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

三代機開始講究了對渦升力的利用,這種飛機的外形,也變得越來越科幻起來,相比以前的簡單的機身機翼尾翼搭積木一般的拼接,翼身融合讓飛機看起來更漂亮,兩邊延伸的邊條,體現着氣動力學的最新的成就。

蘇27的外形,就是如此的漂亮,它遠遠地超過了F-15,其實從本質上看,F-15的氣動外形是最常規的,連邊條都沒有,但是F-15的性能照樣很先進,這是因爲美國擁有一流的發動機和一流的航電。

在航空系統裡,就流傳着一個真理,只要發動機給力,板磚都能飛上天,美國的發動機技術是最強大的,所以他們不用想各種特殊的手段,就能夠讓飛機的性能實現一個飛躍了,這點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哪怕是蘇聯也不行。

就拿三姨夫來說,這款發動機雖然也是12噸推力級別的大推力發動機,推重比也有7.8,但是蘇聯的標準下,這個推重比是幹質量狀態下的,將各種潤滑油都加進去之後,推重比就降低到7以下了,除了推重比之外,耗油率,壽命,都無法和逆天的F100相比,至於到了後來,美國人有了先進的F119,那就更是外星科技一般,其他的國家根本就無法追趕,連後來的俄羅斯,都是無法搞出推重比爲10的發動機來的。

當發動機的推力不足的時候,該怎麼辦?自然就是利用氣動設計來彌補了,歐洲流行鴨式佈局,蘇聯搞這種翼身融合,其實都是因爲發動機不給力的一種結局。

當然,優良的氣動佈局,對飛機的性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現在一個小小的尾椎,裡面的學問也是很大的。

“我們的這款戰機,氣動佈局先進,廣泛地使用了渦流來提高升力,提高大迎角的性能,但是,氣流流過其機體形成的渦系氣流會在尾部破碎,這樣就對飛行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們設計的這個尾錐的目可以讓渦系氣流附着在尾錐上,延緩其破裂的速度,進而改善飛行能力。”西蒙諾夫解釋起來。

爲什麼呢?這個尾椎就是因爲吹風洞的時候發現的問題,最後的一個補救措施啊。

“同時,我們兩臺發動機相距較遠,發動機之間由於尾噴氣流的引射作用,會造成極大的飛行阻力,低空飛行影響尤爲嚴重。”西蒙諾夫繼續說道:“這樣我們在兩臺發動機間佈置一個錐體,錐尖直到兩臺發動機噴射氣流融合處,填補飛行時機身後的低壓區,減小阻力。”

尾部並列雙發,採用雙垂尾,是首先米格25做出來的氣動佈局,而尾部並列雙發,也有不同的方案,兩臺發動機是靠近到一起,還是要遠離?

米格29是靠近到一起的,所以不會有這個阻力的問題,這是因爲它的機體本來就不大,而且,而並列在一起的時候,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一旦被導彈攻擊,一臺發動機被摧毀,很容易就將火災引到第二臺發動機上去,兩臺發動機都起火了之後,飛機就肯定要墜毀了。

如果兩臺發動機間隔比較遠,設置隔離的防火牆,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其中F-14雄貓戰機做得比較極端,兩臺發動機間隔一米,距離是夠大了,肯定不會相互影響,但是呢,一旦一臺發動機喪失推力,那麼,偏航的力矩就會很大。

蘇27的兩臺發動機之間也是有間隔的,這個間隔,正好通過這樣一個椎體來填補空白,這也是設計師們的原創的傑作了。

而且,由於這個尾錐空間較大,還可以放置一些裝備,除了減速傘之外,他們還計劃過後視雷達,尾錐兩側可以裝紅外干擾彈。

爲何要選擇一款重型戰鬥機?重型機的好處就是機體的空間很大,所以改裝的潛力也就是很大的,以後有了新的裝備,隨時都可以找個地方塞進去,要是輕型飛機的話就不行了,寸土寸金,改裝的潛力是很有限的。

“蘇27的氣動佈局,是最先進的,正是因爲有了這種氣動佈局,我們才能夠飛出一系列的超機動動作來,在巴黎航展上,我們的眼鏡蛇機動,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這次貴方到來,我們也準備了精彩的演出,其中就包含這個眼鏡蛇機動。”西蒙諾夫繼續說道。

在工廠的參觀,是考察的一部分,參觀完畢之後,就是飛行表演,飛行表演結束之後,就是對各種飛機數據的介紹,畢竟,這款飛機既然已經決定出售給中國,那飛機就對中國是敞開的了,各種數據都是要介紹給他們的。

大家在這裡,也就是走馬觀花,是不會看到真正有用的東西的,比如,飛機上最重要的發動機,很多的零部件的焊接,都是在專門的設備中進行的,那些設備充滿了惰性氣體,工人穿着類似於航天服一樣的防護服進去焊接,這些工藝,都是極度保密的。

沒有先進的工藝,就無法打造出先進的戰機來,哪怕是中國人最會仿製,他們進口了這種戰機,也會因爲缺乏先進的工藝而止步不前,他們是不可能仿製出來這種飛機的。

西蒙諾夫對此很肯定。

試飛?聽到了西蒙諾夫的話,秦風頓時問道:“那麼,是普加喬夫同志嗎?”

其實,蘇霍伊設計局是蘇維埃鼎鼎大名的設計局,聚集的是整個蘇聯航空界的精英,大名鼎鼎的試飛員是很多的,比如說首席試飛員弗拉基米爾-伊柳申,比如說T-10-17試飛時候損壞了一部分的機翼和尾翼,照樣飛回來的尼古拉-薩多夫尼科夫等等,這裡的每一個試飛員,都是國寶級別的,都是讓秦風很羨慕和尊重的老前輩。

不過呢,要說最出名的,肯定還是普加喬夫,畢竟,蘇-27的眼鏡蛇機動,是普加喬夫飛出來的啊。

上次來的時候,普加喬夫還在飛海軍的艦載機的,現在的話,他在共青城嗎?

“沒錯,就是普加喬夫。”西蒙諾夫點頭說道:“他和我們的中國朋友很有緣,所以這次是特意過來給我們的朋友進行飛行表演的。”

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接失敗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快,準,狠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六百九十章 起落架放不下來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老的預感(加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五百九十一章 導彈的問題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八十九章 認輸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共振第三百一十三章 巨大的戰機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七百二十三章 殲十樣機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七百二十七章 尋找原因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四百四十二章 體系的區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道販子張利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鎖定很快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起來了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識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酒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六百一十八章 很簡單的愛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徵兆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六百八十九章 伴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政府同意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道販子張利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還要自己生產第七十八章 幻影F1滿意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歸第六百五十二章 來找秦風第二百七十七章 再次試飛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首都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踢開我們單幹?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行的要求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驗證機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七百八十章 培訓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四十一章 利益的碰撞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事和大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三十八章 我們很滿意第五百三十一章 改,改,改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五百七十九章 如何飛過去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四百九十九章 較勁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七十章 六次重啓第五百四十五章 報價太貴第四百一十一章 聯名信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五章 危險的迫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修修改改第六百二十七章 變穩機首飛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第四百八十章 渦噴-13開始試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