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萬五千匹馬

住院部大夫分過去的都是實際大夫,那邊雖然現在沒什麼人但是也不得不進行管理,住院部的護士也才十個人,加一起這二十人要負責一棟樓那麼大的地方,工作量也算是很大了,就算現在沒有病人但是用來完善住院工作流程就需要一些時間。

另外醫館的後勤部,藥店這都需要人員安排的,所以真正的醫療中心基本上留下的都是大夫,至於剩下的護士呢,掛號窗口,指引臺,再有就是手術室專職護士外,就沒什麼人了。

大夫的科室分配都是輪班制度,按照醫館的要求制定的每名大夫工作時間不得超出八個小時,而且晚上還有值班大夫這也佔用了一些資源。

整個醫館運作起來之後,感覺也沒有太大的壓力,不過慕名而來的換成還是有很多的,大部分都是衝着孫思邈這個神醫來的,可是註定要讓他們失望了,現在孫思邈在管理醫館的同時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學術研究。

來醫館治病的人要是不急的都會在掛着常見病廣告牌這邊進行觀看,這裡還有專人負責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傳播知識的同時也減少了醫館的醫療壓力,這些專門請來解讀廣告牌內容的人還會對就醫的患者說明在醫館內分科室治病的流程。

醫館運營一週後,醫館的就醫患者開始多了起來,但是交通問題很快的反應出來,這距離上還是有些遠的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來趟醫館還是很困難的,畢竟家裡有牛車,馬車的百姓不多。

所以大唐交通計劃開始籌備了,元家馬車現在都組裝出來三百多輛了,但是這遠遠不夠。

醫館開館兩個月之後夏季結束的最後幾天,馬周和燕北帶出去的商隊從突厥回來了,這隻商隊沒有走長安而是從旁邊繞道過來的,因爲商隊的規模有點驚人要是走長安可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商人在這種事情上都非常的低調,他們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結果在到了長安周邊的時候商隊就帶着這次各自收穫的貨物離開了,最大的隊伍就是馬周和燕北帶的隊伍,還有一種喬裝的戰士全都回到了元家。

元善得到通知早就等在了馬場這裡,沒用多久馬隊就過來了,這些馬已經多到元善用眼睛都數不過來。

“少爺,我們回來了。”燕北道。

馬周從馬上下來後,給元善說道:“這是這次交易的賬本,收購馬匹一萬五千匹,一萬隻羊。”

“辛苦了。”元善道。

比預期多出的三千匹馬和一萬隻羊應該是用運過去的貨物交換的,這些事情元善心裡很清楚,等稍後覈對賬目就能夠明白交易的詳情,看着馬場上多出的一萬五千匹馬,元善知道這下醫館交通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了,可是這樣一來元家又要往裡面砸錢了。

這些都不是尚好的戰馬,都要經過培訓所以培養戰馬還需要不少錢,而這次買馬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給北衙軍“放貸”只是這個“貸”不是錢I而是馬。

租借和徵召這是不同的概念,北衙軍騎馬朝廷可以用正常馬匹一半的價格來進行長期租借,馬匹的草料都是由朝廷來出,死傷的戰馬需要進行賠償,這裡裡外外算下來如果戰馬不死那朝廷就賺到了,要是戰損太多朝廷就要出多一些錢。

反正怎麼算都不虧,而且租借的時間是有限的,以前沒有馬蹄鐵的時候戰損消耗戰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自從有了馬蹄鐵訓練戰損的事情就很少了,除非遇到意外情況。

北衙軍第一批租借戰馬的數量是五千匹,一年的租賃每匹馬才五貫錢這簡直不要太便宜,至於算上草料那就另說了,而朝廷想要購買這些租賃的馬匹需要滿足租賃三年的價格,然後每匹馬需要多支付十貫,但是還要按照馬匹租借的數量進行免稅。

如果朝廷想要直接購買那就按照市場價格來算,長安馬匹價格平均都是三十五貫錢左右。

這次從突厥商隊帶回來的馬匹不下三萬匹,很多商人都是投入了巨資,有的商人也會因爲這次的販馬身家翻一倍,而幾位湊合進來的武官也是購買了上百隻馬匹。

東宮顯德殿。

“商隊這次出去販馬數量在三萬匹以上,陛下咱們是租賃還是購買。”杜如晦道。

上對回來的第一時間李世民就得得到了消息,而兵部的杜如晦也趕忙過來稟報這個事情。

“竟然買到這麼多的馬匹,他們是怎麼買到的朕清楚,這商人膽子還真大不過我大唐缺馬這次的事情就算了,不過朕不知道元善叫人收購羊毛是用來做什麼。”李世民問道。

“臣也不知。”杜如晦道。

元善不知道這一羣大臣竟然在研究羊毛的用途,不過這次商隊的目的已經做到了,就是與一些突厥部落建立了長期的經濟合作,元善想要買羊毛並且願意用糧食作爲酬勞進行支付,雖然知道突厥人在不久的會被滅掉,可是眼下的錢也不能不賺。

成功的商人是不會錯過任何能夠賺錢的生意的,除了收購突厥人的要毛之外,就來大唐羊毛也是一樣的收集,這些東西不值錢所以根本用不了多少成本就可以購買。

經過各個步驟的處理,這個冬天要毛製品說不定會成爲主流,貂皮什麼的元善還是覺得算了吧,保護動物要從大唐開始。

有了馬匹,第二天元家的車隊就擴充到了七百輛,然後又開始招聘車伕,經過半個月的折騰總算是將人手給湊齊了,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來到元家莊園這邊的來居住,都是住在員工宿舍的筒子樓裡。

這也算是做元家車伕的福利了,而女子們則是被聘用在元家的菜園子裡工作,一家每月的收入也是頗豐,跑長途運輸還有額外的補助,只要肯吃苦每月的收入會比過的很好。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八百七十三章 藍國公在天上飛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總會的構想第五百七十章 無一倖免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臉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六百零二章 元善的詩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範圍試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唐朝第一人民醫學院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盡了本分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五百四十章 說書人董成第九百零七章 下金蛋產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三百零二章 跟鄭奇談注資第九百六十九章 印染技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碎石廠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動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一百九十章 二道販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資第三百一十四章 司竹園巧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哨箭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二百八十章 小火鍋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元善的態度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九百九十七章 五萬新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九百五十八章 繼續巡查第四百零七章 油炸蝗蟲第一百二十三章 醉酒的衆女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四百三十七章 相親活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六十一章 這不是緣分麼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靖上門第七百一十一章 民間建築隊伍第四百五十章 元善到滄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到達梁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洛陽商團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三百九十六章 蝗蟲之事第三百二十章 元善的書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三百零五章 鄭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爭霸比賽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七百零四章 牛馬市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醫療物資第五十八章 棋館會員費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有了事業心的女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繼續巡查第二百二十三章 貨車訂單第九十二章 黑火藥與炸藥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七百五十七章 炮擊第七百零三章 供暖設備第六百二十三章 學生入學第三十五章 開窯燒石灰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五百八十二章 跟蹤報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安置區第一百五十三章 忽悠鄭奇第二百五十四章 煤油燈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八百七十九章 降落傘試飛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裝玻璃大門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三百四十八章 醫療物資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乾杯我的朋友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東海州福利