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

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

谷炳先到,剩下的三名學生也前後在兩天內趕到了普林斯頓。

徐川幫忙處理好入學後,統一將這四名學生喊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熟悉瞭解這些學生的同時,準備對應的學習內容。

四名學生,來自國內的谷炳主學的代數拓撲和解析幾何,博士期間的發展發現以代數拓撲爲主。

來自來自意呆利米蘭理工大學,四個學生中最年長的博士生羅傑·迪恩則學的是代數曲面和交換代數。

而法蘭西巴黎第六大學的博士生沙希·佩雷斯則以拓撲學爲主。

至於最後的阿米莉亞·艾爾溫在數學方面學的是數學分析和微分幾何,與此同時,她在物理上走的是場論和電磁物理。

對於這四名學生,徐川都安排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和學習計劃。

當然,是與他們商議過的,畢竟能走到博士階段,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他還是很尊重學生自己的意願的。

說實話,像他這麼負責的導師,哪怕是在普林斯頓也沒幾個。

放到國內,那就更少了。

確定好這些學生的發展方向後,剩下的,就是學習計劃了。

看着辦公室中的四名來自天南地北的學生,徐川開口道:“關於你們的未來發展,我已經和你們一起確定下來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學習安排了。”

“而這方面的東西,我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

頓了頓,他接着道:“想必在伱們申請成爲我的學生前,對我應該都有所瞭解,在此之前,我完成了霍奇猜想的證明。”

“當然,我不是在炫耀這個,而是你們接下來的學習安排就和它有關係。”

“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

“這是我在證明霍奇猜想時使用的核心數學工具,它將是你們未來幾個月的學習安排。”

“在今年的國際數學大會召開前,也就是八月份前,我會對你們做一次考覈檢查,以審查你們的學習進度。”

“如果你們通過了我的考覈,到時候會有獎勵的,至於獎勵是什麼,暫時保密。”

徐川笑着說道。

辦公室中,阿米莉亞好奇的問道:“那如果沒有通過考覈呢?”

聞言,其他三人都緊張的望了過來,他們同樣關心這個問題。

畢竟初來普林斯頓,大家都不知道這位年輕導師的性格,如果考覈沒過,被辭退了就麻煩大了。

徐川笑眯眯的道:“那或許你們的畢業會延遲一些時間。”

“教授,我能問問考覈的大致內容嗎?”

一旁,谷炳有些緊張的問道。

好不容易來到普林斯頓學習,他可不想的連業都畢不了。

徐川:“當然是和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有關的內容了,放心吧,不會太難的。”

聞言,四名學生均鬆了口氣,涉及到畢業方面的事情,由不得他們不關心,畢竟都已經讀到博士,再進一步就能完成人生中所有的學業。

不過還沒等他們徹底鬆緩下來,徐川就接着道:“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解決了霍奇猜想,但它還有相當大的價值沒有開發出來。”

“不少代數簇與微分形式以及多項式方程,甚至是代數拓撲方向的難題,它都可以用來進行嘗試。”

“比如和霍奇猜想同屬於一類猜想家族的‘布洛赫猜想’、‘代數曲面的霍奇理論應該確定零循環的Chow羣是否是有限維的’問題、還有有限係數的某些動機上同調羣同構映射到 etale上同調問題等等.”

“或許我會在這些問題裡面隨便抽一個出來作爲你們的考覈題目。”

谷炳:.

羅傑·迪恩:???

沙希·佩雷斯:!!!

阿米莉亞·艾爾溫:(っ°Д°;)っ

是他們聽錯了嗎?還是他們之前出現了幻聽?

如果沒記錯的話,導師之前說的好像是不會太難吧?

但他說的‘布洛赫猜想’‘Chow羣是否是有限維問題’這些全都是世界級的難題啊。

其中甚至還有歷經上百年都沒有被解決的世紀難題。

這他麼到底是哪裡不難了?

而且現在已經二月中下旬了,距離國際數學大會召開,只有五個月多一點點的時間。

五個月的時間,要解決一個世界難題。

殺了他們吧。

徐川並沒有理會四位學生的心理活動。

在他看來,這的確不是很難的事情。

在解決掉霍奇猜想後,他了解過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以他現在的數學能力來說,在自己的領域中,‘布洛赫猜想’這些問題能否被‘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解決,心裡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

當然,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難度肯定是有的。

但如果能熟練的掌握和運用‘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那麼解決這些問題還是有可能的。

既然帶了學生,就要對學生負責,反正對於他來說,不可能讓學生在自己手下太輕鬆的就渡過了博士。

那是對他們的不負責,浪費他們的時間,也是浪費自己的精力。

安排好任務後,四名學生就離開了,徐川則來到了威騰的辦公室中,他要去打聽一下今年上半年CERN的對撞實驗安排。

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

畢竟上輩子他是18年的下半年正式接觸CERN的,下半年的安排他很清楚,上半年的話就不太瞭解了。

當然,隨着他的重生以及在CERN的發現,對撞實驗的安排也有可能會出現修改。

畢竟通過數學計算物理粒子的搜索通道這方法很重要,它能改變不少的東西。

蝴蝶的翅膀煽動往往就在不經意間。

恰逢年初,威騰已經從CERN回來了。

看到徐川,威騰笑着起身泡了杯咖啡遞過來:“聽說華國的新年會很熱鬧。”

徐川笑了笑,道:“當然,如果你過去的話,可以在那裡見識到很多不一樣的風景。”

“比如年貨掃集、花燈猜謎、舞龍舞獅、遊神押舟等各種活動,這些都相當有趣。”

相對比國外的元旦來說,華國的春節各地的傳統習俗無疑更多更熱鬧。

可惜的是,以往的年味一年比一年淡薄,不過向別人推薦這些東西,徐川還是相當樂意的。

畢竟是宣揚華國傳統文化。

“看來我要找機會過去見識一下了。”威騰笑着道。

“歡迎。”

兩人閒聊了會,威騰將話題轉向另一邊:“今年的CERN實驗,你有興趣過去看看嗎?”

