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

要解決強關聯電子體系中多軌道關聯效應與超導電性問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當然,徐川也沒有想過短時間內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至少,在KL-66材料上發現的強抗磁性機理,他已經有所眉目了。

不得不說,那兩位老先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給予他的啓發相當不錯。

無論是楊老先生的從非平衡態下強關聯體系的電子動力學行爲出發,還是丘老先生的將強關聯狀態下的自由電子看做電子液體或者電子固體模式,都是基於理論可行的點提出來的。

前者適用於KL-66材料,後者則有可能擴散到整個強關聯電子體系。

於是在同兩位老先生交流過後,他便將自己關在了北海酒店的房間中,潛心的研究着。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眨眼間,元旦已過,科學技術蔀主導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修建的會議召開時間就到了。

在鄭海的提醒下,徐川來到了復興路。

科學技術蔀的總部大樓在這裡,會議也將在這裡召開。

相對比上一週召開的載人航天登月工程交流會來說,這次的會議從規模上來說只不過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會議。

但從參會人員的重要性,項目的資金規劃等方面來說,卻完全不弱於前者,甚至更勝一籌。

畢竟載人航天登月工程的總經費即便是提升過後,如今也不過是幾百億。

而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早些年的預算差不多是兩千億。

當然,現在和對撞機相關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不少,包括超導材料,探測器等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了很多,因爲修建預算方面也會降低不少。

不過即便是技術成熟,預算降低,也是千億級以上大工程。

一次性撥付的經費,也要比載人航天多不少。

沒辦法,這種基礎的大型科研設備,無論是哪一項,都耗資巨大。

比如國際空間站,這是是人類在近地軌道上最大的空間設施,是米國、沙俄以及歐洲航天局等十六個國家聯合研發的項目。

而這個項目的前期建造費用已經達到了整整1600億米金,還是二十年前的一千六百億米金。

亦或者歐洲的原本預計規劃修建,現在已經基本擱淺的“未來圓環對撞機”(FCC),預計耗資約210億歐元。

由此可見,這類基礎科學研究設備,除了極少數的頂級大國有能力自己完成外,大部分幾乎都是由幾十個國家一起聯合起來搞的。

會議在科學技術蔀的總部大樓舉辦,人數並不是很多。

當徐川走進大廈時,立刻就有工作人員上前,驗證過身份後,一路將其引領到了會議廳中。

會議廳中,已經有了不少人早就到了。

在看到徐川后,紛紛上前和他打招呼交流着。

在今天的會議中,這位纔是真正的大佬,他的想法可以說幾乎能決定未來對撞機的命運。

徐川微笑着和這些學者及政fu蔀門的人一一打招呼,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

這次會議,主持的自然是科學技術蔀的蔀秦安國。

按照會議流程,這位秦蔀長先對整場會議做了個簡要的報告,然而開口道:“這次的會議,其實主要是討論交流修建以及使用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過程中的一些事情和問題。”

“具體的情況在各位面前的資料中都有,之前也發給各位過,大家再看看,然後咱們來討論交流。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國家需要各位的想法與幫助。”

聞言,會議廳中衆人紛紛低頭翻閱了起來。

是否修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這已經不是這次會議的討論範圍了。

在徐川的建議下,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已經成爲了定局。

今天討論的則是如何建、規模、預算、是否需要引入其他國家、技術等方面的東西。

當然,對於今天交流的一些問題和內容,基本上大家心裡都早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等待了一會,秦安國繼續道:“如果沒什麼其他問題的話,咱們就正式開始,針對各位面前材料上的安排,各位如果有想法和建議,可以舉手討論。”

聞言,會議廳頓時就有人舉起了手。

“關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我這邊有個想法。”

秦安國看了過去,舉手的是華國在CERN那邊的理事代表,邰學文主任。

在前些年華國成爲CERN的成員國後,這位邰主任就一直在負責華國和CERN之間的溝通。

“邰主任請說。”秦安國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

邰學文清了清嗓子,接着道:“關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我這邊認爲可以學習CERN的模式,將其擴展成國際合作項目。”

