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

到了常徵機牀公司,沈歡也是被眼前看到的景象震驚了,因爲常徵機牀廠就座落在城市邊緣,一條小河邊,它的廠房都是非常的破舊了,應該還是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廠房外牆都是紅磚,上面爬滿了爬山虎,不過冬天已經枯萎了。

公司大門外那邊公路,也是非常的破爛,是一條寬不過七八米的瀝青路面,不過因爲年代久遠,已經老化,到處都是坑,汽車駛過,滿是灰塵。

就是這樣一個座落在內地五線城市的老廠,卻生產出了世界頂尖的機牀,這太讓人震驚了。

常徵機牀公司領導對沈歡一行人,果真是非常的熱情,公司主要領導都來迎接他們了,想想也是,畢竟中船工業集團那可是國內十大軍工巨頭啊,常徵機牀與之相比,就是一個嬰兒。

見面一番寒暄之後,常徵機牀公司領導帶着沈歡他們前往各個生產車間進行參觀。

走進一個破舊的車間,常徵機牀公司總經理賀軍介紹道:“沈總,這是我們的總裝車間,你看那邊就是我們剛剛下線的產品,第一代高速五軸龍門加工中心。我們從二零零年開始就在研發這種橫樑移動式龍門加工中心繫列產品,今年年初第一臺產品下線,已經交付了九臺。”

說話間,衆人就走到了一臺高速五軸龍門加工中心產品跟前。

沈歡看了看道:“想不到啊,在西南地區,還有你們這麼優秀的機牀公司,這臺加工中心,看起來是相當的具有科技感,這跟廠房的老舊,形成了巨大的差異啊!”

賀軍笑道:“是啊,有很多客戶,剛剛跟我們接觸的時候,都不太相信我們能夠爲他們提供高精尖的機牀產品,可是當他們來考察了之後,就知道我們並沒有誇大宣傳,我們公司有着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十三大系列,六十多個品種的數控機牀產品,產品不僅僅是在國內獲得了很多客戶,還有像米國、億大力等發達國家也是我們的客戶。”

李浮生也是跟着,看到這種高端的數控加工中心,他雖然不懂,但是真的被震撼到了,泛着金屬光澤的加工中心,這真的是在家鄉生產出來的嗎?

雖然說榮順曾經在歷史上,也是輝煌過,包括在九十年代之前,也是西南重要的工業城市。在一九四八年時,榮順市還是中國第十九大城市呢!甚至排在了著名的杭城之前!

的確在那時候,榮順是非常厲害的,它是全國最早的二十三座建制市之一,因井鹽而富商雲集,在一九四八年就有二十九萬的城市人口,當時中海作爲第一大城市,有四百多萬人口,而川省省城這樣的城市,當時也不過五六十萬人口。

六十年代,榮順市成爲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三線建設開始後,內遷到榮順市的企業有近二十家,十年間有超過一萬來自中海等地的技術工人來到了榮順,這些技術工人佔了榮順所有技術工人的一半,這些企業包括了機械、冶金、機電化工等多種行業。

最大也是最有名的,當屬東方鍋爐廠,當時東方鍋爐廠的廠區面積就達到了幾平方公里,不僅僅有生產車間和辦公樓,還有醫院、幼兒園、學校甚至是派出所等。

常徵機牀也是那時候遷到榮順來的,這些工業企業逐步發展成爲榮順市的支柱產業,把原來的鹽化工取代了。榮順市基礎最好的,當是機械工業了,無論產業規模還是效益,就業人員,都是各行業的龍頭。

除了東方鍋爐外,還有運輸機械公司、常徵機牀公司等大型機械企業,機械技術方面的工人也多。這些其實也是榮順市的資本,只可惜榮順市利用得並不好,要知道人才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資源,特別是熟練的技術工人,那是一個城市最爲寶貴的人才。有很多地方是因爲人才的稀缺而制約了發展,可是榮順不是這樣,有着雄厚的基礎,卻不斷的被甩在後面。

就拿常徵機牀公司研發生產這些尖端的加工中心來說,如果沒有人才,怎麼能做得出來呢?

當然對於使用這些高精尖的加工中心的公司來說,比如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也要求具有操作這種機牀的能力的高級技術工人,因爲操作這種加工中心,是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還有相當的經驗纔可以。

賀軍繼續介紹道:“我們的高速五軸龍門加工中心,是一種高架橋式結構的加工機牀,工作臺不運動,機牀的所有運動,包括X/Y/Z及A/C軸都由刀具運動來完成,相對於其他結構形式,它的運動慣量比較小,從而可以改善提高動態性能和加工速度,即便是在大行程下也可以達到很高的穩定性,可以廣泛的應用於航空、汽車、船舶等行業的零部件加工製造。”

沈歡聽得頻頻點頭,接着就道:“了不起啊,你們的產品確實和國外相比,還有獨到之處!”

賀軍笑道:“那是當然,我們公司從九十年代開始,就研製生產三軸和四軸加工機牀了,到二零零年完成了第一臺五軸聯動加工機牀的研製,現在已經形成了五軸加工中心繫列。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我們的加工中心,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比如我們的機牀牆體採用的是整體的結構,提高了機牀穩定性,我們還申請了機牀傳動絲槓的無動力隨動輔助支承裝置,大跨度橫樑連接結構等專利。”

看到沈歡他們很滿意的樣子,賀軍又繼續道:“我們的GLDC加工中心繫列,具有加工能力強,穩定性好等特點,並且橫樑可以升降運動,還可選配多種自動附件銑頭,零件只要一次裝夾,就可以完成五面體加工,通過機構自動切換,可以實現車削或者銑削加工,適用於航空、能源、船舶等行業的大型、高精度零件加工!”

沈歡笑道:“請問賀總,你們這種GLDC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可以達到多少?”

賀軍笑了笑道:“零點一絲以內,我想這已經比很多進口的加工中心的精度要高了。”

沈歡點了點頭道:“那的確是很不錯了,價格方面呢?”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國際情報統括官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五百零一章 難以抗拒的好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羅飛當演員第七十九章 給領導上課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雄出少年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機也玩垂直爬升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三百四十二章 林副主任設計師要回中海了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四章 帶女徒弟的尷尬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電磁彈射,這可能嗎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常興島超級工程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四十六章 賺錢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內部大比拼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奇葩的論文第五百七十八章 皆大歡喜的收購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基府第五百二十六章 事情還好沒有敗露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一百二十一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七章 可恨的棒子船第四百四十八章 羅氏企業中標常興圓沙新村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九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兩道嘉獎令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九章 普江上的船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常規開工動員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三十九章 差一點發生安全事故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仙俠小說新元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接受採訪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五百零二章 對上了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