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轉向困難

這次是閱兵工作的預備會議,會議的目標就是選型,初步計劃篩選出了14個左右的候選項目,其中一類是已經定型但沒有參加過閱兵的裝備,;第二類是有可能在近幾年定型的。

所以,現在哪怕還在設計之中,原則上也是可以拿出來的,但是,要是僅僅在設計之中,危險性更大,誰知道有沒有什麼設計缺陷,能不能在最近一兩年徹底解決呢?

所以,至少也得進入到測試階段的才行。

一機廠的輪式步兵戰車,幾乎都算是測試完成的了,實戰測試都做了,還能有什麼問題?

那麼,鐵馬廠的呢?

鐵馬廠,肯定是要落後於一機廠的啊,畢竟,他們是把一機廠的裝備給抄過來的,然後進行了一番自以爲是的改進而已,這樣當做自己廠裡的拳頭產品。

不得不說,是能忽悠人的。

畢竟,車體越大,意味着裡面的空間就越大,在運輸人員方面,意味着有更大的車體空間,在裝載武器方面,意味着能夠承受更大的後坐力。

但是,這也意味着車子的設計,也會更加的複雜,遇到的問題也會越多。

這不是簡簡單單地增加一根軸的問題,這根軸是要提供動力的,不僅僅要提供動力,甚至還要提供轉向能力。

履帶底盤的轉向,靠的是兩個履帶轉速不同,輪式車輛的轉向,靠的是輪式車輛的轉向輪,一般都是前輪,前輪在轉向的同時,後輪進行差速,車子就轉過圈來了。

兩軸,或者三軸的車輛,前面只要一排轉向輪就行了,而四軸的車輛,就需要兩排轉向輪了。

到了後世,雙排輪轉向的卡車有很多,單車裡面常見的前四後八,前面兩排都是轉向輪,到了複雜的地面,甚至第一排的轉向輪可以直接懸空,只用第二軸來轉向就可以了,掛車裡面這樣的拖頭也很多,比雙排驅動輪的車輛要輕一噸左右,廣受歡迎。

但是,在現在,雙排轉向輪的車輛,還是沒有見過的,至少在國內的大地上,一輛都沒有。

而現在,想要搞大八輪,前面兩排都得是轉向輪,這個技術,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是有很大的難度的。

前面兩排轉向輪,就得增加轉向拉桿,帶動兩組車輪轉向,那麼,也就對方向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畢竟,重卡的轉向機,都是帶液壓助力的,否則靠着人的胳膊根本就推不動那粗大的輪胎轉向,而現在,步兵戰車的零部件,是從重卡演變過去的,這也包括轉向機,用的就是重卡的轉向機。

以前帶動一排輪,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帶動兩排輪,那需要的轉向力矩就會大很多了。

既然你們人爲地多了一排輪,那咱們就在這裡說道說道好了。

“我們分析過了,增加一排轉向輪,需要的轉向力矩,至少要大百分之八十才行,而對於軍車來說,要增加冗餘度,最好要大百分之一百二十,也就意味着給轉向提供助力的系統,要更加的強化才行,目前在我們的配件市場上,貌似沒有任何一款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秦振華鄭重地問道:“貴方的這輛車,在試車的時候,出現過轉向困難的情況嗎?”

“當然,當然沒有!”聽到這話,劉天德只感覺到後背發涼,他們還真是忽略了這個問題,只認爲增加兩個拉桿上去就夠了,現在,對方這樣一說,裡面還真是會有問題的。

但是,這又如何?有問題,解決就是了,在這個時候,絕對是不能認輸的。如果承認己方的設計上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一點,豈不是說己方很不成熟嗎?

上級是不會要不成熟的方案的,萬一在閱兵的時候趴窩了,那還了得!

不過,對方畢竟給提了個醒,回去之後,己方再改進一下,不就行了?

“哦,那就好。”秦振華點頭說道:“我們在預研之中,認爲想要轉向容易,不僅僅是在轉向輪上下功夫,連後面的驅動輪,也得有一定的配合才行。”

“驅動輪?”

