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

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

在宿舍中寫了兩天的論文,徐川本想第三天參加天文系那邊的會議,結果給天文院的邱晨院長打了電話一問,才知道會議又延遲了一些時間。

而且華國天文會在收到了南大上報的材料後,主動將這次會議從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內部會議直接變成全國性的大型天文會議,屆時國內天文界的一些大佬都相關機構都會來參加會議。

一是一起研究討論參宿四氫包層內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二是學習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

一種比以前更精確的計算方法,對於天文界來說,肯定是值得去學習的。

發明這種方法的人現在正在南大,請他上臺做個報告和講解大家都能聽聽,能不能聽懂另說,但學習的姿態肯定是要擺出來的。

至於南大,那肯定樂意了。

組織這種大型會議對提升南大的影響力至關重要,無論是對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亦或者是南大本身,都能提升不少。

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徐川將兩份論文寫好後將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投了出去。

至於投稿的期刊,他既沒有選擇數學期刊,也沒有選擇天文期刊,而是選擇了天文物理期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

這個期刊的英文名叫做《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創刊於1963年,由米國的Annual Reviews Inc.出版商出版,收稿方向涵蓋地學天文-天文與天體物理全領域。

這份期刊在天文物理行業領域中學術影響力巨大,屬於TOP期刊,國際一流期刊,關注度和專業度非常高,對原創文章要求創新性很高,過審難度頂尖。

但同樣的,它的影響因子高到可怕。

2016年,也就是今年,它的影響因子指數爲34.226,高的離譜。

雖然《Nature》《Science》這兩個學術界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同樣能高達40以上,但相對應的,它們與天文有關的子期刊就沒那麼誇張了。

比如《Nature》的子刊《自然天文學》的影響力就只有10點左右。

相對《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而言,就低了一個層次了。

當然,這也和《Nature》收錄論文範圍廣泛有關,從生物到醫學,再到自然材料自然天文等,收錄論文的範圍相當廣,也衍生出來了繁多的子刊。

而《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則只收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方面的論文。

在徐川看來,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雖然是從數學延伸出來的,但它服務的對象並不是數學,而是天文物理。

所以投給《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還是合適的。

當然,它投給數學期刊也沒有問題,只不過這篇論文再投給數學期刊的話,他現在在物理上就真徹底被數學碾壓了。

而天文物理好歹也和物理沾邊,物數雙修,爲了平衡一下,所以徐川選擇了將其投給天文物理的頂級期刊。

況且以《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在天文物理界的地位,也不用擔心沉沒了這篇論文。

當然,在論文投給《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的同時,徐川也順帶將其丟到了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以供其他學者參考研究和交流。

論文投出去後,徐川就短暫的休閒了下來,不過在他休息的時候,他丟到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的論文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爲目前全世界最大,年齡最久也最受歡迎的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文章,比如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等等,而天文物理自然也在其中。

無論是學生也好,還是教授也好,亦或者是學術界之外的研究所,實驗室,或許當前科學界最前沿的知識是必備的。

而獲取最前沿的知識,一般而言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訂購需要知識對應的期刊。

比如《Nature》《Science》這些。

但是訂購這些期刊並不便宜,就拿《Nature》來舉例,看一篇Natures一般要20米元,摺合100多塊。

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在大部分有錢公司和牛逼學校買個site license或者報個銷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對那些有科研興趣的個人或者是那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就很成問題了。

像馬拉維,中非這種國家,在2016年,官方數據中人均GDP才400美刀(大約看20篇文章),你讓人家怎麼玩?難道要讓知識像財富一樣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麼?

此外,不僅僅是這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即便是發達國家的學校和科研機構,隨着的各種科研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支付訂閱期刊產生的費用。

其他的不說,就拿華國來說。

在國內,最出名的莫過於知網了,雖然它並不是期刊,但它在知識收費方面比期刊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大抵是每一個大學生,研究生在寫畢業論文時的痛了。

如今國內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查重,字符要求60000字以內,價格就要到200塊左右,而碩博論文查重系統,200000字符以內,價格要350元左右。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昂貴了。

而且一個大學生,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查重可能會不止一遍,有時候多的話,一次畢業知網就能從一個大學生身上搜刮上千塊。

