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

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

報告會是兩點整召開,徐川不可能卡到兩點準上臺。

稍微提前一點時間上臺,這是任何正式報告會中報告者對前來聽取報告的聽衆的必要禮儀和尊重。

隨着他出現在講臺上,人山人海的亞歷山大大禮堂瞬間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停住了討論,將目光投向了舞臺上的那個少年,獨留攝像機小聲的咔嚓咔嚓的響着。

被臺下數百雙眼睛盯着,徐川並沒有太多緊張的情緒。

畢竟這一切他早就經歷過。

別說是面對數百人的演講了,前世他發現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時候,那才叫做一個瘋狂。

如果不是有充足的安保控制着人羣,恐怕當時每一個人都想撲到他臉上。

相比較那時候的瘋狂,這會的場景並不算什麼。

講臺上,徐川打開了早已準備好的筆記本,點開了事先編好的PPT文案。

一張幻燈片,被投影到銀白色的幕布上。

上面的圖片,是網格底線上有着一個金黃色的圓球,圓球中曲折的穿過了藍紫紅黑各式各樣的條線。

這張圖片來源於霍奇猜想的提出背景。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數學家們發現了研究複雜對象的形狀的強有力的辦法。本想法是在一個怎樣的程度上,可以把給定對象的形狀通過把維數不斷增加的簡單幾何營造塊粘合在一起來形成。

而網格平面與球,以及可以穿梭交織在球體中的曲線,可以表示出這種想法,於是它便廣泛應用在霍奇猜想的介紹中。

在圖片上方,有着加粗的一行大字:“霍奇猜想(Hodge Conjecture)”。

這就是今天的主題了。

點開PPT的首頁,徐川轉身看向了亞歷山大大禮堂中的人羣,沉穩的開口道:

“非常感謝各位不遠萬里從世界各地趕來這裡,在這裡我向各位致以最誠摯的心意感激。”

“今天的報告會的主題,是霍奇猜想的證明論文。”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我的論文,那麼在這裡,我將不再重複展示論文的全貌。接下來的講解,我將着重在兩方面。”

頓了頓,徐川輕輕的點了一下手中的操控筆。

投影幕布上的畫面頓時一跳。

演講PPT文稿中的第一張正式圖跳了出來。

【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

【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

兩行文字,呈現在簡潔的PPT文案中。

徐川掃了一眼幻燈片,接着道:“如圖所示,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我會將重點放到‘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及‘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這兩方面。”

“前者是解決霍奇猜想的關鍵,是連接代數幾何和拓撲學的橋樑,也是這篇證明論文中最精華的部分。後者則是霍奇猜想的完整證明思路。”

“我會將重點集中到這兩方面,至於其他的東西,我將簡略的帶過。”

“當然,如果對於這篇證明論文有什麼問題,各位可以在後續的提問環節中進行提出,我將竭盡所能進行解答。”

將報告會的主題重點突出出來,這是每一個有水平的學術報告人都會做的事情。

畢竟大家的時間都很珍貴,來參加報告會並不是看報告者拿着PPT重複念那些論文上已有的東西的。

而在學術報告會開始之前預習報告者的論文,也是學術界的慣例和一種必要的禮節。

大家來到這裡,是爲了學習和弄懂那些自己不懂的知識的。

那些在論文上已經寫的很清楚的驗證過程等東西,就沒有必要再在報告會上說一次了。

一百多頁的證明論文,如果要事無詳細的全都過一遍的話,沒有大幾天的時間恐怕是做不到的。

而且對於大部分參加報告會的人,比如跟隨教授一起來漲見識的學生,亦或者主動來參與報告會的教授來說,他們是過來見證歷史的。

幾個小時的報告會還行,但一場持續幾天的報告會,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個耐心。

翻過一頁PPT,徐川進入了這次報告會主題。

“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是證明霍奇猜想的核心數學工具,如果想要理解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那麼就必須對它有足夠的瞭解。”

“這種數學方法起源於Weyl羣的映射和扭轉,其核心思想是通過Weyl羣對代數簇的映射,而後通過引入Bruhat分解和域論.”

