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

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

菲爾茲獎,作爲一名青年數學家能拿到的最高榮耀,它代表的榮譽毋庸置疑,是所有青年數學家追逐的目標。

當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主xi森重文教授重新開口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無論是會場中的聽衆,還是網絡上正在收看直播的觀衆,都目光炙熱的盯着這個看起來頗爲瘦弱的老人。

前者希望從他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後者希望從他口中聽到自己想聽到的名字。

尤其是那些有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學者,亦或者與之相關的人員,均緊張又期盼的望着臺上的老人。

甚至是徐川,在這一刻來臨時,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命運的到來。

尤其是對於那些年長不少,但有希望觸摸到這塊獎牌的數學家,如北大的張偉、許辰陽、伊朗的考切爾·比爾卡爾教授.等人而言,更是忐忑不已,既緊張又期盼。

今年的國際數學大會已經是他們生涯中能接觸到菲獎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再過四年,他們就已經超過了菲獎頒發的年齡限制四十歲了。

這一屆沒有拿到,往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感受着臺下期盼的目光和緊張的氣氛,森重文教授推了推眼鏡後,緩緩的開口。

莊重而平穩的聲音在會場中響起,第一位菲爾茲獎獲得者的頒獎詞從講臺上傳遍整個會場,繼而傳遞向整個世界。

“他在數學上有着極高的天賦,也有着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更有着超乎凡人的努力。”

“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滿分金獎開始,這位年輕的學者對於數學,乃至科學的追求就從未停止過腳步。”

“從Weyl-Berry猜想到Xu-Weyl-Berry定理,從霍奇標準猜想到徐-霍奇定理。他從數學殿堂中摘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史詩級難題,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不僅如此,對於數學,他更是能熟練的將其運用到其他學科領域中。從Xu-Weyl-Berry定理拓展應用開始,到利用數學方法完成對質子半徑之謎的計算,再到計算高能物理粒子的出現通道”

“他的研究,跨越了數學、物理、天文學三大領域,更爲天文學界和天文物理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更爲人類的未來點亮了一盞明燈。”

“以二十歲的年齡,做出這樣偉大的成果和貢獻,相信這並非一句極佳的天賦可以解釋的,在偉大的背後,更多的,是常人看不到的汗水與努力。”

當頒獎詞說完,講臺上的主xi森重掃視了一眼整個大會場,目光最終在前排一個青年身上停留了片刻。

停頓了片刻,這位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的主xi深呼吸了一口,語氣鄭重的接着道:“第一位菲爾茲獎的獲得者是徐川!”

話落,整個大會中頓時爆發瞭如山洪地震般的掌聲,振聾發聵,漫長持久。

當這個名字出現時,他就已經成爲了傳奇;年僅20歲的菲爾茲獎得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華國第一位菲爾茲獎得主.

當這個名字出現時,整個會場中,無論是數學家還是天文學家天文物理家,亦或者是從外面趕來參加這場盛會的普通觀衆,整個人頓時都心潮澎湃了起來。

會場中,如雷貫耳的掌聲持久不衰,而通過CTV媒體直播出去的頻道中,數千萬的網友們瞬間刷爆了整個直播間。

【66666】

【大佬牛筆!破音吶喊!】

【第一個的華國籍的菲爾茲獎得主,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見證傳奇!】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終於也有了一枚菲爾茲獎,太不容易了。】

【20歲的菲爾茲獎得主,太恐怖了,20歲那年,我才大二,人家就已經可以給我當導師了。】

【斜眼笑,這個恐怕不是能給你當導師,而是能給你導師的導師的導師當導師。】

【如果沒記錯的話,最年輕的菲獎得主應該是讓-皮埃爾·塞爾教授吧,他是在27歲的時候拿到的菲獎,這一下將記錄往前刷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恐怕以後再也沒人能打破這份記錄了。】

【恐怖,真恐怖,恐怖如斯!】

【每次看這種,都能讓我認識到我是個fw。】

【世界上有三種天才,一種出生就是,一種是努力型天才,另一種就是兩個結合,我三種都不是,我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每天努力搬磚還房貸的人。】

【有時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還大。】

數千萬人的直播間中,彈幕如洪水般的宣泄着。

對於華國而言,這是一場狂歡。20歲的菲爾茲獎得主,不僅打破了華國一直以來沒有本土國籍菲獎得主的尷尬局面,更是直接打破了菲獎最年輕得主的記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一枚菲爾茲獎,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份金質獎章和15000加元。

也代表着這個國家的學者走上這個國際化的舞臺,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更代表着這個國家的數學水平正在與國際接軌,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走在前列。

