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厲害了我的國

“昨天晚上的電視你們看了嗎?”

“你是說那個《中國製造》的專題片吧?看過了,真提氣!”

“嘿嘿,我在電視上看了一遍,又到網上又看了一遍,現在就等着今天晚上的第二集了。原來真不知道咱們國家也能造這麼牛叉的東西,一直以爲咱們也就是造造襪子襯衫啥的。”

“拉倒吧,那就是網上那幾個什麼磚家忽悠的,我從來都不信!”

“什麼不信,上次你不還轉了網上的那篇狗屁文章,說什麼蘭德公司預測,中國到2020年會成爲全球最窮的國家。”

“呃,那個真不是我轉的,是我的號被我表弟盜了……”

這是某中學校園裡的一幕。中學生們聊到的《中國製造》專題片,是由裝備工業公司發起拍攝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全面展現中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成就,用事實來駁斥那些唱衰中國的言論。

經過幾十年對國外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自主創新,中國的裝備製造業已今非昔比。60萬千瓦火電機組、80萬千瓦水輪機組、第三代核電設備、50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設備、大型冶金成套設備、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等等,都已經實現了全面國產化,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前列,有一些甚至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這些大型裝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離,所以大多數人並不瞭解這方面的成就,反而是諸如服裝、手機、汽車這樣的產品,更容易吸引人們的關注。許多“磚家”正是利用普通百姓認知上的這種缺陷,大肆渲染“外國”的技術如何先進,而中國是如何落後。在充分摧毀了人們對於中國的信心之後,磚家們便開始販賣他們的私貨,諸如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失敗的中國式教育成爲世界的笑柄”等等。

客觀地說,其實大多數販賣這種私貨的磚家,自己也是被人洗了腦,對於這樣的理論深信不疑。須知大多數磚家對於技術的認知也僅限於自己的領域,那些在講壇上滔滔不絕大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經濟學家們,往往分不清車牀和銑牀的區別,更遑論什麼增材製造與減材製造。由於無知,磚家們容易被各種花言巧語所蠱惑,加之他們年輕時候就形成的“外國一定比中國強”的觀念,提出這些觀點也就不奇怪了。

磚家們的胡言亂語,又影響到了他們的擁躉者們,許多小範圍內的意見領袖,諸如中小學教師,在受到這些言論影響之後,又把這些觀點傳播給了自己的學生,從而讓孩子們的思想陷入了混亂。

要糾正這些錯誤認識,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真實的情況展現出來。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成就,放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極其輝煌的,尤其是工業領域的發展,更可謂是翻天覆地、精彩紛呈。在《中國製造》這部專題片裡,裝備公司挑選了若干個裝備製造領域,回顧了中國在這個領域裡從奠基到成長,再到躋身世界前列的過程,用非常樸素同時又無可辯駁的事實,反映出中國工業的真正實力。

馮嘯辰瞭解年輕一代的興趣所在,指示專題片的拍攝團隊要儘量地拍出那些大型裝備的霸氣,營造出一種“多鉚蒸剛”式的視覺衝擊力,果然讓一干年輕人迷得眼睛直冒小金星,直呼“厲害了我的國”。據說還有一位大學裡的教授,看過專題片之後,專門來到裝備公司,死乞白咧地非要讓人家給他詳細地講一講這段歷史,說打算把這段歷史寫成一部網絡小說,連名字都起好了,叫做什麼《大國重工》……

“大家都知道,美國比中國富裕,美國的基礎設施水平比中國好,美國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比中國高,美國的軍事實力更是比中國要強大得多。但是,大家知道美國的這一切是怎麼產生的嗎?”

在某大學的講壇上,馮嘯辰侃侃而談。這也是裝備公司開始工業理念宣傳活動的一部分,那就是推進工業知識進學校、進課堂,與那些磚家爭奪話語平臺。

“美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爲它從1890年開始,就是世界工業增加值第一的國家。在二戰期間,美國創造過年產3萬架戰鬥機的生產記錄,可以說是用武器的海洋淹沒了**。那麼,大家知道,今天世界上工業增加值第一的國家是哪個嗎?答對了,是中國!2009年,中國的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這是過去120年間美國首次跌下了工業增加值第一的位置,我想,它在未來也不可能再次爬上這個寶座!”

“譁!”

臺下掌聲雷動,所有學生的熱情都被馮嘯辰給調動起來了。其實,馮嘯辰說的數據,在網絡上也是可以查詢到的,但平日裡大家卻不會去關注。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大家覺得身邊的變化是理所當然的,驀然回首間,才發現已是滄海桑田。

“一個國家要成爲世界強國,需要有很多方面的條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法制,這些都很重要。但我認爲,最最重要的,唯有工業。

先賢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生產力的水平,決定了意識-形態的水平。生產力是用什麼來衡量的?是你擁有多少律師嗎?是你擁有多少營銷大師嗎?是你擁有多少漫畫大師嗎?不,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只能是現代工業的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的數量。

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電力,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電力裝備製造業以及輸變電技術,我們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如此龐大的電網,爲大家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大家通過網絡獲得信息,依靠的是我們的網絡裝備製造業。大家寒暑假回家,離不開鐵路網和公路網的建設,而這背後則是我們國家龐大的工程機械製造業。

可以這樣說,沒有工業,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將是無本之木,表面上也許光鮮無比,但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把它打回原形。在今天的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無不是工業強國。所謂去工業化的觀點,是發達國家送來的一劑毒藥,它的目的就是讓中國停止發展,永遠淪爲西方國家的經濟殖民地。大家說,我們能接受這樣的毒藥嗎?”

