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

金陵,南大。

數院的辦公室中,徐川點開了郵箱,找到了這一任國際數學聯盟官方的郵箱,將蔡鵬的論文和自己的推薦信一起發了過去。

對於蔡鵬,他的關照程度的確不算多。

畢竟一開始收下這名學生的時候,棲霞可控核聚變項目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着,以至於前面近兩年的時間,他幾乎沒什麼時間和精力去指導他的學習。

直到破曉聚變裝置順利完成點火後,他纔將一些精力挪移了過來。

不過這名學生比想象中的還要努力一些,在微分方程領域,他有着優秀的天賦,加上足夠的汗水,最終在這條道路上成功的踏出了自己的步伐。

以至於他還是樂意去找一下國際數學聯盟,幫忙去申請一個機會的。

畢竟時間方面已經比較緊急了,如果錯過了這一屆,又要再等四年。

而如果能上國際數學家大會做一場報告的話,對於蔡鵬來說,無論是學術上,還是前途上,都有極大的益處。

國際數學聯盟的回覆很快,對於徐川的請求,這一任的國際數學聯盟主xi肯尼格親自進行了電話回覆,表示IMU會盡快對這篇論文進行初步的審覈,如果論文沒有大的缺陷,將會爲此增加安排一場四十五分鐘的報告會。

這是國際數學聯盟的規定,對於IMU來說,每一場報告會,無論是四十五分鐘還是一小時的,報告會的人選和內容,都是需要進行精心挑選的。

畢竟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可謂是數學界最爲盛大的交流會了。

收到電話回覆後,徐川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緊張又期待的等候着的蔡鵬,笑着點了點頭,道:“IMU那邊已經收到了,問題不大。”

聞言,蔡鵬眼神中迅速帶上了驚喜:“實在是麻煩教授了。”

徐川笑着擺了擺手,道:“小事,你好好的去準備吧。”

《微分方程維數多項式的最小微分計算的階段性證明》論文,上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資格足夠了,蔡鵬缺少的,只是一些流程和時間而已。

而對於他來說,作爲導師替自己的學生爭取一些福利,也算是本職工作。

蔡鵬小雞啄米似的點了點頭,道:“我一定會認真的準備好的。”

辦公室中,其他幾名留意着這邊動靜的學生眼神中滿是羨慕,在國際數學聯盟大會上做報告啊,這也太爽了吧!

留意到幾名學生眼巴巴的目光,徐川笑着開口道:“好好的加油吧,未來是你們的。”

鼓勵了一下幾名學生,他打開了電腦上預先下載好的論文。

強電統一的方向他是有的,現在要解決的是朝着這個方向前進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去嘗試一下爲統一後的強電理論和引力做一個新的模型或理論。

雖然現在依舊可以踩着其他學者的肩膀,比如弦理論、愛因斯坦場、楊-米爾斯場等東西繼續前進研究,但他還是更希望能爲其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

畢竟在這一塊,他已經走在了理論物理學界的最前沿。

對於一名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嚴謹外,還有創新。

沒有創新的世界,是不會前進的。

午飯在南大的小食堂解決後,徐川回到辦公室中,看到他回來,助理湯然快步走了過來。

“教授,《Nature》雜誌的媒體記者想和您做一個採訪,有關於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的證明論文,以及一些物理方面的東西,之前有過預約的。”

聞言,徐川擡頭看了她一眼,想了一下,恍然記起來了自己之前在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報告會後,答應了《Nature》雜誌的採訪邀約來着。

只不過對方一直沒來,他都快給這事忘記了。

點了點頭,他回道:“行,你讓他們過來。”

對於他來說,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早就是一件習以平常的事情了。

自從他出名以後,想要採訪他的媒體很多很多,尤其是在做出某一個成果後,那一段時間內更是可以說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媒體想要採訪他。

雖然大部分的時候他沒那麼多的時間去接受這些媒體的採訪,但有些時候他還是會選擇性地接受了一部分合適的媒體的採訪預約。

一方面滿足公衆對自己研究內容的好奇,另一方面則是擴大一些自己和華國的名氣了。

畢竟沒有這些媒體記者的採訪和宣傳,普通人正常來說是很難了解到一名學者做出來的成果到底有多麼重要和偉大的,也很難知道一個國家的學術能力,到底是怎樣的。

雖然對於很多東西,比如錢財權力什麼他都不是很在乎,但如果能在學術界乃至全世界儘可能的提升自己,提升國家的名聲,他還是樂意去做的。

而《Nature》雜誌,儘管相對比《數學年刊》《物理綜敘》這些更偏商業化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Nature在普通人的範疇中,名氣比起《數學年刊》《物理綜敘》這些專業性期刊更大一些。

它名下的媒體和期刊,在面向廣大羣衆的時候,雖然會削弱很多的專業性知識,但卻能最大程度的讓普通人瞭解這項科學成果到底是什麼,對於全人類到底有什麼用。

湯然點了點頭,轉身將《Nature》雜誌的媒體記者帶了過來。

“您好,徐教授,很榮幸能採訪到您。”《Nature》的記者笑着伸出了手,輕輕的和徐川握了握,打了招呼。

“你好,請坐吧。”徐川笑着打了個招呼。

調整好錄音筆後,《Nature》的記者佩恩·維娜微笑着開口道:“很感謝徐教授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時間,爲了不耽擱您的研究,請問現在可以開始採訪了嗎?”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可以的。”點了點頭,佩恩·維娜開口道:“在來之前,我們聽說您已經將質量間隙難題的證明論文公佈到了Arxiv預印本網站上,如果它同樣通過學術界的驗證的話,這將是您解決的第三個千禧年難題了。”

“在外界看來這相當的不可思議,您能給我們講講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嗎?或者說,您在學習和學術研究方面有什麼技巧可以分享一下嗎?”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思索了一下,開口道:“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對我而言,興趣大概就是唯一的原因了。”

“興趣?”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沒錯,興趣大抵就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如果在此之上,你還能擁有堅韌不拔,努力等能力的話,相信無論你在哪一個領域,都能走到巔峰。”

翻了一下手中的記錄本,佩恩·維娜接着問道:“在質量間隙的論文上傳後,外界都在傳言您已經掌控了強弱電三力統一,我想問問這是否是真的?”