沒等徐川問起這事,這位老爺子就主動開口了。

徐川順着問道:“上半年那邊研究什麼?”

威騰聳了聳肩,道:“還是在以前的基礎上進行加深,比如研究希格斯玻色子,尋找五夸克粒子之類的,還有一些對標準模型的補充實驗。”

“哦,對了,還有一小部分尋找引力波的對撞實驗,或許你會對這個感興趣?”

徐川笑着搖了搖頭,道:“如果僅僅是這些東西的話,我可能不太感興趣。”

希格斯玻色子研究和五夸克粒子的發現,他就懶得過去了,這兩東西在他腦海中再清楚不過。

至於引力波。

其實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引力波信號。

早在2016年的時候, LIGO就首次探測到了來自於雙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

而2017年,人類又觀察到了來自雙中子星合併時引發的引力波。

引力波的成功發現,填補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如果愛因斯坦還活着,憑藉他的廣義相對論百分百能再次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遺憾的是,直到他去世,物理學界對廣義相對論都還處於初始的研究階段,並未能發現什麼重大的成果。

而諾獎,並不向去世的先人發放。

當然,即便是隻拿過一次諾獎,誰也不能否認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的偉大地位。

這位老爺子獲得諾獎,是諾獎的榮幸。

話迴歸正題,CERN在今年上半年的對撞實驗中安排上引力波相關的實驗,在徐川看來,完全是在浪費錢。

以目前LHC的對撞能級,即便是開到最大,也頂多能製造出個極其細小的黑洞,直徑在負二十次方以上。

這樣的黑洞就算能誕生引力波,目前的探測設備也根本就觀測不到。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中撞出來的黑洞能產生的引力波,在徐川看來,並不會比兩輛小汽車相撞來得高。

而要探索到這麼微弱的引力波,目前的探測設備不進化個十來個檔次恐怕壓根就做不到。

所以CERN安排對撞實驗完全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對於這個,徐川壓根就沒什麼興趣。

一旁,威騰攤了攤手,道:“但也沒辦法,我們總希望能搞個大的出來,然而現在的設備與理論根本就不支持。”

頓了頓,他接着嘆道:“物理學界發展到現在,說實話已經很久都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出現了。我們還在以前的標準模型上修修補補敲敲打打的。”

“我的M理論要驗證至少在一個世紀以內根本就不可能,而其他的東西”

“說實話,我很悲觀。”

說着,這位老人又嘆了口氣,微微搖了搖頭。

對於這個,徐川倒是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笑了笑,開口安慰道:“那倒不至於的。”

“科技永遠都在發展,而且速度比你我想象的都要更快。”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找到超出標準模型之外的東西呢?”

威騰笑了笑,道:“希望吧。”

徐川笑道:“肯定的。”

在普林斯頓的日子一點一點的過去,在確定了今年上半年CERN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對撞實驗後,徐川將注意投入到自己的目標‘流形’上。

這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學習目標,關係到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問題,也關係到從數學方面對湍流進行模擬控制。

而關於流形,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分別是拓撲流形和微分流形。

得益於此前對霍奇猜想的研究,在於這兩方面他都有一定的基礎,不過那並不夠,霍奇猜想和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問題。

他需要更完善的拓撲流形與微分流形的基礎知識。

好在燧石圖書館完全可以滿足這一點,他只需要過去借書藉資料下載論文就行了。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

沉浸在自己學習中的徐川收到了威騰的電話,匆忙的趕了過去。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學界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世界著名的偉大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

這一消息讓徐川愣了很長的時間。

相比較此前的米爾扎哈尼教授,他無疑更熟悉霍金。

霍金的離世,他上輩子已經經歷過一次了,這輩子再經歷,依舊讓他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心中也多了一份惆悵。

時間長河裡的芸芸衆生都渺小如塵埃,哪怕是最出色的那些人也不過是短暫的散發着自己的光輝,而後熄滅淹沒在時光長河中。

嘆了口氣,徐川將腦海中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拋出去,重新打起精神。

每個人都是一本歷史,有的故事寫完了,有的故事還在寫;有人活着是爲了千古留名,有人是爲了安樂一生。

而他活着,是想要彌補上輩子的遺憾,是想要去更遠地方看一下。

三月底,參加完霍金先生的葬禮後,在數學系主任費弗曼的委婉提示下,徐川終於想起了自己身上還掛着一個普林斯頓大學正教授的職位。

而從春節開學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了,但他到現在,除了收了四名學生外,一堂課都還沒有開的。

長時間的消極怠工,讓費弗曼這個忘年交好友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倒是德利涅,同爲數學系的教授,壓根就不在意這個,徐川幾乎每隔兩三天就往他那裡跑一次,他都不帶過問的。

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除了帶學生外,也還有基礎課時任務的,儘管很多正教授會將其丟給自己帶的博士生或者助理教授去完成。

但你總得開課吧。

連課都不開,這就說不過去了。

(本章完)

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55章 獵鷹!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52章 完成破譯(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700章 破局的契機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67章 新的征程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62章 省狀元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53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105章 數學家中的隱藏NPC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28章 更具價值的東西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