“一方面是通過多國合作的方式,可以大量節省咱們自己需要付出的經費。畢竟按照初步的規劃來看,一千五百億的預算並不是一筆小數字。”

“如果能引入其他國家的資金,能極大的縮減咱們自己的支出。”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多國合作的方式,可以吸收其他國家在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方面的優秀材料、儀器設備、技術、人才等等。”

“尤其是CERN,在這方面,CERN的經驗是可以汲取的,無論是對撞機的修建,還是基礎物理學領域的學者,引入這些,對咱們修建對撞機的幫助很大。”

聽到這話,會議廳中頓時就議論了起來,有不少人認可的點了點頭,覺得這種方式可行。

“我覺得這個建議可行,無論是預算還是技術,如果採取合作的話,的確能減輕很大的壓力。CERN那邊有完善的對撞機修建經驗,如果引入的話,的確能幫助我們節省大量的時間。”

“可行是可行,但是這如何保證咱們國家對對撞機的掌控權?要知道CERN那邊每次啓動對撞機的研究項目,都是爭論不休的。”

“可以採取成員制,我們的確需要其他國家在對撞機上的研究和技術,利用成員制保證咱們自己的科研項目佔比份量就足夠了。”

“我覺得不妥,修建對撞機的技術咱們自己早就已經儲備好了,引入其他國家的幫助並不是很大,還有着可能會導致對撞機掌控權丟失的風險,要做,就不如咱們自己做,一千五百億的預算對於現在的咱們來說並不是負擔不起。”

會議廳中,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這種問題,涉及到的方面衆多,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站在一個角度。 忽的,坐在徐川的對面,楊振寜老先生看向徐川,直接將話題引到他身上:“不知道徐院士怎麼看這個問題?”

聽到這話,會議廳中頓時就安靜了下來,衆人紛紛看了過來。

被其他人的目光盯着,徐川輕咳了一下,開口道:“關於是否需要引入CERN或其他國家的技術,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聞言,楊老先生有些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以他的瞭解,他應該會反對纔對。

徐川沒在意其他人的目光,接着道:“在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這一塊,雖然咱們已經具備了對應的技術,但不可否認的是,CERN在這方面研究的時間比咱們要長很多,儲備的相關技術也更加完善。”

“所以引入CERN是有必要的。”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但是我覺得咱們對於自己出資修建的對撞機的掌控權,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修建對撞機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探索物理,另一方面則是爲咱們自己培養物理人才。”

“如果掌控權丟失,受制於其他人,一些基礎的事情都需要討論來討論去,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所以建好的對撞機,不管如何掌控權都必須在咱們自己的手上。”

聽到這話,邰學文主任微微皺眉詢問道:“如果是這樣,我們該怎麼引入CERN和其他國家在對撞機方面的技術?”

徐川笑了笑,道:“很簡單。”

“我的建議是,修建對撞機的資金由咱們自己單獨完成,但可以去和CERN以及其他國家進行溝通,如果他們願意爲我們在修建對撞機的過程中提供技術與人才支持的話,在對撞機完成後,我們可以爲他們預留一個成員國的席位。”

“就像咱們現在加入CERN的地位一樣,每年提供對應的科研資金,獲取到對應的工作崗位、研究任務、技術成果等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鬧事,我們可以輕易的將他們踢出去。”

“當然,正常情況下,我相信我們並不會幹這種事情,畢竟基礎科學的研究是對全世界都有利的事情,我們也不是某些強盜。”

聽到這話,邰學文主任皺起了眉頭,問道:“如果他們不同意這種方式呢?”