“是啊,驅動輪最好可以主動差速,改變兩邊的轉速,配合前面的車輪轉向,否則的話,兩邊都是軲轆,想要拐彎,沒那麼容易的。”

主動差速?這就意味着不同的技術路線啊!此時的劉天德已經是一頭霧水了,難道這個技術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劉天德帶着疑惑,終於結束了他們的這次講話,鐵馬廠的產品都介紹完了,在這個過程中,整體上看,似乎還是一機廠吃虧了,畢竟,一機廠耗盡心血的輪式步兵戰車項目,現在看起來完全是被鐵馬廠佔便宜了。

但是,最後說的那些話,似乎又是有翻盤的可能一樣,不過,這些畢竟都要等待以後的驗證了,至於現在,還是接着開會吧!

又有其他的工廠代表開始了介紹,其中也有一些有意義的作戰裝備。

就在履帶式的步兵戰車方面,國內某單位已經有了86式步兵戰車,從外觀上看,這種步兵戰車和蘇聯的BMP步兵戰車完全一模一樣,實際上正是它的測繪仿製產品,甚至連武器都打造的一模一樣:專門的76毫米低壓滑膛炮。

雖然有了輪式步兵戰車,但是履帶步兵戰車還是有意義的,國內靠着老式的63裝甲車是不能打天下的,未來必然是需要這種更新型的步兵戰車的。

只是,這種測繪仿製的蘇聯產品,也不夠先進啊!

此時,秦振華也在敏銳地捕捉着這些信息,考慮着一機廠的發展方向,現在,已經有了專門的履帶通用底盤,被不少武器系統選中,但是,那種底盤畢竟是重型的,用的發動機都是59坦克的。

那麼,有沒有可能,研發一款輕型的履帶式的通用底盤?畢竟,一機廠最拿手的,還是這種啊。

採用最潮流的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可以滿足不同的裝備的需要,這樣的底盤搞出來的話,應該更有市場吧?

回去可以展開一番研究了。

第八百六十二章 雙功能擊發第八百零五章 450毫米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發動機不好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飛毛腿導彈發射車第九百五十二章 落選者的失落第三百五十二章 別拿老解放糊弄人第三千三十五章 巨龍升起第兩千九百三十六章 塵埃落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一個交代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換靶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的強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坦克電傳動第一千二十九章 出口許可第六百二十八章 異想天開第兩千九百九十三章 參觀海軍科研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五十七章 糟糕透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挑戰第八百零六章 搶了風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閱兵混合編隊的設想第八百零三章 哈立德坦克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來試車第二百三十二章 洗洗睡吧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曾經有過的文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噴第三百零七章 聯合調查組第五百二十七章 承前啓後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早有對策第兩千九百五十七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貨比貨第一千三十九章 拉出來溜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備份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洗洗睡吧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老熟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行動失敗第三千二十一章 不要學我們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的考察第九百章 有能力者居之第七百二十二章 好事多磨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處罰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橫隊變縱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綠箭第四百七十五章 阻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上啊,拿出你倒白糖的勇氣來第八十三章 拆考官的臺第三千零九章 網絡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不幹第二百九十五章 形式主義第三百九十三章 69-3坦克第五百九十八章 報告,有坦克瞄咱們第八百一十一章 可以不用,但是必須要有第六百七十五章 我們來搞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全部是我們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仿真模型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T-72B坦克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時代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低調的型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和陶式導彈的較量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雜誌社蒸蒸日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轉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希伯來利刃第五百四十一章 下藥第四百八十一章 道路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懶惰鬼要滾蛋第七百七十六章 WZ123工程第八百五十一章今後的道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橫隊變縱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心有所屬第九百零三章 120毫米自行迫擊炮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軍迷聊天室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先造個底盤第六百二十七章 煽風點火第八百九十七章 處處都算計到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一機廠不合適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兩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WM-80火箭炮第一千三十章 種子第三千零八章 演習戰術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塌下來高個子頂着第六百零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六百九十五章 端碗吃飯,放碗罵娘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乾女兒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先進的理念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們去幫忙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騎絕塵第六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不帶坦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撰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宣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人在江湖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還有我們做不到的事情?第兩千九百五十六章 我有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