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

潘德明老院士並未正式參與這場航天領域的盛會。

他特意從對門的北大跑過來只是爲了和徐川打聲招呼,聊聊天,約了個時間長聊後邊離開了會場。

老院士走後,徐川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毫無疑問的是,他的位置在第一排。

而他領座,是科學技術蔀的一把手秦安國,右邊則是水木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院長陳昕海。

水木大學的航空航天學院如果追溯歷史的話,其實相當出名,它成立於建國前。

在那段艱難奮戰的時期,原名爲航空系得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爲華國航空學科的創建和航空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後在五十年代末,爲了發展以兩一星爲代表的國防高技術項目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才,都是從水木大學航天系中走出來的。

只不過當年實力雄厚的航空系,後面被拆分組建了北航學院,成爲北航的重要起源之一。

至於如今的實力,雖然不弱,但在國內的航天航空院校或者機構中也不算頂尖。

比它厲害的有很多,如北航,哈工大,國防科大等等、

而今天能作爲主辦方舉辦這場航天領域盛大的交流會,對於水木大學的航天航空學院來說,無疑是復興的啓迪之聲。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休憩了一會,科學技術蔀的秦安國蔀長和水木大學的陳昕海院長並肩走了過來。

當看到正在坐在座位上休息的徐川時,正在聊天的兩人都微微愣了一下,旋即加快了腳步迅速走了過來。

“徐院士,好久不見了。”秦安國臉上帶着熱情的笑容,伸出手和徐川打了個招呼。

“的確有一段時間沒見了。”徐川笑着站起身和這位秦先生握了握手。

以前他剛回國的時候,就是這位先生親自和他聯繫溝通的,直到核廢料相關的項目完成後,才重新安排了其他人過來。

秦安國笑了笑,向徐川介紹道:“這位是水木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院長陳昕海同志。”

“這位是徐川徐院士。”

這位陳院長臉上帶着笑容,雙手握住熱情地晃了晃:“耳聞徐院士的大名已久,今天總算是有機會見到了,正如傳聞中一樣年輕盛爲啊。”

徐川笑着和他打了個招呼,一行三人又坐了下來。

秦安國笑着看向徐川,繼續說道:“關於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項目的總負責人,徐院士真沒意向嗎?老實說,在國內應該找不到比你更合適的人選了。”

聽到這話,徐川輕咳了一下,道:“載人航天領域並不在我的研究範圍內,讓我當總負責人,有點外行指導內行了。”

“而且我這邊手頭項目也挺多的,再統籌指揮一個這種大項目,肯定會忙不過來的。”

秦安國笑了笑,道:“徐院士實在沒時間的就算了,不過在項目上掛個首席技術顧問的虛職如何?”

“畢竟咱們想要順利的將米國和西方國家拖入航天競爭領域,還是需要一位頂級學者來站臺的。”

“相信沒有人比您更合適了。”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當然了,您放心,我們絕對不會用您的名義去發表新聞消息與論文之類的東西。除非是您自己願意。”

都這樣說了,徐川也不好拒絕,點了點頭道:“掛個虛職對我來說倒是無所謂,畢竟星海研究院本身就是這項工程的合作機構。”

這種事情,對於頂級學者來說太常見了。

就像一名諾獎得主,經常身兼各種榮譽顧問,甚至可能是某家實驗室的合夥人一樣。

但實際上這名諾獎得主可能啥都沒做,就掛了個職,然後相關的研究就被人不斷看好。

這其實也是藉助知名學者的名聲來擴大項目或研究影響力的方式,不過終究還是和知名學者自己主動站出來發表看法和論文有區別的。

對於這種事情,徐川倒也沒那麼在意。

就算是他不掛職,米國也會調查到他帶領的星海研究院是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主力研發團隊。

旁邊,秦安國笑了笑,道:“那就多有麻煩徐院士了。”

說話間,交流會也開始了。

站在講臺上,科學技術蔀的發言人宣讀了這次交流會的主要內容。

上午的交流會主要是一些政ce的宣佈。

如提高航天項目的預算,通過免稅科研補助等方面鼓勵民營企業的進入等等。

總體上來說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相比較以往,這次的力度加大了不少。

這些東西,對徐川來說顯得有些興致缺缺,他不缺資金,也算不上民營企業。至於免稅科研補助什麼的,對他來說也沒什麼太大意義。

倒是對於一些私營企業來說,這份補貼誠意還是挺大的。

尤其是在航天領域投入一塊錢,就能抵兩塊錢的稅這種,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畢竟搞航天的話,投入資金基本都是千萬級,億級起步的。

