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

夜深,一輪明月高掛枝頭。

掛斷了視頻通話後,徐川起身伸了個懶腰,舒展了下身姿後去衛生間洗了把臉,重新坐回了書桌前。

大正整數因子的多項式分解難題的證明,毫無疑問是數學領域中最頂尖的猜想之一。

在P=NP?難題上,數百年來數學界和計算機界對此做了很多工作,但一直都沒有什麼大的突破。

而今天,在那位學姐的手上,他看到了一份全新的答案,這無疑是令人滿足的。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令他在意的並不僅僅是大正整數因子的多項式分解難題的證明,還有在解決這個難題中所使用的方法,或者說劉嘉欣所創造的數學工具!

那種針對性的分解和篩選的方法,他總覺得用途遠不止這一點。

將桌上散亂的論文和已經用過的稿紙整理到一邊後,徐川從書桌右上角拿過了一疊還未使用過的新稿紙。

還剩下一半墨水的圓珠筆捏在右手中,盯着潔白的稿紙他沉思了一會後,才動手寫下了第一行公式。

【ζ(p, s)=ζ(s)·(1-p^s)=∑p|n· 1/n^s】

這是和他同在2018年拿到菲爾茲獎的數學家舒爾茨教授的研究主成果之一。

簡稱爲p進ζ函數,它是Zp上是連續函數,並且其在負整數處的值可以用 Zp[T]的一個首一多項式的插值來表示,主要體現了對應數域的解析性質。

此外,它還是巖澤理論的重要模塊,對於是數論和算術代數幾何研究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不過在今天,他要研究的並不是巖澤理論和代數幾何。而是想辦法將這份函數的解析性質融入到劉嘉欣在解決大正整數因子的多項式分解難題過程中使用的數學工具中去。

他隱隱約約的覺得,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或許他能朝着黎曼猜想前進一點點的距離!

這纔是讓他熬夜的原因,那即便是明天就要去和那位老人聊聊科技發展的未來,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畢竟,靈感和想法這種東西,如果沒能及時抓住的話,那才叫一個可惜。

一行行的算式在潔白的稿紙上完成,迎着窗外微風送進來一點點的清爽和一點點的涼意,徐川不斷的思索着融合兩種工具的方法。

他很慶幸今晚,或者應該說昨晚的慶功宴他沒有喝多少的酒,現在依舊還保持着清醒的大腦。

否則肯定會錯過這一大好的機會。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正當徐川正盯着稿紙上的算式思索着的時候,放在桌上的手機鈴聲叮咚的響了一下。

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他頭也沒擡的伸手拿過了手機,解開了屏幕掃了一眼。

發信息給他的是生活助理。

“教授,雖然不想打擾你的研究,但現在已經很晚了,明天上午還有前往長安街那邊的行程,還希望您早些休息。”

看到手機信息,徐川愣了一下,看了下屏幕上的時間,不知不覺的已經深夜凌晨一點多快兩點了。

“知道了。”

手指在屏幕上敲擊了兩下,他順手回了條信息過去,隨即開始整理書桌上的文件。

如果是平常的時候,熬點夜甚至通個宵什麼的他都不在意,不過今天的確不太行。

畢竟明天早上還要去趟北海小島那邊。

好在一些大體上的初步思路他已經整理出來了,靈感抓到了手上就不用再擔心它跑掉了。

翌日,上午九點左右。跟隨着警衛,徐川再次來到了長安街北側的北海小島上。穿過林蔭小道,那棟熟悉的二層小樓再次印入他的眼簾中。

剛跨進大廳,耳邊就傳來了一道帶着笑意的聲音。

“徐院士來了,吃早餐了嗎?”早已經等候在這裡的老人看到徐川的身影后,笑着起身迎接。

徐川恭敬的打了個招呼,笑着應道:“吃過了的。”

