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

皇城之內,大殿經過了改動,現在辦公都開始採用圍坐的形式,人數上的縮減讓交流起來輕鬆了不少,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具體事情具體解決,就這麼簡單。

唐儉拿着準備出行的計劃道:“陛下,泰山封禪,出行計劃已經制定完善,此次去泰山預定是從長安乘坐火車出發,先到滄州人,然後以爲滄州爲起點在到泰山,準備時間到出行時間預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恩,一切事物就由唐尚書來安排吧。”李世民欣然說道。

“陛下,人員物資這一塊我們都已經統計,可是關於護衛之事情,是否需要與兵部的人交接一下,到時候行政院好安排相應的事宜。”唐儉繼續說道。

“關於大唐兵馬的事情行政院就不要過問了,朕已經讓兵部全權負責此事了,等他們制定出方案之後自然會派人與你等交接,行政院與兵部就好好配合就好,兵馬的物資有大唐兵馬後勤保障部處理,你們不用管。”李世民說道。

現在都是分工合作,兵部的的形式做份越來越神秘了,不過有點一點事可取的就是他們不參與朝政,對於政務分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到時候省去了很多繁瑣的交流過程。

“是。”唐儉說道。

李世民這會兒沉默了一會兒,道:“朕到滄州之後,準備去一趟東海州,你們要早一些跟滄州方面進行溝通。”李世民道。

“陛下,咱們此次去泰山封禪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若是再輾轉去東海州至少還要往後延續兩個月之久,可能年前趕不回長安了。”唐儉說道。

“留下太子監國又有什麼難的,朕意依絕。”李世民說道。

唐儉無奈隨讓人家是皇帝呢了,既然這樣計劃就需要重新調整一下。

其實他不知道李世民還想接着這次機會乘船去廣州等地呢,看看那邊的變化,據說南方的發展非常迅速了,生活環境要好過北方,他不相信,想要親眼過去看看,而且久居長安,難免會寂寞,而現在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洛陽。

在長安城內猶如梱籠,而且元善說過,希望他能夠到點去考察調研,這樣才能更好的瞭解當地的情況,還有當地的官員落實情況,只有親自去看,才能知道究竟如何。

李世民的新有些活法起來,他身爲大唐皇帝,整個大唐都是他的,可是去的地方卻很有限,這樣一來豈不是井底之蛙,見識還沒有販夫走卒來的實際,他不甘心。

從朝廷改組一來,這幾個月他勤於政務,感覺壓力比原來減了不少,倒是可以抽出一些時間,而這才只是剛剛開始,大框架是已經確定,現在要等的就是鞏固地方的制服。

行政院現在是全天都在辦公,其實就是將原來的尚書省搬到了皇宮之中,倒是方便了很多,畢竟進了嗎。

李世民剛回到御書房,兵部的人就來報信,現在的兵部就是一個統稱就是大唐戰略防禦部與大唐兵馬後勤保障部,實際上這些外勤的人員全都歸屬前者。

兵部自成體系倒是省下了不少的新,大唐國庫現在由發展部來監管,長孫無忌負責,一切花銷從源頭就給控制住了,倒是真的省力,掌控兵馬控制住“錢袋子”就好。

“陛下,兵部傳來消息。”來人將新建交給李世民退了下去。

李世民對突厥人十分擔心,所以一有他們的消息便會認真對待,兵部的消息,薛延陀部竟然真的暗中在聯絡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霫等勢力,看來誘敵深入計劃已經讓對方進入了拳套。

李世民將信件放在桌子上,他這次是真的去泰山封禪,並不是假的。

坐在御書房內,以前跟朝臣議論事情都是將人叫來,現在呢,雖然還可以叫來,但是肯定會影響其工作,所以忍住了,對一旁的馬和道:“你說,讓太子監國怎麼樣?”

馬和最怕遇到這樣的問題,但又不能不回答。

“陛下,老奴覺得,太子監國已經不是一次,而且現在有行政院官員主持朝廷大小事情,應該能夠好好的輔助太子殿下。”馬和道。

李世民心中早就有數,他就是疑心病太重,嘴上不願意承認,心中又總是想着,幾位皇子年紀不小了,對於儲君之外都是盯着很緊,他作爲父親可能不太稱職,但是作爲皇帝確實心如明鏡。

“那你認爲讓行政院獨自監國如何?”李世民突然問道。

這個話題十分的大膽,馬和不知道怎麼回答,其實他心裡有數,試問陛下你放心,那就自然放心,你若不放心,那誰能放心的下呢。

“如今文武分開,讓行政院監國其實並無大礙。”馬和道。

他還是知道一些的,掌握了大唐兵馬就等於掌握了唐國,文官再厲害手上沒有縛雞之力他們能做什麼?

“此事還需要容朕考慮一番。”李世民淡淡道。

馬和心中送了口氣,總算是又回答了一個要命的問題。

半月之後,皇城宿衛第一批人就開始乘坐火車先行一步了,他們要在沿途做好防備,而一批絕對不是最後一批,後續還有好多人需要進行轉移。

更多的人由於火車空間原因,還有一部分是直接從陸路行軍的。

長安百姓看着大唐兵馬出了長安城,都知道當今陛下要去泰山封禪,一時之間很多人還想要過去都熱鬧,即便他們知道他們什麼都看不到,可是就爲了一個熱鬧,他們也會去的。

李靖和李績在兵部的總部正在商量事情,牛進達從外面剛好進來,道:“某回來了,這一路還真是辛苦,移花接木的計策能行嗎?”

“牛將軍,你這急脾氣真應該改一改,老程都比擬沉穩,現在這時候還不是帶着人在外面遛呢,估計這會兒都到洛陽了吧。”李績笑着道。

“程知節他那是沉穩嗎,分明是想要從洛陽乘坐火車回來,他那叫偷懶。”牛進達不屑的道。

“哈哈,能達到目的就行了。”李靖開口笑道。

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三百八十九章 馮智戴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六百七十二章 雞冠油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老年人最愛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釘棗陽槊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滿爲患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八百三十五章 勞工與奴役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七章 shopping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卦新聞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九百八十章 媚娘侄女第五百六十六章 鳳州第九章 枯茗羊肉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八百六十六章 民部唐儉第九百七十八章 錢票宣傳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蒸汽動力船下水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七百七十四章 戰報第一百章 突厥入侵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八百二十七章 盡了本分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李元昌與蕭銘遠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四十四章 被禁足的高明第五十三章 下象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四十一章 開始部署第四十五章 路遇狀況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售蒸汽板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三百二十二章 借道單家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一千章 打幽州的主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冰棍模具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七十一章 兵法的誕生第八百零一章 一個字“拖!”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二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直覺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三百零八章 單道真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工部介入第七百五十章 田遠與薛仁貴第七百五十七章 炮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肥皂批發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昕月落枕了第二百零八章 告發元善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路路通貨運公司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才不足第八百六十六章 民部唐儉第十六章 傳奇公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競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九百二十四章 免費運石頭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士廉要種青稞第三十二章 電擊療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二百零三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東宮太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找到黑貓第四百八十章 風流韻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小賣鋪第二百零六章 呂達第八百二十五章 和親使團第九百四十六章 滿春院佳麗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忙人元善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島上的造紙工坊第四百一十三章 鑰匙呢第九百九十三章第九百章 八十萬貫交易第五百二十五章 防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