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

加州理工學院兩位博士生的交流,對於學術界而言只不過是一道縮影。

在《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量子理論及鋰空氣電池機制探索》這篇論文上傳到arxiv預印本網站後,相關的討論和影響,也在隨着時間一點一點的發酵着。

谷歌學術、ResearchGATE等化學界常用的交流網站和論壇上,相關的討論已經迅速展開了。

【哦,上帝,你們有人關注arxiv嗎?那位徐教授,跨行從數學來化學了!】

【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量子理論,不可思議,幾十年以來從未有人做到過的理論,這是真的嗎?】

【爲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含時多體量子理論和統計理論,這可是化學界的四大頂尖難題!其難度放到數學界來說,完全不弱於七大千禧年難題,隨便解決其中的一個,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穩拿的!】

【老實說,論文我看了,但我也不敢相信。哪怕這僅僅是化學中的一小部分,電化學的界面結構。】

【理論化學界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至今都沒有一個完善的理論,可以對發生在電化學界面上的各種電化學過程的微觀實質進行透徹的闡明。】

【但是這可是那位徐教授公開的論文!以他的性格,如果不是有極高甚至是百分百的把握,恐怕他不會公開這篇的論文的。】

【徐教授又如何?這可是化學界,不是數學界,數學界可以依靠大腦,但化學更多的依靠的是實驗和經驗!】

【其實,相對比你們說的什麼理論,我更好奇這篇論文中的鋰空氣電池機制探索。那位徐教授將鋰空氣電池帶入論文中,這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經在研究鋰空氣電池了,甚至可能有了進度?】

【上帝,這也太瘋狂了吧?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去年不是纔將鋰硫電池研究出來嗎?今年就瞄準了鋰空氣電池?】

衆多的學術網站和論壇上,爭論紛紛。

對於徐川公開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的論文,化學界的看法充滿了爭議。

大部分的化學界的學者都很難相信,幾十年以來從未有人解決過的四大難題之一,在今天有了創造性的突破。

儘管徐川的名聲的確很大,但這是化學,而非數學。

而且電化學也只是化學的一小部分,就這,至今都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能對各種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界面結構和過程進行一個詳細且包容的闡述。

很難想象如果這套理論是真的,化學界將迎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相信的很多,相信的也不少。

儘管跨領域研究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但對於願意相信徐川的學者來說,跨領域研究對他而言可能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

畢竟從數學開始,到物理、再到天文、材料、化學、甚至是工程學,那位徐教授都信手拈來,每一次跳轉領域都能做出我奇蹟般的成果。

而這一次,他們也堅信亦不例外。

在化學界爭論的熱烈的同時,另一邊。

米國,紐約。

米國國化學會旗下的期刊《米國化學會志JACS》的總部大樓中,一羣期刊的審覈編輯此刻也在盯着手中的論文犯難。

對於徐川來說,既然決定了要公開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量子理論,那麼正規的期刊投稿肯定也是要進行的。

而在材料與化學類期刊中,《米國化學會志JACS》毫無疑問是這一領域的龍頭老大。

對於化學界來說,毫不誇張的說,JACS的地位就如同數學界的《數學年刊》一般,是每個化學人夢寐以求的能發一篇論文的地方。

儘管它的影響因子在化學中並不是最高的,但如果單純的用影響因子來形容一份期刊的高度,就如用人均GDP來衡量國力的強大與否一樣。

對於學術界而言,影響因子只是兩年內的平均引用次數,雖然是目前學術界最注重點評價指標之一,但也僅僅是之一。

2023年,JACS的影響因子是15.95,還不到16。但在材料和化學分類中,它的總引證次數和被引次數卻是雄踞第一,遠遠超過第二名。

這說明JACS的覆蓋面、信息量是無與倫比的,也說明了JACS的專業性。

然而,這樣一份在化學類期刊可謂是執牛耳者的期刊,這會在面對郵箱中的論文時,卻泛起了困難。

至於原因,不僅僅是因爲網上的爭論。

事實上,對於JACS這種頂級期刊來說,除非是某某篇已經登刊的論文遇到了大規模質疑的現象,他們纔會安排編輯和人員重新對論文進行審覈,否則網上的爭議對於他們來說影響並不大。