笑着寒暄了兩句後,他和老人順勢在大廳中的待客椅兩側坐了下來後。

不過屁股剛落到柔軟的椅子上,徐川就打了忍不住個哈欠。

雖然凌晨兩點前他就結束了對數學的研究,但很顯然,在看到了一篇精彩的論文和獲得了一些新的數學靈感後,他並不能馬上入睡。

這就像是普通人玩遊戲或者看電影一般,但正玩到嗨或者看到精彩的時候突然打斷你叫你回去睡覺,你肯定也睡不着。

他也一樣,在牀上折騰到了三點多甚至快四點了才睡着。

以至於今天早上八點多起來後,洗了個冷水澡才讓自己精神一點,這會屁股挨着柔軟的坐墊,雖然精神還算扛得住,但身體卻是條件反射般的打起了哈欠。

“昨晚熬夜了?”坐在一旁,看着打了個哈欠,精神有些頹靡的徐川,老人關切的問道。

徐川點了點頭,也沒否認道:“一點數學上的問題,做了會研究。”

老人開口道:“我先給你找個客房,你先在這睡一會補補覺,航天的事也不急,咱下午再聊就行。”

聞言,徐川連忙道:“沒事沒事,不用這麼麻煩,下午我再補會覺就好了。再說了,這會我也纔起來不久,也睡不着了。”

老人搖了搖頭,也沒再勸,笑着開口道:“你啊,還是要多注意身體的,少熬夜,多休息。你還年輕,以後還有很長的時間,研究什麼的都可以慢慢來。”

徐川點點頭,笑道:“我會注意的。”

老人笑了笑,知道他大抵沒將這種關切放在心上。

不過他們安排過去的生活助理和醫療團隊乾的就是這事,熬夜這種事情,他們也沒辦法,不過相信他們的人會最大程度的幫助他解決熬夜帶來的一些身體隱患。

關切的說了兩句後,老人轉入了正題:“這次麻煩你過來一趟呢,主要是想和你聊聊航天領域發展的一些事情,包括你之前在信中寫到的月面生物圈工程和月面基地的修建的一些工作等等。” “您說。”徐川迅速回道。

老人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開口:“在你的帶領下,載人航天和登月工程都取得了完美的成功,星海號航天飛機的出現,使得未來的航天領域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對於月面生物圈工程和月面科研基地的修建,目前來說高層的意見也存在分歧,尤其是前者。”

“雖然這項工程的確值得投入,但它畢竟和我們的太空戰略有關,是否開放給其他國家的學者,亦或者是由這其中的風險難以評估。正好今天你到了這裡,我想問問你的看法。”

說到這裡,他鄭重地看着徐川,繼續開口道:“你覺得後續如果要合作的話,怎麼做比較合適?”

聽到老人的詢問,徐川笑着開口道:“關於這項工程,我看過了之前的調研和討論報告,報告上的構設已經相當的完善了,並不需要我做什麼補充。按照那個來,就已經很好了。”

將‘大型月球綜合基地工程’分開,分成‘月面生物圈工程’和‘月面前哨科研站’兩部分,前者面向國際進行展開合作,後者則由華國單獨進行完成。

毫無疑問,這是目前最合適的做法,他也想不出什麼更優秀的方案。

而且,他本身也不是什麼工程設計領域的學者,這種工程領域的東西交給科學院和工程院的專家就足夠了。

對面,老人點了點頭,開口道:“高層這邊的想法和你差不多,月面生物圈工程的確可以面向全世界,讓世界各國和國際學者參與進來。”

徐川笑着道:“其實就技術層面而言,月面生物圈工程的技術含量算不上很高,但它的耗資較大,成果相對而言可以說算是公開的。”

“我建議對國際開放的原因一方面是可以藉此機會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如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多個領域的學者來華國做研究,甚至是定居、移民等等。”

“另一方面,讓其他國家和地區參與進來可以更多的節省我們的經費,將其花費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向全世界開放月面生物圈工程,這是他很早之前就思考過利弊的事情。