跟隨着他的講解,PPT上的圖片不斷放映着。

“.設Gz=GL(n,C)爲一般複線性羣,且B∈Gz爲一上三角子羣,那麼,GzBruhat分解爲雙培集分解B\G1/B=∏BωB。Weyl羣W是N*N變換矩陣的線性同構。”

“.酉羣U(n)的一個最大環T:={diag(d,d2,…,dn):|dj|=1)則子羣GU(n)的雙培集分解爲T\G1/T=∏BωB。”

“.”

在證明霍奇猜想的整篇論文中,毫無疑問,這種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是最重要最精髓的東西。

它建立在米爾扎哈尼教授提出代數羣、子羣和環面架構法基礎上,但又脫胎換骨,可以說完全脫離了原有的基礎和架構,成爲了一種全新的數學方法。

而對於一種全新的數學工具,數學界的接受能力向來都是比較謹慎的。

所以在今天的報告會上,徐川對這份工具進行了着重講解。

一方面是爲了讓更多的數學家進行了解。

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接下來的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的報告。

畢竟如果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沒弄明白的話,後續的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那就更弄不明白了。

對於這一部分的東西,徐川講的很認真,從原理出發,再到如何映射、扭轉、擴張羣域等方方面面的細節都說到了。

而禮堂中的聽衆,也聽的很認真。

哪怕是已經開始聽不懂的那些數學生,都睜大着眼睛緊緊的盯着舞臺。

能被導師,或者說能跟隨着教授一起來參加這種大型數學報告會的學生,基本都是有志於在數學上更進一步的。

而對於研究數學來說,多聽聽這種頂級大佬對問題的講解,比一個人抱着書本教材啃肯定要好很多。

哪怕過程聽不懂,但總有些概念和想法是能記錄下來的,而這些東西再和自己腦海中的學識結合起來,往往就能給他們帶來靈感。

對於有志於在數學上更進一步學生,或者教授來說,這種重大猜想的證明報告會是不可錯過的東西。

舞臺上,徐川有條不紊的講解着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

而禮堂的角落中,跟隨着導師張偉平前來參加數學交流會的胡行健眼神複雜的看着臺上那個侃侃而言同齡人。

距離此前在晨星數學獎的頒獎晚會上一別,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多。

兩年半的時間,都還不夠讓他從學校中完成所有的學業的,而此前那個原本就耀眼無比的少年,如今卻已經站在了他遙不可及的巔峰。

霍奇猜想的證明啊。

這是常人花費一輩子的時間去鑽研都無法突破一點的難題,卻被那人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解決掉了。

“教授,你說他真的解決了霍奇猜想嗎?”終於,他忍不住小聲的朝着一旁導師張偉平問道。

儘管他一直都在努力聽講,也提前看過了那一百多頁的論文。

但今日坐在這裡,他依舊無法跟上對方的節奏,而現在,對於那份正在講解中的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他更是已經直接聽不懂了。

行或不行,數學就是這麼現實的東西。

聽到詢問,張偉平扭頭看了眼自己的這個學生,看到他一臉的神情複雜,笑了笑道:“怎麼了,被打擊到了?”

對於自己這個弟子的心思與情緒,他自然能猜到幾分。

頓了頓,他接着安慰道:“你不用,也沒必要和他比,如果說你是天才,那他就是個真正的妖孽。”

“這樣的妖孽人物,縱觀整個數學界的發展史,也一隻手可以數的過來。”

報告的時間過的很快,在徐川的講解中,預定的一小時報告會眨眼間就過去了一半。

而此時他才完成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的講解。

當然,真正的報告會不可能一個小時就結束,在場的所有人,無論是徐川,亦或者禮堂中的聽衆,都做好了在這裡呆到結束就可以直接吃晚餐的準備。

對於這漫長的時間並沒有人在意,在意這個的早已經起身離開了,留下的人無一不希望講解越詳細越好,哪怕他們聽不懂。

舞臺上,徐川講解完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望向了臺下的觀衆。

接下來,便是霍奇猜想的證明了。

儘管從理論上來說,霍奇猜想的證明遠比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更加重要。但無論是對於徐川來說,還是對於臺下的觀衆而言,當這份工具被製造出來並學會使用後,剩下的東西就順理成章了。

