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

對於新招收的這些學生的討論,徐川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在乎。

想要從他手底下畢業,沒點真材實料,想都別想。反正他丟不起那人。

出了辦公室,坐上車,徐川直奔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實驗堆基地。

當然,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改名了,從原本的可控核聚變工程中脫離了出來,改成了‘星海研究院’。

今天是星海研究院正式成立的第一天,他作爲研究院的院長,肯定要過去主持一下相關的工作的。

當然,更重要的,還有開會商議安排接下來的可控核聚變、航天技術等方向的發展。

十點鐘,剪彩儀式在徐川的主持下準點開始,伴隨着震耳欲聾的炮竹聲和漫天飛舞的綵帶,星海研究院成立了。

這是一家效仿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與馬普協會結合體而在國內做出的‘試點型’研究機構。

通過這所研究院,可以實現理論-應用-工業化一套流程的完整轉化,無障礙的和國內絕大部分的企業進行合作,極大的節省了研發科技項目的時間與流程。

上午完成剪彩儀式,下午則是召開高層會議熟悉一下相關的人員。

不過其實除了戰略規劃司那邊安排過來做日常管理輔助工作的溫遠航,以及航天領域的一些負責人和研究員外,星海研究院的人員大部分其實也都算是熟人。

畢竟都是原本棲霞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中的人,互相間也都有一些瞭解。

星海研究院成立後,拋開後勤、維護、規劃、對接等與科研工作沒太大關係的部門外,暫時劃分出來了四個研究所。

分別是‘能源研究所’‘航天研究所’‘信息研究所’‘材料研究所’。

而這些研究所下,又劃分出來不同的研究室。

比如能源蔀,目前設立的除了二代、三代以及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研究室外,還有電池領域的研究室、核能研究室、熱能研究室等等。

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些研究室分工明確,負責不同領域的研究。

可控核聚變項目是一個超級工程,尤其是在前後調遣了各大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後,在示範堆建造的後期,整個項目光是研究員就接近三千人。

哪怕是聚變能源公司那邊划過去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員,留下的研究員與工程師們依舊高達兩千多人。

要對這麼多人做安排,可不是一件小事。

好在這些工作有溫遠航和韓錦等人輔助,否則光是處理這件事,他就沒精力去幹其他的了。

在中高層互相熟悉了一下後,剩下的,毫無疑問自然是開會討論以及各蔀門各研究室的工作安排了。

畢竟星海研究院如今養着超過三千人,每天光是人員的工資等方面的花銷,就是一筆大數字。

所以在研究院正式成立,所有人員順利入職後,相關的研究工作就需要儘快展開了。

而這種涉及到具體研究項目方面的工作,徐川一個人也把控不住所有的細節。

當然,他也不需要把控住所有細節和研究項目的規劃分配。

如今在他的位置上,只需要提出要求,規劃方向,然後和四個蔀門的負責人進行交流,確定能不能做,再分配下去就足夠了。

至於具體通過什麼方式,如何研發實現目標,那就是各蔀門和各研究室內部的工作了。

解散掉中高層的交流碰面會後,徐川留下了四個研究所的負責人,日常事務主管溫遠航、兩位副院長韓錦和趙鴻志等人,開了場小型的高層會議。

“關於各蔀門的研究工作,四位負責人回去後可以將相關的計劃安排發給我。我這邊先看看。”

“另外,關於各研究所的主要研究目標,我這邊分配一下,你們記一下。”

聞言,四位負責人紛紛掏出了筆,準備做記錄。

徐川見狀,接着說道:“首先是能源研究所,在接下來的主要目標是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方向,這個沒什麼問題吧?”

能源研究所的負責人樑曲連忙點頭道:“沒問題,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路線是早就已經定下來了的方向,只不過具體怎麼做,後續還要再開會討論。”

徐川點了點頭,道:“嗯,這個後面再說。”

“另外,除了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爲主外,再分配一個任務給你們。”

“電池領域的研究,可以安排人手展開研究,無論是鋰電池領域,還是氫氧燃料電池,亦或者熔鹽堆電池,都可以作爲方向。這個後續你做一個報告給我,看看有哪些適合投入研究的領域。”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解決了的情況下,電池毫無疑問是最爲火熱的研究領域之一。

無論是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還是電動的新能源汽車,亦或者其他醫療、航天航空等方向,都離不開高能量密度的電池。

雖說他個人名下的川海材料研究所也在研究鋰電池,但這並不衝突。

單純的鋰電池也並不能佔據所有的市場領域,哪怕在他解決了鋰枝晶難題後,依舊有着大量的領域應用着不同的電池。

樑曲迅速將任務記錄下來,接着道:“還有其他的嗎?徐院士?”

徐川思索了一下後回道:“二代和三代可控核聚變也可以做一些研究安排,之外暫時沒有其他的了。”

“當然,如果你有合適的其他研究方向,也可以做報告提交給我,我會審覈的。”

“沒問題。”

說完能源研究所的工作,徐川轉頭看向航天所的負責人。

“航天所的主要方向是發動機,在後面,星海研究院這邊會成立重啓載人航天乃至探月工程的項目。”

“而目前我對你們的要求,就是設計和構思一款大推力的發動機,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很高。”

“至於目前的工作,你們需要先整理出大致的方向與可行的相關技術,後續我看過後會再來開會和你們進行討論。”

航天研究所的負責人翁筠宗是從川都航天研究機構那邊調過來,可能是因爲是外來戶的關係,並沒有過多的說話,只是點了點頭表示沒問題。

徐川也沒太在意,繼續將四個獨立研究所相關的方向和目標安排了下去。

從今天起,星海研究院這艘船,也算是正式啓航了。

而它的目標,也只有一個。

那就是星辰大海!

PS:二更求月票

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700章 破局的契機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56章 收網!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683章 徐川:我也要上去!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695章 來自全世界頂尖數學家的挑戰!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2章 魂歸故里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67章 新的征程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24章 頒獎典禮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674章 PNP?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674章 PNP?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52章 完成破譯(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253章 暗物質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51章 發現規律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37章 論文刊登第298章 啓明星,專屬打造的獎章!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