“不能!”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吼道。年輕人其實並不缺乏思考能力,只是從前沒有人把這些道理向他們說起而已。馮嘯辰是親歷了重大裝備研發歷史的,他隨便舉幾個例子,就都能夠讓人身臨其境,體會到技術上受制於人的痛苦和屈辱,感受到技術發展帶來的強大與自信。他的口才之好,在體制內也是出了名的,這一番在高校裡進行宣講,所到之處,收穫了無數的迷弟迷妹。這一年的公務員招考,裝備公司只有五個招聘名額,卻有上萬人報考,這也算是這一輪宣傳活動的副產品了。

除了裝備公司之外,其他一些單位也加入了這項活動。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中小學試點增加工業技術課程,讓中小學生有機會進工廠去實際體驗現代工業生產過程,從小培養工業意識。文化部門啓動了一個所謂“工業文化工程”,鼓勵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工廠,創作出反映工業、工廠、工人的文藝作品。連旅遊部門都來湊熱鬧,找了一些老工廠、老礦山等,建設工業博物館,開展工業旅遊,讓普通人也能知道什麼是工業。

面對着裝備公司發起的宣傳攻勢,高磊等人陷入了窘境。他們此前準備好的講稿,在大量的事實面前變得百孔千瘡,隨便說一個數據,都可能會遭到聽衆的質疑,更有人把高磊以往講座中列出的數據做了一個彙總,然後逐條批駁,還冠以一個“扒皮高叫獸”的時尚標題,在互聯網上被傳得家喻戶曉。

“我不否認,我的講座中有一些數據略顯過時了,這是因爲我在國外多年,難以獲得中國經濟的真實數據。至於說那些由政府公開發布的數據,我是不相信的……”

這是高磊在講座中爲自己所做的狡辯。不得不說,今天的中國已經非常多元化了,即便是許多人都已經認真了高磊的本質,但仍然有單位請他去站臺,也仍然有許多無腦粉絲爲他捧場。

“可是,高教授,你不相信政府發佈的數據,那麼你的數據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有聽衆這樣站起來問道。

“我不能保證我的數據是真實的,但我認爲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提出了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高磊說。

“既然你的數據不是真實的,那麼你提出的問題,能夠站得住腳嗎?這不就是一個謠言嗎?”

“不錯,就算我說的是謠言,難道謠言就沒有價值嗎?”

“呃,高教授,恕我腦殘,謠言有什麼價值?”

“謠言可以倒逼真相啊!”

“高教授,我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第八百三十三章 例外條款第七百五十二章 不得不降價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書般經典的操作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合股經營第九百零四章 多管齊下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交換的合法手段第四百五十九章 這是完美的合作第五百四十章 面試第九百一十二章 產業集羣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們撒野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能是白跑一趟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取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藍調咖啡學術沙龍第一百六十八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兒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個基金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擔心是多餘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價格高了一點第二十一章 變拉動爲推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章 馮嘯辰的大數據思維第八百八十七章 做最壞的準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負責弄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鬧了半天是個誤會第十八章 部長氣得住院了(爲盟主柳影2012加更)第四十二章 這是您的份內工作第四章 必須推倒重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風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七十二章 得罪誰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這就叫廢寢忘食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買單第一百零三章 不怕你們反悔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風第五百八十三章 馮林濤的煩惱第八百零一章 賣了吧第九百一十章 前店後廠第七百二十一章 堅決進行追查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裝辦變成居委會第六百二十章 先擔心產能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們會慢慢適應的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第八章 跟我走吧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問題第七百三十八章 高硫石油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我12小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驚豔的一腳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你們是有好處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負責弄錢第八百三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百一十三章 這是一個無憂劫第二百一十八章 談判重啓第二百零三章 你還回得去嗎第六百一十一章 我們做錯了什麼第九百一十章 前店後廠第八十三章 桐川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不能要錢第五十三章 物歸原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驚豔的仰焊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息解決方案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麼解決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第一百八十六章 歡迎回孃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財政困難第八百零二章 新的救命稻草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七百零三章 那就算了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嫌丟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是不是已經有答案了第十四章 煤炭研究所資料室第六百六十二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六百七十一章 到嘴的肉不能吐出來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決於時間第九百零七章 債務陷阱第七百七十章 逮着一個大金主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很低級的錯誤第四百六十章 我們是帶着友誼前來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現代企業制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毛腳女婿上門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家工業實驗室第九百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六十七章 必有貴人相助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聽聽兄弟單位的意思第八十章 春風飯館第七十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騙子一條街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戲精第三十一章 不要談責任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個基金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大裝備辦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萬元的鑽戒第七百八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項目的變故第二十章 給個正式的幹部編制第三百五十章 早知今日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意不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