這就像是用一把斧頭去砍一顆大樹一樣。

儘管這顆樹木龐大到難以想象,但只要時間足夠,伱仍然可以用它一點一點的將它砍倒。

利用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去完成霍奇猜想,就像是用一把斧頭砍一棵參天大樹一樣。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數學界還能找到類似‘電鋸’一樣更高效的工具,但現在,這把斧頭的重要性與鋒利性,毋庸置疑。

它順利的劈開了霍奇猜想那道看不見的枷鎖,將新世界的大門展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另一邊,報告廳的前排,已經被事先安排好了位置的幾行座位中,一位老人目光渾濁卻深邃無比的看着舞臺上的青年。

在這位老人兩側,是另外兩名稍顯年輕一些老人,一位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皮埃爾·德利涅教授。

另一位,則是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的格爾德·法爾廷斯教授。

有這兩位全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大拿一左一右的陪伴在身邊,可見中間這位老人的身份不凡。

而事實上,他亦如是。

只因爲這位老人叫讓-皮埃爾·塞爾。

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阿貝爾獎的首個得主、沃爾夫數學獎,數學史上第一個拿到三獎大滿貫的天才數學家。

在2014年教皇格羅滕迪克老先生離世後,這位老人完全可以說是當今數學界最偉大的學者。

他在拓撲學、代數幾何、數論等純粹數學的研究極深。哪怕是現在已經隱隱有第一人之稱的法爾廷斯,在他面前也如同學生一樣。

只不過如今塞爾的年歲已經高達九十一歲,早已經退休安享晚年。

事實上,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並沒有給塞爾發邀請函,畢竟你得考慮他的年歲和身體狀況還能否經得起折騰。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塞爾堅決要親自過來,哪怕身邊的人再怎麼勸導也沒有用。

盯着舞臺上正認真講解的少年,塞爾的眼神中朦朧一片,彷彿間,時間像是回到了七十年前年,還在學生的時代的他參加希爾伯特教授的講座一樣。

那道偉岸的身影,和如今的少年是多麼相似。

與此同時,隨着徐川的講解,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進入了最核心的收尾階段。

講臺上,徐川翻過一頁PPT文稿:“.基於映射 Tr、限制映射和 Poincare,對偶定理都與 Gal(k/k)的作用相容,所以 Gal(k/k)在 Y定義的上同調類上的作用也平凡。”

當最終時刻來臨時,整個禮堂都寂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原先因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而涌現的一些小聲討論在此刻都消失不見,即便是此刻已經完全聽不懂論文報告的學者,心中也涌現出了一股奇妙的感覺。

於是,所有聽衆都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緊緊地盯着舞臺上的幕布。

那上面,有着關於霍奇猜想的最後證明步驟。

隨着最後一步的到來,徐川將目光從投影幕布上挪開,看向了臺下的觀衆。

深呼吸一次後,他沉穩的開口道:“當 i≤n/2時, Ai (X)∩ ker(Ln2i+1)上的二次型x→(1)iLr2i(x.x)是正定的”

“由此,可得,在非奇異復射影代數簇上,任一霍奇類均是代數閉鏈類的有理線性組合。”

“即,霍奇猜想成立!”

當最後一句話落下,亞歷山大大禮堂中瞬間被如雷的掌聲填滿。

繼Lefschetz在1924年證明霍奇猜想在低維空間中是正確的後,經歷了長達近百餘年的風雨時間,不管最終的結論如何,但在這一刻,那個站在舞臺上的天才少年,用自己的理論終結了一個世紀難題。

並且,征服了來自全世界數學家!

(本章完)

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414章 老人的到來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來電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51章 發現規律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10章 二試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63章 750+20+20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單章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569章 高斯獎!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53章 前往LHC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