大會場中,如潮水般的掌聲持久不息。

在掌聲中,徐川面帶微笑的站起身,先微微向身後會場中的觀衆鞠躬行禮表示敬意,隨即在一片更熱烈的掌聲中走上了舞臺。

在全場目光與鏡頭的簇擁下,他走上了舞臺,站在了最中央。

國際數學家聯盟主xi森重文帶着笑容和徐川擁抱了一下後,從工作人員手中取來一塊金色徽章,親手替他戴上。

徐川微微躬身,方便眼前的老人替他戴上勳章。

“恭喜你,徐川教授。”

勳章戴上後,這位老教授再度和徐川握了握手,並代表國際數學家聯盟送上了祝賀。

帶着金燦燦的勳章,徐川微笑着道謝,並站在舞臺中央,由來自全世界的媒體拍下這紀念性的一幕。

隨着第一位獲獎者的揭曉,頒獎典禮繼續進行。

沒有任何懸念,第二位獲獎者是來自日耳曼國的彼得·舒爾茨。

這是一位被譽爲數學界的莫扎特和世紀天才的日耳曼國教授,被譽爲教皇格羅滕迪克的接班者。

在博士期間,就創造出來了屬於自己的數學工具“狀似完備幾何學”。

而在擔任教授時,不僅充分地將幾何方法運用在代數領域,通過這種方法解開了代數幾何領域的數個難題,更是將‘狀似完備幾何學’進一步優化,推進爲‘P·S進域-幾何理論’。

利用‘P·S進域-幾何理論’,舒爾茨成功在幾何與代數間架起了一座堅固的橋樑,更對數學界的三大綱領之一的朗蘭茲綱領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這樣的一位頂級大佬,在算數代數幾何領域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事實上,在四年前的國際數學大會上,當時年僅27歲的舒爾茨是有機會打破讓-皮埃爾·塞爾教授的記錄的。

但遺憾的是,數學界當時對他的‘P·S進域-幾何理論’並不熟悉,因此導致他錯過了這個機會。

而在這位牛人利用‘P·S進域-幾何理論’對朗蘭茲綱領做出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之後,已經沒有人能懷疑這項理論工具的出色了。

如果不是後起之秀的徐川證明了霍奇猜想,並帶來了‘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今年的菲獎,第一個頒發的人選,應該是他。

至於第三位獲得菲獎的,是來自伊朗的學者考切爾·比爾卡爾教授。

這是一位從戰亂中走出來的數學家。

當他從臺下走上來時,徐川投去了頗感興趣的目光。

他不知道歷史還會不會再次重演。

這位考切爾·比爾卡爾教授是有史以來‘獲得’兩次菲獎的數學家。

其原因在於他獲獎下臺後僅過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獎牌就被盜了。

現在的工作人員最終沒能找回他的獎牌,但國際數學聯盟商議過後,組委會舉行了一個特別儀式,爲他重新頒發了一次菲爾茲獎。

於是考切爾教授就成了唯一一個‘兩次’獲得菲獎的數學家。

徐川知道這事,在昨天也和這位教授接觸過。

不過他並沒有提醒這位教授保管好自己的公文包。

兩次獲得菲獎,這在數學界也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傳奇’的故事,反正這位教授並沒有什麼損失,公文包最終被找回來了,錢包也被找回來了,損失的只是一塊獎牌和一點錢而已。

獎牌最終還補發了,四捨五入,相當於並沒有損失什麼東西,還收穫了‘獨一無二’的兩次菲獎,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第四名菲獎,則頒發給了來自澳大利亞的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教授,以表彰他在綜合分析數論,齊次動力系統,拓撲學和表示理論方面做出的貢獻,並解決了算術對象分佈等方面長期存在的問題。

而原本今年的另一位菲獎得主,意呆利的阿萊西奧·菲加利教授,因徐川的出現,遺憾的錯過了今年的菲爾茲獎。

不過他並不是沒有機會,今年他才34歲,再等四年,依然還有機會能拿到菲爾茲獎。

或許國際數學聯盟的居委會就是考慮到了這點,纔在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教和他之間選擇了阿克薩伊教授。

畢竟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教授已經37歲了,再等四年,就錯過了菲爾茲獎。

(本章完)

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4章 規劃未來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單章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491章 成了!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29章 數競國決開始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268章 大計劃!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94章 建模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21章 物競實驗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單章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626章 星海號!第63章 750+20+20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97章 回國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627章 首航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530章 來自國際數學聯盟的邀請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