徐川平靜道:“那就不要他們了。”

“按照計劃,這一次我們修建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以百萬億電子伏特,甚至更高的千萬億電子伏特能級爲標準進行修建的。”

“這將是世界上第一臺百萬億級電子伏特能級的大型對撞機,對對撞機有需求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也包括歐盟和其他國家。”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雖然需要CERN的技術支持,但並不是一定完全需要。而對撞實驗是所有國家都需要的。”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給他們機會,而不是我們求着他們加入進來,更別提將對撞機掌控權讓出去,變成會議制了。”

“如果他們覺得不行,那就讓他們自己去修建就好了。”

聽到這話,坐在徐川對面的楊老先生渾濁的眼眸中流出了一絲興趣,這纔是這位年輕學者的性格,在某些地方,他可是相當霸道的。

對面,邰學文主任皺眉道:“如果CERN和其他國家選擇拒絕的話,對撞機完成後的實驗,我們恐怕會極度缺乏人手。”

“畢竟光靠咱們自己是不可能撐起對撞機的研究這種大型基礎科研項目的,而且在未來的經費支出等方面,壓力極大。”

華國的物理學家雖然多,但不可能將所有的學者都投入到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上去。

畢竟還有很多其他領域要發展。

對撞機這類基礎科研設備的使命是推進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爲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提供基礎科學知識。

這種類型,依賴一個國家的力量是很難幹成的。

它對全人類有益,但對於修建和使用它的國家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

且不提修建時耗費的鉅額資金,光是每一次的啓動,以及維護保養等等,都需要耗費海量的經費。

更關鍵的是,它的成果,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成應用科技與收益。

就像對希格斯粒子的驗證和標準模型的研究一樣,這種理論成果,補全的只不過人類對於宇宙,對於物理世界的瞭解

實際上,對於科技發展的促進,都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的事情去了。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道:“不會缺人的。”

“哪怕米國聯合歐盟等國家拒絕加入咱們,他們也沒有能力去阻攔物理學家們到我們這裡來做研究。除非他們能提供一個和我們一樣強度的對撞機。”

“但這對於米國和歐盟來說,可以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首先如今的他們,忙着在可控核聚變上進行投資研究都來不及,很難再劃分出科研資金來投入對撞機這一領域。”

“畢竟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除了修建需要耗費海量的資金外,每年啓動對撞實驗都需要大量的預算。”

“光是現在的CERN,預算都已經引起了很多成員國的不滿了,你讓他們再在上面投入海量的資金,恕我直言,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頓了頓,他接着道:“其次就算是最壞的情況發生了,米國和歐盟在這一領域跟進投資,他們修建的對撞機,在能級方面也很難超過咱們。”

“別忘了對撞機的核心在於超導材料與探測器。”

“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對粒子的約束能力決定着對撞能級的強度,而在這方面,我研究出來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臨界磁場是目前最高的超導體。”

“缺少了頂級的超導材料,在對撞能級這一塊他們很難和我們競爭。我相信CERN在米國的壓力下取消對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的訂單是他們最後悔的一件事。”

“而科學家是現實的,如果我們歡迎和接受其他的科學家進來,在人員方面絕不會缺少。”

“至於經費,不可否認,對撞機的每一次啓動都會消耗大量的電能,這也是它每一次啓動都會耗費大量經費的原因。”

“但別忘了,對於咱們而言,電能在未來是最不缺少的東西。一座小型規模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就足夠爲一臺大型的對撞機提供能源了。”

“拋開電能外,其他的方面消耗的經費頂多能佔到一半而已。”

說着,他看向邰學文主任,接着道:“最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就在這裡!”

“我可以放言,除了我,沒有人能在十年內找到真正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

第626章 星海號!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85章 南大的獎勵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730章 消散的太空霸權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327章 威騰:這人真煩!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21章 物競實驗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60章 高考第57章 真真假假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290章 開啓測試!(爲盟主大佬高山流水加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182章 朝着霍奇猜想前進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220章 回國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70章 舊王退位,新王加冕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14章 論文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