而讓JACS編輯爲難的,純粹是因爲手中的這篇論文理論太過於新穎,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超前了。

對於電化學來說,這是一棟融合了數學、凝聚態物理、微觀電化學、量子領域多重基礎而建造起來的全新摩天大樓。

拋開論文中那些新穎的理論和一些實驗數據需要進行驗證外,最讓JACS的衆多編輯們感到爲難的是,在這篇論文中,還包含了有大量的數學計算公式。

論文的作者似乎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數學手段,融合了量子數學工作和傳統的數學置換、密度泛函、酉羣相干態電子原子核運動方程等各種工具。

而對於傳統的化學家來說,要理解這份數學,難度未免有點高了。

雖然在理論化學界找到一個精通數學的學者並不是很難,比如此前給複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的馬丁·卡普拉斯教授,亦或者創建了精通密度泛函理論的格哈德·埃特爾教授等人,可以說在化學界都是相當精通數學的大牛了。

然而相對比眼下給他們投稿的這位來說,整個化學界都找不到一個同級別的學者了。

甚至,就是放到數學界,能夠達到站在一個高度的學者,都寥寥無幾。

所以對於這篇有可能決定了電化學甚至是計算化學未來的論文,JACS的編輯此刻很是頭大。

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員來給這篇論文進行審稿,也無法判斷從數學的角度來確認這篇論文在邏輯上是否自洽完整。

好在幸運的是,相對於數學來說,化學這門學科還是可以通過實驗和事實的論據來進行檢驗的。

爲檢測或審覈論文憂愁的,並不僅僅是JACS期刊的編輯。

考慮到那位徐川教授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已經有不少研究機構都開始在跟進這篇論文中的理論及提出來的觀點是否可靠了。

而這其中,既有化學界的學者,也有數學界的教授,甚至隔壁的物理學界,都有一些關注到的學者將目光投了過來。

畢竟這篇論文中,除了數學工具和化學理論外,還融合了一些凝聚態物理和量子理論等和物理學相關的知識。

據公開的消息報道,對於徐川公開在Arxiv上的論文,學術界已經有了多個研究機構,如馬普學會、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華科院等學術機構成立了跨學科的課題小組,對這篇論文進行驗證和檢測。

對於學術界來說,如此衆多的研究機構聯合不同學科的成員一起研究一篇論文,不說在歷史上沒有,也是極其罕見的。

不僅僅是因爲這篇論文爲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界面結構和過程進行一個詳細且包容的闡述。

更是因爲論文中的另一個副標題:“鋰空氣電池機制探索!”

在鋰電池如今可謂是能源界的‘天命之子’的情況下,鋰空氣電池毫無疑問是各國都在全力研發的目標產品。

在鋰枝晶難題和鋰硫電池難題都是那位徐教授解決的情況下,恐怕誰都不敢輕視對方在鋰空氣電池上的研究。

說不定這一篇論文,直接就打開了鋰空氣電池的大門呢?

要知道,如果鋰空氣電池技術能夠完成,毫不誇張的說,新能源領域將重新迎來一輪徹底的洗牌!

如果說學術界是興奮,是爲可能即將到來的化學新世界而興奮的話,那麼金融圈和工業界則是一臉的懵逼了。

徐川投資明日氫能科技公司,看好隔膜式液態壓縮氫燃料電池消息風聲正盛呢。

這才幾天的時間,無論是a股還是米股上,氫能和氫燃料板塊領域的市場都在猛猛的上漲,市場也在不斷的開拓,氫燃料電池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下一秒,這位看好氫燃料電池的大佬他就跑去研究鋰空氣電池了???