碩士生和博士生以及高校的教授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向知識付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知網,學術期刊這類知識網站的收費日益水漲船高,導致很多學校和科研機構無力跟上學術期刊發展的步伐。

就好像人們一直希望互聯網擁有中立性,即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公司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當平等地對待所有通過他們網絡的流量一樣。人們也並不希望因爲錢而阻擋了知識的傳播。

所以,科學界有了‘布達佩斯宣言’,即呼籲對所有新的同行評審研究實行論文的開放獲取,並推廣到所有學科和國家。

而在這個基礎上,arXiv、BioRxiv、ChemRxiv、The Winnower這些預印本網站發展相當迅速,得到了不少科研人員的支持。

隨着這些預印本網站的規模越來越大,上面的論文和想法越來越多,很多高校教授和科研人員都喜歡瀏覽這些預印本網站。

以此來從上面獲取新的靈感和知識,或者保持對其他人員研究項目進度的關注。

而這些預印本網站,基本都是可以設置感興趣,或者關注內容追蹤的。

比如物理界,你可以設置一個高能物理,或者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的標籤,如果在網站上,有人發現了這些標籤方面的內容,那麼網站會第一時間推給你。

這不,有關注天文物理界的研究生亦或者教授、科研人員第一時間就收到了網站的推送。

《一種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宇宙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

徐川論文的標題,向來簡單,但是這簡單的標題,卻吸引了絕大部分關注到這個推送的科研人員的注意力。

在科學界,不管是在數學、還是在物理、亦或者是材料、生物、天文這些科目,計算方法的出現往往遠比成果更加困難。

而在天文物理界,計算宇宙天體參數信息的方法,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更新過了。

無論是萬有引力公式、還是赫羅圖、光度度計算、亦或者是凌星世計算、徑向速度法這些,其實都是上個世紀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的東西。

這些方法發展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了不小的缺陷。

而最大的問題,自然是計算出來的數據不準確了。

就以目前天文界最火熱的觀測目標之一‘參宿四’來說,截止到目前,天文學界對其質量的定義,偏差大到能從十倍太陽質量起,跨度到二十倍太陽質量。

雖說有觀測手段不到位的原因,但更大的問題在於以前的計算方法只能精確到這樣的一個數值。

天文學家們沒法再利用觀測到的數據更進一步的計算出參數四的數據了。

現在一種全新的方法出現,哪怕是丟在arXiv這種大部分論文和點子都是糟粕的網站上,也足夠吸引眼球了。

щшш★тt kān★C〇

不過當這些滿懷期待的天文學家們下載好打開論文後,紛紛都傻眼了。

這篇論文,寫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中間的計算過程,都是魔鬼的符號吧?

最後的結論,確定不是亂編寫的嗎?

hobby space網站論壇,這裡聚集的着爲數衆多的天文愛好者與天文工作者。

arXiv上徐川丟上去的論文在這裡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有人看了arXiv上《一種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宇宙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這篇論文嗎?】

【看了,但是壓根就看不懂,裡面的數學實在是太深奧了。】

【我嚴重懷疑這是某個數學家故意來噁心我們了,說不定裡面的計算全都是錯的,最後像模像樣的隨便寫了個數值在上面。】

【那倒不是,這篇論文我也看過了,作者我認識,前段時間在普林斯頓證明Weyl-Berry猜想的那個十八歲的超級數學天才,Xu-Weyl-Berry定理的確可以用來計算天體的參數,這點我可以保證,不過正如伱們說的一樣,這些計算過程實在太難懂了。】

【如果是真的,那我們以後應該有一種更精確的計算方法了,但他不是學數學的嗎?爲什麼這篇論文不放到數學分類下?反而丟到了天文物理分類中。】

【可能這篇論文應用的對象並不是數學,而是宇宙中的天體?】

【但整篇論文全都是數學證明與推算,恐怕整個天文界都沒人能看懂,放數學分類下不是更好嗎?】

【誰知道呢.】

涼了,居家隔離中……

打了兩針疫苗,應該沒多大問題。

(本章完)

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258章 生日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627章 首航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11章 雙科省一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596章 空天發動機完成!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55章 獵鷹!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197章 回國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694章 黎曼猜想,有答案了?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258章 生日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683章 徐川:我也要上去!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34章 信息安全(三更求月票 追讀)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506章 戰忽直接變戰恐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57章 真真假假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419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