雖說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摻入一些其他國家的間牒或情報人員,但生物圈工程這種東西,本身就算是一項沒多少秘密的工程。

至於爲生物圈工程提供能量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什麼,那必然是放到自家的月面科研基地裡面,也不用擔心過多的泄密什麼。

此外,雖然生物圈工程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頂尖技術,但華國本身也沒有研究和發展過生物圈工程的歷史,甚至都沒有多少這一領域的學者。

相反,米國的生物圈二號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它也在全世界培養了一批對應的優秀學者和專家。

包括生物圈的溫控、溼控、密封、生態循環等領域技術,這些其實也都是相當優秀的。

米國的航天技術厲害,其實也和生物圈二號有一定的關係。

比如這次阿爾忒彌斯計劃發射上去生命維持單元,裡面有不少技術都是從生物圈二號中進一步優化而來的。

藉助這次月面生物圈工程,吸引來這些專家學者和獲取到一部分的生態循環技術其實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整體來說,讓國際學者和世界各國參與進月面生物圈工程,利大於弊。

對面,老人輕輕的點了點頭,對徐川的說法表示認可。

人才吸引一直都是華國比較薄弱的一環,相對比吸引其他國家的學者來說,他們自己的人才流失更嚴重一些。

能借助這次機會扭轉一些國際上對他們的固有看法也是相當值得的。

當然,對於國家整體來說,更重要的還是開放月面生物圈工程在國際上帶來的影響力擴展。

航天毫無疑問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能提前在這一領域站穩腳跟,保持領先的地位無疑是他們的戰略部署方針。

和老人聊了一會航天領域的事情後,徐川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緒,重新開口道。

“在載人登月工程已經完美實現了的基礎上,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星海號航天飛機的巨大潛力,它能夠代替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開展各種航天活動。”

“我認爲,如今的我們有能力,也有必要將目光落向更遙遠的深空。”

“即:啓動載人登火工程!”

今天過來這裡,雖然聊的更多的是月球的開發,但對於徐川來說,他這次過來的目的可不是月球。

月球上的東西他的確關心,但老實說,自從載人登月完成,華國的宇航員將腳印烙在那片土地上後,他對於月球的期待就已經降低了數個層次。

再加上月球冰和月面金屬礦藏的發現,更是進一步推深了他對月球的瞭解,揭開了那神秘的面紗。

目前來說,除非能讓他親自去一趟月球,否則他對於月球的興趣也就只剩下那麼一點了。

至於生物圈工程和月面科研基地的修建,難度雖然有,但也並非需要他親自出手才能做到。

相對比之下,他的目光已經落到了更遙遠的那顆棕紅色的星球上。

聽着徐川的規劃,老人神色微微有些動容。

他不禁回憶起了前兩年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的時候,這個年輕人曾在這裡跟他聊過的那一個即便是在他看來,宏偉到都可以說縱觀全人類歷史都是找不到的計劃。

當初的他也好,還是知道那一個計劃的其他長老也好,亦或者是科學院的院士,專家等等,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那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至少在五十年以來,甚至是二十一世紀以內不可能做到。

但隨着這兩年時間的發展,他現在驚兀的發現,眼前這個年輕人規劃的工程,似乎正在一點一點的被實現。

從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再到空天發動機;到星海號航天飛機,再到載人航天,載人登月.

整個航天領域的發展,以一種常人幾乎無法想象的速度在跨越式的發展。

一如當初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一樣,驚人的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階段,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完成了聚變點火,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197章 回國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16章 P大的招攬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298章 啓明星,專屬打造的獎章!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74章 我是讀了個假大學和研究生嗎?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363章 我哥沒有女朋友!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429章 破曉!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741章 怎麼爽怎麼來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75章 論文投稿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章 回國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4章 規劃未來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626章 星海號!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單章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