還搞定了電化學領域最大的難題之一?

什麼個情況?

有這樣玩的嗎?

要不是前兩天明日氫能科技公司對外亮出了融資合同,向外界公開確認了徐川已經融資他們公司。

恐怕不少人都會以爲那位徐教授缺錢了,然後故意放出風聲看好氫燃料電池,然後炒作一波在股市上圈一波錢。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駁。

畢竟換個角度來思考,從圈錢上來說,這波操作極其的不合理。

目前的氫能源板塊正是猛漲的時候,這個點突然放出自己在研究鋰空氣電池的風聲,這不是純純的打壓股市,降低自己的收入嗎?

迷一樣的操作,直接就將整個金融圈都給整矇蔽了。

無論是風投還是資本,可謂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本就沒想明白那位徐教授到底在做什麼,到底看好什麼領域。

而對於股市來說,雖然電化學的微觀結構和鋰空氣電池的機制探索僅僅只是論文,但很顯然,市場是不會考慮這些的。

伴隨着這篇論文的流出,無論是電池界,還是金融界,相關的風聲和輿論也隨之快速的轉變。

哪怕是已經確認了那位徐教授投資了氫能領域的公司,氫燃料電池股價上漲的趨勢也在這會猛然被斬斷。

隨後快速的開始回落。

畢竟在鋰空氣電池面前,氫燃料電池的性能再優越,也很難相提並論。

更何況如今的市場可以說幾乎沒有氫燃料電池的生存空間,無論是華國,還是米國,亦或者歐盟等地區,對於氫燃料電池基本都默認打壓的狀態。

而此前氫燃料板塊的市值在不斷的被擡高,一方面是有掌握了百分之八十專利的櫻花國在竭盡全力的推動。

另一方面則是國際資本在渾水摸魚,藉助這波東風賺取利益而已。

如今鋰空氣電池的消息傳出,華米歐三方,像是開會商議過一般,默契的共同拋售掉了手中的氫燃料電池股份,並且快速的打壓着相關企業的市值。

這一波節奏,整個氫能源市場可以說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此前炒作氫燃料電池的櫻花國企業,直接遭受到了重創。

短短几天的時間,氫能源板塊的K線圖就像是跳樓機一樣,直上直下的,看得人心臟都要驟停了。

若要說在這一波節奏中,損失最慘重的,莫過於櫻花國的各大電池廠商和企業了。

藉着徐川投資氫燃料電池的東風,櫻花國和國內的各大企業,包括豐田、松下、三菱等公司都在竭盡全力的推動氫燃料電池的發展。

這一波鋰空氣電池的消息流傳出來,再加上華米歐三大地區的集體打壓,氫能源板塊領域的股市暴跌,他們在這次營銷中投入進去的十數億資金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都套牢在裡面進而被其他國家和資本收割了。

而更慘重的並不是資金的損失,是氫燃料電池這一廣闊的市場。

如果說投入幾十億的資金能夠打開各國的氫燃料電池市場,相信豐田、松下、三菱這些企業會繼續投入更多的資金。

畢竟有投入纔有回報,電池是個萬億級的超級市場,幾十億的資金並不算什麼。

然而現在,在鋰空氣電池技術的鋪墊下,氫燃料電池這一原本在他們看來已經打開了一絲的大門,再度合上了。

毫不誇張的說,在這一波曲折的動盪中,櫻花國損失的遠遠不止幾十億的資金。

氫燃料電池市場的回落,這纔是最讓人絕望的。

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遙遙領先’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569章 高斯獎!第304章 你可能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爲盟主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127章 發現異常!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684章 不出問題不就行了?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256章 一封信第506章 戰忽直接變戰恐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74章 我是讀了個假大學和研究生嗎?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1章 發現規律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24章 頒獎典禮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642章 龍日節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197章 回國第43章 邀請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