徐川搖了搖頭,道:“這太誇張了,強弱電三力統一是二十一世紀理論物理學界的聖盃,要完成它的統一,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聞言,佩恩·維娜有些驚訝的看了他一眼,好奇的問道:“物理學界有說,如果誰能解決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的話,誰就有可能解決強電統一。而您在當今的物理學界是最接近這個領域的學者,我想問問,在您看來我們距離強電統一,以及最後的大統一聖盃,還有多遠的距離?”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思索了片刻,纔開口道:“老實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法給出答案。”

頓了頓,他接着道:“在我看來,我們距離強電統一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又如何能去將更神秘的引力也統一進來了呢。”

“在一百年前時,我們曾驕傲的以爲可以憑藉理性掌控所有真理。那時候,開爾文勳爵先生曾認爲我們的物理學大廈已經建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可是現在呢?伴隨着物理學的發展,我們越發的感覺到自身的渺小了,知道得越多,越覺得偉大而又渺小”

“一百多年來,我們一直都在朝着大統一這個目標前進,而在路途上,我們發現了很多很多的東西,弦理論、量子理論、相對論惰性中微子、暗物質這些東西都還存在着大量的謎團,也在等着着我們去解決。”

佩恩·維娜想了下,問道:“您的意思是,我們可能需要解決弦理論、量子理論這些難題後,纔有機會做到統一引力?”

徐川笑了笑,靠在沙發上道:“引力太過於神秘了,它很簡單,簡單一切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它也很複雜,複雜到我們到現在都沒有一種完美的理論能夠對它進行準確的描述。”

頓了頓,他開了個玩笑:“或許有一天我們揭開了暗物質的面紗,能通過它與常規物質的對比,來探索研究一下這個最神秘的作用力。”

“至於大統一,以我看來,我只能說這大概不是這個世紀能解決的問題。”

採訪的時間花費了接近一個小時左右,相對比其他的媒體來說,作爲科學期刊《Nature》的記者,佩恩·維娜所提的問題要專業很多。

對於這類型的採訪,徐川還是樂於多聊一會的,有機會像普通大衆更簡述的表述自己對於學術研究、科學發展的一些看法,他還是願意的。

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興趣永遠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科學家也是從普通人中發展而來的,如果要將科學發展宏偉,保持前進的話,勾起普通人對於科學的興趣,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或許現在看期刊,看新聞的這一批人已經沒有了能力再走上學術研究的這條路,但在他們的影響下,下一代的啓蒙自然會對科學更加感興趣。

在送走了《Nature》的媒體記者後,徐川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強電統一理論的研究上。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國際數學大會舉辦的日子亦逐漸靠近。

七月十號,在徐川收拾着行李,準備動身前往聖德彼堡參加這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傳遞了過來。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選址勘探工作,完成了。

聽到這個消息,原本準備和學生一起出發的他選擇了臨時改道前往京城,先去敲定對撞機的選址工作再說。

至於幾名學生,就交給了谷炳。

反正都是成年人了,也不可能弄丟。

京城,復興路。

科學技術蔀的總部大廈樓下,徐川從紅旗轎車上下來,和鄭海打了個招呼後,他朝着大廈裡面走去。

“徐院士,您來了。”

剛邁入大廳,一道熱烈的聲音就在耳邊響起。徐川扭頭看眼,一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正興高采烈的朝着他走來。

定睛一看,招呼他的,是他家鄉湘南那邊星城的吳天華。

“吳先生。”徐川笑着打了個招呼,伸出手握了握。

吳天華笑着道:“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選址勘探工作完成,咱們的家鄉星城那邊完全符合條件,我這不是作爲選址代表人員過來爭取機會的嘛,要不是那邊臨時有其他的工作在忙,過來的就是領導周了。”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這種超大型的基礎綜合科研設備,其意義遠不止設備本身那麼簡單。

對於華國而言,這更是他們努力轉移世界物理基礎科學中心的手段,希冀藉助這個項目,將這一整片區域發展成一個‘國際科學城’,甚至是‘未來的世界科學中心’。

雖然目前這個想法隨着米國插手CERN的事情已經‘半落空’了,但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項目,依舊能給落址地帶來極其龐大的經濟、科學、文化、學術.等等多方面發展。

其他的不說,光是對撞機項目初步規劃的資金,就達到了千億級別。

這樣的一個項目,別說是星城這樣的地級市了,就是京城魔都這種世界大型城市,都會盡全力的去爭取。

畢竟它能帶來的影響,已經無法用金錢來形容了。

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8章 請客吃飯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596章 空天發動機完成!第661章 倒黴與幸運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668章 合作‘好夥伴’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218章 引力子與時空蟲洞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7章 集訓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53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153章 前往LHC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695章 來自全世界頂尖數學家的挑戰!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34章 信息安全(三更求月票 追讀)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62章 省狀元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307章 新的史詩與輝煌!(爲少了一隻羊的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10章 二試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215章 回國前的洽談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