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破曉!啓動!

在‘破曉’聚變實驗堆送入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後,徐川就住在了基地的研究所裡面,親自指揮着實驗堆的組裝和改造工作。

由西部超導集團生產出來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被加工成的特殊的形狀,送到了工程基地的倉庫中。

這項工作是提前的,在過年的時候確定了交易ASDEX裝置的時候,他就向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要了ASDEX裝置的詳細設計圖和結構圖之類的資料。

然後研究團隊根據相關資料進行了設計,設計後的圖紙數據第一時間就發送給西部超導集團的生產線,加工成了對應的超導產品,在ASDEX裝置還沒運送過來前,就已經送到了基地中。

按照設計圖,項目基地中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加班加點的忙碌着。

爲了穩定的將ASDEX裝置改造成‘破曉聚變堆’,一個多月的時間,徐川沒有走出過棲霞山項目基地,吃喝拉撒全在裡面。

不過這長達一個月的忙碌是值得的,在八一節日後,像是專門作爲禮物一般,破曉項目的工程師們在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工作下,終於完成了最後一組線圈的組裝。

爲了將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組裝到原先的ASDEX裝置上,華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在覈心廠房中搭起了超過二十米的龐大龍門架,並且在每一組提供強磁場的超導組件的外側,還建造了對應的固定裝置。

這些固定裝置牢牢的將超導組件以及破曉聚變堆固定在起始位置上,目的是爲了防止提供強磁場的超導線圈出現位移或者其他意外情況。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運行的,是溫度高達上億度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如果磁場控制出現偏差,恐怕櫻花國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這也是爲什麼在當初選址的時候,徐川要求地質一定得穩定的原因。

經過了一個月的艱苦奮鬥,ASDEX裝置的組裝和改造終於全面完成了。

站在龐大的‘破曉’聚變堆面前,不光是徐川,所有的工作人員和研究員眼神中都流露出來自豪、希冀、期待、盼望等各種情緒。

不過好在,這項工作順利的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開啓聚變堆,完成驗收後進入下一階段的征程了。

眼神中帶着笑意,徐川看了一眼面前龐大的聚變堆,看向站在他身邊的彭鴻禧院士,下達了指令:

“各組準備,開始檢查破曉聚變裝置的安裝情況,及時彙報情況,按照預定計劃開啓通電運行!”

忙碌了這麼長的時間,耗費三億歐元和巨大的心血將ASDEX裝置買回來,自然不可能讓它在這裡閒置着。

嚴格來說,第一次的通電運行並不是點火運行實驗,它只是組裝完成後的驗收。

至於驗收的目標,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個是檢查組裝完成的破曉聚變裝置是否能正常運行,包括向內部注入一定的原料,升高溫度控制其運行。

第二個則是確認使用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製造的外場線圈能否正常提供超過40T的龐大磁場。

這兩點是首次通電運行的目標,並不追求運行時長。

只要這兩個目標達到了,就能確認破曉聚變裝置能開啓後續的實驗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徐川準備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正式開啓真正第一輪的點火運行實驗!

2020.10.01。

今年的十一相當特殊,它不僅是國慶節,還是中秋節!

國與家,均團圓。

在這樣的日子裡,用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突破來爲國家祝賀,這絕對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

至於時間,其實算一算也沒多久了。

現在已經接近八月中旬,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中間還要進行驗收測試以及測試後的設備檢修維護調整等等。

雖說並不是很緊,但也算不上寬鬆。

在徐川下達了檢測命令後,破曉聚變裝置工程組的工程師們就迅速動了起來。

對他來說,檢查設備的情況這種事情只是嘴上的一句話,但實際上這是一件相當繁瑣的事情。

從破曉聚變裝置的主體、再到專門提供計算力的超算中心、到冷卻用的液氦與液氮設備、再到提供電能的電網穩定性.等等。

等到破曉聚變裝置工程組的工程師們真正完成所有的檢查工作,時間來到了命令下達後第四天了。

安放破曉聚變裝置的地下核心區域中,棲霞山可控核聚變工程項目上的全體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地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站在總控制室中,徐川透過碩大的監控屏幕俯瞰着安靜臥在寬闊地面上的破曉聚變裝置。龐大的反應堆猶如鋼鐵巨獸一般沉睡着,只等待一個醒來的時機。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這種位置,但他的心此刻前所未有的澎湃着,跳動着。

