看吧。

衆人一邊走,一邊交談着,聽到身邊的沙波什尼科夫的話,林將軍的表情很鄭重:“您也知道,我們空軍戰機的選擇,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畢竟,對我們來說,選擇一款戰機,必須要能夠適應我們空軍的需要,我們希望有一款長航程的戰機,米格29不適合我們,我們非常期待能夠看看蘇27.”

這要一點點地給對方鋪墊纔可以,現在,藉着這個友好的氛圍,向對方誠懇的請求,林將軍顯然是打動了對方了。

“是的,我們會認真考慮的。我的朋友。”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說話間,就已經進入了工廠。

這裡的工廠,看起來更加壯觀。

戰鬥機的生產,現在還不是流水線作業,是最傳統的工位安裝,而工位的多少,就決定了戰機的產能,當初在二戰時期,工廠內經常是數百個工位一起裝配的,在車間內,想要走一圈,都得開着電瓶車,而在現在,隨着噴氣式戰機越來越貴,產量也是越來越少,在國內,哪怕是殲七戰機這種,年產量也沒有上百架的規模,但是現在,看這裡的總裝車間,一眼望不到盡頭,就能夠知道這種戰機的產量有多麼的恐怖了。

“這款戰機,機身大量採用了鈦合金,所以我們工廠裡增加了幾條鈦合金的零部件生產線,機身的主要受力樑,都是採用鈦合金來製造的。”伊萬-米高揚向大家介紹道。

隨着戰機的不斷髮展,鈦合金這種輕質的航空金屬,使用的比例必然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機身的受力部位,現在,大家可以看到那亮閃閃的鈦合金的大框,逐漸組成機身的整體形狀。

“在進行米格29的製造的時候,由於翼身融合的需要,我們的加工需要更復雜的曲面,所以,我們也更新了不少的機械設備,在一些零部件的生產上,已經開始採用數控機牀了。”

這是一個重點,他們正在興致勃勃地向着中國的客人介紹他們的生產線的先進,已經開始採用數控機牀了!

他們當然不知道,中國人的視線已經開闊了,他們早就看過了西方的戰機生產線,比如在格魯曼,早就視線全部的數控機牀生產了,所有的設計圖都是在計算機的,直接和機牀對接,生產各種零部件,在這方面,國內也是在努力地靠攏的,比如國內的十號工程,就是打算採用同樣的方式的,在這方面,米高揚設計局其實也已經落後了啊。

第六百二十七章 變穩機首飛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六百五十一章 乘坐紅皮車回去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怕慢,就怕站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沒糊弄過去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進座艙第一百四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七百一十章 雷達的落後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被破壞了第三章 空中放油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風險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一百八十三章 導彈吞煙的歪門邪道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導彈第三百二十章 對抗飛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不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八百四十九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四百九十二章 踢開我們單幹?第二十九章 最後一發機炮子彈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場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七百零八章 合作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好基礎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一百六十四章 扯皮第三百七十九章 換髮動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俯衝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一百七十一章 越說越有勁第三百九十章 芝麻開花節節高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四百八十章 渦噴-13開始試車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科目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七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的大修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四百七十章 兩個缺陷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五百四十章 我不會拖後腿的第七百八十一章 協調發動機第四百八十四章 服從組織安排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繞到後面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馬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五十二章 擋住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風的責任第六百一十四章 降落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識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五百三十五章 黃金峽谷第七百三十八章 是否有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幻影2000的座艙第二十七章 我們的地盤第八百零一章 頂不住壓力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八百三十六章 付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