如果投入一個億,能抵兩個億的稅,這對於一些大廠,還是挺有誘惑力的。

比如鵝廠,在19年的時候就推出了“WeEarth超級地球”計劃。

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建立一個包括300顆衛星的對等觀測網絡,並通過“專用衛星”服務爲政fu機構、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提供“開箱即用”遙感服務。

而要將三百顆衛星送上天,花費的資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哪怕是目前提供火箭航天最便宜的SpaceX公司,主要運載火箭—獵鷹9號複用火箭的每公斤發射費用也超過了二千米金。

二千米金這還是成本價,賣給其他廠商恐怕至少翻個幾倍。

而一顆實現對等觀測網絡、遙感服務、定位服務等功能的衛星少說,也有幾百公斤。

就按照一顆三百公斤,五千米金一公斤這種相當低廉的發射成本來算,光是發射成本就高達了五個億。

五個億,如果按照這次交流會上宣佈的政ce,能抵稅足足十個億。

對於有衛星發射需求的企業來說,這相當於國家直接就負擔了他們的發射成本的同時,還額外補貼了五個億的科研費用。

當然,這種極爲利好的抵稅政策,並不是沒有條件的。

要符合抵稅標準,需要在國內投資航天事業才行,不可能你拿着十個億,去找了米國的SpaceX公司發射火箭,然後拿着發票回來抵稅,這是不可能的。

簡單的來說,這條政ce就是希望促進國內的航天民營企業發展,無論是你自己投資火箭發射也好,還是找國內其他的航天企業發射火箭也好,都可以。

但是找國外的,不行。

上午的交流會基本就這些內容。

而下午,則是國內航天領域的知名學者,科學院的數位院士對航天方向的發展與規劃做了各自的報告。

如《載人航天工程與航天技術的發展》《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的進展與展望》《太空資源開發體系發展設想》等等。

一開始的時候,徐川還以爲是正常的交流,直到科學技術蔀那邊的宣傳廳開始報告規劃時,他在話語中聽到了異常熟悉的內容。

“.按照規劃,我們將在2030年修建一座超大型質量彈射器,該質量彈射器將使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源,用於航天領域。可在未來直接將需要發射上天的航天器、衛星、材料等物品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實現無動力送入外太空,極大的節省火箭發射費用.”

“此外,預計在2040年,科學技術蔀將主導‘南天門計劃’行動,利用質量彈射器在外太空空間中修建一支用於航行在本星系中的空天母艦。”

“該艦隊將採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作爲動力源,往返於月球、火星等行星運輸物質、礦藏.”

“.”

“我們歡迎其他國家一起參與星際資源的開發,一起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也歡迎各大航天領域的企業來華投資.”

隨着臺上負責人的講話,大禮堂中,人羣明顯騷動了起來。

超大型質量彈射器?

南天門計劃?

核聚變動力的空天母艦?

星際資源開採?

一系列的名詞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嚥了下口水,驚詫不已。

他們這是穿越了?直接來到了星際時代?

這種事情,現在真的能做到嗎?

這個餅,畫的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但是在會議上,擔任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首席技術顧問的,是那位徐院士。

誰都知道這位徐院士創造過的奇蹟。

被稱爲永遠五十年的可控核聚變,被他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解決了。

如果從這來看,未來十年,這種質量彈射器,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做到。

想着,大禮堂中的衆人均忍不住深吸了口氣,壓下了心中的震撼。

而商業界和工業界的大佬們,則紛紛記錄下來了這些東西,看來有必要回去認真的研究一下了。

要是真能做到,這就是未來啊。

PS:補昨天晚上的章節,晚上還有兩張,求月票。

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304章 你可能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爲盟主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67章 新的征程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202章 NS方程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674章 PNP?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429章 破曉!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506章 戰忽直接變戰恐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258章 生日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227章 對抗核輻射的手段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27章 論文過審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68章 物數雙修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220章 回國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02章 NS方程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75章 論文投稿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37章 論文刊登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43章 邀請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105章 數學家中的隱藏NPC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