誰也不知道,爲了這一刻,他已經等待了至少十幾年的時間。

走到了徐川的旁邊,彭鴻禧院士的學生,此前負責過《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的韓錦作爲彭鴻禧的助理同樣加入了可控核聚變工程。

此刻,他負責着代替彭鴻禧院士向徐川傳達着報告:“徐院士,破曉聚變裝置的全面檢查已經完成,所有設備均正常無問題,可以進行驗收實驗了。”

聽到韓錦的報告,徐川點了點頭,深呼吸了一口後,沉穩的下達了指令:“開始通電運行!”

隨着開始實驗的命令下達,各組控制室的工作人員迅速忙碌了起來。

外部電流穩定的供應入破曉聚變裝置中,連接着液氮與液氦存儲的管道閥門被打開,超低溫的液氦與液氮通過不同的管道流向不同的區域。

部署在外場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如以往無數次的實驗中一樣,在液氮與液氦的冷凍下迅速達到了Tc臨界溫度。

而隨着強電流的不斷輸入,通過外場超導線圈的電流開始迅速且穩定的增大,伴隨着強電流經過普通導體的‘滋滋’聲,外部的超導線圈開始向超導態轉變。

與此同時,總控制室中反饋在電腦屏幕上的約束磁場強度與破曉聚變裝置的各項數值開始不斷攀升。

看着一路上升到40T的約束磁場,徐川一直緊繃着的臉龐也帶上了一絲笑意。

不管之前測試過多少次,不管上輩子使用過多少次,但當現在部署在破曉聚變設備上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如期展示出自己強大的性能時,他一直提起的心,也終於放下來了。

40.21T!

束縛等離子體的磁場強度是控制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中超高溫高壓等離子體湍流的關鍵之一。

通過疊加一百特斯拉的磁場強度,這已經是地球磁場強度的八萬倍了,是原本ASDEX裝置的四倍多。

如此龐大的約束磁場,能更進一步更有效的控制住反應堆腔室中的等離子體。

“穩態磁場強度達到40.21特斯拉,第一階段驗收目標達成!”

總控制室中,工作人員帶着顫抖而又激動的彙報大聲的響起。

不止是這名年輕的研究員,控制室中的所有人臉上都帶上了喜悅。

40.21T的穩態磁場,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打破了國內最先進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25.72T的記錄了。

總控制室中,徐川站在控制檯前,確認了約束磁場和其他組件都沒有問題後,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下達指令!

“開始下一個驗收環節,向破曉聚變裝置中注入氦三!”

在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驗收的時候,向腔室中注入微量的氦三氣體,然後不斷升高溫度使其加熱成等離子體,用於驗證外部約束磁場是否能順利的控制反應堆腔室內的等離子體原料同樣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而之所以用氦三而不是DT核聚變的原料氘氚氣體,是因爲氦三聚變需要的條件更加苛刻。

其實準確地說,發生核聚變並沒有嚴格的溫度要求,只有反應的劇烈程度和能否自發維持核聚變。

比如太陽內核的溫度只有一千五百萬度,但在那兒一直髮生和維持着氫-氦核聚變反應。

然而在地球上,如果要通過可控核聚變手段維持聚變反應的話,則需要至少五千萬度的高溫。

至於更高一級的氦三,如果用它來進行下一級核聚變,溫度得是氘氚聚變時的十倍甚至更高。

就以眼前這臺破曉聚變堆舉例,氘氚氣體在五千萬級的溫度左右就能產生聚變現象,而氦三在相同的條件下,如果要產生聚變現象則需要達到至少十億度。

而單純的驗收,肯定是沒法進行點火讓原料聚變輸出電能的,相關的設備都沒裝配上去呢。

所以爲了以防在上億度的高溫中,反應堆腔室中的原料自發產生聚變現象引起實驗偏差,使用聚變溫度需求更高的氦三來作爲實驗原料是最合適的。

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153章 前往LHC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586章 國之幸事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694章 黎曼猜想,有答案了?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57章 真真假假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10章 二試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單章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8章 物數雙修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505章 老人:這事我給你搞定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99章 上架感言第85章 南大的獎勵第633章 未來的路線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327章 威騰:這人真煩!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153章 前往LHC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